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21 >

第13章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21-第13章

小说: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21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败走,全城安然无恙了。梁兴有张妃,晋兴有刘妃,契丹之 
兴有述律氏,可见开国成家,必资内助。汉城在炭山西南,素 
产盐铁,所出食盐,往往分给诸部。述律氏为阿保机设法,拟 
借此召集诸部大人,为聚歼计,阿保机遂遣使语诸部道 :“我 
有盐池,为诸部所仰给,诸部得了盐利,难道不知有盐主么? 
何不一来犒我!”诸部大人乃各赍牛酒,亲诣汉城,与阿保机 
共会盐池。阿保机设筵相待,饮至酒酣,掷杯为号,两旁伏兵 
突发,持刀乱杀,八部大人,无一生还。阿保机即分兵往徇八 
部。八部已失了主子,哪个敢来抵挡,只好俯首听命,愿戴阿 
保机为国主,阿保机遂得雄长北方了。阿保机并吞八部,叙笔 
不略。 
      晋王李克用,闻梁将篡唐,意图声讨,因欲联络契丹,作 
为臂助,乃遣人往约阿保机,愿与联盟。阿保机率兵三十万, 
来会克用,到了云州东城,由克用迎入宴饮,约为兄弟,共举 
兵击梁,临别时赠遗甚厚。阿保机亦酬马千匹,不意梁既篡唐, 
阿保机竟背盟食言,反使袍笏梅老诣梁,袍笏系番官名。献上 
名马貂皮,求给封册。梁主温遣使答报,令他翦灭晋阳,方给 
封册,许为甥舅国。看官!你想李克用得此消息,能不引为大 
恨么?克用病终,曾付一箭与存勗,嘱他剿灭契丹。见前第四 
回。 
      存勗嗣立,先图河北,不便与契丹绝交,所以贻书契丹, 
仍称阿保机为叔父,述律氏为叔母。及存勗伐燕,燕王刘守光, 

… Page 98…

五代史演义                                                              ·96· 

使参军韩延徽往契丹乞师,阿保机不肯发兵。见前第九回。但 
留住延徽,令他为契丹臣。延徽不拜,惹动阿保机怒意,罚使 
喂牛饲马,独述律氏慧眼识人,徐劝阿保机道 :“延徽守节不 
屈,正是当今贤士,若能优礼相待,当为我用,奈何使充贱役 
呢!”阿保机乃召入延徽,令延旁坐,与语军国大事,应对如 
流。阿保机大喜,遂待若上宾,用为谋主,延徽感怀知遇,竭 
力赞襄,教他战阵,导他侵略,东驰西突,收服党项、室韦诸 
部,又制文字,定礼仪,置官号,一切法度,番汉参半,尊阿 
保机为契丹皇帝。阿保机自称天皇王,令妻述律氏为天王皇后, 
改元天赞。即以所居横帐地名为姓,叫作世里,由中国文翻译 
出来,便是耶律二字。别在汉城北方,营造城邑宫室,称为上 
京,上京四近,各筑高楼,为往来游畋,登高憩望的区处,俗 
尚拜日崇鬼,每月逢朔望,必东向礼日,所以阿保机蒞朝视事, 
亦尝东向称尊。这是梁贞明二年间事。 
      韩延徽却潜归幽州,探视家属,乘便到了晋阳,入见晋王 
李存勗。存勗留居幕府,命掌书记。偏有燕将王缄,密白晋王, 
说他反覆无常,不宜信任。反覆无常四字,确是延徽定评。晋 
王因也动疑,延徽瞧透隐情,便借省母为名,复走契丹。阿保 
机失了延徽,如丧指臂,及延徽复至,几疑他从天而下,大喜 
过望,即令延徽为相,叫作政事令。延徽致晋王书,归咎王缄, 
且云延徽在此,必不使契丹南牧,惟幽州尚有老母,幸开恩赡 
养,誓不忘德。晋王存勗,乃令幽州长官,岁时问延徽母,不 
令乏食。那知契丹竟大举南寇,自麟、胜二州攻入,直抵蔚州。 
晋振武军节度使李嗣本,发兵往拒,众寡不敌,嗣本被擒。又 
值新州防御使李存矩,骄惰不恤军民,为偏将卢文进等杀死, 
文进亡入契丹,引契丹兵入据新州,留部校刘殷居守,云、朔 
大震。 

… Page 99…

五代史演义                                                              ·97· 

      晋王李存勗,正自河北归来,接连得着警报,亟调幽州节 
度使周德威,发兵三万,往拒契丹。德威至新州城下,望见契 
丹兵士,精悍绝伦,已有退志。嗣闻契丹皇帝阿保机,率兵数 
十万,前来援应,料知不能抵敌,引兵退还。到了半途,突闻 
后面喊声大震,契丹兵已经杀到。德威回马北望,那胡骑漫山 
遍野,踊跃奔来,急忙下令布阵,整备对仗,阵方布定,敌骑 
已至,凭着一股锐气,突入阵中,德威招架不住,没奈何麾军 
再走。偏敌骑驰骋甚速,霎时间又被冲断,裹去了无数人马, 
仅得数千人保住德威,狼狈急奔,始得回入幽州。德威老将, 
也有此败。契丹兵乘胜进薄城下,声言有众百万人,毡车毳幕, 
弥漫山泽,沿途俘获兵民,统用长绳捆住,连头带足,似缚豚 
相似,悬诸树上。恰是好看。兵民到了夜间,往往潜自解脱, 
伺隙逸去,契丹主也不过问,但督兵围攻幽州。周德威一面乞 
援,一面固守。契丹降将卢文进,请造火车地道,仰攻俯掘, 
德威用铜铁镕汁,上下挥洒,敌众多被沾染,无不焦烂,因此 
攻势少懈。 
      相持至百余日,晋将李嗣源、阎宝、李存审等,奉晋王命 
令,率步骑七万,进援幽州,嗣源与存审商议道 :“敌利野战, 
我利据险,不若自山中潜行,趋往幽州,倘或遇敌,亦可依险 
 自固,免为所乘。”存审称善,遂逾大防岭东行, 由嗣源与养 
子从珂率三千骑为先锋,衔枚疾走,距幽州六十里,与契丹兵 
相值,力战得进,行至山口,契丹用万骑阻住去路,嗣源仅率 
百余骑,至契丹阵前,免胄扬鞭,口操胡语道 :“汝无故背盟, 
犯我疆土,我王已麾众百万,直抵西楼,灭汝种族,汝等还在 
此做什么?”契丹兵听了此语,不免心惊,互相顾视,嗣源乘 
势突入,手舞铁镕,击死敌目一人,后军怒马继进,得将契丹 
兵冲退,径抵幽州。契丹主阿保机,攻城不下,又值大暑霖潦, 

… Page 100…

五代史演义                                                              ·98· 

班师回国,止留部将卢国用围城。说本《辽史·太祖纪》国用 
闻救兵到来,列阵待着,李存审命步兵伏住阵后,戒勿妄动, 
但令羸卒曳柴燃草,鼓噪先进,那时烟尘蔽天,弄得契丹兵莫 
名其妙,不得已出阵逆战,存审始令阵后伏兵,齐向前进,趁 
着烟雾迷离的时候,人自为战,蹂躏敌阵。契丹兵大败而逃, 
由晋军从后追击,俘斩万计,乃收军入幽州。前写嗣源,后写 
存审。德威接见诸将,握手流涕,越日始遣人告捷。 
      晋王闻契丹败归,又决计伐梁,调回李嗣源等将士,指日 
出师。会值天寒水涸,河冰四合,晋王大喜道:“用兵数载, 
只因一水相隔,不便飞渡,今河冰自合,正是天助我了!”遂 
急赴魏州,调兵南下。 
      是时梁黎阳留守刘鄩,应召入朝,接应前回。朝议责他失 
守河朔,贬为亳州团练使。河北失一大将,没人抵挡晋军,晋 
王视河冰坚沍,即引步骑渡河。河南有杨刘城,由梁兵屯守, 
沿河数十里,列栅相望。晋王麾军突进,毁去各栅,竟抵杨刘 
城,饬步兵各负葭苇,填塞城濠,四面攻扑,即日登城,擒住 
守将安彦之。梁主友贞,正在洛阳谒陵,拟行西郊祀天礼,忽 
闻杨刘城失守,晋军将抵汜水,急得不知所措,慌忙停罢郊祀, 
奔还大梁。嗣探得晋王略地濮郓,大掠而还,才得略略放心, 
安稳过了残年。 
      越年为贞明四年,梁主友贞,与近臣会议,欲发兵收复杨 
刘。梁相敬翔上疏道 :“国家连年丧师,疆宇日蹙,陛下居深 
宫中,惟与左右近臣,商议军务,所见怎能及远?试想李亚子 
继位以来,攻城野战,无不身先士卒,亲冒矢石,近闻攻杨刘 
城,且身负束薪,为士卒先,所以一鼓登城,毁我藩篱。陛下 
儒雅守文,宴安自若,徒令后进将士,攘逐寇仇,恐非良策。 
为今日计,速宜周谘黎老,别求善谋,否则来日方长,后患正 

… Page 101…

五代史演义                                                            ·99· 

不少哩!”颇切时弊。梁主览奏,乃与赵、张诸臣商议。赵、 
张诸臣,反说敬翔自恃宿望,口出怨言,竟请梁主下诏谴责。 
还是梁主曲意优容,但将奏疏搁起,置诸不理。 
      过了数日,令河阳节度使谢彦章,领兵数万,攻杨刘城。 
晋王存勗,已还寓魏州,接到杨刘警报,亟率轻骑驰抵河上。 
彦章筑垒自固,决河灌水,阻住晋军。晋王泛舟测水,见水势 
弥漫数里,深且没枪,也觉暗暗出惊,沈吟半晌,始笑顾诸将 
道 :“我料梁军并无战意,但欲阻水为固,使我自敝,我岂堕 
他狡计!看我先驱渡水,攻他不备哩。”翌晨即调集将士,下 
令攻敌。自率魏军先涉,各军继进,褰甲横枪,整队后行,可 
巧水势亦落,深才及膝,大众欢跃而前。梁将谢彦章,率众数 
万,临水拒战,晋军冲突数次,统被击退。晋王眉头一皱,计 
上心来,即麾军却还。到了中流,回顾梁兵追来,复翻身杀回。 
军士亦皆返战,奋呼杀贼。彦章不防这着,竟被晋军冲散队伍, 
及奔还岸上,已是不能成列。晋王驱军大杀一阵,流血万人, 
河水为赤,彦章仓皇遁走,晋军遂陷入滨河四寨。极写晋王智 
勇。 
      晋王欲乘胜灭梁,四面征兵,令周德威率幽州兵三万人, 
李存审率沧、景兵万人,李嗣源率邢、洺兵万人,王处直遣将 
率易、定兵万人,及麟、胜、云、朔各镇兵马,同集魏州,还 
有河东、魏博各军,齐赴校场,由晋王升座大阅,慷慨誓师, 
各军齐声应诺,仿佛似海啸山崩,响震百里。梁兖州节度使张 
万进,望风股栗,遣使纳款。晋王乃带领全军,循河直上,立 
营麻家渡。梁命贺瓌为北面行营招讨使,率师十万,与谢彦章 
会兵濮州,出屯州北行台,相持不战。原是上策。 
      晋王屡发兵诱敌,梁营中始终不动,恼得晋王性起,自引 
轻骑数百人,到梁营前,踞坐辱骂。梁兵却出营追赶,险些儿 

… Page 102…

五代史演义                                                            ·100· 

刺及晋王,亏得骑将李绍荣,力战得免。众将皆谏,赵王镕及 
王处直,亦致书晋王道 :“元元命脉,系诸王身,大唐命脉, 
亦系诸王身,奈何自轻若此!”晋王笑语来使道:“自古到今, 
平定天下,多由百战得来,怎可深居帷闼,自溺宴安哩!”来 
使既去,晋王又出营上马,亲往挑战。 李存审叩马泣谏道 : 
 “大王当为天下自重,先登陷阵,乃是存审等职务, 并非大 
王所应为!”晋王尚不肯止,经存审揽住马缰,方下马还营。 
      越日觑存审外出,复策马驰往敌营,随身仍不过百骑,且 
顾语左右道 :“老子妨人戏,令人惹厌!”既近梁营,营外有 
长堤,晋王跃马先登,随登的骑将,仅及十余人,不防堤下伏 
有梁兵,一声呼噪,持械突发,围住晋王至数十匝,晋王拚命 
力战,一时冲突不出,幸后骑陆续登堤,从外面攻入,方杀开 
一条血路,策马飞奔,李存审也领兵来援,方将梁兵杀退,晋 
王方信存审忠言,待遇益加厚了。存勗之不得善终,亦未始非 
轻躁之失。 
      两军相持,转瞬百日,晋王又暴躁起来,饬令进军,距梁 
营十里下寨。梁招讨使贺瓌,屡欲出战,均被谢彦章阻住。一 
 日瓌与彦章阅兵营外,对营数里,适有高地,瓌指示彦章道: 
 “此地可以立栅。”彦章不答,及晋军进逼,果在高地上竖栅 
屯军,瓌遂疑彦章与晋通谋,密报梁主,诬称彦章挠阻军谋, 
私通寇敌。一面与行营都虞侯朱珪密谋,诱杀彦章,并骑将孟 
审澄、侯温裕。当下再奏梁主,只说三人谋叛,已与朱珪定计, 
将他诛死。梁主不辨虚实,竟升珪为平卢节度使,兼行营副指 
挥使。 
      晋王闻彦章被杀,喜语诸将道 :“将帅不和,自相鱼肉, 
这正是有隙可乘!我若引军直指梁都,他岂能仍然坚壁,不来 
拦阻?我得与战,当无不胜了。”周德威谏阻道 :“梁人虽屠 

… Page 103…

五代史演义                                                            ·101· 

上将,兵甲尚是完全,若冒险轻行,恐难得利。”晋王不从, 
下令军中,老弱悉归魏州,所有精兵猛将,一概随行。当即毁 
营亟进,竟向汴梁进发。至胡柳陂,有侦骑来报道 :“梁将贺 
瓌,也率大兵追来了。”晋王道:“我正要他追来,好与一战。” 
周德威又谏道 :“贼众倍道来追,未曾休息,我军步步为营, 
所至立栅,守备有余,兵法上所谓以逸待劳,便是此策,请王 
按兵勿战,但由德威等分出骑兵,往扰敌垒,使他不得安息, 
然后一鼓出师,可以立歼,否则梁人顾念家乡,内怀愤激,锐 
气方盛,暮气未生,骤然与战,恐未必得志呢。”晋王勃然道: 
 “前在河上,恨不得贼,今贼至不击,尚复何待? 公何胆怯 
至此!”说至此,复顾李存审道:“尔等令辎重兵先发,我为 
尔等断后,破贼即行。”勇则有余,慎则不足。德威不得已, 
引幽州兵从行,向子流涕道 :“我不知死所了。”也是命数该 
终,所以良谋不用。 
      已而梁军大至,横亘数十里,晋王自领中军,镇定军居左, 
幽州军居右,辎重兵留屯陈西,晋王率亲军陷入梁阵,所向无 
前,十荡十决,往返至十余次,梁马军都指挥使王彦章,支持 
不住,竟率部众西走。晋辎重兵望见梁帜,还道他来袭辎重, 
顿时惊溃,驰入幽州军。幽州军亦被他扰乱,反令彦章乘隙捣 
入,斫死许多幽州军。周德威慌忙拒战,已是不及拦阻,再经 
贺瓌部众,也来帮助彦章,一场蹂躏,可怜德威父子,竟战死 
乱军中!小子有诗叹道: 
      统兵百战老疆场,具有兵谋保晋王。 
      谁料渡河偏梗议?将军难免阵中亡。 
      德威已死,晋军夺气,晋王存勗,忙据住高邱,收集散兵。 
梁兵四面会合,贺瓌亦占了对面的土山,与晋王再决胜负。欲 
知再战情形,俟小子下回续叙。 

… Page 104…

五代史演义                                                            ·102· 

      契丹阿保机之强,谋略多出述律氏,彼徒执哲妇倾城之语, 
以律人家国者,毋乃其所见太小耶!盖惟妖媚妒悍之妇人,不 
误人家国不止,若果智勇深沈,好谋善断,则佐兴一国且有余, 
遑论一家乎!但为阿保机设法,诱入八部大人,聚而歼旃,虽 
从此得统一契丹,而居心未免太毒,述律氏亦悍矣哉!若夫晋 
之攻梁,名正言顺,不劳赘述。晋王之冒险轻进,原违临事而 
惧,好谋而成之诫,胡柳陂一役,宿将如周德威,亦致战死, 
此皆由轻率之害。但德威行军日久,奈何不预先戒备,竟为各 
军所乘!然则其战死也,殆亦有自取之咎乎?盖德威年已衰 
迈,暮气亦深,无怪其前遇契丹,即望风奔靡也。 

… Page 105…

五代史演义                                                            ·103·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