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602-类证治裁 >

第15章

602-类证治裁-第15章

小说: 602-类证治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丹,摊贴肺俞。 
〔散邪〕x麻黄汤x 麻 桂 杏 草 
〔散寒〕x越婢加半夏汤x 见本卷咳嗽。 
〔痰嗽〕x六安煎x 见本卷咳嗽。 
〔疏利〕x华盖散x 见本卷咳嗽。 
〔疏解〕x三拗汤x 麻黄(不去节) 杏仁 甘草 姜 
〔清热〕x黄芩半夏汤x 白芍 半夏 甘草(各二钱) 黄芩(三钱) 枣(四枚) 
〔降火〕x桑白皮汤x 芩 连 杏 贝 栀 夏 桑皮 苏子 姜 
〔降火〕x白虎汤x 见一卷中风。 
〔降逆〕x四磨饮x 人参 沉香 槟榔 乌药 等分,磨汁,煎服。 
〔降逆〕x苏子降气汤x 见本卷失音。 
〔探吐〕x小青龙汤x 见本卷咳嗽。 
〔浓味〕x清金丹x 萝卜子(蒸晒,一两) 牙皂(烧存性,三钱) 姜汁为丸。 
〔脾虚〕x异功散x 见一卷中风。 
〔补中〕x补中益气汤x 见一卷中风。 
〔摄肾〕x肾气丸x 见本卷虚损。 

卷之二哮症论治
哮脉案
属性:包 哮症每十日一发,嗽痰夜甚,脉形俱属虚寒。乃用六味滋阴,治不对症,焉能奏效。议补益中气为 
虚哮治法,用潞参、山药、茯苓、半夏、炙草、于术(炒)、杏仁、煨姜。数服而效。 
一小儿 冬春久哮,屡服治风痰之剂,不应。诊其脉,知其脾弱,不能化乳湿,用四君子汤加薏苡、 
山药、谷芽(俱炒)、制半夏。数服愈。 
汤氏 宿哮秋发,咳呕气急,暑湿为新凉所遏。宜辛平解散,用橘皮半夏汤加桔梗、象贝、杏仁、茯苓、 
枳壳、香薷、生姜。数服而平。 
王 丹溪治哮专主痰,每用吐法,不用凉剂,谓寒包热也。今弱冠已抱宿根,长夏必发,呼吸短促, 
咳则汗泄,不能平卧,脉虚,左尺搏大,不任探吐,乃劳力所伤。暂与平气疏痰,俟哮咳定,当收摄真元。 
先服桑白皮汤去芩、连、栀、夏,用桑白皮(蜜炙)、甜杏仁(炒研)、茯神、竹茹、贝母、苏子(炒研)、 
薄橘红。数剂后,服生脉散、潞参、五味、麦冬,加海浮石、海螵蛸、远志肉、山药、炙草、茯苓。 
巫妇 梅夏宿哮屡发,痰多喘咳,显系湿痰郁热为寒邪所遏。暂用加减麻黄汤温散。麻黄(三分)、 
桂枝(五分)、杏仁(二钱)、苏叶、半夏(制。各钱半)、橘红(一钱)、桔梗(八分)、姜汁(三匙), 
二服后随用降气疏痰∶栝蒌皮、桑皮(俱炒,一钱)、贝母、杏仁(俱炒研。各二钱)、海浮石(三钱)、 
前胡、枳壳(各八分)、苏子(炒研,六分)、茯苓(二钱)、姜汁三匙。数服哮嗽除。 

卷之二
喘症论治
属性:(短气 少气 逆气附)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 
张口抬肩,气道奔迫, 
病机谓诸病喘满,皆属于热。海藏以为火铄真气,气衰而喘,有由然矣。夫喘分虚实,经云∶邪入六腑则身热, 
不时卧,上为喘呼。又云∶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客之,此举之实也。经曰∶秋脉不及,谓肺金虚也。则令 
人喘,呼吸少气。又曰∶劳则喘息汗出,此明喘之虚也。实喘者,气长而有余;虚喘者,息促而不足。实喘者,胸 
满声粗,客邪干肺,上焦气壅,治在疏利;通用定喘汤。虚喘者,呼长吸短,肾不纳气,孤阳无根,治宜摄固。 
六味丸去丹、泻,加牛膝、五味子、补骨脂、胡桃肉。故实喘责在肺,虚喘责在肾。叶氏亦云∶喘症之因,在 
肺为实,在肾为虚也。徐灵胎《指南批本》云∶喘在肺为实,在肾为虚。若虚实混治,鲜不残生,但疑似间极 
难辨认。香岩先生又以出气不爽为肺病,入气有音为肾病,更为难确矣。治喘者,凡肺窍壅塞,呼吸不利, 
气盛脉实,滑数有力,皆实候也。如肺感风寒致喘,三拗汤、华盖汤。肺热痰火作喘,麻杏石甘汤。肺寒饮邪 
喘逆,桂枝加朴杏汤。感暑 火盛而喘,香薷饮、白虎汤。因湿邪浊逆而喘,四苓散加杏、朴、桑皮、通草、 
葶苈。肺气不降,浮肿发喘,麻黄汤去桂枝,加桑皮、薏仁、茯苓。肺胀水停,上气喘咳,脉浮,小青龙加 
石膏汤。脉沉,大越婢加半夏汤。水病喘满,肾邪犯肺,宜通阳泄浊,真武汤合四郁散去白术。痰喘必涤 
其源,气郁生涎,温胆汤。火动生痰,清膈煎。怒喘兼平其气,四七汤。如吸音颇促,劳动则剧,气弱脉微, 
或浮大而弦,按仍如无,察其外无客邪,内无实热,皆虚候也。如肺虚金燥,生脉散。胃虚阳升。人参五味汤 
加茯苓、炙草。肾阴亏而精伤,冲任经虚,丹田火炽,肺金受烁,大剂六味汤加麦冬、五味。肾阳虚而气脱, 
孤阳浮越,面赤烦躁,火不归元,七味地黄丸加人参、麦冬。肾不纳气,身动即喘,阴阳枢纽失交,急需镇 
摄,肾气汤加沉香。从阴引阳,都气丸入青铅。从阳引阴,肾与肺胃俱虚,喘嗽乏力,人参一钱,胡桃三枚, 
连皮蜜炙。煎服效。病后气喘为肺虚,生脉散加阿胶、白术、陈皮。病后气喘嗽痰,面浮足冷,为阳虚,八味 
丸。产后喘,为孤阳绝阴,最危。因营气暴竭,卫气独根据,独居肺中,故喘急。独参汤灌之。若血入肺,面赤, 
喘欲死,参苏饮。如败血 
冲心,胸满上气,逐其败血,喘自定,血竭散。老人久病,喘嗽不得卧,杏仁丸。动即作喘,多由虚衰,宜嵩 
崖脾肾丸。阴虚宜滋养,熟地、萸肉、五味、阿胶、杞子、胡桃肉、蛤蚧尾。阳虚宜温养,参、 、归、术、 
茯神、莲子、山药、炙草。阴阳不交,摄纳下元,海参胶、淡菜胶、熟地、茯苓、牛膝、远志、骨脂、青盐、 
石英。以此分症施治,朗若列眉已。 
〔短气〕呼吸促而不能续,似喘而无痰声,其症有二∶一属支饮。《金匮》云∶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 
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汤亦主之。盖呼气短,用苓桂术甘汤以通其阳,阳气通,则小便能出矣。吸气短, 
用肾气汤以化其阴,肾气化,则小便之关门利矣。一属气虚。东垣云∶肺主诸气,短气者,五脏之气皆不足, 
而阳道不行也。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去茯苓,加黄 。如腹中气不转者,倍甘草。肺气短促,倍人参, 
加白芍,使肝胆之邪不敢犯之。若失血后,阴火上乘,短气不足以息,或肾虚发热唾痰者,生脉散加当归、 
黄、生地。 
〔少气〕气少不足以言。经云∶怯然少气,是水道不行,形气消索也。又曰∶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 
气也。又曰∶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独参汤、生脉散、保元汤。异功散。 
〔逆气〕气上逆不得卧,而息有音。经曰∶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下行,阳明脉逆,不得从其道,故 
不得卧而息有音也。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络脉之病 
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其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水者循津液而流,肾为水脏,主津液, 
主卧与喘也。治阳明之气逆,四磨汤、七气汤。治肺络之气逆,杏子汤、小青龙汤、赵婢汤、苏子降气汤。 
治肾气之逆,麻黄附子细辛汤、肾气汤、灵砂丹。 
经曰∶寸口脉实者,肺实也,肺必胀,上气喘逆,咽中塞,如呕状,自汗,皆肺实之候。右寸脉虚者,肺虚也, 
必咽干无津,少气不足以息。 
《医通》曰∶肺虚受寒而喘,参苏温肺汤。寒郁热邪而喘,中 
有热痰,遇冷即发,麻黄定喘汤。远年咳逆上气,胸满痞塞,声不出者,人参定喘汤。虚冷上气,劳乏喘嗽, 
《千金》用半夏、人参、姜、桂心,甘草煎服。上气不得卧,生姜、人参、橘红、紫苏各一钱,五味数粒。肥 
盛多痰,喘不能卧,元气未衰者,千缗汤,或合导痰汤。经年喘嗽,遇寒更甚者,九宝汤、安嗽化痰膏。喘嗽, 
气从脐下冲上,尺脉洪数,兼盗汗潮热,属阴虚。六味汤加补骨脂、五味,送灵砂丹。 
凡衰病产后喘促者,均为少气,虽素有痰火,亦由气虚。须大剂生脉散。若虚而欲脱,元海根摇,火冲 
脐下逆冲而上,似喘非喘,吞若不及,急须峻补,镇摄丹田。大剂六味汤加五味、牛膝、青铅、元武甲心、 
磁石。 
喘与胀二症相因,皆小便不利,故喘则胀,胀必喘。先喘后胀者,治在肺;先胀后喘者,治在脾。经曰∶肺 
朝百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是小便之行,由肺气降下而输 
化也。若肺受邪,则失降下之令,以致水溢皮肤,而生肿满。此喘为本,肿为标,治宜清金降气为主,而行水 
次之。如脾主肌肉,恶湿克水,若脾虚不能制水,则水湿妄行,外侵肌肉,内壅滞上,使肺气不得下降,而喘 
乃生。此肿为本,喘为标,当实脾行水为主,而清金次之。若肺病而用燥脾之药,则金得燥而愈喘,脾病而 
用清金之药,则脾得寒而益胀矣。 

卷之二喘症论治
喘症脉候
属性:喘脉宜浮迟,不宜急疾。喘逆上气,不得卧者死;上气面目肿,肩息,脉浮大者危。上气喘息低昂,脉滑, 
手足温者生;脉涩,肢寒者死。右寸沉实而紧,为肺感寒邪。亦有六部俱伏者,宜发散,则喘定。 

卷之二喘症论治
附方
属性:〔通治〕x定喘汤x 麻 杏 芩 夏 草 白果 款冬 苏子 
桑皮 
〔补摄〕x六味丸x 见一卷中风。 
〔发散〕x三拗汤x 见本卷哮。 
〔解利〕x华盖散x 见本卷咳嗽。 
〔痰火〕x麻杏石甘汤x 麻 杏 石 草 
〔饮邪〕x桂枝加朴杏汤x 桂 芍 草 姜 枣 朴 杏 
〔暑 〕x香薷饮x 见一卷中风。 
〔暑 〕x白虎汤x 见一卷中风。 
〔利湿〕x四苓散x 见一卷温。 
〔散邪〕x麻黄汤x 麻 桂 杏 草 
〔肺胀〕x小青龙加石膏汤x 小青龙见本卷咳嗽,此加石膏。 
〔水停〕x越婢加半夏汤x 见本卷咳嗽。 
〔水逆〕x真武汤x 术 附 苓 芍 姜 
〔气痰〕x温胆汤x 见一卷温。 
〔火痰〕x清膈煎x 广皮(钱半) 贝母 浮石(各二钱) 胆星(一钱) 木通(钱半) 白芥子(七分) 
〔怒喘〕x三因四七汤x 苓 夏 苏 朴 姜 枣 
〔肺虚〕x生脉散x 参 五味 麦冬 
〔胃虚〕x人参五味汤x 参 术 广皮(各一钱) 五味(九粒) 麦冬 杏仁(各八分) 姜(三片) 
枣(二枚) 
〔引火〕x七味八味丸x 见一卷中风。八味丸加牛膝、车前,名肾气丸。 
〔纳气〕x都气丸x 六味丸加五味子。 
〔产喘〕x参苏饮x 人参(一两) 苏木(二两) 
〔败血〕x血竭散x 血竭 没药(各一钱) 以陈酒、童便各半煎沸调服。 
〔老人〕x杏仁丸x 杏仁 核桃肉 蜜丸。 
〔虚衰〕x嵩崖脾肾丸x 肾气丸加骨脂、益智、砂仁。 
〔支饮〕x苓桂术甘汤x 苓 桂 术 草 
〔少气〕x保元汤x 见一卷火。 
〔少气〕x异功散x 见一卷中风。 
〔气逆〕x四磨汤x 见本卷哮。 
〔气逆〕x七气汤x 参 桂 夏 草 姜 
〔气逆〕x杏子汤x 麻 桂 杏 芍 姜 天冬 
〔降气〕x苏子降气汤x 见本卷失音。 
〔肾气〕x麻黄附子细辛汤x 麻 附 辛 
〔气冲〕x灵砂丹x 水银 硫黄 二味炒成砂子,入水火鼎 炼为末,糯米糊丸麻子大。每服三丸,米 
饮下。 
〔肺寒〕x参苏温肺汤x 参 苓 术 草 桂 夏 陈 苏 五味 木香 桑皮 姜 
〔寒包热〕x麻黄定喘汤x 即前定喘汤。 
〔久嗽〕x人参定喘汤x 人参 麻黄 炙草 阿胶 半夏(各一钱) 五味 桑皮(各五分) 粟壳(二分) 
姜(三片) 
〔痰喘〕x千缗汤x 半夏(七粒) 皂角(去皮弦) 炙草(各一寸) 姜(二片) 
〔胶痰〕x导痰汤x 见一卷中风。 
〔喘嗽〕x九宝汤x 麻 杏 苏 桂 陈 荷 姜 草 桑皮 腹皮 乌梅 
〔喘嗽〕x安嗽化痰膏x 见本卷咳嗽。 

卷之二喘症论治
喘脉案
属性:赵 衰年喘嗽痰红,舌焦咽燥,背寒,耳鸣颊赤,脉左弦疾,右浮洪而尺搏指。按脉症系冬阳不潜, 
金为火烁,背觉寒者,非真寒也。以父子悬壶,忽而桂、附,忽而知、柏,忽而葶苈逐水,忽而款冬泄肺, 
致嗽血益加,身动即喘,坐则张口抬肩,卧则体侧喘剧,因侧卧则肺系缓而痰益壅也。思桂、附既辛热助火, 
知、柏亦苦寒化燥,非水焉用葶苈,泄热何借款冬,细察吸气颇促,治宜摄纳。但热蒸腻痰,气冲咽痛,急 
则治标,理先清降。用川百合、贝母、杏仁、麦冬、沙参、牡蛎、阿胶(水化),燕窝汤煎。一啜嗽定而痰红止。 
去杏仁、牡蛎、阿胶,加生地、竹茹、丹皮、元参、羚羊角午服,以清上中浮游之火,用熟地、五味、茯神、 
秋石、龟板、牛膝、青铅晚服,以镇纳下焦散越之气,脉症渐平。 
族某 七旬以来,冒寒奔驰,咳呕喘急,脉弦滑,时 冷气。 
夫寒痰停脘必呕,宿痰阻气必咳。老人元海根微,不任劳动,劳则嗽,嗽则气升而喘,必静摄为宜,仿温 
肺汤,用辛温止嗽以定喘。淡干姜、五味、(干姜、五味摄太阳而定喘,古人治嗽喘,必二味同用。) 
桑皮(炙)、茯苓、潞参、甜杏仁、橘红、制半夏、款冬花、紫衣胡桃,数服喘呕俱定,十服全瘳。 
李 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以肺主出气,肾主纳气也。出气阻而喘,为肺病,吸气促而喘, 
为肾病。今上气喘急,遇烦劳则发,不得卧息,必起坐伏案乃定,近则行步亦喘,是元海不司收纳之权,致胶 
痰易阻升降之隧,急急摄固真丸。熟地炭、牛膝炭、茯神、五味、萸肉、补骨脂、莲子(俱炒)。数服颇安。 
贡 积年痰嗽,脉细形衰,动则疝气偏坠,病因肝肾久损,客冬心事操劳,身动即喘,痰嗽益剧,肉消 
骨立,是五液悉化为痰,偏卧不舒,是阴阳亦乖于用,所谓因虚致病,积损成劳候也。右脉沉数无力,左脉浮 
数无根,良由下元真气失纳,以致下引上急,吸入颇促而为短气,若不纳使归源,将下元根蒂都浮,喘嗽何由 
镇静,况症本肾虚水泛为痰,必非理嗽涤饮可效。奈何胆星、竺黄、芥子、芩、柏等无理乱投,不知顾忌。 
昨议服固摄之品,痰气较平,而脉象未改,是损极难复,维系不固,有暴脱之忧。今酌定晨服都气丸加参、 
术、远志、故纸,晚服肾气汤去萸、泻、丹皮、桂、附,加茯神、五味、杞子、沙苑子、莲子、枣仁。冀其气 
平而痰嗽自定。 
岳 少年体质阴亏,兼伤烦劳,脉虚促,热渴颊红,痰血喘急,速进糜粥以扶胃,食顷喘定,症宜清调肺 
卫,润补心营。甜杏仁、阿胶(水化)、沙参、川贝、茯神、枣仁、麦冬、石斛、蒌仁、黄 (蜜炒)。三服 
脉匀症退。继进燕窝汤,嗽喘悉止。治以培土生金,潞参、山药、炙草、玉竹、五味、茯神、杏仁、莲子、 
红枣,食进。丸用加减都气而安。 
服侄 初春脉左弦长,直上直下,喘嗽吐红,梦泄。冬阳不潜,足少阴经与冲脉同络,阴虚火炎,气冲 
为喘,络伤为血,乃元海根蒂失固。医者不知纳气归原,泛用归、 、术、草,症势加剧,寒热咳逆,血升气 
促,冲脉动诸脉皆动,总由肺肾失交, 
急急收纳,务令阳潜阴摄。阿胶(水化)、牡蛎(醋 )、龟板(酥炙)、龙骨( )、五味、山药、高丽参、 
茯神、枣仁、坎 (焙研)。数服嗽平血止,去坎 ,加青铅,冲气亦定。 
倪 年近七旬,木火体质,秋嗽上气喘急,痰深而黄,甚则不得卧息,须防晕厥。治先平气定喘。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