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欧阳竟无佛教教育思想评述 >

第2章

欧阳竟无佛教教育思想评述-第2章

小说: 欧阳竟无佛教教育思想评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禅宗只适合利根上智者,殊不知他们实际在“无量劫前,文字般若熏种极久”。所以盲修之徒,作野狐参,“漫谓佛性不在文字之中,于是前圣典籍、先德至言废而不用,而佛法真义浸而微矣。”'19'可见,欧阳竟无十分重视对经典的研习。
  戒,即持戒,有所为有所不为。此为欧阳为内学院所立之院训之四,可见他把持戒拟定为佛弟子之又一必备素质。由于《释戒训》没有能完成,戒的具体内容我们无从评述。但根据欧阳一贯之思想,他是主张大乘菩萨道,行菩萨戒的。他指出,戒律,是修道之基,“遮断烦恼而得涅?莫善于戒故”。菩萨具足自行五支诸戒,菩萨戒为大戒。“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终不毁戒而行不净”,不过,“菩萨于此大乘心不懈慢是名本戒,为护正法以大乘而自澡浴,虽现破戒不名为缓。”'20'他强调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他打比喻讲解:“戒为马埒,定如马行。……定资于戒,无戒不定,大小共信,此其徵矣。”'21'可见,欧阳渐肯定戒对学佛者的重要意义。
  关于欧阳对佛弟子素质方面的思想,我们从他的《谈内学研究》中还可见到。他在论及内学研究之主体——“研究人”时,谈到了“研究之可能”。他认为要真正通达佛法,研习者必须以“六度”为凭藉。在他看来,因“布施”,方能“将此身心奉尘刹,乃有力量”,才可“尽其才者也”;因“持戒”,方能去乱念而全神贯注;因“忍辱”,方能耐心细察;因“精进”,方能健行不息直入堂奥;因“禅定”,方能“毕生定向无他志”;因“智慧”,方能不拘文字以心悟入而融汇贯通。
  总之,欧阳对佛弟子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这些要求包含着他对佛教教育乃至整个佛法的深邃洞见。
  应该说,欧阳竟无的佛教教育思想是较全面、较系统的。在他的指教下,支那内学院人才倍出,吕、王恩洋、梅光羲、黄忏华等佛学俊彦脱颖而出,为佛教的现代复兴,作出了重大贡献。欧阳的教育思想是以其佛学见解为基础和出发点的,毋可否认,带有他自身的侧重乃至局限。但是总体上,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是卓有成效的,在今天也有不少值得借鉴和发扬之处。

  注释:

  '1''2''4''8''9'《支那内学院研究会开会辞》。
  '3'《支那内学院院训释》。
  '5''6''13'《今日之佛法研究》。
  '7'《谈内学研究》。那烂陀寺,印度佛教兴盛时期一规模巨大的寺院和佛学中心。——引者注
  '10'参见《佛法非宗教非哲学》。
  '11' 参见《谈内学研究》。括号内为引者注。
  '12'《法相大学特科开学讲演》。
  '14'参见《释教训第三》。
  '15'《释师训第一》。
  '16'参见《释悲训第二》。
  '17''18'《释教训第三》。
  '19'《唯识诀择谈》。
  '20'以上参见《大般涅?经叙》。
  '21'《心学大意》。
  *以上文章选自金陵刻经处印《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