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长征途中的毛泽东 >

第36章

长征途中的毛泽东-第36章

小说: 长征途中的毛泽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具体任务。他说:“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都是地方势力,不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是受蒋介石排斥打击的。蒋介石让他们打红军,达到两败俱伤的目的。由于蒋介石排斥和削弱杂牌军,他们与蒋介石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十七路军是典型的地方势力,他们要扩大实力,控制地盘,对抗‘中央’,同‘中央’胡宗南部的矛盾必然日益突出。杨虎城和中下级军官都有反蒋抗日思想。我们的方针是保存东北军、十七路军,在抗日的旗帜下争取张学良、杨虎城、壮大抗日力量。”“目前政治形势对我们很有利,我们提出‘西北大联合’”,争取同张学良、杨虎城将军搞好关系,然后才有全国的大联合。”毛泽东又说:“谈判成功的可能性是大的,但也有一定的危险性。谈判一定不要决裂,要谈和。”“对杨虎城部队要有个分析,多鼓励抗日士气,少谈以往的不愉快事情,多看进步的,少看落后的。”①毛泽东的精辟分析和嘱咐,使汪锋对完成谈判任务充满信心。 
  12月5日,毛泽东、彭德怀写了一封给杨虎城的信,交给汪锋带去转交。信中说:“鄙人等卫国有心,剑履俱备,行程二万,所为何来,既达三秦,愿求同志,倘得阁下一军,联镖并进,则山河有幸,气势更雄,减少后顾之忧,增加全军之力。鄙人等更愿联合一切反蒋抗日之人,不问其党派及过去之行为如何,只问今日在民族危急关头是否有抗日讨蒋之诚意,凡愿加入抗日讨蒋之联合战线者,鄙人等无不乐于提携,共组抗日联军,并设国防政府主持抗日讨蒋大计。”② 
  汪锋到西安后,三次会见杨虎城,转交了毛泽东、彭德怀的信,双方确定了联含抗日的原则。12月下旬,中共北方局负责人工世英到达西安,与杨虎城继续商谈,达成了抗日友好互不侵犯、互派代表、在杨处建立电台、双方进行抗日教育、抗日准备等协议。 
  1936年春,王炳南从德国回国,党中央派他去西安,做争取杨虎城的工作,坚定了杨虎城联共抗日的信心。后来,杨虎城思想有过动摇,毛泽东又亲自写信做工作。8月13日,毛泽东在给杨虎城的信中,赞场他“同意联合战线,盛情可感。”也批评了他:“全国各派联全抗日渐次成熟,而先生反持冷静态度——若秘密之联系,暗中之准备,皆所不取,甚非敝方同志所望于先生者也。”①同时,毛泽东给爱国进步人士、杨虎城的总参议社斌丞写信,请他给杨虎城做工作,以坚定杨联共抗日的态度,9月,毛泽东派秘书张文彬前往西安与杨虎城谈判,最后达成了互不侵犯,双方在防区内取消敌对行动;取消经济封锁;建立军事联络等口头协定。张文彬即作为红军代表驻在西安,公开身份是十七路军总指挥部政治处主任秘书。这样,红军与十七路军统一战线关系正式形成。 
  对山西军阀阎锡山,毛泽东亦积极进行争取工作。红军东征的胜利,使阎锡山尝到了厉豁。红军回师后,毛泽东于1936年5月25日致函阎锡山,揭露蒋介石强制、监视晋军反共的险恶用心,表示红军愿与晋军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敝方同志甚愿与晋军立于共同战线”的真诚意愿。阎锡山因恐遭蒋们石排斥、控制,又看到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人民中的影响日益扩大,为了保持对山西的统治,被迫接受了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中共派正式代表谈判。党中央、毛泽东决定派遣彭雪枫、南汉袁为代表,携带毛泽东给阎锡山的亲笔信赴太原与阎锡山谈判,阎表示愿意联共抗日。彭雪枫即以中共联络代表名义在太原住了下来。12月22日,毛泽东又写信给阎锡山,表场阎在西安事变中反对内战、“共维大局”等主张,提出了建立电台联络、徒步通信站、晋陕经济通商等建议。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各项要求均得到了落实。 
  薄一波出狱后,受中共北方局派遣到太原做阎锡山的工作,他向阎锡山提出了三条:第一、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不应受到限制;第二、对抗日救亡有利的事都做,不利的事不做;第三、在用人方面给予方便,对我们用的 
  ①《西安事变新历记》第105—106页。 
  ②《西安事变简史》第20页。 
  ①《毛泽东书信选集》第38页。 
  人,应保障安全。阎锡山表示同意。这样,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山西也获得了重要进展。 
  1936年12月12日,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响应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发动了震惊全国的爱国义举,毅然扣留了坚持“攘外必先安内”反动政策的蒋介石,要求蒋介石改变“剿共”政策,停止内战,共同抗日,12月12日晨5时前,张学良致电毛泽东、电称:“吾等为中华民族及抗日前途利益计,不顾一切,今已将蒋介石及其重要将领陈诚、朱绍良、蒋鼎文、卫立煌等扣留,迫其释放爱国分子,改组政府,兄等有何高见,速复,并望红军全部速集于环县一带,以便共同行动,防胡(宗南)敌北进。”稍后,张学良、杨虎城又联名电邀中共中央派人来西安共商大计。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从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不计旧怨,作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英明决策,并派周恩来、博古、叶剑英组成代表团(对外称红军代表团)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一道,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迫使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国的形成,准备全国抗战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毛泽东继续以主要精力去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后建立。他根据国内和平已基本实现的新形势,适时地向全党提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的方针。其中,特别强调争取民主的重要性,认为这是目前阶段中革命的任务的中心环节,看不清其重要性,“降低对于争取民主的努力,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坚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为此,1936年12月28日,毛泽东发表《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希望蒋介石能够履行他在西安允诺的条件,即改组国民党政府、释放爱国领袖和政治犯、保证人民权利、联合红军抗日等,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翌年2月9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提出著名的五项国策和四项保证。这个文件实现成为国共合作谈判的纲领。此后,国共代表先后在西安、杭州、南京、庐山等地就两党重新合作、红军改编、苏区改制等实质性问题进行了谈判。 
  毛泽东除在原则上和具体步骤上对谈判工作进行指导外,还从多方面着手,努力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他多次致信致电蒋介石、阎锡山、杨虎城、孙蔚如、王以哲、宋哲元、李宗仁、白崇禧、刘湘、何香凝等国民党各派代表人物,力陈抗日救国大义;1937年5月,他亲自布置并接待了十年来第一个负和平使命赴苏区的国民党中央考察团。提出了“拥护蒋委员长领导抗日”的口号;继1936年夏秋间同斯诺的谈话之后,他又先后接见吏沫特菜、海伦·斯诺、范长江、厄尔·H利夫、托马斯·阿瑟·毕森、拉铁摩尔、菲力普,贾菲等中外新闻界人士,广泛地宣传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他既告诫全党要反对“左”倾关门主义,要求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干部都去做统一战线的工作,同时,又及时提醒党员干部不能做无原则的让步和联合,注意防止右倾投降主义的倾向;他亲自起草祭黄帝陵,并派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祭扫黄帝陵,表达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始祖的敬仰和团结全民族共赴国难,光大古邦的决心。 
  经过毛泽东和全党上下的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及其年领导的军队,迅速从逆境中走出,成为抗日救亡的旗帜、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毛泽东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立即投入民族抗战的神圣事业。 
  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史无前例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它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伟大作用,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中国工农红军进行的长征,是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坚定无畏的丰碑。在这座雄伟的丰碑上镌刻着许许多多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国人民优秀儿女的光彩夺目的名字,而最不寻常的名字是毛泽东。长征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也对长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毛泽东的名字将与长征这座丰碑一道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人们将一代又一代地从毛泽东的身上吸取勇气、智慧、献身精神和创造精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