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情况,洛阳朝廷是非常清楚的,也制定过相应的政策,当地的行政管理主要是以当地的部落头领管理为主,地方政府一般只是施恩布信,抚慰教化,东汉开国之初,锡光、任延分别任交阯、九真太守,教其民耕稼,制衣冠履,劝设媒娉,淳朴风俗,设立学校。这些措施,对于南方地区的文明进步,是非常有利的,也是不同的文明形态之间相互融合、过度的过程。
在锡光、任延等深察民情的官吏治理之下,交州地区一直平安无事。可是,等到以苏定为代表的另外一些地方官上台之后,改变了这一做法。在苏定看来,当地人就是野蛮人,如果不施以严刑峻法,就不足以弹压,就不能保证地方治安的稳定。然而,苏定的策略显然是错误的。对于当地的少数民族来说,什么君臣之仪,什么仁义道德,什么赋税、徭役、法律,这这一类东西根本没有概念。在苏定看来,既然是大汉朝的子民,依法纳税、应征徭役、服兵役,完全是一个老百姓对国家已尽的义务。然而,这些政策,对当地人来说就是不可理解的压迫。不仅是苏定,其他地方的官吏也仗恃着汉朝的声威对当地百姓进行残酷的压榨,这样往往就激起土著人的反抗。
卢芳的问题解决了,中原地区的盗贼问题也解决了。刘秀的下一个目标是进行南征。消灭徴側、安定南方,这是眼下的当务之急。南征主将的人选,不用说自然是枕戈待旦的虎贲中郎将马援。全国已经没有多少仗好打了,南征交阯,也许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九)椒房易主
建武十七年(西元四十一年)春,刘秀得了一场病。这场病来得蹊跷,好的也很古怪。
二月三十日,天上出现了日食。日食的出现,当时的人认为这是朝廷行政不当上天给予的示警。按照惯例,刘秀为之辍朝,回到宫中躲避。
按照老规矩,这一天皇帝是不能进入正殿的。刘秀一生,特别相信图谶。因为这天不用上朝议事,难得清净。他令人把图谶书籍搬到大殿下,自己则坐在庑檐下读书。读着读着,就入了迷。刘秀此前就曾几次中风,此时又值春寒料峭,身体受了寒气,风眩病再次发作,他感到头晕目眩,不能动弹,也无法言语。
大司马府的官员闻讯赶来,见状大惊,吓得面如土色。刘秀身边贴身侍从们有经验,他们说:“圣上一直龙体欠安,每次发病时都是如此,不能站立行走!每次坐上马车出去就能好些!快去准备马车!”等到刘秀稍微清醒之时,用手语比划着命令侍从将他扶他上车马,准备出行。
原来,刘秀每次发病,只要坐一会马车,行走上数十里,就能够减轻痛苦。果然,刘秀乘车出城,走了几里,头晕的症状减轻了好多。刘秀让车子不要停,继续向前走。
四月二日,皇帝的车队进入偃师县,当天就地宿营。说也奇怪,车队越向前走,昏眩的症状就会轻。自登基以来,刘秀一直有个习惯。每年的秋天,他都要带着亲信近臣回舂陵小住一段时间。在偃师县住了几天,他感觉好多了。刘秀决定,干脆车队掉头向南,到自己的老家舂陵去住几天再说。也许,舂陵的山水能给他元气。
不久,车队进入南阳境内的叶县。由于从洛阳出行之时,走的过于匆忙,所带的马匹不够,于是他下令在叶县住几天再走。在叶县等了几天,黎阳郡调来战马千余匹,作为南下护驾之用。刘秀见准备已经停当,就令车队继续南下。等到车队抵达舂陵之时,刘秀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起居一如平常。在舂陵住了几日,祭扫完毕。五月二十一日,刘秀回到了洛阳。
结束了这次几乎噩梦一般的行程,刘秀感到自己应该安排后事了。如果再不早做打算,到时候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经过整整半年的精心谋划,十月十九日,刘秀终于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这天,他正式颁诏:废除郭圣通的皇后之位,改立贵人阴丽华为新皇后!
诏书中说:“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节,其上皇后玺绶。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宜奉宗庙,为天下母。主者详案旧典,时上尊号。异常之事,非国休福,不得上寿称庆。”
它的白话大意是:刘秀诏书中指责,“郭圣通心怀怨愤,多次违背朕之谆谆告诫,不能抚育、教诲其他嫔妃所生的孩子。对自己的亲生之子与别人的孩子的态度完全是两样!后宫之人看到她,好像小鸡看见凶猛的鹰鹯一般!她的为人,岂有大姒(周文王之妻)那样的品德?既不能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关关雎鸠一样与朕和谐相处,却有着和高祖吕皇后、宣帝霍皇后那样的恶劣品性!这样的人,将来朕百年之后,怎么能够放心把幼小的皇子们托付给她?”
刘秀在诏书中还说:“今日朕特遣大司徒戴涉、宗正刘吉前来收取皇后印绶。贵人阴丽华是良家闺秀出身,在早年微贱之时,就嫁给朕了。《诗经。豳风。东山》中说:‘妻子刚嫁给自己时那么漂亮,三年不见,不知现在如何了。’阴丽华人品贵重,应该正位椒房,母仪天下!”
作出了这个断然的决定之后,刘秀在诏书的最后还强调说:“主办此事的人详细查阅了过去的史书旧典,本来应该为新皇后及时上尊号,称贺道喜。但是,朕以为此是异常之事,并非国家之福,群臣不得祝福庆贺!”
其实,立阴丽华是刘秀早就想做的事了。早在建武二年六月,他就想立阴丽华为皇后。因为当时郭圣通已经生了刘彊,而阴丽华与自己是久别重逢,并没有为自己生下一男半女。不料阴丽华却说:“困厄之情不可忘,而况郭贵人已经生子。”坚持不肯接受皇后的册封。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刘秀见阴丽华本人不愿意,又担心招致朝中诸臣的非议、反对,不得不册立郭圣通为皇后,只封阴丽华为贵人。可在刘秀的心中,还是一心一意要把皇后的位置留给她!但因天下未定,戎马悾惚,此事一直耽误了下来。
虽然阴丽华嫁给刘秀在先,然而按照宫中的规矩,名分已定之后,只论尊卑,不论先后。郭圣通成为统摄六宫之主,位居阴丽华之上,成为东汉开国第一任皇后。这个位子,郭圣通一坐就是整整十五年!
刘秀即位后,只有皇后、贵人有爵位、品秩,贵人的待遇只有谷数十斛。此外有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均无爵秩和规定的待遇。尽管如此,刘秀出于对阴丽华的旧情,屡次打算赏赐阴家财物,将阴氏子弟提拔重用。可是,对于刘秀提出的每次建议,阴丽华总是婉言谢绝。刘秀因之对阴丽华以及阴家多了几分敬重。
此时的刘秀,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血气方刚的青年,而是四十五岁的中年人了。多年的操劳,使得他患上了风眩之症。一旦精神紧张,稍不留神,就会昏厥。他自己也感到,自己的身体大大不如以前。如果不安排好后事,一旦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后果将不堪设想。不过,自己膝下已经有了十一个儿子。看到自己后继有人,劳碌大半生的他,多少感到了一丝欣慰。
刘秀一生只有皇后郭圣通、美人阴丽华、许氏等三位后妃。三个女人也都“争气”,先后给他生了十一个儿子。除了许美人生的刘英之外,其他十个儿子,郭圣通、阴丽华每人各有生五个,真可谓是旗鼓相当。郭圣通皇后生的五个儿子是:刘彊、刘辅、刘康、刘延、刘焉。阴丽华生的五个儿子是:刘阳、刘苍、刘荆、刘衡、刘京。或许是因为“爱屋及乌”的缘故,在十一个孩子之中,刘秀最喜欢的,还是阴丽华所生的长子刘阳。
其实,郭圣通所生的太子刘彊,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谦谦君子。在刘秀委派的明师指点之下,也是学有所成。然而,刘秀总是觉得他的性格过于文弱,感觉不是太理想。
较之于刘彊,刘阳的性格刚强,反应敏锐,刘秀觉得很像自己,只是觉得他做事有时过于急躁,还需要历练。因此,刘秀把刘彊、刘阳都带在身边,让他们站在朝堂的帷幄之后,看自己如何处理朝政。在破获欧阳歙贪污一案中,刘阳分析精密,入情入理,使得刘秀对其刮目相看。刘秀又想到了一件往事:当年平定巴蜀之后,太子刘彊曾经当众向自己讨教军事问题,被自己训斥了一顿。刘秀认为,大乱之后,国家疲敝,军事问题不再是国家急务。国家需要安定,人民需要休息。自己百年之后,需要一个能够励精图治的太平天子,而不是穷兵黩武的败家之君。两下对比,他对于太子刘彊不禁有些失望,甚至在想:假如将来要是换皇后,刘阳―――这个十二岁的少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储君人选。
近年以来,刘秀风眩之症越来越严重,时常头晕。公务之余,他回到宫中,需要静养、休息。刘秀更喜欢到温柔娴静的阴丽华的宫中休息,也喜欢在这里一起与刘阳一起谈话。因为刘秀觉得,这样的一种休息的方式,更能够使自己恢复健康,保持充沛的精力。时间一久,刘秀就很少到郭圣通的宫中去。再加上刘阳的屡屡得分,与刘彊相对照,郭圣通有些上火。嫉妒是女人的天性,郭圣通觉得自己是皇后,比阴丽华的地位高。自己的儿子刘彊是太子,怎么就比阴丽华的儿子刘彊差?她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刘秀偏心造成的!
她对舅舅刘扬之死一直耿耿于怀,总觉得是被奸臣陷害而死。思来想去,她越发觉得刘秀变了心,想抛弃她们母子,一直对刘秀有些不满,心怀怨恨,说了一些气话。
这些话,传到了刘秀的耳朵里。起初,刘秀也觉得这些不过是一些气话而已。但是,经历了年初的这一场大病,他突然意识到:假如自己现在撒手西去,自己最爱的女人阴丽华,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刘阳,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恍惚之间,他好像看到,郭圣通成了皇太后,颐指气使地端坐再在后宫之中。太子刘彊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正在接收着百官的朝贺。阴丽华在哪里?四肢被砍掉,装在一个坛子里。刘阳浑身是血,脑袋被砍下……
根据刘秀对郭圣通、阴丽华二人性格的了解,如果阴丽华将来做了皇太后,郭圣通母子性命能够保全。如果郭圣通做了皇太后,阴丽华母子还会有活路吗?想到这里,刘秀不禁有些不寒而栗。联系到春天自己的突然发病以及担心郭圣通成为第二个吕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废黜郭圣通,册立阴丽华!
经过五个多月的谋划,也许是为了减弱废黜皇后造成的冲击波的影响,刘秀决定只换皇后而暂时不换太子,坐以静观朝局的变化。因为,根据刘秀的了解,在朝中支持皇后郭圣通、太子刘彊的大臣并不少。他必须谨慎行事,以免激起更大的波澜。
诏书下达之后,大司徒戴涉、宗正刘吉来到“椒房”,收取皇后印绶。“椒房”是皇后所居住宫殿的别称,它坐落在洛阳城正中的南宫之中,是一座散发着浓郁香气的宫殿。“椒房”名称之得来,是由于在建造宫殿之时用混有辣椒叶子的泥抹徐墙壁而来。辣椒味辛,以产生热的感觉,用其泥抹壁,不仅会使得房间充满暖感,而且还会散发出满屋的芳香。每次闻到这种奇异的幽香,她总是在想:“此地虽好,也许这里将来会换成她人!“随着阴丽华、刘阳母子的日益得宠,自己与儿子刘强的日渐冷落,心中早有了思想准备。
不过,当郭圣通接到这道诏书时刻,泪水还是沿着面颊倾泻而下:“刘文叔!难道你真的认为我郭圣通是吕后那样的人么?一日夫妻百日恩,难道过去的恩情,你都忘了么?你好狠心!”
面对铁了心要废黜自己的刘秀,她知道无论怎么分辨也没有用只能接收这个残酷的现实。最终,她默默地交出了皇后的印绶、礼服,黯然搬出了中宫―――“椒房”。
大哭了一场,她心中还是感到委屈,复杂的心情难以名状。记得十五年前的建武二年六月七日,在那次的册封中,她的儿子刘彊同时被册立为皇太子,并且大赦天下。在当时,朝廷出于草创时期,各地依然是战火纷飞,虽然无法做到普天同庆,却也是当时的国家大事,举行了隆重的典礼。刘秀亲自颁下诏书,赐予她象征着尊贵与权威的黄赤印绶。那一天的情景,郭圣通一直是历历在目。
作为一个女人,如果能够成为皇后,那种喜悦之情,与男人做了皇帝没有什么区别。到如今,这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自己的命运究竟如何?她不敢再往下想。时隔十五年之后,作为职掌中宫椒房的皇后,作为五个皇子的母亲,郭圣通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自己在后宫中的作战彻底失败了。虽然自己的儿子刘彊还是太子,其前途的走势日趋黯淡。
总之,虽然经过了多年的苦苦支撑,郭圣通终究还是输给了那个久久被自己压制在下的女人。建武十七年的冬天,“椒房”迎来了它的新主人―――阴丽华。
(十)柔道治国
建武十七年十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刘秀颁布废后诏书之后的第三天,他再次从洛阳动身,前往舂陵祭祖。
舂陵,早已在建武二年被刘秀下诏改为章陵。这个新名字,似乎更能寄托某种美好的意义。与往年一样,他在整修了祖、父的寝庙、墓地后,又到自己的旧宅中住下。
在故乡,他不时兴致盎然地走到田间地头,深情地注视着这片熟悉土地,这里的山山水水,给他留下了永远难以忘却的回忆。他默默地看着,如今的家乡人与二十年前的自己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而发出一阵针轻轻的叹息。
久历艰难的特殊人生阅历,刘秀对于民间疾苦,有很深的感触。这位饱经风霜、从民间走进朝堂的布衣天子,思忖着千条万绪、千丝万缕的如麻国事,心中感慨不已。
这天,刘秀在宅中设筵,赏赐款待早年的亲戚故旧。酒至半酣,伯母、叔母、婶娘们都很高兴,都七嘴八舌地发问:“文叔!你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是看着你长大的。当年,你可是个老实本分的孩子,平常很少与外人交往饮宴,看上去像是个柔弱之人。不料,二十多年后,惟独你成了大事,真是没想到啊!”刘秀闻言,大笑:“诸位尊亲!你们有所不知,朕如今治天下,正是靠柔和宽厚、正大光明之道啊!”
刘秀能够说出这段话,绝不是玩笑话,也绝非粉饰之词,正是他的肺腑之言。
刘秀的“柔道”,实际上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以道家的清净无为思想怀柔天下,使民众休养生息,得以恢复生产,使得经济秩序逐步恢复。
二是以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教化民众,重塑道德伦理体系,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的稳定。
三是以法家的思想治理国家,规范皇室、外戚、诸侯王、各级官吏豪强的行为,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防微杜渐,以确保江山永固。
这个理论,与汉宣帝的“以霸王之道杂之”的思想,有相似之处。汉宣帝是典型的“阳儒阴法”,更偏重于法治。刘秀则不然,更崇尚德治。从这三个层次来看,刘秀的执政思想,熔道、儒、法为一炉,是一个非常有深度的理论,也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执政理念。
刘秀思想中的第一个层次,显然是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那样:“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