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黄土下的帝国 >

第1章

黄土下的帝国-第1章

小说: 黄土下的帝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籍由 TXT+学习008论坛 008。topzj/ 热心网友编辑整理

《黄土下的帝国》编导手记

    我发现人真是一阵儿一阵儿的,一种追求可以保持很长时间,然后不知道突然什么事儿插进来,马上又变成另外一个人。除非是那种目的性特别明确的人,这种人我也见过,任你说破了大天,他还是有条不紊的按着他的想法走,简捷、明确,甚至还有点冷酷。因为我不是那样的人,所以总是冒冒然。
    我还发现人不能犹豫,不能当断不断。遇着事就得赶紧做个决定,好歹这么着。现在社会节奏太快,你要是想仔细了再说,黄花菜肯定凉了。我这个人节奏感不行,所以总是惶惶然。
平凡的人就是这样,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所以也没什么丢人的。但是英雄却不一样,他之所以成为英雄既不是因为他天资聪颖也不是因为其胆识过人,而是因为他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众不同。不信去读人物传记,英雄的特点都差不多,一是犯轴,二是绝决。
    通常做历史题材我总是犯难。小人物很难青史留名,要面对的都是大人物,而大人物我又不懂。偏偏要用现实时空里一个小人物的小肚鸡肠去体会大人物的欢喜悲仇,这还真应了一句老话,叫作屎壳郎弹棉花――不着调啊。
    秦始皇这位大人物就更特殊了,他是大人物里的大人物。我衡量大人物就是两点,一是犯轴,这一点看他平定六国统一天下的10年就行,二是绝决,这一点看他怎么对待他妈和吕不韦就行。别的事迹不谈,就已经完全符合条件。对待这样一个人,我除了唏嘘之外,也就使不上劲了。
后世的英才们不断推测这位大人物所作所为的驱动力,想像力还真非凡。为了做片子,我找到堆成小山的书恭恭敬敬的读,全部搞定之后鼻翼旁一片汗珠。虽然还是不知道什么叫秦始皇,但是的确受益非浅,因为我看明白了作者的不同,我看到了记者眼中的秦始皇,厨师眼中的秦始皇,歌手眼中的秦始皇,渔民眼中的秦始皇……,听说最近还有一部电影,里面有爱好和平的秦始皇。可惜的是,就是没有看到英雄笔下的秦始皇,更可惜的是,秦始皇没有记日记,所以我们再也无法看到秦始皇心中的秦始皇。
    今年三月我拍摄国家863项目——秦陵考古,在临潼采访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时,这位老哥哥若有所思的说:“我不知道秦始皇怎么想的!”站在封土之上,用最有想像力的思绪,放开60平方公里的面积,深入黄土以下一百米,想的我直起鸡皮疙瘩。连段清波这种老江湖都没的想,我还费什么劲!
所以无论做片子还是写书我都溜了,不是文字上溜了,而是思维上溜了。大家会看到一个末流编导眼中的秦始皇,我想,这个秦始皇绝不是那个真正的秦始皇。
    我是个平凡人,平凡人有两大衡量标准,一是找不准方向,所以总是游离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很早以前我就是个武侠小说作者,文风酷似古龙,有一天我也许会去写武侠小说。平凡的人还有第二个标准,那就是太细腻,所以无论生活的怎么样,最终还是对现状割舍不掉。
    武侠小说与科学纪录片,似乎沾不上一点边,唯一相同的是,都要讲出一个动听的故事。几年前我曾为自己的武侠小说写过序,写的好不好?……不能我来说。

附:《如约钩》序
    有谁见过银色的马?江湖传言只有常问天见过。有多少好奇者问过常问天?连他自己都数不清了。一旦被逼急了,常问天就会象他的名字一样,抬起头看天。
    直到有一天,柳飘飘遇到了他。柳飘飘就是青城剑派掌门人柳大诚的女儿,据说一手回风舞柳剑法的造诣已不在其父之下。柳飘飘不但剑美,人也美,而且她对常问天似乎还有那么一点点儿意思。偏偏常问天一见到她,头就大了。
   “我是不是很让你讨厌?”
   “没有,没有。其实我不是讨厌你,我是讨厌我自己。”
   “那你为什么老是躲着我?”
   “哪里,哪里。只是喝多了,急着去方便。”
   “既然又不讨厌我,又不想躲着我,是不是该请我喝杯酒?”
   有女孩子要你请喝酒,你能说什么?常问天唯有苦笑,“当然,当然。”
   “喝过酒之后,是不是想和我说说话?”
   “当然,当然。”
   “既然一起喝过酒了,是不是就是好朋友?”
   “当然,当然。”
   “是好朋友,是不是什么事都不瞒着我?”
   “当然,当然。”
   等常问天想明白过来,话己经说出口了。江湖上的人有江湖上的规矩,话一出口,就绝不能反悔。
   “能不能不告诉别人?”常问天问?
   “能!”柳飘飘回答出其的干脆:“只是有个条件,能不能娶我?”
   “不能!”常问天回答的也出其的干脆。据说那天他冲出酒店后,施展出了全世界最惊人的轻功,听人说,那已经是人类的极限。
于是有关银色马的故事更加神秘起来。银色马是什么?它真的是一匹银色的马,还是一种象征,一个代号?
当有人问起时,柳飘飘总是醉眼迷离的笑。
“谁把钩子的头带来,我就告诉谁银色马的事。”
    
    钩子是什么?金环子母钩、夺命锁喉钩,还是离别钩?
    钩子是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很美的女人。
    寒凝自己都不知道别人为什么会用钩子来形容她。但她无所谓,真的无所谓,尤其是有酒。
    有酒的话,什么叫所谓?
    三月,杏花村。微风拂面,柳絮轻扬。沈无拘骑在一匹很高很大的马上,这是他今天早上在马市花十五两银子买的。他也知道这不是一匹好马,但是它很高很大,骑上去感觉到很威风,再加上腰间新铸的长剑,对于他这样的年轻人来说,这一切已经足够!
    得意的时候,怎么能没有酒?
    太白酒楼有酒,醇的可以挂杯的女儿红。沈无拘轻快的走上二楼,他知道楼上靠窗有一张很舒服的位子,但是当他走近的时候,他却犹豫了。因为他突然发现,他有马有剑还不够。
    桌子边坐着个女人,喝起酒来眼睛就弯成了天上的月牙。
    “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沈无拘实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喝这么多酒,难道只是因为不愿意输给她?
    那个女孩站在河边,微风中夹带着一股淡淡的幽香。
    “这是哪儿?”
    “你醉的地方。”
    “对不起,我的马呢?”
   寒凝笑了,她发现他是个很有趣的人,而这个世上,有趣的人已经不多了。






               《黄土下的帝国》

  
  1978年4月,在美国最权威的人文杂志《国家地理》上,以近十页的篇幅,刊登了系列介绍中国秦始皇陵的文章。文章激情华丽,把始皇陵地宫比喻成东方的神秘宫殿,其中还绘制了大量的插图,充满了西方人浪漫的想像。面对一个文明绵延数千年之久的古老国家,这本杂志的视点,好像马可·波罗第一次带着懵懂的情怀走进元大都……
  
 第一章  古老的民族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
  
   —《史记·秦本纪》
  1974年3月,中国西北,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一个被当地农民称为“石滩洋”的地方,出土了埋藏2200年的秦始皇兵马俑……
  1977年11月,地球的另一端,希腊弗吉纳村发现巨型墓葬,经专家鉴定,认为有可能是2300年前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墓葬……
  2000多年前,秦朝和古希腊同为地球东西两端最强大的帝国,2000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又几乎同时出现,再次把人们的记忆带回到那个人喧马嘶、以力为雄的时代……
意外的发现
  1974年3月,中国西北地区遭遇了持续的干旱,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村民不得不打井取水。当打井工作进行到第6天的时候,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
  这一天,负责井下挖土的是村民杨志发和杨彦信。为了早点见到水层,他们抡圆了镢头往下刨,突然“砰”的一声,镢头好像碰到了什么硬东西。
  从祖辈起,人们就经常会在这里挖到些稀奇古怪的古代器物,有时运气好,还能挖到些上了年头的泥碗陶罐,如果是完整的,村民们就会抱回家继续使用它们。杨志发与杨彦信并没有多想,手下不停,直到这东西的大部分露了出来。此时,这两位质朴的西北村民却被眼前的发现惊呆了。这是一种人们从未参拜过的神像,它的大小和真人相似,而且造型奇特,似人非神,从来没有出现在中国的哪一座寺庙之中。从外形上看,与其说是神像,不如说是身披甲胄的战士。杨志发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陶塑的神像,可是却从来没有听说过陶塑的真人般大小的战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挖井挖出了陶人的消息在当地不胫而走,好多上了年纪的村民把它叫作“瓦神爷”,并回忆说自己小的时候这里就挖出过类似的东西,但始终没有人知道是什么。
  这一天,公社一位叫房树民的的水保员前来西杨村检查打井工作,刚一进村,他就听说了“打井打出了个瓦神爷”的消息,当房树民来到井前,看到挖出的东西后,略微有一点文物知识的他心里敲起了边鼓。他同时还发现已经挖了一半的井里隐隐有方砖露出,质地很象秦始皇陵附近出土的秦砖,房树民立刻将这一消息报告了临潼县文化馆。
  当时主管临潼县文化馆文物工作的赵康民,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来到西杨村打井现场,并组织村民将清理出来的瓦片和残破的陶俑运往文化馆。此时,这个真人般大小的陶塑武士,已经开始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一石激起千层浪
  时隔不久,新华社记者蔺安稳回临潼老家探亲,当他在临潼县文化馆看到还在修复的两件陶俑后,心中大为惊叹,回京后,便立刻撰写了题为《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的文章,发表在当时人民日报社编印的内参《情况汇编》上,这个消息旋而惊动了中央。这是不是关于武士俑最早的报道呢?答案是否定的。
  早在10年前,就有关于陶俑的消息发表,1964年9月15日,《陕西日报》一个不起眼的位置登载了这样一则消息:《临潼出土秦代陶俑》,但是由于没有进一步的发现,这个消息很快便被人们遗忘了。
  10年后,还是在临潼,还是在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前,这一次,历史准备揭开她神秘的面纱了么?
  2000多年前,秦人开彊拓土,以其坚韧卓绝的毅力、坦荡豁达的胸襟缔造了统一强大的帝国。究竟是什么赋予了这个古老民族如此旺盛的生命力?黄土下已经残缺不全的陶俑又要诉说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彪悍的秦人
  在《史记》中,有关于秦人始祖的动人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五帝之一的颛顼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孙女叫做女修,有一天,当女修正在织布时,一只黑色的燕子从天而降,落在她的身边。燕子产了一枚蛋,好奇的女修没有考虑,拿起来吞了下去。不久,女修怀孕了,生了一个健壮的男孩子,取名为大业。
  “玄鸟陨卵”而产育后人的神话,在关于商朝先祖诞生的史书中也有记载。范文澜先生曾经指出:“大概卵生是东方诸族流行的神话……。”即便只是个传说,东西方的文化也有着太多惊人的相似。在同样有着悠久灿烂历史的古埃及,人们相信正是太阳神和凡间女子非肉体的结合才产生了法老。
  从此,秦人的先祖便与戎狄为伴,在甘肃东部的渭河上游一带,过着到处迁徙的游牧生活,马渐渐成了秦人的伙伴和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也许正是骑马游徙的经历,不断磨炼着秦人的体魄,使他们注定成为一个骁勇善战,决不轻易言败的民族。
  再后来,为了奖励大业的儿子大费(即伯益)辅助大禹治水的功劳,帝舜将“嬴”这个姓赐给了他。于是,秦人开始有了自己的姓氏,有了自己的骄傲,有了自己的历史。
  据史书记载,在殷周时期,秦人的先祖多依附于殷周王室,通过与王室的联姻,秦先祖的政治地位得到了迅速攀升。史称“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秦地处中国一隅,极少与中原地区互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却能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弱小部族,发展到一统天下的泱泱大国!
  秦人,到底走的是一条怎样艰难的道路?
西部的故事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造就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富庶的两河流域文明。黄河、长江这两条母亲河则造就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它们的源头,来自一座叫做念青唐古拉的高大山脉。
  今天,这座山脉处于中国西部的青海省,在2000年前,这里正是秦人盘踞的地方。秦,占据着这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要道,而这会不会是他们后来统一中国的优势所在呢?西部的地势在秦的统一之路上究竟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秦国“跨雍、梁二州……为九州膏腴。”司马迁说的则更为生动形象,“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根据当时的史书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刚刚起步的秦国,拥有其他诸国难以比拟的地理优势和经济资源。秦的领地主要位于我国西北部的渭河流域,那里大部分地区易守难攻,函谷关更是成为进出秦国的咽喉,进可攻,退可守。无形中,秦国已经站在了夺取天下最有力的跑道上;而秦国的南部是相对富饶的巴蜀之地,由于“其民质直好义,土风淳厚”,所以并没有向外扩张的领土野心,反到是秦国尽享天府之利,占据了这一产粮大平原。
  从战备的角度来看,秦人最早用铁制武器取代了青铜武器,用骑兵取代了战车,这些举措都使得秦军的战斗力大大加强。先天的优势加上后期的准备,当时的秦国与中国其他国家微妙的关系正如同早先的马其顿与希腊诸城邦。秦虽然面向东方,却是周王朝末期各诸候国中与西方联系最多,也最紧密的一个。
奋起的雄师
  纵观中国历史,从一个居住在秦亭(今甘肃张家川)周围的赢姓部落开始,秦这匹西北大地上的骏马载着文、宁、武、德、宣诸公一路向东疾驰而来,到秦穆公继位时,已经将大半个关中收入囊中,国势也日渐强大。
  而秦孝公(前381至前338)则是另一位值得一提的秦人先祖,正是在他的领导下,秦国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
  经过10年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的改革,“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一跃成为诸侯中的强者。在汉代大才子贾谊的笔下,“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而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秦孝公和商鞅,一个是雄怀大志的明主,一个是满腹才华的谋士,赖此“君臣际会”,在秦国上演了一出改革大戏。历时19年,秦国终于登上了超级大国的宝座。
人质的命运
  在秦国的历史上,不得不提的还有一位君王,他就是秦庄襄王。他在位的时间很短,但经历却十分坎坷。
  秦庄襄王,名异人,后改名子楚,曾经在赵国的邯郸作过十几年的“质子”,也就是我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