475-重订通俗伤寒论-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人多贪凉。喜食冰水瓜果故耳。
【证】头疼体痛。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少气懒言。手足微冷。虽身热亦不渴。下
利清谷。甚则两脚筋吊。舌苔白而嫩滑。甚或灰而淡白。或灰黑腻苔。舌质嫩滑湿润。
【脉】沉而迟。甚则沉微。沉为邪陷。迟为寒凝。微则阳气欲绝。此朱丹溪所谓表
里皆寒。难分经络。无热可散。温补自解。不急治。去生甚远是也。
【治】素问谓两感于寒者必死。不治。仲景谓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朱南阳谓宜
先救里。以四逆汤。后救
表。以桂枝汤。然就余所验。禀有虚实。感有浅深。虚而感之深者必死。实而感之浅者可治
。法当先温其里。附子理中汤加公丁香(二十支)煨肉果(钱半)。俟里温阳回。则下利
止而手足转温。若犹头身俱痛。恶寒筋急者。则以桂枝加附子汤。温通阳气以解表。表
解而胃口不开者。则以香砂二陈汤。温运中阳以健胃。其病自愈。
【秀按】两感伤寒。夏月最多。后贤皆名曰中寒。世俗又谓之吊脚痧。多死于挑痧
及香散痧药。目击心伤。俞君参用丹溪南阳两家治法。确是对症良方。然则两感证亦有
可治之道。不可遽必其死也。
【廉勘】两感伤寒一症。俞氏求原固确。惟救里救表。其间先后缓急。当消息之。
如下利不止。肢冷筋吊者。则先救里。若下利尚微。足筋不吊。而头身剧痛。发热恶寒
者。宜先解表。随证权变可也。
第七章·伤寒本证
第四节·伏气伤寒
属性:(古人名肾伤寒)
【因】朱奉议云。伏气之病。谓非时有暴寒中人。伏气于足少阴经。始不觉病。旬
月乃发。此病古方谓之肾伤寒。就余所验。多由于其人好色。色欲伤肾。肾经先虚。故
偶感暴寒之气。得以伏匿于其经。古称肾伤寒者以此。但其病有一。二因肾主水。水性
寒。伏气从阴化者多。故病多阳虚伏阴。一因两肾之间有命门。其中虽藏阴精。而却含
真火。火性热。伏气从阳化者多。故病多阴中伏阳。
【证】伏阴者身虽大热。反欲得衣。面赤戴阳。足冷蜷卧。先咽痛。继即下利。甚则
肢厥自汗。烦躁不得眠。舌苔虽黑。却浮胖而滋润不枯。伏阳者身虽大寒。反不欲近衣
。胸满恶心。头痛脊疼。指末虽冷。而内热烦躁。舌苔绛底浮白。甚或嫩红胖大。
【脉】浮取洪大而数。略按则软而无力。重按即空大而散。此热在皮肤。寒在骨髓
。陶节庵所谓阳虚伏阴是也。若六脉沉伏不见。深按至骨。却似牢而有力。此寒在皮肤
。热在骨髓。许学士所谓阴中伏阳是也。
【治】伏阴证当大剂温补以救其本。反佐童便凉通以滋其标。先与加味金匮肾气汤
。浓煎冷服。俟阳虚证退。继以桂枝橘皮汤。温调营卫以和表。朱南阳但用半夏桂甘汤
。固属病深药浅。谓病只二日便瘥。更未免轻视此证。陶氏主用局方五积散。中有麻黄
、苍芷。深恐大汗亡阳。香燥劫阴。阴阳两伤。必死不治。伏阳证当遵许氏破阴达阳法
。使水升火降。得汗而解。重用破阴丹(阿硫黄、水银各五钱,熔结成砂、加青陈皮、
各二钱半各为细末、面糊丸、如桐子大。)百粒。冷盐汤下。服后若烦躁狂热。手足
躁扰。此伏阳外达也。不必惊慌。须臾神定而睡。汗出热退而病除矣。或用来复丹
(阿硫黄、玄精石、牙硝各一两、橘红、青皮、五灵脂各二钱、醒糊丸)。钱半至
二钱。热童便下。小便连解青黑色。其热亦退。盖少阴与太阳为表里。破阴丹使伏阳从
足太阳经外泄。来复丹使伏阳从足太阳腑下泄。方虽不同。而交通阴阳之功则一。终以
育阴养胃法调理收功。
【秀按】肾伤寒一证。予见时医误汗误清。治无不死。许叔微所谓伤寒偏死下虚人
是也。俞氏断其证有阳虚伏阴。阴中伏阳两路。分际极清。治法亦食古而化。足补长沙
之未备。
【廉勘】俞氏所用两路方药。虽皆是对病真方。然处今之世。医家固不敢遵用。病
家亦不肯信服。盖世俗执定伤寒无补法。此种谬见。早经印入脑筋。俗见难除。积习难
返。古今同慨。岂独一伏气伤寒为然哉。此笃志好学人。所以有时废书而三叹也。
第七章·伤寒本证
第五节·阴证伤寒
属性:(内经名中寒。即直中阴经真寒证。)
【因】其人胃肾阳虚。内寒先生。外寒后中。如内经曰。阴盛生内寒。因厥气上逆
。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泄。不泄则溢气去。寒独留。留则血凝。血凝则脉不通。故中寒。
中寒者。寒邪猝时直中阴经。阴邪横发而暴也。病较伤寒为尤甚。当分三阴经证为首要
。
【证】寒中太阴者。初起即怕寒战栗。头不痛。身不热。口不渴。便四肢厥。
上吐下利。脘满腹疼。小便不利。舌苔白滑带灰。甚或灰而滑腻。灰而淡白。寒中少
阴者。初起恶寒厥冷。蜷卧不渴。心下胀满。小腹绞疼。下利澄澈清冷。水多粪少。
小便白或淡黄。甚则面赤烦躁。欲坐井中。身有微热。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少饮即脘
腹胀满。复不能饮。甚或咽痛气促。或郑声呃逆。舌苔淡白胖嫩。或苔虽灰黑。舌质嫩
滑湿润。或由淡白转黑。望之似有芒刺干裂之状。扪之则湿而滑。寒中厥阴者。初
起即手足厥冷。上吐涎沫。下利清水有生腥气。心下胀满。汤药入口即吐。手足指甲皆
青。恶寒战栗。甚则自汗淋漓。筋惕肉 。面赤戴阳。郁冒昏沉。舌卷囊缩。舌苔青滑
。或青紫而滑。或淡紫带青。色黯质滑。
【脉】寒中太阴。沉濡而迟。甚或沉濡而微。寒中少阴。脉沉而微。甚则
沉微欲绝。寒中厥阴。脉细欲绝。甚则脉绝。脉还出者生。不出者死。脉渐渐缓出
者生。暴出者死。此皆阴盛没阳之危候。陶氏所谓不拘脉之浮沉大小。但指下无力。
重按全无。便是阴证。凭脉下药。最为切当是也。
【治】太阴证。轻则胃苓汤为主。重则神香圣术煎为主。极重则附子理中汤为主
。呕甚兼呃。加姜半夏(四钱)、上沉香(八分)、真柿蒂(三十枚)。腹胀痛甚。
加真川朴(钱半)、明乳香(八分)、泻多不止。加煨肉果(一钱)、灶心土(五方包
煎。)少阴证。轻则真武汤为主。重则附姜白通汤为主。稍缓则附姜归桂汤。再缓则
附姜归桂参甘汤。若阳回身温。吐利已除者。此汤加炙绵 、炒冬术(各一钱)、酒炒白
芍(钱半)、北五味(十二粒)、温和平补以收功。厥阴证。轻则当归四逆汤加吴
茱萸(八分)、生姜汁(一匙分冲)、重则通脉四逆汤加吴茱萸(盐水炒一钱)、紫
桂(一钱、研冲)、极重则回阳急救汤主之。外治灸气海(在脐下一寸五分)、丹田、
(脐下二寸)、关元(脐下三寸)三穴。用大艾六七壮、灸至肢温脉出为度。
【秀按】直中太阴。手足微冷。呕吐不渴。自利腹满。脉来沉缓。少阴则手足厥冷
。脉必沉微。厥阴则肢冷脉细。甚则脉绝。青唇舌卷。筋吊囊缩。然皆面色青黯。即有
虚阳上泛。面虽赤色。亦不红活光彩。必多娇嫩带白。舌色或青或紫。或白苔满布而滑
。手足自冷。爪甲或青或紫。血色自不红活。皮肤决无大热。甚则冰冷透手。此皆阴证
之的据也。治法虽以附、姜、破阴回阳为必要。而附子究为大毒之品。急救虽不得不用
。过服则每有留毒。往往见面红目赤。躁扰烦渴不已。若解药稍迟。血从耳目口鼻出者
必死。解药急用犀角五黄汤。(犀角一钱、川连三钱、芩、柏、山栀各二钱、鲜生地
、麦冬各三钱、生甘草二钱、先用生绿豆一两、水三碗、煎至绿豆皮开、取清汤代水煎
药、约至八分两碗、冲生莱菔汁半盏、时时冷冻饮料。)以解附毒最良。
【廉勘】阴证伤寒者。即直中太阴、少阴、厥阴之寒证也。故一名直中三阴真寒证
。省曰中寒。近世通称为冷痧急证。见其足蜷筋吊者。即名吊脚痧。见其眶 瘪者。即
名陷瘪 痧。见其吐泻腹痛者。即名霍乱痧。或名吐泻痧。见形取名。以便通俗。而于
病源病理。并不切实推求。就余所验。其病多发于夏秋之间。每在亢旱
酷热之时。猝然大雨狂风。凡山中阴毒之HT 水。住家阴沟之污水。均被狂雨之大水。冲
入江河。诸凡淘米洗菜。煮饭煽茶。饮之食之者。无一不沾染其毒。中其毒者猝然暴发
。病势稍缓者。轻则但为寒疟。为冷泻。重则为阴霍乱。尚有三阴症状可辨。势急者。
肝肾脾胃亦皆沾染其毒菌。治当先救脾胃。至若附子。固治阴毒之寒证。但生附子市肆
多不备。只备淡附子。仅有温燥寒湿之功。实无破阴回阳之力。其性能远不如姜桂椒
萸。而其为大热大毒。世皆熟悉其性。成则归功于他药。败则归咎于附子。故予治此证
。弃而不用。别筹新法。兹将历验者约略陈之。初起先解其阴毒。以止吐利腹痛。用鲜
生姜四两。原粒胡椒十粒。紫金片一钱。共捣取汁。冷冻饮料一二盏。即将其渣和入黑白芥
子各一钱。鲜葱白十枚。共捣成饼。先用麝香五厘。 桂末一分。填入脐中。将饼罨在
胸腹脐间上下。以小熨斗盛炭火烫运之。以行其气血。干则和姜葱汁烧酒松节油等再熨
。熨至手足温和。吐利均止者生。另用烧糟捣艾叶包擦两手足湾。以肢温筋宽为度。若
吐泻脱元。六脉沉微似伏。甚则脉绝者。急用姜汁磨广木香一小匙。调当门子五厘。和
入别直参三钱重汤炖温服之。脉至者生。不出者死。惟脉绝则两手全无。须重按至骨间
全无者。方是绝脉。若沉按忽隐忽现。则为脉陷下而已。
第八章·伤寒兼证
属性:伤寒为外感百病之总名。故张仲景医圣着伤寒论。后贤推为通治六气感证之要书。
兹言兼证者。或寒邪兼他邪。或他邪兼寒邪。二邪兼发者也。其证约二十有一。条治于
后。
第八章·伤寒兼证
第一节·伤寒兼风
属性:(俗称冷伤风。仲景伤寒论名曰中风)
【因】同一感受风寒。寒甚于风者为正伤寒。风重于寒者为冷伤风。冷伤风者。由
其人猝伤冷风。或先感于寒。续伤于风。较四时感冒为重。故俗称重伤风。
【证】头痛身热。恶风怕冷。鼻寒声重。咳嗽清涕。痰多白滑而稀。或自汗而咳甚
。或无汗而喘息。舌苔白薄而滑。甚或白滑而腻。
【脉】伤寒左手脉当浮紧。今反浮缓。右手浮滑者。此伤寒见风脉。内经所谓伤于
风者上先受之。风寒客于人。病入舍于肺。乃营卫并伤之候。难经推为五种伤寒之一。
与正伤寒同而不同者。正伤寒多先伤足太阳经。冷伤风多先伤手太阴经也。
【治】自汗而咳者。先调营卫以治咳。桂枝橘皮汤加杏仁(去皮勿研三钱)、前胡
(二钱)、无汗而喘
者。先疏肺气以定喘。新加三拗汤加减。此后痰稀咳甚者。小青龙汤去麻黄。加杏仁、
橘红。消痰止咳。痰多咳甚者。越婢加半夏汤。宣肺定喘。嘱病患切禁酸冷油腻等物。
病自除根。失治误治。往往延久不愈。酿成肺病。轻变痰饮痰火。重变肺胀肺痨。目
见甚多。务望医家病家两慎之。
【秀按】冷伤风一证。内经首先发明。谓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
寒。治在风府。其次张氏伤寒论。一则谓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一则谓太阳中风。脉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
。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此皆后世所称之风寒病也。后贤谓有冒伤中之
不同。冒风为轻。伤寒为重。中风为最重。故又泥于越人长沙之谓风为中。与虚风猝倒
为中风。二病之名目相混。岂知古人伤与中字义无殊。如云风伤卫寒伤营是矣。若以恶
风自汗与恶寒无汗两证。辨伤风与伤寒之异。尚未可根据为的据。唯一则但有头痛鼻涕。
而周身不痛。一则头身俱痛。腰与骨节亦疼。一则脉浮缓。一则脉浮紧。证与脉显然各
别。至于汗之有无。正伤寒证固无汗。重伤风证亦有无汗者。故桂枝汤本是风寒发汗之
剂。不过较麻黄汤为和缓耳。或谓其无汗能发。有汗能止者。骑墙语最足误人。
【廉勘】重伤风一证。证虽极繁。而病患多不注意。病至难治。而医家漫不经心。
皆泥于伤风为小恙故耳。岂知咳嗽一日不除。病根一日不芟。故谚云伤风咳嗽。郎中对
头。又云伤风不醒便成痨。前哲如徐灵台。尚着伤风难治论。谓伤风由皮毛以入于肺
。肺为娇脏。太寒则风气凝而不出。太热则火烁肺而动血。太润则生痰饮。太燥则耗津
液。太泄则汗出而阳虚。太涩则气闭而邪结。并有视为微疾。不避风寒。不慎饮食。经
年累月。病机日深。或成血证。或成肺痿。或成哮喘。或成怯弱。比比皆然。观此则伤
风之失治误治。古今一例。无怪久呛成痨者之层见叠出也。余治此证。每以危言警告。
叮嘱其戒口避风。自制疏风止嗽汤。(荆芥穗钱
半、苏薄荷一钱、光杏仁二钱、广皮红八分、百部钱半、清炙草六分、紫菀二钱、白前
钱半。)屡投辄验。既不太热太燥太泄。又不太寒太润太涩。故病者放心肯服。方虽平
淡。收效殊多。惟好赌博。贪酒色。矫情执意者。难收全功。医当忠告而善导之。
【荣斋按】重伤风如三、四日后,恶风怕冷的情形已除,剩有发热、头痛或全身疼
痛,鼻寒声重,咳嗽痰多者;聂云台先生有重伤风标准汤,可供采用。方为∶黄芩二钱
、白芍二钱、连翘三钱、象贝三钱、蝉蜕一钱、竹茹三钱、桑白皮三钱、桑叶钱半、枳
壳一钱、杏仁三钱、枇杷叶三钱包煎、薄荷八分泡勿煎。重庆市第七民众医院沈仲圭先
生认为∶“此方总的功效,是发汗解热,镇咳祛痰,用于流行性感冒(即重伤风),确
是一个好药方;其中白芍一味,根据近代中医用药法则,似觉突出,不如删去为妥。”
沈先生并把重伤风的病原和症状发展,也作了有系统的叙述∶“重伤风即流行性感冒,
其病源为滤过性病毒,潜伏期一至三日。此病起病急剧,畏寒发热,周身疼痛,背部头
部四肢痛得更厉害,体温上升很快(38℃─ 4l℃)上呼吸道炎症,也很快发生,如鼻流
清涕,干咳,喉痛,胸骨疼痛,结膜充血,全身衰弱。血象∶白血球减少。血液培养,
无细菌发现。预后良好,病程约五日热退。“以上所谈,是单纯型流感,另有一种称为
“有并发症的单纯型流感”,即继发化脓性支气管炎的流感;那就是俞根初先生所提出
的∶“延久不愈,轻变痰饮,重变肺胀。”的症候了。
第八章·伤寒兼证
第二节·伤寒兼湿
属性:(一名寒湿)
【因】先伤于湿。后伤于寒。或骤伤雾露雨水。或汗出当风。水停其间。多发于夏
令初秋。湿由寒热合化而成。故兼湿者本有寒热二证。有寒闭于外。湿郁于内者。亦有湿
遏于上。热郁于下者。不得以伤寒兼湿。概目为阴
邪也。
【证】兼寒湿者。一身尽痛。关节尤疼。凛凛恶寒。甚则足冷。头重胀痛。如
裹如蒙。身重肢懈。胸膈痞满。口淡不渴。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甚或发热。身色如熏
黄。神沉嗜睡。舌苔白滑而浓。或白苔带灰而滑。甚或白苔满布。浓如积粉而浮滑。或
兼黑点黑纹而粘腻。兼湿热者。四肢倦怠。肌肉烦疼。头胀昏痛。面色黄赤。如熏
油腻。口气秽浊。胸满而烦。口燥而渴。渴不能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