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本科申请策略与安全-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认为的“艺术”,诸如绘画、音乐等等,而是“skill acquired by experience; study; or observation”和“a branch of learning”的合成词,其意思是:“通过经验、学习和观察所获得的技艺”和“学问的领域 (复数)。”所以它是学习与教育的统一。在这个几乎是无法确切用简短的中文术语翻译的多重意义上,我们只能将就着把Liberal Arts College 翻译成自由教育文理学院,来表明这类学校的性质。
我还可以用一个例子进一步来说明大学和自由教育文理学院的不同以及这种不同的历史原因。受大学教育的学生,可能有专业和技能,但是不一定有文化。自由教育文理学院的学生,可能没有专业的技能,但是要具有文化的素养和理解力,并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这种教育哲学理念与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的历史极为有关,因为,在综合性大学出现之前,自由教育文理学院是美国教育的根本,那个时候能受教育的人都是上流社会子弟,教育的目的不是培训他们的技能,而是培养有教养的人,他们是社会的领导人。领导人也许没有具体技能,但是有广泛的文化背景、高度的教养、道德和文化水平。这一哲学理念,至今是美国自由教育文理学院的哲学根本。
第一章 美国大学(6)
正是这一教育哲学思想促成了美国最好的大学教育,主要是在这种学院进行的,因为这种学院注重的是通才教育和素质培养,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精英教育。它的目标就是培养未来的领导人的素质。当然,是不是每个在这种学院中学习的人都会成为领导阶层的一员,那就不一定了,还要看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发展,大学所能提供的仅仅是环境和机会而已。2002年我在宝盾学院见到从哈佛大学来做演讲的杜维明教授,杜教授在演讲中谈及中美教育的不同时说:“可惜,大部分中国人不了解的是,美国教育体制的精髓是自由教育的四年制的文理学院。美国的根本精神和西方文化的精髓是在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中。”他的演讲自然是满堂喝彩,因为,只有身在其中,明白其味的人,才能知道他在讲什么。我看着我身边的那些朝气蓬勃的学生,有这样的教育体制,他们成为西方文化和精神的传人是理所应当的。父母把他们送到大学来,目的不只是为学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是来接受自由教育。在一个靠技能谋生的社会,有多少人能以有文化但没具体知识作为受教育的目标呢?也正是基于这个意义上,阶级才呈现了出来。很多人说美国好像阶级划分不明显。而我,大概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事事处处都看得出来阶级的痕迹。在美国,能上得起自由教育文理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是美国社会的“贵族”——有钱的家庭。只有他们才付得起昂贵的学费,只有他们才有资本能力让他们的子女成为有教养的人,而不只是技术和白领职工。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绝大部分是私立的,学费昂贵,一般的年学费在三四万美元之间。阿姆赫斯特学院的学费和生活费用的是4。3万美元左右。盖蒂茨堡学院每年费用是3。6万美元。相比之下,我家所在的公立的、综合性大学俄勒冈大学的学费,对本地学生来说,一年不到5000美元。所以,就形成了在自由教育文理学院学习的学生大部分来自有钱的或有教养的家庭的局面。目前美国最好的自由教育文理学院是麻省的维廉姆斯学院和阿姆赫斯特学院,第三名是宾州的斯沃斯莫学院。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在usnews 网站上查看最好的文理学院排名。我看到许纪霖先生刚刚在《世纪中国》网站发表的文章说:“像斯沃斯摩尔、艾姆霍斯特、卫斯理这些中国人闻所未闻的文理学院,连研究生院都不屑办,一门心思营造优质的本科,每年招收考生的考分,照样不亚于哈佛、耶鲁。美国大学之所以世界一流,不是因为有一批“高大全”的综合性大学,而是有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斯坦福和斯沃斯摩尔这些风格迥异的学校,它们之中,大部分学科门类不齐全,也不一定有文学院、法学院,然而各有各的特色,有自己的强项,并以自己的看家本领吸引学生拿诺贝尔奖,登上全美大学的排行榜。”(世纪中国,7月19日,《大办文科与“高大全”》)。
我觉得他的论点是对的,但是,他在对美国的自由教育文理学院的论述当中,好像还是对斯沃斯莫、阿姆赫斯特、宝盾、盖底茨堡这类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的教育原则有所误解。这类学院并不是不屑办研究生院,去成为综合性大学,而是因为这类自由教育学院有自己的教育哲学理念,坚信自己教育培养的不是急功近利的某种人才,而是通才教育,是培养人。这就像萝卜就是萝卜,并不想成为大白菜一样,他不是傲慢地不屑成为大白菜,是因为他根本就坚信自己这个大萝卜维生素质量很高,可以和大白菜一样有意义。另外,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目标不是诺贝尔奖,也不是在排名榜上把别的大学比下去,虽然在排名榜上处在前几名也是值得沾沾自喜的,但是自由教育学院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用我任教的盖蒂茨堡学院教务长的话说就是:“自由教育学院提倡自由教育,培养有自由精神的公民,强调自由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的排名不是那么绝对的。但是他们在录取学生时的标准,特别是好的文理学院,录取的标准并不在哈佛等大学之下。在几所不同的大学教过书后,我的体会是,好的文理大学的学生质量非常好,学生爱学习,家庭无论贫富,既使是百万富翁的孩子们,也很刻苦努力地读书。逊色一点的学校,有些百万富翁的孩子不读书,他们玩、喝酒、混事,因为毕业后反正老爹会安排好工作。顺便说一句,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学费高,奖学金也高,如果一个孩子家庭贫寒,但聪明用功,也会被自由教育学院接受,他们通常有各种各样的奖学金,有的学生可以不多花钱,也能完成大学教育。美国社会以此保持向上的活力,使源源不断的才智加入领导阶层。事实上,个人是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才能改变自己的阶级和社会地位的。这是一个以个人为本的国家。
第一章 美国大学(7)
正是这种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保持着美国最好的大学教育,还因为在这种学院里教书的人基本上都是教授,没有研究生教课的情况,教师力量十分雄厚,而学校的规模却相当小。师生比例是判断大学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之一,通常的情况是学生和老师的比例越小,学校越好。比如,多年来一直在全美目前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两个自由教育文理学院,在麻省的维廉姆斯学院,其师生比例是1:9,学生不到 2000人;阿姆赫斯特师生比例是1:8,学生1600左右。两年前排名第五、今年排名第十的宝盾学院的师生比例是1:10,学生不到1600人。而排名第四十六的盖蒂茨堡学院的师生比例就是1:15左右,学生有2400多人。可以看出,从师生比例上就能看出学校情况的好坏来。师资力量的雄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和最好的教授交流的机会。这种学校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交流,强调小课堂,也就是一门课的学生不能太多,教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关系十分密切。也正是这种方式,使学生获益非浅,所以中上阶级的孩子更多地被送到这类学校来,因为,在家族历史上是家庭教师到家庭授课,而现在是教授给十来个学生授课,学生仍是在“吃小灶”。我们都知道,小灶饭多半比大灶的饭好吃一点,并且精致和文化的多。
我不是研究中国教育的,对中国的教育所知不多。我认为对比别国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和教育哲学对探索教育改革的人或许会有所启发。今年我因为工作原因,访问了几个大学,看到的情况是大学越办越大。比如浙江大学,据那里的老师们说,现在的浙江大学是过去的四所大学联合起来成立的,如同“大跃进”时期的集体大炼钢铁一样。谈论到这个改革的老师们,几乎没有一个人对这种特大规模的大学持积极的态度。我想起来1999年的一天,我在中央民族大学路过一个课堂,忍不住站在旁边听起来,原来老师在讲辛亥革命历史,这也是我常常在美国教授“五四”文学时要涉及的内容之一。我想看看中国的大学,在多年提倡教育改革后怎么教书,学生怎么学习。我吃惊地发现,几十分钟的课,老师站在讲台上讲了整整几十分钟,他写了很多板书,在黑板上列出辛亥革命失败的意义,学生们都埋头作笔记,把那套从小学就学到的几条再听写一遍。我愣愣地站在那里想,原来还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那套背《论语》的教育方式,那套教授如何亦步亦趋的方式,那套背诵别人的思想,甚至不是思想,而是垃圾的教育方式。
教育改革,首先应该是教育哲学思想、原则和方式的改革。我想,如果中国的教育哲学思想仅仅是“大跃进”式的盲目赶英超美,或者是“高大全”、“假大空”,教育宗旨还是培养亦步亦趋不敢离谱的人,中国的教育改革到头来恐怕是“雷声大,雨点小”。那些急于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领导者,恐怕只是以改革之名,来行权力再分配之实,与中国教育改革没沾多少边儿。中国的教育应该首先根据我们的国情确定不同的教育的哲学理念,建立不同类型的大学。如果一窝蜂地把学院变成大学,把工科大学变成综合性大学,这就无异于邯郸学步,用不了多久,既忘了自己如何走路,也没有学会别人怎么走路。于是,许纪霖先生疾呼:“是停下来反思的时候了。” 我希望有人能听见他的话。
(文/沈睿)
社区学院(munity College)
社区学院大多是公立学校;它提供二年大学一般课程教育,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结业证书,或者副学士学位(Associate Degree),可以转到四年制大学或学院继续念书,许多学分都是大学承认的;但一般更多地是被本州内的四年制大学承认。社区学院的学生还有另外一个出路,就是选择专业技术和职业训练课程,毕业后直接就业。
通常来讲,社区学院的入学门槛是非常低的,申请不到较好的四年制大学或者文理学院的学生一般都可以进入本社区的社区学院就读;同时社区学院对国际学生的录取要求也非常低,有的还提供语言课程,因此没有语言成绩或者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先读语言课程再读正式课程。
第一章 美国大学(8)
社区学院的确可以作为进入四年制大学或者文理学院的一个跳板,但是我个人仅仅建议对留学费用敏感的学生选择社区学院,因为社区学院学费相当便宜,比大学或文理学院少很多,大多不提供学生宿舍(住在美国大学的宿舍一般比在外面租房要贵)。如果留学费用有保障,那我的建议还是选择一个高起点的四年制本科学校,因为这对将来就业和薪水有直接的影响。
美国的大学排名
美国大学排名是多种多样,其中《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一年一度的美国大学排行榜最具权威性,通常简称US News排名。它列出不同标准,如学术声望、录取率、校友捐款率、毕业率和师资等等,向数千名教育专家、大学行政主管等发出问卷,收回后,将这些数据和回答以一套复杂的公式算出各大学的总分,并列表公布。
具体到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的排名时,US News排名考虑如下七大类因素决定其排名。其中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的排名是分成两类独立排名的。
一、同行评分,占25%的比重,是比重最大的一项。具体是让各大学的校长、教务长、院长等重要人物给同行学校的学术打分,从1分到5分,其中5分代表最高。
二、保持力,占20%的比重。保持力是个比较形象的指标,具体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一新生第二年仍然就读的比例,代表学校能够保持多少比例的新生到第二年,占保持力的20%比重;另外一方面是六年内的毕业率,代表学校能够保持多少比例的学生直到毕业,占保持力的80%比重。保持力越高,代表学校能够更好地提供给学生需要的通向成功之路的教育。
三、师资,占20%的比重。师资这一指标又分为六个小指标:20人以下的小班比例(30%)、50人以上大班的比例(10%)、教师薪水(35%)、拥有本专业领域最高学位的教师比例(15%)、学生-教师比例(5%)、以及全职师资比例(5%)。
四、学生录取高标准程度,占15%的比重。一所大学的学术氛围部分取决于该校学生的能力和抱负,因此学生录取是否高标准也是衡量排名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录取高标准程度这一指标又分为三个小指标:其一是入学者的SAT或者ACT成绩(50%);其二是入学者中以排名前10%的优异成绩从高中毕业的学生比例(40%);最后是录取率,也就是录取人数与申请人数的比例(10%)。
五、资金来源,占10%的比重。该指标衡量学校在每个学生身上包括教学、研究、学生服务、以及其他相关的教育方面的平均花费。
六、毕业率,占5%的比重。这一指标是衡量实际六年毕业率与预期六年毕业率之差,如果实际毕业率高于预期毕业率,则表明学校提高了毕业率的成绩。
七、校友捐赠率,占5%的比重。校友的捐赠率表明了学生对母校的满意程度,因此也是排名考虑的指标之一。
排名对学生来说重要吗?答案是相当重要!因为就读一所排名好的学校,通常意味着更好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起薪,很多高收入的行业,比如投资银行或者咨询公司等等,都喜欢招收名校的毕业生。另外,排名好的学校,其校友群的成就往往越高、价值往往越大,对自己未来的事业发展有难以估量的作用,因此能够上排名好的学校当然不能放过机会。
排名对于学校重要吗?答案同样是相当重要!好的排名能够吸引优秀的生源,这些优秀生源毕业以后取得的显著成就反过来又增加了学校的声誉,学校也将获得更多的校友捐赠,然后有了更多的资金给优秀的新生提供经济资助,如此达到一个良性循环。因此,排名可以让学校名利双收,同时,无形中也在不同的学校之间建起一个巨大的竞争壁垒,它让好学校变得更好,而排名靠后的学校要追赶上去是需要付出很大努力才可以成功的。
选校的时候固然要参考排名,但是其他因素,诸如校园生活、活动、体育项目、学术、地理位置、费用、资助金额等等也都是应该兼顾到的。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位优秀学生可能心目中的第一选择是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哈佛或者耶鲁。而一个优秀中国学生心目中的第一选择通常会是常春藤的学校。如此看来,国人心目中对名次是更为看重的,这大概是因为从小到大在学校里都会被排名的缘故。
第一章 美国大学(9)
对于就读本科和研究生的学生来讲,排名有不一样的意义。本科阶段很多专业是没有排名的,原因在于大部分美国大学提供的本科教育是自由教育,侧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如果论及排名,综合排名的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