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军事史-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役;第二次是在1281年,日本史书称为弘安之役。
1259年,蒙古迫使高丽投降,其势力遂与日本隔海相望。当时,与
蒙古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遍及欧亚,只有日本不与蒙古通好。忽必烈自
然不能容忍这种状况继续存在下去。1266年忽必烈遣使持国书出使日
本。行至巨济岛时因遇风暴而返。次年6月,又派人将国书送至高丽,
责成高丽国王再派使者转送日本。9月,国书送抵日本。忽必烈在国书中
以“大蒙古国皇帝”的身份,要求日本“通问结好,以相亲睦”,但日
本当局对这一要求未予理睬。忽必烈怀疑高丽使者未去日本,又于1268
年9月派黑的去日本,日本人拒而不纳。次年6月,再命高丽使者持中
书省牒文赴日,仍无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忽必烈于1270年11月,在
高丽设置屯田经略司,随后诏谕高丽准备兵马、舰船、物资,以备经略
日本。与此同时,仍未放弃外交努力,1271年9月和1273年6月,两次
派使到日本,逼日本臣服,否则将以武力相加。这一最后通牒,仍未使
日本屈服。于是忽必烈决定发兵征日。
1273年4月,忽必烈派驻守高丽的元军统帅忽敦等人率军攻入耽罗
岛,在岛上设招讨司,从而控制了日本与南宋间的海上通道。1274年8
月,忽必烈任命忽敦为征东都无帅、洪茶丘为右副帅,刘复亨为左副帅,
统帅蒙汉及高丽军共3。2万余人东征日本。10月3日,元军从高丽合浦
(今镇海湾马山浦附近)出航,驶向对马岛,6日,元军在对马岛登陆,
全歼日本守护军,占领对马岛,14日,过对马海峡。傍晚,元军先头部
队在壹岐岛登陆,与日守护军激战,日军战败,元军攻入城内。16日元
军逼近肥前沿海岛屿及西北沿海一带,肥前守护军惨败。元军没有在肥
前登陆,而是转向博多湾。
日本朝廷及幕府事先对元军发动进攻毫无察觉,直到20日才得知对
马陷落。日本的抗登陆作战,是在大宰府西守护所少贰兼任“三前二岛”
守护藤原经资的指挥下进行的。藤原经资得知元军转向博多,一面部署
防御,令九州各地武士向博多集结,一面上报幕府。10月19日,元军在
博多湾登陆,占领今津地带。由于这一带地形不利于大部队展开,且距
大宰府尚有一日行程,于是元军撤回船上,准备次日进攻大宰府。20日
晨,元军分两路分别在博多湾西部的百道原和东部的箱崎方向登陆。在
百道原登陆的一部元军,上岸后遭到日军前线指挥藤原经贸率领的 500
名骑兵的抵抗。元军战鼓齐鸣,杀声震天,弓矢齐飞,火炮齐鸣,日本
武士心惊胆战,战马惶恐不前,被元军分割包围,“伏尸如麻”。在百
道原登陆的另一部元军,进入西部的赤坂高地,受到日军的殊死抵抗,
被迫向展原方向后退。在箱崎方向登陆的元军,击退守军的抵抗,占领
岸边松林,从背后突击在百道原同元军作战的日军,日军腹背受敌,抵
挡不住,向大宰府水城方向撤退。元军紧迫不舍,由于刘复亨中箭受伤,
追击势头有所减弱,加之天色已晚,元军遂停止进攻。
当晚,元军统帅忽敦召集将领讨论进止。经过一天的战斗,元军登
陆成功,并占领了一些地域,但伤亡不小,兵疲矢尽,统帅受伤,对日
军的作战能力颇有惧意,加上对日军数量估计过高,遂决定全军撤回船
上,翌日班师。当夜,狂风暴雨大作,元军船只触礁的甚多,忽敦连夜
冒着风雨撤军回国,第一次东征日本就此结束。据史料记载,在这次征
战中,元军损失兵力1。3万余人,主要是死于风暴。
… Page 71…
元军首次渡海东征日本,因受风暴袭击,主动撤兵。日本朝野认为
这是神风天佑,于是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祈神活动,酬谢神灵
庇佑,祈告神灵不要让元军再次入侵。同时为防御元军再次来攻,日本
镰仓幕府执政北条时宗大力加强备战,增加日本西部的防御兵力,并费
时5年在博多湾沿岸筑起了一条10余公里长、6尺高、1丈宽的石坝。
还令大宰府西守护所少贰准备入侵高丽。日本武士从此经常侵扰高丽南
部沿海。高丽请求忽必烈发兵进攻日本,以保障边境安全。忽必烈第一
次发兵东征,旨在以武力相威胁,迫使日本臣服,并不想占领日本。忽
敦利用忽必烈这种心理,以“入其国,败之”掩饰元军败退的实情。因
此,忽必烈以为日本受到打击后,可能改弦更张,与元通好。于是派杜
世忠等人持国书出使日本,以建立友好关系。但北条时宗认为这是对他
的侮辱,拒不接受国书,并将元使一行30余人全部处以斩刑。元灭南宋
后,忽必烈注意到杜世忠使日4年,音信全无。南宋降将范文虎以自己
的名义,再派使者赴日,又遭杀害,忽必烈于是定下了以武力征服日本
的决心。
1279年,忽必烈即着手准备第二次征日,任命忽敦和洪茶丘为元军
统帅。第二年,又设征东行中书省,任命范文虎、忽敦、洪茶丘为中书
右丞,行中书省事,以统一领导东征战备工作。同时命范文虎去江南招
集10万人、战船3500艘组成江南军,拟从庆元 (今浙江宁波)启航,
东渡日本,令洪茶丘、忽敦等组成东路军共战船900艘、4万人取道高丽,
过对马海峡,进攻日本。两路元军由阿剌罕统一指挥,择期出发,定于
1281年6月15日会师壹岐。
1281年5月3日,东路军从合浦起航,开往巨济岛。5月21日,直
驶对马岛登陆。守岛日军顽强抵抗,全部战死。26日,东路军攻入壹岐
岛。按照作战部署,东路军应在此等候江南军前来会师。但忽敦自恃有
上次征日的经验,又想争夺头功,因而无视壹岐会师的计划,贸然率军
从壹岐出发,驶向博多湾。日本北九州镇西守护所辖部队,得知元军占
领对马、壹岐后,在藤原经资率领下,立即进入沿海石坝阵地,严阵以
待,6月6日,元军进入博多湾后,发现沿海滩头筑有石坝,难以登陆,
又得知志贺岛和能古岛防御薄弱,忽敦遂令舰船靠近志贺岛锚泊。当夜,
日军小部队乘小舟偷袭元军纵火烧船,给元军造成一些损失。7日晨,洪
茶丘率军占领志贺岛。志贺岛狭长,退潮时露出的海滩可直通陆地。元
军力图夺占海滩,以便从侧后进攻博多的守军。于是双方对海滩展开了
激烈争夺。元军善于集团进攻,在狭长地带作战难以发挥这一特长,因
此元军损失颇大,被杀千余人。由于日军顽强抵抗,战斗持续到6月13
日,元军未能前进一步。时值盛夏,疏菜饮水供应困难,士兵长期在海
上生活和战斗,疲惫不堪,疫病流行,病死者多达3000余人。在这种情
况下,抢占博多湾的计划已难以实现。忽敦军遂决定于6月15日从志贺
岛撤退,驶向壹岐岛,与江南军会师。
但江南军并未按事先计划如期抵达壹岐岛,这是因为阿剌罕侦知日
本平户岛守军均被调至大宰府,遂决定将两军会师地点改为平户岛。6
月初,阿剌罕病死,接替指挥的阿塔海尚未到任,无人负责。早在6月
初江南军曾派出先遣舰队前往壹岐岛与东路军联系。范文虎鉴于先遣队
早已出发,不宜久等,遂在阿塔海尚未到职的情况下,令江南军于6月
… Page 72…
18日分批开航。7月,“范文虎、李庭以船三千五百艘,兵十万余至次
能、志贺二岛,忻都(忽敦)、洪茶丘率所部会之。舳舻相衔而进,屡
为日本人所却,招讨使忽都哈思等战没,诸将以略失利,乃移于肥前鹰
①
岛” 。7月27日,元军在开往鹰岛途中,先头部队受到日本水军攻击。
范文虎与忽敦“欲先攻大宰府,迟疑不发”,在海上停留了一天。
8月1日,台风袭来,元军船毁人溺,丧师大半。江南军张禧所部和
也速儿所部见天气恶劣,将战船疏开锚泊,避免了台风袭来时互相碰撞,
所以损失不大。台风过后,他们命部属立即救援遇难的元军将士,落水
的范文虎也被救起。张禧向范文虎建议,江南军士卒未溺死的尚有半数,
且都年轻力壮,如果将他们组织起来,强行登陆,背水一战,或可取胜。
但范文虎置士兵生命于不顾,率先乘船逃跑。其他“诸将各择坚好船乘
之,弃军士十余万人于山下”,大部分战死,“余二、三万人为其所虏,
至八角岛悉杀之”。元军第二次东征日本,以惨败而告终。
忽必烈没有从两次东征日本失败中吸取教训,而是一意孤行,准备
第三次征日。从1283年至1290年曾一再下令征日,但因大臣谏阻或忙
于镇压人民的反抗,未能实行。1294年1月,忽必烈去世,征日计划也
随之中止了。
(2)进攻占城
占城,宋以前称林邑、占婆或环王国,即今天越南的中南部地区,
汉、唐以来即为中国友好邻邦,忽必烈时,占城国王“岁遣使来朝,称
臣内属”,“屡贡方物”。补的继承王位后,不甘受制于元朝,扣押元
朝派往马八儿国途经占城的使者。1282年,忽必烈调江浙、福建、湖广
兵5000人,海船100艘、战船2500艘,由唆都率领,循海道进攻占城。
11月,唆都率水军自广州浮海至占城港,依岸驻屯。占城沿木城四
面约20里处起楼栅,立炮台百余座防御,占城国王于木城西10里设行
宫,率重兵屯守。唆都在多次招降失败后,于1283年1月15日半夜发
船攻城,以1600人攻城北,300人攻城东吵咀,3000人攻城南。攻城北
的部队,在进攻途中遇到风涛,损失不少战船,至天明始泊海岸登陆。
占城打开木城城门,以象队为前锋,出动万余兵力,抵抗元军的进攻。
经过苦战,最终失败,木城为元军所破,占城军伤亡数千人,数万人溃
散。补的弃行宫,率余部退入大州西北的鸦侯山。17日,元军进入大州。
补的一面遣使求和,作为缓兵之计;一面派人去交趾、真腊、阇婆等国
借兵,并征集宾多龙旧州兵马,准备与元军决战。但交趾等国慑于元朝
声威,为求自保,拒绝了占城的请求。
2月16日,元军进攻占城国王所在地境,占城军奋勇抵抗,并抄袭
元军归路。双方相持到6月,唆都在大朗湖大败占城水师。占城国王避
居深山,指挥军队继续抵抗。次年2月,忽必烈再派江淮兵1。5万人,
船200艘循海路增援,但仍然没有取得预期战果。唆都只得于3月6日
引军回国。同年7月和11月,占城国遣使入贡元朝,双方又恢复了正常
的外交关系和贸易往来。
① 《新元史·日本传》。
… Page 73…
(3)进军安南
1253年,兀良哈台率蒙军平定云南,1257年出兵安南,攻破其王都,
安南国王逃亡海岛。因天气炎热,蒙古兵不能久留,遂还师。后来,安
南国王陈光昺被迫称臣入贡,接受忽必烈的册封。1267年,忽必烈宣诏,
以“君长亲朝”、“子弟入贡”、“编民数”、“出军役”、“输纳税
赋”、“置达鲁花赤”等条款相约束,企图进一步控制安南。陈光昺不
愿接受这些苛刻条件,上书请免。1277年,光昺死,子日烜继位。忽必
烈曾多次召陈日昺入朝,日昺托致不至。1282年,元军征占城,要求假
道安南,又遭拒绝。忽必烈于是决定进军安南。
为了防御元军进攻,陈日烜从兄兴道王陈峻屯兵边境拒守。1285年,
元军在脱欢率领下,分6路进攻,击败陈峻军,渡过富良江。陈日烜亲
率10万人来援。沿江部署兵船,立木栅拒守。元军进攻,日烜退守天长、
长安。这时,唆都率领远征占城的元军北返,与脱欢军会合,分水陆两
路追击,日烜屡败,退至安邦海口。但这时安南援军渐集,而元军师老
兵疲,加上暑雨疾疫,死伤甚众,只好放弃京城,撤兵回国。在撤退途
中,屡遭安南军追击和伏击,将领李恒中毒箭死,唆都部在乾满江被歼,
脱欢逃回思明州 (今广西境内)。
1286年,忽必烈下诏罢征日本,集中力量进攻安南。次年,忽必烈
发江淮、江西、湖广3省7万兵、船500艘;云南兵6000人以及海外四
州黎兵1。5万人共计9万余人分道进攻安南,所有部队均受脱欢节制。
11月,脱欢率军到达思明州,然后命程鹏飞、孛罗、合答儿率万人由西
道水平出击;命孛罗齐率万人随脱欢由东道女儿关北进;阿巴齐率万人
为前锋,乌讷尔、樊楫率水军由玉山、双门、安邦口进攻。途中,与安
南战船400余艘遭遇,元军歼安南军4000余人,获战船100艘。元水军
乘胜直逼安南。程鹏飞、孛罗、合答儿经老鼠、陷沙、茨竹3关,连战
17次,均获胜利。12月,脱欢进抵茅罗港。接着,乌讷尔率水军,阿巴
齐率陆军,水陆并进,攻破安南城,陈日烜逃至敢喃堡。1288年1月,
陈日烜败退入海,脱欢命诸军追击,不及而返。元军此次远征,虽连连
获胜,但由于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又不服水土,多染疾疫,加之安南
军民奋勇抵抗,已夺取的险隘纷纷失守,元军损兵折将,只得撤退回国。
1290年,陈日烜死,子日燇立。1293年7月,忽必烈又令刘国杰等第三
次远征安南。次年3月,忽必烈病逝,元朝才罢征安南。
(4)南击爪哇
爪哇国即今天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古称阇婆国。元建立后,与爪
哇互派使节,保持着友好的关系。1280年和1286年,爪哇杜马班国王哈
只葛达那加剌先后两次遣使入元,忽必烈对爪哇王室成员未能亲至深为
不满。1292年2月元派使出使爪哇,被爪哇王黥面,忽必烈认为这是对
“抚有四夷”的大元帝国的莫大侮辱,遂决定出征爪哇。
同月,忽必烈任命史弼为统帅,亦黑迷失和高兴为副帅,率兵2万
人,战船千艘,渡海进攻爪哇。11月,军队在泉州集结。12月,船队由
后渚港启航,经七州洋(南海北部)、万里石塘(今西沙群岛)、高趾、
占城,于次年正月至东董山、西董山(今纳士纳群岛),入混沌大洋(今
南海南部),再经橄榄屿(今加里曼丹岛坤甸西面海中)、假里马答(今
… Page 74…
加里曼丹),到达勾栏山(今加里曼丹岛西南端附近)。然后驻兵伐木,
造小舟,准备用于登陆。2月元军进抵吉利门(今马威安岛),并在爪哇
中部北岸的杜并足(今爪哇锦石西北)登陆成功。然后兵分两路,史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