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摹H欢跹镒鲈粜男椋闹徐话病KP淖约喝チ嘶嵊形O眨撇〔恍小K戳艘环庑牛扇烁⒋克腿ィ胖猩疲骸氨就跎硖逵许Γ荒苄凶撸冈谡娑ㄍ醺杏肽妗F蚯氪笕怂∽铮 惫⒋考矗⒓磁扇嘶匦鸥骸氨竟僮魑⑹拐撸坑摹⒓健R允拐咧恚思酢⒑睢⒛痢⑹兀诶穹ú缓稀H绻笸跸胗氡竟倩崦妫匦氲缺竟俪隽斯萱湓偎担
耿纯的意思很清楚:你刘扬要见我可以,但是见面的方式必须是你来馆驿拜见我,而不是我到王府去拜谒你。你刘扬再怎么是诸侯王,地位就是再尊贵,也比不了皇上吧?我耿纯是堂堂的朝廷钦差,是代表皇上来真定的。要我去你府上去拜见你刘扬,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规矩?
刘扬这么一琢磨,觉得耿纯说的也在理。朝廷的使者到了自己家门口,自己不去见也确实不像话。不过,他也听说耿纯这次是带着一百多亲兵来的,他的手下担心他进了馆驿会有危险。刘扬本人心怀鬼胎,担心被抓起来治罪,因此不敢去拜谒。
看了耿纯的回信,刘扬陷入沉思。最终,他决定:去馆驿拜见,顺便也探个虚实!
刘扬以前也见过耿纯,对这个人也有印象。耿纯看上去温和、文静,从面貌上看,像是一个文弱书生。而且,他的母亲的娘家也是真定宗室,刘扬对他也没起多大的疑心。因此,刘扬没把他太当回事,再加上真定城是自己的地盘,又自恃手下兵强马壮,自己的外甥女还在洛阳做贵人,谅他耿纯也不敢把自己怎么样!
不过,刘扬还是多了个心眼。他为了防备万一,还是让自己的几个兄弟带上武器兵马,在馆驿门口等候。自己带了几个亲信署吏、侍卫,进入馆驿去见耿纯。
然而,刘扬的算盘打错了。有道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刘扬的生命即将走到终点了。
刘扬进来后,耿纯对他很客气,以礼相待。看着只有耿纯一个人在屋里,并没有拿自己怎么样,放松了警惕。寒暄已毕,耿纯说:“大王的兄弟们呢?怎么不请来一见?”刘扬被耿纯的言语所迷惑住了,有些麻痹大意,信口回答:“他们没有得到使者大人的许可,不敢进来,现在都在门外等候。”耿纯道:“本官来时,圣上有过交代,所过郡县,王、侯、官、将都要接见抚慰。”刘扬也没多想,就让随从招呼外面的几个兄弟进了馆驿大门。
不料,等刘扬的几个兄弟一进房门,耿纯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脸色大变,立即下令:“来人!关上大门!”刘扬兄弟慌了神,不知所措。只听耿纯铁青着脸,厉声喝道:“众武士何在?”顿时,一百多名全副武装的虎贲涌入了房门。刘扬兄弟顿时吓傻了,浑身直打哆嗦。耿纯道:“刘扬,你可知罪?”刘扬虽然知道坏事了,还是嘴硬:“本王何罪之有?”耿纯道:“你私造谶记,妖言惑众,囤积钱粮,暗修甲兵,盘踞城池,抗拒官军入城,该当何罪?”刘扬昂着头,还是不认错:“冤枉!冤枉!本王要面见圣上!”耿纯也不跟他多废话,牙缝里狠狠迸出一个字:“杀!”随着耿纯的一声令下,刘扬兄弟几人当场全部砍死在馆驿的大厅内。
耿纯砍下了刘扬兄弟的脑袋,带领随从们出了馆驿。他命人将刘扬兄弟的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高竿之上,宣谕真定全城:“刘扬兄弟谋反,已经伏诛!”
真定城中的人看到刘扬已死,无不震惊恐惧。刘扬的党羽们看到主谋已死,再也无人敢动。随即,耿纯上奏洛阳朝廷,刘扬等叛逆已经被依法处决。刘秀为了安抚真定军民,又怜悯刘扬还没有行动就被处死,就让刘扬的儿子继承王位,继续做真定王。
从耿纯平定刘扬叛乱的过程看,计划周密,勇猛果决。以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在虎穴之中,用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快刀斩乱麻。斩下了主谋骨干的首级。他以刘扬兄弟的几颗人头为代价,让刘扬手下的十余万人马彻底归顺洛阳政权,再也不敢生二心。真可谓是以最小的代价,夺取了最大的成果。当然,耿纯这样做的风险极大,一旦失败,他本人也将身首异处。但是,从过程和结果看,他的自信心很足,手段狠辣,实在是令人佩服。可见,耿纯在文弱的外表之下,具有卓越的才干,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刘扬死后,虽然他的儿子还继续做真定王,但是与刘扬在世时相比,情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真定已经彻底平服,完全归顺了刘秀。真定一带的生杀予夺之权,完全掌握在刘秀手中了。
刘扬死后,在南宫的贵人郭圣通就像塌了天,感到大势已去。现在,对于她来说,唯一能够指望的,就是她刚刚出生的儿子刘彊了。假如将来刘彊能够被册立为太子,自己或许能够登上六宫之主的皇后之位。但是,从刘秀对待阴丽华及其一家的态度上看,郭圣通的的形势已经不容乐观。她几乎可以肯定,一旦阴丽华生了儿子,自己被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自己将来的命运如何?性命能否保住?她自己都不敢再往下想了。
就在刘秀为平定河北真定叛乱感到欣喜之时,也是郭圣通在为了自己和儿子的将来惴惴不安的时候,幽州边陲又出事了。这一次,风暴是真的再次来临了……
有几个笔误:
1、此后的一年多,随着刘秀一路凯歌、捷报频传,刘扬感到,自己的这个外甥女婿登基称帝是早晚的事情。由此来看,当年的这笔投资真是太划算了。他甚至对自己都感到佩服:瞧瞧咱的眼力!瞧瞧咱这手段眼力!
======
最后一句,多了“眼力”两个字
2、这些人纨绔子弟,在刘扬花言巧语的蛊惑之下,都表示赞成,竟然没有一个人表示反对。
======
“这些人纨绔子弟,”应为“这些纨绔子弟,”多了一个“人”字
3、除了造谣惑众、蛊惑人心之外,刘扬还做了精心的物质准备。
========
应为:“除了四处造谣,蓄意蛊惑人心之外,刘扬还做了精心的物质准备。”
4、耿纯砍下了刘扬兄弟的脑袋,带领随从们出了馆驿。他命人将刘扬兄弟的血淋淋的人头脑袋高竿之上,
=======
应为“他命人将刘扬兄弟的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高竿之上,”
(六)爵禄之争
建武二年(西元二十六年)正月,刘秀在派出耿纯北上对付刘扬的同时,为了确保洛阳以及周边郡县的安全,他开始着手剿匪。首先,刘秀要对付的就是江湖上人人谈之色变的悍匪―――力子都(一说其名为“刁子都”)以及他部下的“檀乡军”。
其实,力子都早已在匪徒们的内斗中做了泉下亡魂,而其余党和部下却还一如既往地在黄河南北活动,凶焰之盛,与力子都活着的时候没什么区别。力子都死后,他的余部聚集在檀乡一带,自称“檀乡军”。建武元年以来,“檀乡军”一直在魏郡、清河国一带劫掠,势力极大。
当时,刘秀委任铫期为魏郡太守,镇守邺城,专门负责洛阳东线、北线的平叛、招抚工作。本来,在铫期的强大武力镇压与温厚政策抚慰之下,当地还算太平。可是,随着“檀乡军”的势力一天一天的膨胀,人数越来越多,隗郡的形势越来越恶化。不仅如此,有些地方官员甚至打算叛变朝廷向敌人投降。魏郡官员李熊与他的弟弟李陆就是其中之一。李陆见铫期兵少而“檀乡军”势大,就与其暗中勾结,准备做贼人的内应,企图与之里应外合,打开城门迎接“檀乡军”进城。而李熊装的跟没事的人一样,准备坐观事态的发展,企图两头讨好。
然而,“没有不透风的墙”,李陆的行动很快被人发觉。有人立即将这一情况禀报给了太守铫期。
铫期大惊,立即召见李熊,当场严厉质问:“李熊!你的胞弟李陆与贼人勾结,可有此事?快讲!” 面对一脸怒容、威猛严厉的铫期,李熊再也不敢隐瞒,立即跪下叩头服罪:“卑职知情不报,自知罪孽深重,请大人依律严惩!如果大人不忍处置,卑职愿与老母一道举家自杀,以向朝廷谢罪!”铫期冷冷道:“李熊!你真让本官失望!你做了朝廷的官员,如果觉得还不如做贼那样快乐,那么本官成全你!既然你一心想作贼,本官还留着你有什么用呢?本官不杀你,免得脏了我的刀!现在,你可以走了!带着你的老母一块儿去投奔李陆吧!”于是,铫期不容分说,下令派人将李熊母子送出了城。
李熊好歹也是个读书人,出城之后,对于自己与弟弟的行为,深感羞愧。李熊找到了李陆,将其痛斥一顿,并押着他来到郡治邺城的西门外。兄弟二人跪下,向城上请罪。可是,铫期却没有出现在城头。李陆越想越觉得自己羞于见人,在不胜惭愧之下,自杀身死以向朝廷谢罪。
铫期得知之后,叹息不已,依礼收葬了李陆,并恢复了李熊原来的官职。魏郡的人听说此事之后,对于铫期畏惧、敬服不已。在铫期的有效防御与治理之下,魏郡周边形势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檀乡军”的势力依旧坐大,使得刘秀的北线昼夜不宁,如芒刺背。
为了彻底解决魏郡一带日益严重的匪患问题,刘秀下了狠心。新年刚过,他即刻传诏:以大司马吴汉为主将,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祐、大将军杜茂,执金吾贾复、扬化将军坚镡、偏将军王霸、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等九人为副将,率领大军二十余万北上增援铫期,全力剿匪平叛。
几天之后,吴汉率领主力赶到邺城之东的漳水河畔,与铫期的魏郡兵会师,联手向“檀乡军”发动了进攻。这一仗,吴汉大获全胜,“檀乡军”全线崩溃,十余万人全部缴械投降。刘秀得报,命吴汉率领主力班师南下。又派王梁和大将军杜茂率军在魏郡、清河、东郡一线巡视、警戒,负责清扫各个结营自保的营寨、堡垒。在铫期、王梁、杜茂三人的艰苦努力之下,三郡平安清静,洛阳东、北两线道路畅通无阻。
数日之后,走了有些日子的耿纯发来报捷奏章,向刘秀禀报了刘扬伏诛的消息。解除了东、北两线的后顾忧以后,刘秀得到奏报,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令刘秀意外与高兴的是,在久久沉沦的西线,刘秀终于也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根据大司徒邓禹从关中发回的奏报:樊崇的赤眉军已经撤出长安西去,西征军已经长安南郊,驻兵昆明池。邓禹还将赤眉军发掘过的西汉帝后陵园进行了简单修整,派人把汉高祖刘邦以下十一位皇帝的神主(灵牌)送到了洛阳。
听到了这些消息,刘秀久锁的双眉,终于舒展开来,心情非常舒畅。他觉得,局面固然依旧严峻,总算是勉强稳定住了。现在,应该是封赏众臣的时候了。只让牛干活,却不给牛吃草,怎么行呢?
可是,谁来负责主持评定功劳、审订业绩呢?当刘秀把这个想法跟群臣说了之后,满朝文武群臣都是低头不语,无人愿意领受这个差使。刘秀见状,立即明白了大家的心思:噢!原来是都怕得罪人啊!
分封文武功臣爵位,这是国家大事。很显然,这可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在中国的官场,处理这样的事情,真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对于负责考评工作的人来说,难度极大。稍不留意,就会影响朝中大臣们之间的关系。轻则引火烧身,会搞得人人“见不得”自己。弄不好的话,还会激化矛盾。正是因为如此,朝中的元老重臣们为了避免得罪人,都把它看作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谁也不愿意干。刘秀见无人应卯,只好亲自点将了。这次,刘秀把任务交给了郎中冯勤。
把如此重任任务交给一个资历浅薄的郎中冯勤来干,刘秀虽是无奈之举,却收到了奇妙的效果。
冯勤字伟伯,是魏郡繁阳县人。他的曾祖父叫做冯扬,在汉宣帝在位时做过弘农太守。冯扬有八个儿子,当时同为二千石的高官。八个儿子都做二千石,这在当时是极其罕见的。赵、魏地区的人引以为荣,送给冯扬一个美名叫做“万石君”。冯扬的八个儿子之中,除了冯勤的祖父冯偃身材矮小、容貌不佳以外,其余七个都生的魁梧英俊,相貌堂堂。由于冯偃的基因遗传,他的几个儿子身材也很矮小,相貌也很难看。为此,冯偃经常受到兄弟们的嘲笑。对此,他深以为耻。起初,他以为这不过是偶然因素而已,并没有太在意。可是,当他的儿子们出生之后,却还是如同自己一样矮小。对此,冯偃自叹命薄,哀叹不已。不过,在对比了自己的母亲与妻子的身高之后,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在这里!他真是连肠子都要悔青了:谁让自己当年讨老婆的时候没注意这个问题?他唯恐自己的孙子一辈也像自己一样,冯偃发了狠:老子就不信这个邪!为了“改良品种”,他特地为自己的儿子冯伉选择了一个高个子的女子为妻。
这一招,果然受到了奇效,这个身材高挑的儿媳过门之后,很快就为冯伉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就是冯勤。冯勤果然不负祖父的厚望,长大之后,身高竟然达到了八尺三寸。汉朝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二十三点一厘米,八尺三寸,也就是一个高达一米九一的巨人!冯偃得到了这么一个身材高大的孙子,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
冯勤不仅身材高,智商也高。他小小年纪就显示出了过人的才智。他天资聪颖,八岁之时,就对于算术非常擅长,与成年人相差无几。在祖父冯偃、父亲冯伉这两位高智商人士的调教之下,他继承家学,饱读诗书,不仅学问优异,而且才能卓绝,尤为本地人所称道。
建武元年,铫期被刘秀任命为魏郡太守之后,有人就向铫期力荐冯勤。铫期召见了冯勤,对于这个“冯长子”的才能感到非常惊讶,任命冯勤为魏郡的功曹。就这样,冯勤就成了做铫期的得力助手。铫期虽然是太守,但是他身上的军事任务很重要,经常被刘秀调去参加各种大型战役。每次铫期出征之时,都委托冯勤代理太守职务。
冯勤不仅善于处理民政,在处理紧急事务方面也有一套。在他代理太守职务期间,他的繁阳同乡冯巡等人举兵响应刘秀,结果却被当地的豪强焦廉所发觉,事情最终归于失败。冯巡以及他的老母、兄弟及宗亲流离失所。冯勤得报,立即派人将他们接到邺城拜见铫期。通过这件事,铫期越发觉得冯勤才能不凡,遂引之为腹心之士。不过,铫期觉得将冯勤这么一个人才放在自己手下做事实在是埋没了他,于是就上表向刘秀鼎立推荐。
然而,对于铫期的建议,刘秀并没有立即准奏。过了很久之后,刘秀才任命冯勤为郎中,将他安排在尚书台做事,专职负责筹集军粮事宜。冯勤做事兢兢业业,异常勤勉,从无失误。久而久之,他的敬业精神与卓越才干逐渐被刘秀所发现,逐渐受到了刘秀的恩遇与厚爱。刘秀每次见到他,常常回头对顾左右重臣们说:“这就是冯勤,真是一个好官吏啊!”
冯勤是个比较公平尽职的人,他并没有把刘秀交给他的这项任务看作一件棘手的“难事”来办。相反,他把这一任务看作是圣上对自己的“荣宠恩典”,是圣上对自己器重。因此,他决心要用实际行动来报答刘秀的“知遇之恩”。还有一个客观情况是冯勤的有利条件:他是新人,在朝中不认识多少人,没有太多的私人顾忌,不用看谁的脸色。对于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