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 >

第7章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7章

小说: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载不动他。睡觉的时候用战鼓做枕头,吃饭的时候要用特制的铁筷子才能够进食。王莽任命巨无霸为垒尉…专门负责军营中壁垒防守的军官。巨无霸还训练了一支特种部队…猛兽军团。这个异人善于训练猛兽,能够驱使诸如老虎、狮子、豹子、犀牛、大象等猛兽上阵作战。王莽这次发了狠,把自己几乎全部的家当都交给了王寻﹑王邑。王莽这一着,是破釜沉舟之举,也是擒贼先擒王的策略。从战略上说,却是王莽性急偏狭的老毛病再次爆发,他把几乎所有的鸡蛋全部装到一个篮子里。这样做,如果成功了的话,当然是非常有利。一旦失败,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王寻﹑王邑率领的这支大军,仅仅是能够持甲野战的,就有四十二万。连同后勤部队数十万,号称百万,一起出师平叛。运输辎重的队伍,摆成一条长龙。旌旗招展,千里不绝。《后汉书》中是这样评价这支队伍的:“自秦﹑汉出师之盛,未尝有也。”也就是说,自从秦朝、西汉以来,朝廷如此大规模的集结军队,所用军队的实力之强、军容之盛,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此时,刘縯正在率领汉军的主力数万人全力进攻宛城。刘縯的既定方针是:夺取宛城,建立稳固的根据地,传檄天下,号召四方猛士一起来讨伐王莽。
  自五月初以来,刘縯就率几万名汉军屯于宛城之下,对这座南阳郡的首府之城展开了猛攻。十多天过去了,由于新莽守军的顽强防守,汉军始终无法拿下宛城。此时,宛城中的新莽守军也接到了消息,他们也听说王寻﹑王邑率领的大军即将临近,前来救援他们。听说朝廷的百万救兵即将赶到,他们军心大振,紧闭城门,拼命死守。汉军虽然多次猛攻,却始终无法拿下。不仅如此,还折损了很多弟兄。一时之间,由于刘縯攻击受挫,双方陷入了僵持之中。随着王寻﹑王邑大军不断地逼近,刘縯此刻也是焦虑万分。如果拿不下宛城,等对方的援军一到,前后夹攻,汉军就彻底玩完了。
  此时的汉军,面临的形势是极其严峻的。前有坚城,后有强敌。腹背受敌的起义军,在战略上陷入了极其不利的境地,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巨大危机。
  当时,昆阳是从颖川南下通往南阳的必经之地。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让汉军的偏师在昆阳缠住新莽大军的主力,为汉军主力夺取宛城争取宝贵的时间。只要汉军能够拿下宛城,聚集四方起义军,凭险死守,还是可以与其一战。然而,获胜的希望在当时来说,非常渺茫。昆阳城里的九千人马,能够狙击住敌人吗?如果敌人绕开昆阳,从小路南下,直扑宛城呢?面对如此危局,以刘縯为首的汉军将领,应该怎么办呢?此刻,他们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自古华山一条路”,要想活命的话,必须以最快得速度拿下宛城。否则,大家都得死!对于刘縯来说,只能拼命督促手下的将士,日夜猛攻宛城……
  五月中,王寻﹑王邑率领大军到达了颍川郡的郡治阳翟,距离昆阳只有一百多里路程。在这里,王寻﹑王邑与新莽守将严尤﹑陈茂会合。在新莽诸将之中,严尤是一个难得的将才,也是一个高明的战术家。他观察了战场局势,向主将之一的大司空王邑建议说:“昆阳城小而坚,今假号者在宛,亟进大兵,彼必奔走。宛败,昆阳自服。”这是什么意思呢?严尤认为昆阳城虽小但是却很坚固,不容易攻取。而汉军主力正在围攻宛城,无险可守。如果用一部分兵力围困昆阳,或者干脆饶开昆阳置之不理,直接发大军攻击宛城方面的刘縯集团主力,与宛城守军内外夹击,一定可以取得胜利。假如宛城方面的汉军被消灭,昆阳城里的汉军不战自降。这个建议,无论是从事前的分析还是事后的结果来推断,严尤的方针无疑是正确的。因为新莽军队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占据绝对优势。如果饶开坚城昆阳不攻,直接打击宛城刘縯集团主力,获胜几乎可以肯定地说是十拿九稳。
  然而,主将之一的王邑却是个私心极重的庸将,他对严尤说:“前年,我以虎牙将军的身份奉命讨伐翟义,将其杀死,最终平定了叛乱。然而,就是由于没有将翟义活捉,因此我被圣上严辞责问,几乎被治罪。现在我带领着百万大军进攻昆阳这么一个小城,都不能攻克,我怎么向圣上解释呢?”因此,他断然拒绝了严尤的建议,并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拿下昆阳!此时,新莽军的前锋部队已经接近昆阳。稍后,王寻、王邑下令全军向昆阳城下集结。
  进攻的军队如此强悍,实力令人胆寒惊悚。那么昆阳方面的守军情况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刘秀攻克昆阳后,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入城镇守。刘秀意识到现在义军的力量太弱,攻城略地之余,加紧征集兵马,于是亲自到颍水边的阳关去募兵。
  正在刘秀在阳关一带拼命征兵之时,却突然遭遇到了王寻率领的新莽军队南下的前锋部队。由于仓促遇敌人,加上寡不敌众,汉军大败。刘秀带着部下傅俊等人败逃,敌军则在后面紧追不舍。刘秀等人一路狂奔,一直沿着汝水一直奔逃了数百里,这才摆脱了追兵,稍事休息。由于逃了一天,连口水都没喝。疲惫之极的刘秀蹲在河边,用手撩起河水,连续猛灌了数口,这才缓过气来。随后,他用水洗了洗胡子上的灰尘和污垢,转过脸对着傅俊等人,笑着说:“今天真是太累了,你们几位,不觉得疲乏吗?” 傅俊等人都苦笑着,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休息完毕,刘秀根据敌军行进的方向判断,敌人很可能是朝着昆阳方向前进。他觉得情况严重,不敢担搁,立即率领众人飞身上马,星夜兼程,驰赴昆阳报信。
  几天之后,新莽大军主力从阳翟出发,开始向昆阳方向运动。这支队伍旌旗招展,猛兽狂吼,戈亮甲明,声势浩大。这是一支由职业军人组成的精锐部队,正走在进攻昆阳的行军路上。汉军士兵远远望见,吓的魂飞魄散,望风而走。这些刚刚开始参加战争的将士们哪里见过这么大的阵势?一个个吓的惊慌失措,根本不敢抵抗。纷纷飞驰逃入昆阳城里,闭门坚守。这个时候,义军在昆阳城中的守军,只有王凤﹑王常的部下,再加上新招募的一些新兵,总共才八、九千人。大家听说新莽大军即将逼近城下,惊恐不安。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昆阳是守不住的。汉军与新莽军实力悬殊太大。就这么一点军队,同如此强大的对手较量,必定是死路一条。与其在这里等死,还不如逃亡回家去见妻子儿女,好歹能够保全一条性命。因此,军心动摇,都想逃亡回各自所在的城市。
  强敌兵临城下,情势危急。昆阳守城两主将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火速召集诸将议事,共同商量对策。此时,刘秀只是个太常、偏将军,论官阶地位,远在王凤、王常之下,并没有多少发言权。但是,面对强敌压境,王凤、王常等人都没了主意。有人建议,趁敌人还没赶到,不如四散奔逃,各自保全性命,保全各自的妻儿、财物安全。刘秀听了这些鼠目寸光的话,非常焦急。他昂然而起,对大家慨然进言:“眼下我们的兵马少,粮食也不多,而敌人却无比强大,形势危急!只有齐心协力守住昆阳,才有一线希望。如果我们丢了昆阳,各自四散奔逃,敌人大军一到,各个击破,哪个能够活命?”刘秀又继续慷慨陈辞:“眼下,我大哥正率领我军主力总攻宛城,目前进展不利,无法及时分兵来救援我们。我们只能自己想办法,无论如何也要守住昆阳!如果昆阳一旦陷落,在一天之内,各路人马都将全军覆没,我们都得死!”听了此话,众人都不作声了。刘秀大声说:“我们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如果不消灭来犯之敌,一切都完了!诸位想想看,连你们自己的性命都没了,你们妻儿老小的性命,你们家的财产,还能保住吗?”诸将本来就是焦躁不安,见到这么小小的偏将军竟然大放厥词,在会上大呼小叫地教训众人,不禁大怒,厉声喝斥:“刘秀!你一个小小的偏将军,这儿是你说话的地方吗?你好大的胆子!还不住嘴!”刘秀听了,知道再说也没有用,就再也不吭声,笑了笑就离席而去。诸将急忙回府,纷纷收拾金银细软,召集各自的部属,准备四散奔逃。
  恰恰就在这个时候,骑兵游哨来报告王凤、王常:“启禀二位将军,大事不好!官军已经兵临城北,队伍绵延好几百里,只见队首,不见队尾!”这下大家都慌了手脚,他们知道,如今就是插上翅膀也无法逃走了。一个个面面相觑,不晓得该怎么办。有人说:“还是请刘将军回来,大家商议一下。”王凤、王常于是派人去请刘秀。刘秀就回来与诸将重新开会部署议事,研究对策。刘秀在会上,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汉军目前必须要动员一切能够动员的力量,加强防御,拼命死守,尽量守住城池。而且,必须马上派出使者杀出重围,到外面去求救。此后,由使者到外面集结散乱在各处的起义军将士,然后回来救援昆阳。如果到了那个时候昆阳还没有陷落,前后夹击,里应外合,则可将敌人一举击破。刘秀在会上建议,请王凤﹑王常率领九千人马留守昆阳。由自己带上少数随从,杀开重围去搬救兵。
  诸将听了刘秀的话,觉得似有几分道理。这个办法虽然看上去不错,但是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几乎不可能完成。
  此时,敌军已经将昆阳合围,刘秀能冲的出去吗?就算他能够冲出去,在短期之内,到哪里去找这么多的救兵呢?即便他刘秀是神仙,就算他能够在短期内请来五、六万人的救兵,那又有什么用呢?昆阳城里总共才不到九千人。而城外的官军,足足有十多万啊!敌强我弱,众寡悬殊,十比一的比例,昆阳能够守几天?或许,等刘秀把救兵搬来之时,昆阳城头早已换上了新莽官军的大旗了!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心中都没底。
  此时的诸将,也是各怀心思。大不了投降就是了。兴许,还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也许,刘秀根本冲不出去,会死在乱军之中。他要是愿意去,就让他去好了。
  因此,王凤﹑王常等人考虑再三,也是非常悲观。不过,事已至此,“死马权当活马医”,决定不妨试一试。如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
  于是,王凤、王常等人同意了刘秀的计划。决定派他出城去求救,然后集合四方义军来救昆阳。
  但是,昆阳能够守多久呢?一切都是未知数……
  当天晚上,刘秀带着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人以及随从骑兵,骑着快马冲出昆阳南门,正式踏上了突围求救的艰难路程。当时,新莽大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城昆阳下。人数已经达到十万人,正在安营扎寨,打算设置重重壁垒,准备将昆阳城围住,不放一人出城。刘秀等趁其立足未稳,防守不严,乘间冲出。新莽士兵发觉,急忙阻截。刘秀挥舞长剑,勇不可当,在敌阵中奋力冲杀。经过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刘秀还是率领十三骑,风驰电掣地冲出了包围圈。
  刘秀突围远去之后,王寻、王邑下令加强防守,不得再放任何人出城。同时,加紧准备攻城。
  此时,新莽大军已经将昆阳包围的水泄不通。主将王寻、王邑下令布置十层重围,并在城外安置营寨百余座。又在大营中立了二、三十米高的云车数十座,新莽士兵登上云车俯瞰城中,昆阳大小动静一览无余。还用弓箭向城中射击。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城中的人惊恐万分,不敢出门,都躲藏在屋子里。他们的水吃完了,只好顶着窗户、门板出来打水。
  一时之间,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于数百里。王寻、王邑又下令挖掘地道攻城,用冲輣(音péng,古代专门用来撞击城门的一种工具)撞城。但是,在汉军的严密防守之下,新莽军队的进攻被汉军顽强击退,无法破城。
  过了几天,昆阳城犹如狂风暴雨之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可能被巨浪吞没。
  随着汉军伤亡的不断加大,粮食供应也快跟不上了。眼看昆阳实在是没法守了,王凤、王常等人束手无策,满面愁苦。刘秀走了这么多天了,一直是音讯全无。救兵在哪里?遥遥无期,看来是指望不上了。他们还担心,造反已经是大罪,如果继续负隅顽抗,更是罪上加罪。一旦城破,朝廷大军必然会大开杀戒。到了那时,玉石俱焚,举城人必将人头落地。昆阳城,肯定会变成一片血海。
  如今之计,惟有投降一条路了。如果献城投降,兴许能够得到朝廷的宽恕,或许会留给自己一条生路。于是,王凤、王常等人派代表向王寻、王邑乞降,表示愿意开门投降。不过,他们是有条件的,献城之后要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
  可是,让王凤、王常等人没有料到的是,城外的王寻、王邑等新莽将领连这个机会都不给。他们都以为功在漏刻,意气风发,因而志满意得。在他们看来,四十二万大军,拿下小小的昆阳,真是易如反掌,绝对没有任何问题。要是同意了对方投降,岂不是显得自己太无能了?将来怎么和圣上邀功呢?因此,他们拒绝了这个本来对他们十分有利的要求。他们要的结果是,攻破城池,将一干叛乱分子就地正法,杀他一个鸡犬不留,看谁以后再敢兴兵作乱!成功之日,得胜还朝,也好向朝廷请功,为子孙后代谋得永享荣华富贵的资本。
  到了此时,王凤、王常等人欲守不能,求援不至。就连投降求生这样可怜的要求都被敌人拒绝。他们陷入了绝望之中。
  古语说得好:“置之死地而后生。”王凤、王常等人想到,反正横竖是个死,不如拼死一战,或许还有一丝希望。他们的唯一希望,就寄托在刘秀搬的救兵身上了。为了求生,他们只能咬紧牙关,横下一条心,坚持死守。
  俗话说:“一夫奋勇,百夫难敌”。王凤、王常等人的手下,多是一些久迹江湖的亡命之徒。到了不拼就是死的绝境之下,他们开始咬牙了。果然,在他们的顽强抵抗之下,奇迹出现了:新莽军队在猛烈攻击了十余日之后,昆阳城依旧岿然不动。
  从此,双方在昆阳城之下对峙,陷入了僵局之中。
  然而,逃出去求救的刘秀,现在何处呢?
  刘秀逃出昆阳后,立即向南飞奔。到达安全地点之后,他们一行十三人分头进入了郾城、定陵。稍事休息之后,立即要求守将征集所有能够上阵的士兵去救援昆阳。而郾城、定陵的守将却目光短浅、贪图财物。他们担心,汉军离开之后,财物会被盗,建议分一部分兵马留守。刘秀慨然说:“诸位将军!今日我等击破了围困昆阳之敌,大功告成之后,获得的财物与现在相比,何止是千倍万倍!如果昆阳失陷,我军必然全面溃败。到了那个时候,连脑袋都没了!还谈什么财物呢!请诸位三思!”大家听了,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就尽发兵马,准备救援昆阳。
  六月一日,刘秀带领诸路援军大约一万余人,数路并进,到昆阳集结,准备和新莽大军决战于城下。刘秀担心时间耽误的太久的话,昆阳守军就守不住了。一旦昆阳陷落,宛城方面的汉军主力将腹背受敌,将会全军覆没。如此以来,则大势已去,不可收拾。
  因此,刘秀焦急万分,不等诸将会齐,就亲率骑兵、步兵千人,作为先锋,飞驰疾进,在距离新莽围城大军营盘外四、五里扎营。这个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