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475-重订通俗伤寒论 >

第52章

475-重订通俗伤寒论-第52章

小说: 475-重订通俗伤寒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象也。下利而手足厥冷。皆为危候。加以发热躁不得卧。不但虚阳发露。而真阴亦以烁尽无余矣。安得不死 
乎。《金匮要略》云。六府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五藏气绝于内者利下不禁。气已脱矣。此参合陈素中辨证之 
大略也。 
【廉勘】伤寒协热下利。十有七八。俗人不识。呼为漏底伤寒。往往妄用温燥止涩之剂。以助热邪。转变危 
症。可悲也夫。然据前辨。皆以伤寒之下利以立法。其他泄泻类证甚多。原因尤别。今举其重要者。再辨于 
下。景岳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水谷精华之气不 
能输化。而泄泻作矣。泄者、大便溏薄。或作或止。泻者、大便直下。水去如注。虽分轻重。总属脾伤。脾受 
湿而不能渗泄。伤阑门之元气。而分利无权。并入大肠。遂致成泄。故肠鸣溺少。大便反快。是泄固由于湿 
矣。难经云。湿多成五泄。曰飧、曰溏、曰 、曰濡、曰滑。飧泄者、完谷不化。湿兼风也。兼恶风自汗。肠 
鸣。脉弦者。宜胃苓汤加升麻、煨防风。又有久风入中。令清气下降而不升。则风邪入胃。是木贼土也。故冲 
和之气不能化。能令腹鸣而痛。完谷出而为泻也。宜痛泻要方合四苓散。(焦白术三钱、炒白芍五钱、新会皮 
钱半、煨防风钱半、茯苓四钱、猪苓三钱、泽泻三钱。)若飧泄脉弦。腹痛而渴。及头痛微汗。宜防风芍药 
汤。(煨防风三钱、炒白芍五钱、炒黄芩三钱。)或饮食太过。肠胃受伤。亦致水谷不化。下者举之。宜加减 
木香散。(木香一钱、干姜八分、党参二钱、六神曲二钱、肉豆蔻一钱、新会皮一钱、焦白术二钱、阳春砂五 
分、升麻八分、槟榔一钱。)溏泄者、肠垢污积。湿兼热也。其证脉数。溲赤涩。所下稠粘垢秽。宜黄芩芍药 
汤。合益元散。(黄芩三钱、白芍五钱、益元散八钱。) 溏者、澄清溺白。湿兼寒也。其证大便如水。其中 
稍有结粪者是也。若清冷如鸭粪。脉见沉迟。小溲清白。理中汤加橘红、茯苓治之。若泄不已。更加附子。濡 
泄者(一名洞泄。)身重脉软。湿自胜也。由脾虚不能制湿。湿反胜而成病。故腹不痛。而肠鸣溺少。利下多 
水。宜五苓散主之。滑泄者、久下不禁。湿胜气脱也。其证大泻如竹筒直下不止。宜用扶脾丸。(炒白术二 
钱、茯苓三钱、新会皮钱半、姜半夏钱半、诃子皮钱半、炙甘草八分、乌梅二枚、干姜钱半、藿香二钱、杜赤 
豆三钱、肉桂一钱、炒麦芽三钱、六神曲二钱、荷叶包烧饭为丸。)或补中益气汤加诃子。肉蔻。或四柱饮。 
(人参、附子、茯苓、木香、加生姜、盐、少许。)或六柱饮。(即四柱饮、加肉蔻、诃子。)其他尚有胃泄。 
则面黄而饮食不化。宜理中汤。脾泄则呕吐而腹胀注下。如食后饱满。泻出即宽。宜香砂六君子汤。大肠泄则 
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而肠鸣切痛。宜五苓散加木香。小肠泄则溲涩而便脓血。小腹痛。先宜下之。继用清 
利。肾泄则五更便泄。足冷腹痛。宜四神丸。(肉豆蔻、破故纸、五味子、吴茱萸、姜枣为丸。)肝泄则木来 
侮土。腹痛兼胀。脾虚故泻。宜泄肝培土。刘草窗痛泻方。(炒白术、炒白芍、新会皮、煨防风。)有因痰而 
泄者。胸满泻沫。右脉弦滑。甚则呕吐。腹中觉冷。隐隐作痛。宜浓朴二陈汤。(川朴、半夏、茯苓、陈皮、 
甘草。)肥人滑泻。多属于痰。不食不饥。亦责之痰。宜青州白丸子。(半夏、南星、白附子、川乌。)有因食 
而泻者。泻下臭腐。噫气作酸。腹痛、泻后痛减。宜香砂胃苓汤。(即胃苓汤、加木香、砂仁。)或保和丸。 
加砂仁、豆蔻。有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每至圊而不能便。似痢非痢。所下皆是粪水。茎中痛。乃寒湿化为湿热 
也。宜八珍散。(木通、车前子、焦栀子、扁蓄、瞿麦、滑石、甘草梢、大黄、灯草。)加木香、槟榔。有伤酒 
而泻。晨起必泄。素嗜饮。经年不愈者。宜葛花解酲汤。(葛花、豆蔻、木香、陈皮、青皮、神曲、茯苓、干 
姜、人参、白术、泽泻、猪苓、砂仁。)或理中汤加葛根。吞酒煮川连丸。(酒煮黄连一味为丸。)夏月暴注水 
泻。脉虚细。口干烦闷。肠胃之暑湿也。宜五苓散加煨葛根。兼胀者、加浓朴、茅术。小便赤涩。加木通。兼 
烦、加山栀、淡竹叶。暑火泻者。去官桂。加川连、黄芩炭。暑食泻者。加神曲、木香。暑湿泻者。加茅术、滑 
石。兼呕。加半夏、浓朴、竹茹、藿香。若伤暑又伤生冷而化泻者。宜连理汤。(川连、人参、白术、甘草、 
炮姜。)泄泻虽有多端。大要不离乎脾伤积湿。治法则初用调中分利。继用风药燥湿。久则升提。滑须固涩。 
风兼解表。寒佐温中。食者消之。痰者化之。虚者补之。热者清之。随证施治。自无不愈。此条乃参合吴云峰 
治泄泻之心法也。 
【荣斋按】本节(夹泻伤寒)俞氏所说太简略,秀山先生补出六经下利症,廉臣先生参合吴云峰学说阐明了 
《难经》的五泄,及肝、肾、胃、肠等泄泻,并总结出泻症的原因和治法,可以说大致具备。吴坤安《伤寒指掌》 
所集的周禹载、叶天士二家学说,更觉明白晓畅,切于实用。《指掌》说∶ 
“如伤寒热症,下利纯水,或黄沫,潮热腹硬,脉沉滑有力者,此名傍流。因肠有燥矢,阻塞水浆,从旁渗 
出。病在阳明,非关脾也,导燥矢其痢自止。 
有阳明火症邪火不杀谷,吃汤下汤,吃水下水,此有阳明实证可据,非若脾肾俱败者;此亦只清其火邪,其利 
自止。有一种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其症头痛,恶寒发热恶心饱闷,肠胃窘迫而泄泻者;此表里俱病,法当外 
散表邪,内消积滞,不在伤寒变病之例。 
有一种表热里寒之症,初起头痛恶寒发热,继即下利清谷,脉浮而迟,口不渴,俗名漏底伤寒是也。因其 
人脾胃本虚,一感外邪,即得直入肠胃,不在太少留连。当温中散寒;如紫苏、桂枝、羌活、浓朴、广皮,木香、 
茯苓、甘草之类。甚者加冬术、干姜。 
若阳邪传里,热邪攻于肠胃,而下利脓血者,重症也。然亦有寒热之分∶ 
邪至三阴,为日已久,实者则从阳化热,虚者则从阴化寒矣。如少阴下利用猪苓汤者,从阳化热也;用桃花汤者, 
从阴化寒也。辨症之法∶以脉数有力为热,脉缓无力为寒。舌燥口渴属热,舌润不渴属寒。小便赤涩属热,清 
白属寒。下利肠垢属热。鸭溏属寒。热利脐下必热,寒利脐下必寒。热利当清其肠,寒利当温其下。凡伤寒疫 
疠热邪传里,下利肠垢或下鲜血,小溺赤涩,舌苔黄燥如刺,或红刺如杨梅状,身热口渴,六脉洪数,脐腹大 
痛者,此热毒内攻肠胃也;不治则烂矣!急用大黄、芩、连、银花、丹皮、芍药、甘草之类,下之清之。继用 
鲜生地数两,代大黄与之,以养阴解毒。若下利肠垢其势稍缓者,宜黄芩汤加川连、银花、丹皮之属清之。 
血利加丹参、槐米、川断。 
如遇伤寒疫症,下利如豆汁鱼脑之色。脉象沉濡,舌白如粉,小便不利,而口不 
渴者,温毒聚于肠胃也;宜茅 
术、浓朴,广皮,二苓,滑石,泽泻,晚蚕砂, 本之类,渗之和之。 
如下利杂色,六脉沉迟,舌润无苔,或紫色而光,口不渴饮,肠胃并连,直出无关闭者,此脾肾虚寒,关 
闸不阖,元气下泄之也;急投胃关煎合桃花汤,兼从手阳明以堵截之,或桃花汤重加人参以截之。 
如见外热内烦,舌燥口渴,脘中痞闷,或痛或呕,而利不止者;中焦湿热也。当用泻心法──芩、连、 
半夏、干姜、枳实、木香、赤苓、泽泻之类。 
凡下痢舌苔遍处白浓如雪花者,藏结也。不治。 
凡三阴下利小便不利者。津液竭也。不可利小便。” 

第九章·伤寒夹证
第十一节·夹痢伤寒
属性:(俗名伤寒夹痢疾) 
【因】痢疾古称滞下。皆由暑湿与食积胶固腑中。流行阻遏而成。或饱餐饭肉浓鲜之后。再食瓜果生冷。 
令脾胃之血不行于四肢八脉。渗入胃肠而为痢。再复感表邪。如身热恶寒头痛。或染时疫成痢。或有外感 
陷里而化痢。 
【证】凡痢疾兼挟寒邪者。如下痢里急后重。腹有痛有不痛。恶寒头痛身热。或兼寒热恶心。舌苔浓腻。 
口渴不食。变态多端。 
【脉】痢脉微小滑利者吉。浮弦洪数者凶。浮大者未止。微弱者自愈。此无外感者。大旨如此。若兼表邪。初 
痢身热脉浮者。先解表。初痢身热脉沉者。可攻下。久痢身热脉虚者。属正虚可治。久痢身热脉大者。属邪 
盛难医。 
【治】凡挟表邪之痢。与时行疫痢。皆有身热。但当先撤表邪。如恶寒头痛身热之类。因其表而行散之。表 
邪解而痢亦轻矣。如仓廪汤。(人参、茯苓、甘草、柴胡、羌活、独活、枳壳、桔梗、川芎、薄荷、生姜、 
陈廪米。)以解表化滞。自然身凉痢止。因于湿热者。以苦辛寒为治。苦以燥湿。寒以清热。稍加辛热佐之。 
以为发散宣通之用。无不效矣。因于气者调之。因于血者和之。邵氏谓在气分、有苦辛调气。及辛甘益 
气等法。在血分者、有苦辛行血。及咸柔养血诸方。治赤痢者。气分药必不可少。气行而血自止也。治 
白痢者。血分药必不可兼。恐引邪入于血分。反变脓血也。此治痢者。不可不知也。 
【秀按】痢疾一证。大都以赤者属热。白者属寒。然白色亦多属湿热者。如肌肉腐熟而成脓也。赤色 
亦有属寒湿者。因血瘀凝涩而入肠也。不可据赤白分寒热。当以舌苔脉象辨之。大抵赤属血。自小肠来。 
白属气。自大肠来。赤白相杂。气血俱病。盖心主血。肺主气。凝滞则伤气。郁热则伤血。气血既病。则 
心肺亦病矣。而小肠者、心之合也。大肠者、肺之合也。二经皆出纳水谷。转输糟粕之官也。而胃又为大 
小肠之总使。肺移病于大肠。则气凝涩而成白痢。心移病于小肠。则血凝涩而成赤痢。大小肠俱病。则赤 
白互下。其血与气之凝结。必挟饮食痰涎。始成积滞。其饮食痰涎。皆聚于胃。故痢证亦不离乎胃。谓由心 
肺而及于胃也。此辨致痢之原因也。再详证候。以定疗法。所云里急后重。其证在广肠最下之处。里急与 
后重不同。里急者、急迫欲便。后重者、肛门重坠。里急有虚实之分。实为火邪有余。虚为营阴不足。里 
急而不得便者火也。重者承气汤。轻者芍药汤。久病见之为气脱。里急而至圊反不能出者。气滞也。以疏 
通为主。后重亦有虚实之异。实为邪实下压。虚由气虚下陷。因邪压大肠。大肠不能升上。而下坠乃后 
重。宜大黄槟榔、或香连丸。泻其所压之邪而愈。若积滞已行。后重不减。脉无力。不食者。此脾气下 
陷。或大肠虚滑。不能自收。治以升涩之剂。固其脱。升其坠而愈。二者何以辨之。凡邪迫而后重者。 
至圊稍减。未甚复甚。(荣斋按∶未甚复甚句不大明了,或许是未 
几复甚之误。)虚滑而后重者。圊后不减。而得解愈虚故也。亦由积滞已去。过服肉面生冷而后重者。运脾消 
导为主。但虚坐努责。不得大便。此为无血证。倍用四物汤。加新会皮。和胃生血自安。如痢后后重不除者。 
宜三奇散。(枳壳、黄 、防风。)最妙。若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或渴者。宜导气汤。(白芍、大 
黄、归尾、黄芩、黄连、木香、枳壳。)下痢赤白。里急后重。宜香连丸。或木香槟榔丸。审证用之。冷热不 
调。里急后重。腹痛口渴。小便不利。宜黄连阿胶丸。(黄连、阿胶、茯苓、此方去茯苓、加黄柏、山栀、海 
藏名黄连阿胶汤。)后重当调气。亦有积与气坠下者。当兼升兼消。凡用诸承气等药。攻积之后。仍后重者。 
乃阳气不升。药中当加升麻升其阳。其重自去也。至于腹痛。亦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实痛者、非食积即火邪。 
食必痛而拒按。若脉洪实有力。腹胀坚硬。为积滞作痛。若火则畏热喜寒。脉洪而数。口渴喜冷。兼见热证。 
为火邪作痛。邪实于中。每多气逆。故治痛之法。皆以行气为主。食则消之。火则清之。丹溪云。初病得之亦 
可用大承气、调胃承气下之。看其气病血病。然后加减用药。治痢止痛。宜如神汤。(川连、枳壳、槐花。) 
或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热痛加芩连之类。虚寒之痛。未有不宜乎温脏也。寒在中者。宜温脾。寒在下 
者。宜温肾。总以拒按喜按。好冷恶冷为辨。若守痛无补法。不知因虚而痛者。愈攻则愈虚愈痛矣。古人谓 
痢而后泻。自肾传脾则易治。泻而后痢。自脾传肾则难疗。叶天士云。命门火衰。泄泻则有。若讲痢疾。断无 
此理。又云。寒无上迫之理。火性急速。故下迫。脾肾气虚泄泻者有之。夏秋之痢。属湿热下迫者多。补脾补 
肾之法。惟久泻而无积滞腹痛者可用。非夏秋之痢。所可用也。然又不可轻用涩药。早投兜涩。积聚不去。多 
至死亡。更须慎用参 。误服则为胀满。误服升麻。即为噤口。惟气虚下陷者宜之。否则下焦湿热与积。升至 
上焦。速死之道也。饮食之油腻酒面。尤宜禁戒也。凡痢时吃酒则难愈。愈后吃酒则复发。痢之最危险者。莫 
如噤口。大抵初痢噤口。多属湿瘀热郁。胃气伏而不宣。脾气因而涩滞者。宜香连枳朴之类。清疏肠胃。亦有 
积秽在下。浊气薰蒸。宜下之。如香连加大黄。若久痢而致噤口。是胃气虚惫。独活、理中、尚难为 
力也。若脉细弱者。宜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扁豆、山药、米仁、桔梗、陈皮、砂仁、莲肉、 
甘草、大枣。)加菖蒲末。米饮调下。沈金鳌云。石菖蒲治噤口痢。屡试屡效。古人云。胃虚有火。 
丹溪用人参、川连、石莲、粳米、加姜汁、细细呷之。如吐再服。或用姜炒川连、人参汤和之。叶氏半夏泻 
心汤。减去大枣、甘草守中之品。又有休息痢。乃屡止屡发。经年累月。未得霍愈者也。多因兜涩太早。 
湿热未清。加以调摄失宜。或因饮食不节。遂令脏腑受伤。漫无止期。用补中益气汤为最妥。有加肉果、 
木香。吞驻车丸。亦有阴虚多火。不能胜任升麻、木香、白术者。只用驻车丸。加人参、乌梅之类。有积加 
枳实、楂炭。积热未清。用清六丸。(滑石、甘草、红曲。)加香连。又有疟后痢。痢后疟。疟痢并作 
者。既疟而后痢。非表邪内缩。即元气下陷。此似痢非痢证。若多食肉面。亦有疟后痢。宜葛根、炒麦芽、 
六神曲之类化之。既痢而后疟。是邪从外达。迎其机而达之可也。初起即疟痢并作。即宜专用发散。如荆、 
防、柴、葛。佐以赤苓、神曲。血痢则参加归、芎。使在腑之邪。提并于经而外解之。如不应。则辨其挟 
热挟寒。表里分消之。热者去荆、防。加芩、连。寒者去柴、葛。加桂、姜。下痢兼证。亦当辨之。如痢而 
呕者。胃气不和。宜加姜炒川连、竹茹、广郁金。虚则加参。因食消之。因痰化之。有痢而小便不通者。 
由邪热在里。迫于大肠。必郁结于膀胱。则气不化。宜清膀胱之热。兼清肺气。喻氏有急开支河一法。令 
气化行。而厘清其热势也。以小便涩痛。方是真热。轻者用六一散。凉水调服亦效。有兼大孔痛者。须辨 
其新久寒热。热留于下。黄芩芍药汤清之。虚寒而痛。理中汤温之。此证宜食淡味。可用薰法。以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