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近代中期军事史 >

第2章

世界近代中期军事史-第2章

小说: 世界近代中期军事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式、进行了工业革命,并充分显示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塑造的文明的生命力 

和影响力。欧洲一举成为“世界主宰”,并维持这种地位达两个多世纪。此 

间,欧洲的军事文明达到了人类军事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 



                             1。克伦威尔时代 



     作为世界第一代资产阶级政权,革命后的英国军事,代表了早期资产阶 

级军事的许多特征,标志着非贵族的平民军事时代的到来。 



     (1)背景 

     在“三十年战争”期间,英伦就已经酝酿着一场内战了。然而这场战争 

的性质却不同于欧洲大陆正在进行的大战,也不同于以往所有的战争。英伦 

的内战击溃了在英伦的王权,建立了君主立宪的政体,形成了新的军事制度。 

英国人开始采用“代役金”制下的征兵制,用配给制的职业军兵制代替了封 

建式的征兵制。从前,刀剑就是权威的象征,可这以后“钱袋”却经常向“刀 

剑”发出挑战,而掌握“钱袋”的人不再是封建诸侯,而是新生的资产阶级, 

他们的代表机构就是议会。议会拥有国家的军队,而不是君王拥有国家军队, 

这开创了新潮流。 

     15世纪末、16世纪初,王权在欧洲大陆各国得到加强,常备军随之产生。 

除了那些没有力量养兵的小国君主外,所有大国君王都养有相当规模的常备 

大军,成为王权的支柱。在其支持下,欧洲大陆君王们不久就相继取消了尚 

处于萌芽状态的议会,如在西班牙和法兰西等。然而,王权在英国却远未强 

大到足以取消议会。相反,议会在英国不仅有悠久的传统,而且有较强的实 

力。因为自从17世纪初,英国退出欧陆的争夺,继而又统一了英伦三岛,英 

国便没有陆上边界了。而汹涌的海水又有效地保护着它的漫长海岸线,因此, 

英王便失去了维护庞大常备军的理由,掌握着“钱袋”的议会不再拨款给国 

王去建常备军了。这样,欧陆君主们赖以支撑王权和教训对手的“鞭子”— 

—庞大的常备军,在英王这里却弱不经风,根本无法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议 

会。以往,英国国王尚可以凭借自有地产和特权,以及在海上掠夺西班牙等 

国的“宝船”保持财政收支,可是进入17世纪上半叶,英王的海上“生意” 

越来越受到挑战,也就迫切需要扩军。而在国内,议会却不断向王权挑战, 

竟剥夺了国王许多财政上的特权。这样,国王的统治需要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使得王权处境尴尬。这种对立终于在1640年酿成国王与议会的决裂,内战开 

始:一方代表新的资产阶级,要守住自己的“钱袋”不被随意掏走,尤其不 

可被掏去加强威胁自己生存的势力;另一方则要从那些有钱的人手中夺得更 

多的钱来加强自己的力量,因为那种窘迫处境实在是难以忍受了。 


… Page 8…

     双方都开始召募自己的军队,终于在1642年8月22日,英王查理一世 

在诺丁汉向议会正式宣战。从经济和社会角度看,这是一场垂死的封建贵族 

阶级与新兴的城市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但是细细分析内战中的各种力量, 

阵线却是十分复杂的,经常出现阵线混乱和重新组合的现象。这大多是由于 

人们在这场斗争中,对自身利益及斗争前景认识不清所致,这也正体现了当 

时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军事特征。不过内战的基本力量和代表人物却是明显 

的:一方是以国王为首的王党及其军队,另一方是以克伦威尔等人为首的议 

会及议会军。从全国来看,英格兰的西部和北部基本上成为国王的后盾;而 

南部和东部则支持议会。从人口看,英国500万人口中,保持中立的占了大 

多数。他们不了解内战的性质,更看不到其前景和意义,只是希望战火不要 

烧到自己,扰乱自己的生活。从财力和物力方面看,国内的制造业中心、海 

港及大城市,尤其是伦敦,大部分是属于清教徒,支持议会派,所以在物资 

和财力方面议会军占优势。此时的军事行动,金钱起着决定作用,因为冲突 

双方都很缺少战斗人员,而在平民中征兵并不难,他们当兵只是为了军饷和 

抢劫钱财。所以,议会很快就招募了比国王军多得多的士兵。另外,英国皇 

家海军在这次内战中站到了议会一边,不仅向资产阶级提供了军事支持,而 

且使国会控制了海岸港口。这些港口,年关税收入就约达25万镑以上;同时 

也阻止了勤王派从海上得到来自法、荷等国的援助。在军事指挥方面,最初 

王党占了优势。虽然王党军队在人数上较为劣势,可是在战争初期的混战局 

面中,双方士兵大多都是乌合之众,人员众寡不起决定作用。但国王身边有 

一批人数不多、但却精悍的职业军官,因而能够迅速地投入指挥战斗。而国 

会军方面最初却采用了一种委员会式的指挥系统,结果,对瞬息万变的战局 

却发生了无穷的辩论,不仅浪费了时间,也错过良机,而且最后的结论往往 

是妥协方案,当然也就是不彻底、无力的。当国王召集军队时,立即任命了 

老将林德赛伯爵为统帅,还有几位国王的亲属被任命为独挡一面的将领,他 

们都是参加过“三十年战争”及其它欧战的年轻贵族军官。如:鲁普特当时 

他只有23岁,但已经是一名有经验的老兵了。他14岁起就参加了丹麦和日 

耳曼境内的作战。他对炮术及科学技术都很有研究,他总是身披猩红色大氅、 

骑着黑马、冲锋在前。他所采用的是古斯塔夫的冲击战术,横刀跃马,直冲 

敌阵。他没有时间训练王军的士兵,而且这些乌合之众也多是头脑僵化的骑 

士,很难在战场上灵活调动他们。所以,鲁普特所能给王军带来的正是它所 

需要的精神上的鼓励,率领这支训练不足、热心有余的杂牌军,向敌阵作旋 

风式的冲击。一时间他的名声大振,成为名将。正如《剑桥近代史》中所评: 

 “他使国王军队获得了新的精神,使人人都奋勇向前,只是少了些谨慎。” 

还有其兄弟摩里斯,也给王军以极大的鼓舞。在战略目标方向,双方都很明 

确、单纯。国会方面要守住伦敦大本营,并且要从观念上考虑使自己的行为 

合法化,得到公众的承认,就还得捉住国王,利用国王的传统的合法性地位。 

否则,在全国民众心目中,总会存在一个国会之外的正统政权,而国会则始 

终会被视为“叛乱者”。所以国会下达给自己的军事统帅埃赛克斯的指令竟 

如此措辞:“救出国王陛下本人,以及威尔士亲王和约克公爵等,以免他们 

受到危险分子的包围”。王党方面则要攻下伦敦,因为那里是向王权挑战的 

中心。可是王党没有舰队,不可能从海上对这个港口城市进行封锁,以迫其 

投降。陆地的围攻,王军兵力又不够,而且又都是些乌合之众,根本没有受 

过攻城训练。所以,只得将国会军引出城外,在野战中决胜负。可是即使这 


… Page 9…

种战略,也需要更多的兵力,而此时国王只有1万军兵,对方则有2万之众。 

于是查理一世决定向西北移动,认为那里的人民更可能支持国王,因而可能 

募集更多的部队。 



     (2)新式军队的建立 

     1642年10月12日,国王率军南下,开始进攻伦敦。国会令埃赛克斯率 

军截击,同时将伦敦城内的所有经过训练的民兵集合起来,由新贵族华瑞克 

伯爵指挥,防守伦敦。 

     10月23日,国会军与王军首次交锋于厄齐山。正如在整个第一次内战 

中所体现的一样,此役双方军队的基础也是由长矛兵及火枪兵组成的步兵, 

兵队组织以团为作战单位,战斗队形由步兵、骑兵和炮兵编成,战术以大量 

密集的步兵和骑兵实施突击为主。厄齐山战役进行得十分激烈,但没有决定 

性的胜负,只是国会军方面战局不利,于是埃塞克斯以及其长老会派的将军 

们转为消极作战。次日,将军队撤出战斗,退守伦敦;而王军也经此搏杀, 

伤亡过多,不复成军,军火亦已用尽,于是也开到牛津休整,只是在鲁普特 

的敦促下,才又开始进攻伦敦,但时机已错过。国会军方面,在以克伦威尔 

为首的独立派压力下,采取积极的战斗行动,并按革命方式改组军队,清除 

战斗士气低落的雇佣兵。1642年11月12日,两军主力在伦敦城外以西的吞 

汗格林遭遇,王军溃败,撤回牛津扎营。 

     此后一年多时间里,国会军进行了改革,并许以英格兰宗教自由,利用 

国王与苏格兰的矛盾,吸引了苏格兰也参加反国王的内战。1644年1月19 

日,苏格兰军1。8万人和骑兵3000人,由利文指挥参战。同年7月2日,鲁 

普特率王军至马斯顿荒原与国会军及苏格兰军决战。马斯顿会战不仅决定了 

国会军在第一次内战中的胜局,而且还使一位杰出人物脱颖而出。 

    双方骑兵数量各有7000人,可王军步兵只有1。1万人,仅为国会军的一 

半。凌晨5时,会战开始。在上午的战斗中,双方互有胜负,战局不稳。下 

午国会军的两翼骑兵被击溃,步兵又被席卷而来的鲁普特骑兵冲散,国会军 

中3个主要将领都已逃走,只剩下一位将领:克伦威尔 (公元1599~1658 

年),他率领所部4000骑兵,在左翼继续作战,不放弃一线希望。在遭到王 

军的全面进攻、战局十分不利的情况下,他也一度被王军击退,并在混战中 

受了轻伤,他的骑兵队也陷于混乱。但是他靠着他的严格纪律,得以重整旗 

鼓,转入反攻。而这时王军以为胜券在握,队形凌乱不堪,在克伦威尔卷土 

重来的骑兵袭击之下,纷纷后退,全军溃败。克伦威尔乘胜追击,在天黑之 

前,国会军已从失败的边缘转向胜利,而这完全是依靠克伦威尔这位当时尚 

不十分著名的军事将军和独立派领导人,由他一手导演。然而这杰出的一幕 

还只是这位军政明星导演的历史中的第一幕。 

     克伦威尔出生于1599年,其先人也是贵族,1640年当选为剑桥郡的议 

员。其家很富有,受过教育,但完全是非军事性的,到内战之前,也一直没 

有受过军事训练,相反,他更喜欢乡村生活方式。当时没有人料到他居然是 

一位了不起的将才和革命的领袖。内战爆发时,他被任命为第67骑兵队的队 

长。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中,他的军事能力被他的对手鲁普特承认了,称他为 

 “铁甲”,他的部队也被誉为“铁骑”了。在战争的磨炼中,他的军事才能 

很快就显露出来。 

     当他刚刚从事军事活动时,就悟出治军道理。第一是官兵的素质要高。 


… Page 10…

不能用腐败的老兵,或志在军饷和抢劫的流氓。要用有志气、有信仰、肯随 

长官赴汤蹈火的人来当兵。选择军官将领也不能只凭其社会地位与声望,政 

治将军在战场上是不能打胜仗的。第二是军队纪律的重要性。战争是生与死 

的较量和选择,若没有纪律的约束,胆怯的士兵就会丧失战斗力,并且会涣 

散其他士兵的斗志。克伦威尔的军纪之严,以致说一句下流话,要罚12便士; 

酗酒要受禁闭;对军队不恭的人也要受罚。因此,克伦威尔的军队所到之处, 

皆受到民众的欢迎与爱戴。他的军队参加过两次战斗,皆胜。这使他在马斯 

顿荒原战役中一举成名。 

     从此以后,克伦威尔在国会中的地位在上升,说话也就有了份量。1644 

年12月,他根据自己的感受在议会中提出了军事改革的建议,并以此建立新 

型的国会军队,即“新模范军”。 

     他的原则是,首先要去掉政治将军,所有上下两院的议员一律解除军职, 

而只有他自己一人除外。由国会出资招募新兵,总人数为2。2万人,包括步 

兵1。44万人、骑兵7600人。步兵编成12个团,每团10个连,每连平均120 

人。其中火枪兵78人 (配备射程100米的滑膛枪)、长矛兵42人。骑兵编 

成11个团,每团6个队,每队100人,每名骑兵佩带2支燧发手枪、一顶钢 

盔及一个轻胸背甲。骑兵部队中还有一个“龙骑兵”团(乘马的步兵:行军 

骑马、作战下马),有1000人,编成10个连,均以滑膛枪装备。作战时按 

着瑞典的方式,排成3列冲击。炮兵也将得到重视,共有火炮56门,大多的 

12。7~15。24厘米口径的野战炮,也有30厘米的大口径攻城炮。每门炮配有 

3人,1人为炮手,2人为弹药手,另还有2个火枪兵担负保卫之责。但驾运 

人员还是些杂工,工兵尚未形成。连队是基本的编制单位和战斗单位,编制 

固定,需要时,几个连队组成一个团行动。新模范军还第一次统一了军服— 

—红色上衣 (一直沿用到1914年)。这些士兵都带有背囊,但最初无水壶, 

还有分拆成几块的帐篷,其主要的口粮为面包和干酪。军中尚无野战医院, 

但却有骑马的宪兵,以加强纪律和提高士气。军官由一批献身于议会事业的 

人士担任,尚未有军事学校培养军官,但不拘一格地从士兵中提拔军事人才, 

委以重任。如:锅炉工福克斯、马车夫普来德、鞋匠胡逊、帆缆手列因斯博 

罗等人都成为军官。当然,绝大部分还是由忠诚的上层人士担任。在训练中 

广泛运用“三十年战争”中的先进经验,如当时新兴起的“线式战术”、诸 

兵种协同作战、提高骑兵在交战中的作用等。新模范军完全是国家的常备专 

业化军队,有固定的薪饷,军费由遭受战祸最少的地方和议会负担。 

     1645年1月28日成立新模范军的建议得到议会批准,并任命在内战中 

涌现出来的新秀费尔法克斯为新模范军总司令,其下是中将级的骑兵司令、 

少将级的参谋长兼步兵司令等人。克伦威尔为新模范军的副总司令和军中主 

力部队——骑兵的总指挥。 

     “在精神上壮大自己,压倒敌方”,这是克伦威尔对当时作战经验的总 

结,也是他的治军原则。他说:“当我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时候,我看到我们 

的人几乎无往而不败。因为我们的部队是一些残兵败卒,而敌人部队都是一 

些绅士阶级出身的青年人。你想这些卑微的人在精神上敢于向那些具有荣誉 

感、勇气和决心的绅士们挑战吗?所以,首先要使我们的部队拥有精神,否 

则失败就是毫无疑问的。”他认为:若没有有纪律和坚定意志的群众,那么 

卓越的领导能力也无济于事。官兵不仅应该知道他们自己为什么而战,而且 

要热爱所做的事情,因为没有热情,则纪律也还是会落空的。 


… Page 11…

     从新的思想原则、新的战术武装起来的新模范军,在以后的与王军作战 

中大显威力。1645年6月14日,新模范军与王军在纳斯比村附近决战。王 

军全军覆没。 



     (3)军事专政 

     正如克伦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