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汉字文化中的养生之术:从字到人( >

第8章

汉字文化中的养生之术:从字到人(-第8章

小说: 汉字文化中的养生之术:从字到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该那些常吃牛羊肉的人喝的,因为牛奶偏寒的特性可用来平衡牛羊肉的热性。在我国的西北,当地的风俗是在牛奶里面加上炒米来饮用,就是用炒米的热性来中和牛奶的寒凉之性。

那五谷指的是什么东西呢?在《黄帝内经》中“五谷”指的是:稷(小米)、小麦(面)、稻(大米)、黍(黏黄米)和菽(豆类)。

稷(小米):中医认为小米味甘、咸、微寒,入肾、脾、胃经,食小米有利于调理脾胃,养血养阴,有安眠作用,还可防止衰老。天下食物成千上万,最养人的就是小米。因为小米是热性的东西,所以小米粥最好是早晨服用,小米为黄色,可以入脾,里面再放一些红枣之类的会更好,因为上午正值胃经、脾经当令,且阳气足,人的消化吸收能力强。晚上则应该喝白米粥,因为晚上要取其清凉之性。据调查,很多长寿村的晚饭都是白米粥配萝卜。我们现在很多人恰恰把晚饭当做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餐,大吃特吃,这样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很大的负担。我们现在很多人的病都是吃出来的,如何吃好、喝好,是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小米养人,但容易使人发胖,在山西、陕西等地,人们都很喜欢吃小米,所以相比较其他不食小米的地方来说,那里丰乳肥臀的女人比较常见。
“来”字的甲骨文

“麦”字的甲骨文

小麦(面):“麦”字最初写做“来”(来),有点像麦芒之形。中国的古人认为,麦子都是老天赐予我们的,是从天上来的。后来就把这个“来”字用做来往的“来”了,于是只好另外造了个“麦”(麦)字。

小麦是秋种、冬长、春秀(抽穗)、夏收,得四时中和之气。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什么东西生长期越长,它的营养价值就越高,最好的东西一定是得一年四季之气。比如我们中国人喜欢喝菊花茶,认为菊花可以败火,菊花和其他花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所有的花基本上都是春夏开花,只走春夏两气,其气都是向上宣散;而惟独菊不同,菊是秋冬也开花的植物,所以菊花独得金水二气。所谓“金水”二气,金指秋,水指冬。秋冬的气机就是收敛、收藏,所以惟独菊花具有降气的作用。这就是中国人认为喝菊花可以败火的原因。

回到麦子上,我们从温凉寒热上看看它的特性:麦子本身是凉性的。如果把它发酵了以后,成为麹(qū),就属于温性的。而麦麸子属于冷性的,把它磨成面,就属于热性了。面的这种热性在《黄帝内经》五性归属中为火,所以为五谷之贵。中医将火与心相对应,所以面被认为最补心气。夏天,我们人由于出汗,汗为心液,过汗则心气伤,所以这时我们应该适当吃一些面食,以补心气。

《本草纲目》记载:“面,性甘温,能除烦止渴。”它可以除掉烦恼。所谓烦是什么呢?“烦”这个字左边为“火”,右边为“页”,页表示“头”的意思。“烦”字的意思是火上头,就是你的肾精不足,固敛不住虚火,所以虚火都上头了。“烦”是心气不收敛的象,所以如果吃面食的话,就能够使心气有下沉之象,心气下沉就能够收住这个心火。同时,面可以止渴,因为“面”能够厚肠胃,肠胃足则土生金,长肺气;金生水,则止渴、润肌肤。但是由于面食有点偏湿气,所以容易使人气机壅滞和肥胖。

稻(大米):大米性偏凉,清凉顺气,晚上吃比较好。可见,我们早晨喝小米粥比较合适,晚上喝白粥比较适宜。

传统中医不主张让老人吃新米、新面。因为新米和新面生发之性过强,容易引发原先藏在身体里的旧疾。老人的身体偏弱,所以老人吃陈米和陈面较好。尤其是陈面,《本草纲目》里认为如果把它做成面糊糊的话,可以止虚汗。汗为心液,当心气不足时,肌肤腠理固摄不住汗,就容易动不动冒虚汗。如果多吃陈面煎汤的话,就能固摄住虚汗。

面,性甘温;米,性甘凉。食物里面都含有“甘”味,因为惟有甘味可入脾胃。食物基本都有点甜丝丝的感觉,因为它首先要补脾胃。米有甘味,性偏凉,可以“除烦渴”。

黍(黏黄米):黏黄米热性十足,但也有难以消化的缺点。像我们出去爬山、游玩,需要走长路时,多食一些黏米糕,不容易饿。

“叔”字的大篆“又”字的大篆

“豆”字的大篆

菽(豆类):“菽”这个字很有意思。上面是一个草字头,代表草木,豆子就是草木之性;下面是个“叔”(叔)字,左边像豆荚下垂的样子,右边是一个“又”(又)字,就是一只手,这只手在摘豆子。

“菽”才是豆子的本意;而“豆”(豆)字在古代是一个带盖儿的器具,里面放些腌菜、菽类的东西。后来,就把它当做了一种礼器。这是“豆”的原始本意。我们在故宫里就会看到有些东西专门叫“豆”,指的就是这种礼器。它们有的有盖,有的没盖。
一般在汉代以前,凡是提到大豆、小豆的时候,都用的是这个“菽”字。汉代以后,就写做“豆”了。这是中国汉字的一个有趣的流变。

豆类的样子像肾,古人认为它可以补精髓,属收藏,可以多食用。豆类之中,以黑豆最为养人。

(3)粥的妙用

自从有了米,就有了饭与粥。据说这两种做法最早都出自四千年前的黄帝之手,黄帝一边“蒸谷为饭”,一边“烹谷为粥”。

“粥”字的小篆

“粥”字的小篆写做“粥”,里面的上部是米,下面是一个鬲,鬲代表锅的意思。“粥”就是米在锅中蒸煮。

现在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或同事生病住院之后,很多人都花很多钱买高级营养品去探望,这其实是一种很错误的行为。中医讲“虚不受补”,如果病人身体已经很虚弱了,再让他吃高营养的食物,他的身体是无法承受的。自古中国人就讲,虚者进补的首选就是喝粥。这是很有道理的。

粥在古代还叫“糜”,就是把米煮的烂烂的。粥有养生的作用。中医有糜粥自养之说,意思是米煮烂成粥以后更利于消化和吸收。

喝粥可治脾胃虚寒证,同时还可止泻痢。平时如果我们肚子不舒服的话可不先急着吃药,喝些粥,粥能止泻、止吐。

人在脾胃功能虚弱的时候往往吃不下东西,即使吃了也常吐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中医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焦,心与肺属上焦,脾与胃属中焦,中焦具有消化吸收并转输水谷精微,以及化生气血的功能。脾胃的特性在于气要往下沉,如果气沉不下去的话,就会往上打嗝儿,就是往上逆。通常此时人会发“哕”(yuě)的音,就是往外吐的声音。

人之所以要呕吐,其实是人体的一种自保功能。我们人活着是靠元气,肾精虚亏时,元气就会不足,当我们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时,胃就会争夺本来有限的元气来化食物,人就只有把食物吐出去以求自保。

这种自保性质的呕吐经常出现在一种人的身上,就是乱吃减肥药的人。

我打个比方,人的元气就好像一罐煤气一样,吃减肥药就会大量地消耗掉元气,当元气所剩无几时,就只用来保命了。人吃饭是在肠胃里消化食物,也是要调元气的,而此时元气已经不足,没有精力再去消化食物了,于是人体出于一种自保,就会把食物吐掉。所以减肥的人很多都会得厌食症,其中约有10%~20%的人会死亡,十分难医治。

那么元气亏虚的人要如何去调理呢?只能是慢慢地培补中焦元气。

名贵的营养品大多有一个特点——滋黏难化。人体为了消化这些东西,就要大量调元气,这对身体实际上是没有好处的。而此时,粥这种最易消化吸收,又能培元补气的食物就是最好的选择。补虚者最好的食物就是粥,通过喝粥,使元气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人体自然就会逐渐康复。

冬至以后有一个节气叫腊八,我们传统民俗一直强调要喝腊八粥。为什么要喝腊八粥呢?因为腊八粥中不仅包含了所有的五谷,还有红枣、桂圆等养血补气的佳品。冬天的时令是与我们人体的肾脏相对应的,而豆类的东西从外形上看十分像肾,所以传统中医认为豆类是入肾的。“豆令人重”,就是说,人吃豆子多了,就会促进精髓的生长;精髓多了,人体就会重。所以喝腊八粥,可以补精髓。

腊八这个节气在深冬,没有新的粮食产生,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吃的全是种子的精华。过去有钱人家会在腊八的时候施粥,他们此举不仅意味着要强壮他们自己的身体,也意味着要让劳动者强壮起来,好在来年开春时更有力气去劳作。
除了腊八粥,红豆粥、绿豆粥、薏仁粥等也有食疗的作用。红豆又叫赤小豆,可以入药,红豆粥能够利水消肿、清心经之热。而夏天的时候我们喝绿豆粥可以解热毒,去烦止渴。薏仁粥也很好,可以除湿热,利肠胃。当然,也不是所有人喝粥都好,也要分情况,像薏仁粥比较难消化,虚胖的人就不适合食用。所以喝粥也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4)不食五谷的减肥是养生大忌

过去中国社会出个胖子不容易,出个杨贵妃那简直就可以“三千宠爱在一身”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整个的社会时尚都是要求瘦美人,就是骨感美女。弄得天下的女子都整天在那儿减肥,生怕自己别比人胖了。而在减肥的种种手段中,以节食为最常见,节食又以不吃五谷杂粮为最多。我们看到,无数的白领女性每天就喝口蔬菜汁,吃根黄瓜就当饭了,这其实是非常不符合自然法则的,也是养生的大忌。时间久了,必严重伤害身体。

因为减肥不吃主食(五谷杂粮)直接伤害的就是人体的后天之本——脾胃。

“果”字的小篆

食物入于胃,化出来的精华为气和血,供人体所有器官机能使用,而没有五谷的供养,血气何来?五谷是最佳的补气补血的方法,绝对不能不吃。有些女孩子减肥贫血了,可是她宁愿去吃药,也不好好吃饭。其实只有食物入到胃里面以后,才最补气补血。补血的最佳方式就是吃五谷,而不是吃阿胶,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想稍微苗条点也不是不可以,可以多运动,加强锻炼,但绝对不能不吃主食,更不能随便吃减肥药。我总爱说因果报应,你埋下什么样的因,早晚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到那时后悔晚矣。

◆五果为助

五果指的是李、杏、枣、桃和栗。

“果”字的小篆写做“果”,上面像个大苹果,底下是树枝树干,意思就是树木结的果实。

五果为助,就是指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但这里我们要注意,果是辅助食品,而不是主食,主食还是五谷,我们不能拿水果当主食吃。

大多数的水果都长得很饱满,果肉多汁且味好,而果肉其实是为了滋润果核存在的。北京话管果核叫囫(hú)儿,这个囫儿其实就是植物的种子。

我们中国人吃粮食就是吃的种子,不过大多数水果的种子并不好吃,甚至发苦或有微毒,比如杏仁核,就味涩苦且有微毒,这其实也是植物自保的一种表现。苹果也好,鸭梨也好,我们都是把果肉吃了,然后扔了果核,这些果核得以继续生长繁衍。

现在有一些女性有一个误区:认为只吃水果就可以减肥。其实只吃水果的话,不仅不能减肥,反而还会增加人的体重。

水果中的汁液是为了滋养里面的核,核是种子,果肉是起滋养的作用,所有的水果都是为了滋养核而存在的,所以吃水果可以滋润人的皮肤,但不能减肥。

水果中的桃子性温热,宜多食;葡萄性凉,应该少吃;榛子等坚果是种子,可以多食。

◆五畜为益

(1)何为五畜为益?

“畜”字的大篆

“畜”字的大篆写做“畜”,下面是“田”字,上面实际上是牲畜生殖器的外形。所以“畜”的意思就是家养的动物。

《黄帝内经》中所说的五畜是指:牛、犬、羊、猪和鸡。

五畜为益是什么意思呢?

“益”字的甲骨文
我们先来说下“益”字的含义。“益”字的甲骨文写做“益”,底下是一个器皿,上面盛着水,水很多,就溢出了器皿。

《说文解字》中解释道:“益,饶也。”指水满溢出之意。后在“益”的旁边加了三点水,以强化水溢出的形象。

所以“益”字我们可以理解为多出来的东西,而多出来的东西就可以进补了。

五畜为益就指的是吃五畜的肉可以补益精血。中医将五畜称为血肉有情之品,认为五畜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的不足。

(2)牛羊肉的特性

“牛”字的大篆

“羊”字的大篆

“牛”字和“羊”字的古代写法非常有意思,我们来看一下:牛(牛)是个牛头,上边是牛的两个大犄角,而羊(羊)则是个羊头,是个小瘦脸。牛和羊写法的不同之处就在角上,牛角向上,羊角向下。牛羊二字是比较典型的象形字。

《说文解字》中解释“羊”为:“祥也。”和牛相比,看起来古人更喜欢羊,这是为什么呢?

古代人认为,羊的特点很多,它的皮可以保暖,肉可以吃,此外更重要的是,羊更容易繁殖,繁殖多了以后可用来交易,换钱换物。凡是从“羊”的字基本都会跟吉祥的意思有关联。

牛羊肉在现代生活中很常见,但吃之前我们要了解其性味,才会起到补益的作用。

中医认为,根据方位的不同,气的变化也有所不同。左为东,右为西,上为南,下为北,东南西北对应的四气为生发、生长、收敛、收藏。牛羊多产于西北,凡产于西北的东西都具有西北的特性,因为西方主收敛,北方主收藏,所以牛羊肉的营养价值很丰富。

传统中医文化认为,年轻人不可以多吃牛羊肉。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多食牛羊会使年轻人性格偏粗暴,吃牛羊肉可增加人的勇气,而不会增加人的智慧,年轻人好勇好斗不是件好事,所以不要吃太多。

其次,年轻人的身体正处在生长、生发阶段,消化吸收能力很强,所以没有必要刻意补充过多的营养物质。

再有,牛羊肉吃多了容易引发性欲。而中国传统文化是鼓励年轻人在成长发育时期要把精力放在学习知识上,往人性和文化上走,而性欲大了就会偏失方向,走错路,所以不鼓励年轻人多吃牛羊肉。

同理,牛羊肉对于老人来说就不一样了。年老的人气血已经渐弱,老年人多吃些这类肉食的东西对补血、补阳气都有好处。

了解了牛羊肉的性味,我们还需要注意的就是牛奶羊奶的吃法。

牛奶的性质由于偏寒,所以古代人认为,最好用牛奶来煮粥,或者是在牛奶里放些炒米,就是一定要配上热性的东西去吃,这样可以补虚和劳损。

中医认为,人乳是一种大补之品,称为蟠桃酒,暗示着人乳能使人长寿。

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任何营养品都要具备两个特点才是好东西:一是营养价值高;二是要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不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再高也没用,甚至反而会损伤身体。中医一直提倡母乳喂养,首先就是因为人乳营养价值高。另外,人乳是血的变现,因为它是从胃经来的,很容易被小孩子消化和吸收。

食用人乳也不是没有一点问题,人乳和牛乳比起来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凡是牛都是忍辱负重的,它吃草,性情比较平和。人就不一样了,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如果妈妈的性情特别暴烈的话,人乳里会有偏性。
所以,传统中医文化认为,女性应该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