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下的帝国-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为7。5公里,东到今代王镇,西到临潼城边,南到骊山,北到鱼池建筑遗址,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陵园。刘向对此有过评价,“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39年的修建时间,72万的劳工总数,难以数计的地下埋藏。。。。。。,跟它相比,著名的胡夫金字塔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了。
封土的由来
何谓封土?它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原始社会,人们对葬礼考虑的很少,即使到了春秋时期,根据《周易》、《淮南子》等文献记载,“古之葬者不封不树”。人死后,也是直接埋到荒郊野外,没有任何纪念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文化的进步,古代的葬礼也逐渐隆重起来。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考古专家发现,春秋中晚期的贵族已经开始在墓室上营建巨大的享堂。
到了春秋末期,据说孔子因为自己四处讲学,恐怕回到家乡后找不到父母的坟墓,就在他们的墓穴上筑起了4尺高的土丘,来作为标记。这就是“封土”的由来。
“冢墓”的兴起是在春秋中晚期的楚国。到了战国中晚期,秦国冢墓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变化,自秦献公开始,冢墓规模越来越大,封土越筑越高,树木也越种越多。
讲究“事死如事生”的帝王们认为,只有将陵墓造得如同都城一样,才能显示他们的尊荣与权势,秦始皇是这一礼制的忠诚继承者。到了秦始皇修建自己陵园的时候,冢墓已经有了具体的设计思想,《史记》称之为“树草木以象山”。秦始皇将战国以来的厚葬之风发挥到了极致,以至自己陵园的规模和格局,再也没有后来的帝王可以望其项背。
可是,秦始皇陵的封土究竟有多高呢?
变幻莫测的高度
秦始皇陵园的封土是用一层层土夯筑而成的,远望像一座突兀拔起的山丘。在封土四周的断面上,仍可以清楚看到上下叠压的夯土层,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岁月,夯土依然细腻坚实,可见当时工程劳作之艰辛。陵园附近的村子中至今还流传关于当年夯土修建的故事:当年监工为了检查夯土是否夯得结实,每完成一段,都会命人站在远处向夯土层射箭,如果没有箭射进去,工程合格;一旦有一只箭扎进了土层中,负责打夯的人就要被斩首。在如此残酷的规定下,夯土层的牢固程度可想而知。
历代学者都对秦始皇陵进行过研究:
《汉书·楚元王传》记载:“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余”;《三辅故事》也说:“始皇葬郦山,起陵高五十丈”当时1丈约为2。3米,陵高50余丈,即115。5米。
1906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来到秦陵实地考察并拍摄了照片,在他的记述中,封土高度为76米;
1917年,一位叫维克托。萨加伦的法国学者也对封土进行了调查,测得封土高度约为46米。
。。。。。。
关于始皇陵封土的现存高度,由于众人的观测点不同,因而说法也不一致,这是由秦始皇陵所处的地势决定的。秦陵地势南高北低,而且中间高东西两侧低,落差比较大。整个地形好像一条鱼的脊背,从不同的角度测量始皇陵的高度,会得出不同的数值。如果从陵园外城的南门和北门之间拉一根直线,恰好通过封土顶端的中心。所以文献上所说“陵高五十丈”或“陵高五十余丈”应该是包含了地势南北高差的因素在内的。
目前封土堆基部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顶部的平台东西长24米,南北宽10。4米,面积为249。6平方米。至于高度则众说不一。
面积如此之大的封土,其土又是取自何方呢?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复土郦山”。《正义》曰:“谓出土为陵,即成,还复其土,故言复土。”也就是说把原来从墓穴中挖出来的土,再回填到墓上去。《水经·渭水注》说:“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汙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池在秦始皇陵东北五里,周围四里。”
1975年6月,经过考古人员实地考察,在始皇陵封土东北2。5公里的鱼池村与吴西村之间,确实发现了一处低洼的大水池,这证明郦道元的说法,是有因由的。由此推断,秦始皇陵封土的来源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墓中挖出来的土回填;二是从鱼池一带的取土。
皇陵的故事
“事死如事生,礼也”。
—《左传哀公十五年》
史书中说,公元前2世纪,秦国首都咸阳是“挥汗如雨、吐气成云”的超级都城。在这座巨城边的骊山脚下,驻有70万工匠,他们在为秦帝国的缔造者修建史无前例的巨大陵墓。关于这个工程,有许多耸人听闻的记载。丞相李斯的奏表称,陵墓挖掘得太深,遇到了坚硬如铁的地层,再也无法掘入。负责记录历史的官员更在修陵的39年时间里,观测到数十次日月星辰的奇异变化,特别是彗星这样的不详之物,频频在始皇帝头上扫来扫去。
更令人充满了好奇的是,这个陵墓的灵魂所在——秦始皇的地宫,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民间存在着许多的传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秦陵的地宫内有水银灌铸的五湖四海,秦始皇躺在纯金打就的棺材里,飘荡在水银制成的江河上,巡视着帝国的疆域。当然,在真相不为人知以前,这些仍然只是传说。
1976年10月,发现秦陵陪葬墓
《诗经》语,“棠棣之花,鄂不恚|,凡今古人,莫如兄弟”,意思是棠棣树上开的花,都是非常的光艳美丽;从古到今,最亲密的,除了兄弟还能有谁呢?
翻开历史这本书,在“帝王家”这个篇章里,“骨肉相残”、“杀父弑母”的记载比比皆是。原来,在权力面前,人性中“恶”的一面可以表露的如此淋漓尽致。
秦二世胡亥在宦官赵高帮助下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做贼心虚”,他始终担心会有人谋反,赵高“灭大臣而远骨肉”的建议正中胡亥的下怀。于是他将“公子十二人僇死于咸阳,十公主磔死于杜”,“僇”,“磔”都是古人行刑的方式,前者多半杀死之后还要暴尸,而后者则直接将活人撕裂,都是很残忍的处置手段。因此连见多识广的司马迁写到此处,都要连呼“宗室振恐,黔首振恐”!胡亥的残忍由此可见。
可是,这些被杀害的公子、公主究竟葬在何处呢?史书中没有他们的踪迹。
历史总在不经意中还我们一个答案。1976年10月,在始皇陵东侧的上焦村西,距始皇陵外城350米处,秦陵考古队经过多次钻探,发现了17座陪葬墓群。这些墓均为东西走向,南北呈一字形单行排列,墓与墓间距2—15米。从试掘的8座墓来看,这些墓的墓葬规格很高,墓葬形制都是带斜坡墓道的甲字形墓(秦代的平民墓没有墓道)。8座中的6座都是一棺一椁,而且随葬品丰富。
根据墓室内的人骨架判断,可知有女性2人,男性5人。经过鉴定,除1具女性为20岁左右外,其余年龄大致在30岁左右。
墓室中还出土了一件造型生动、张口鼓目的银蟾蜍。在它的口腔内侧刻有“少府”2字,说明它出于秦代中央手工业制作官署——少府,这应当是属于皇室才能拥有的器物。
令专家大为不解的是,这些墓葬虽然棺椁讲究,随葬品丰富,但所埋的死者骨骼却非常零乱,一般都是身、首、肢体分离,很明显是被肢解后埋入的。其中有1个头骨上还插着1支铜箭头,说明是先射杀,后被肢解的。尸骨零乱的程度表明,墓主人均非正常死亡。
17座陪葬墓的规格、棺椁和随葬品表明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而墓内零乱的尸骨又说明墓主人生前是惨遭屠戮,然后被埋在陵园附近。这些迹象表明它们必然与秦王室有某种关系,结合这些疑点,专家们初步断定墓主人应当是秦始皇的子女们。
在进一步考察后,专家们还发现,这17座墓墓向一致,排列整齐,说明是同时挖好、同时埋葬,没有先后顺序。尤其是在有的墓葬中还发现了挖墓人当时烤火留下的灰迹,说明当时的天气很冷,这也与史书记载的“二世二年春”诛杀诸公子的时间基本吻合。专家分析,这里埋藏的还只是那场“兄弟倪墙”惨剧中的一部分遗骸,应该还有另外的遇难者尸骨在秦陵的未知处埋藏,并且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
历史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杀害他们的元凶——秦二世胡亥,只比他的兄妹们多活了不到300天。胡亥还未过足皇帝瘾,赵高已经派人拿刀逼宫来了。胡亥对赵高的女婿阎东哀求说:“只要留下性命,情愿交出皇位,只做一介草民。”也许胡亥的兄弟姐妹们临死时都说过类似的话,可是有谁听呢?
1976年10月,发现马厩坑
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据史书记载,秦人的祖先原本只是西北大地一个飘忽不定的游牧部落,正是因为替周天子养马有功,才得到了“封地”和“嬴姓”。秦人以擅长养马驯马而著称于世,因此马在秦人的生活里有着很高的地位。
《战国策·韩策》记载,“秦马之良,戎兵之重,探前蹶后,蹄间三寻者,不可胜数”,就很好的说明了秦朝的马不但多,而且都很精良。秦始皇当年能够并吞六国,一统海内,和他的良马精兵是分不开的。
1976年10月到1977年1月,考古队先后在秦始皇陵园内发现了2处马厩坑和跽坐俑(养马人):一处位于秦始皇陵东侧的上焦村一带,西距秦陵外城东墙约350米;另一处则位于秦始皇陵西侧内外城墙之间。
上焦村一带的马厩坑现在已发现的有98座,这些坑分作南北向3行,每行1000余米,排列密集有序。经过钻探和部分发掘得知,坑内有的埋有1匹真马,有的埋有1尊跽坐的陶俑,有的则俑马同坑,所有的马坑都是长方形竖穴土坑,东西走向,马头面西,陶俑则多数面东。
发掘清理过程中,发现有马的四肢蜷曲卧,应当属于杀死后埋葬;有的坑底有4个洞,专家推测,此类马都是被活埋的。活埋时,先把马腿置于洞内,前面留有一个小坎,坎上挖个缺口,刚好将马脖子卡在缺口处,这样马就无法动弹,只得听凭摆布了;还有的马坑内虽然没有发现专门的埋马设施,但马的四肢作挣扎状,并有绳捆扎的痕迹,似乎也是被活埋的。总的来看,这些坑中的马活殉的数量占大多数。
在陪葬坑内还发现有喂马的陶罐、陶盆、陶灯,陶器都放在马头的前边,有的盆内还放有谷子和草,反映了秦代已经开始实行分槽喂养马匹,这在当时是很进步的。
另外,在有的陶盆、陶罐上还刻有“大厩”、“中厩”、“小厩”、“宫厩”、“左厩”、“大厩四斗三升”,“左厩容八斗”等陶文。这些陶文为确定陪葬坑的性质提供了确切的文字依据,同时也为专家研究秦代的养马制度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大厩”、“中厩”、“小厩”等都是秦代宫廷的厩名。说明这批陪葬坑是象征着秦始皇生前宫廷养马的场所。跽坐俑则是象征着马厩内的养马人,他们身旁往往放有铁镰、铁叉、铁锛等生产工具。种种迹象表明,这些埋有真马和陶质圉俑的陪葬坑,是作为秦始皇生前宫廷厩苑的真貌而在陵园内设置的。
另一处马厩坑位于秦始皇陵西侧内外城墙之间,坑平面呈曲尺形,总面积达到了1600平方米,是一座规模较大的陪葬坑。和上焦村一带的马厩坑一样,这里的建筑结构也是土木结构的地下坑道式。
经过局部发掘,发现这里的马匹埋葬方式和上焦村一带的完全不同。这里的殉葬马3匹一组置于方盒状的木椁内,一组组的密集排列,马骨骼都保持完整,估计坑内埋有数百匹真马。已经出土的十几匹马,四肢作跪卧状,在1匹马的口内还发现1把铜刀,说明马是被杀死后装椁埋入的。
此外,坑内还发现了11个身高1。8—1。9米的大陶俑。这些陶俑都是身穿齐膝长襦,腰束络带,足蹬方口齐头翘尖履,头着单板长冠。根据这些装束,专家判断他们的身份高于上焦村马厩坑出土的跽坐俑,也高于兵马俑坑内出土的士兵俑。这些俑都呈站立姿势,神态刻画细腻,应该是秦始皇宫廷厩苑中地位比较高的管理人员。
秦始皇陵目前发现的两处陪葬马厩坑,一处位于始皇陵的外城东边,一处位于始皇陵内外城西垣之间。这种布局说明了秦朝不但在京城内设有中央厩苑,还在边郡及内地各郡县设有厩苑。
这些真马作为陪葬品,很明显是供秦始皇在另一个世界享用,使得这位桀骜不驯的帝王仍然可以在自己的疆域上纵横驰骋、尽情巡幸。
1977年7月,发现珍禽异兽坑
早在商周时代,古代诸侯就有了自己的苑囿来作为玩乐和狩猎场所。《诗经》中“王在灵囿,鹿麂攸伏,麂鹿濯濯,白鸟皓皓”的描述,很生动地刻画了周天子文王苑囿内的情形。作为一个在马背上成长起来的民族,秦人酷爱打猎,统一天下的始皇帝当然更是乐此不疲。《三辅黄图》记载“汉上林苑,即秦之旧苑也。《汉旧仪》云:‘上林苑方三百里,苑内养百兽,天子秋冬射猎取之’。”。说明秦始皇当年经常在上林苑骑马打猎。现在已经发现了用来陪葬的马匹,那么秦始皇陵的“上林苑”又在何处呢?
1977年10月,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园内外城之间发现一组规模较大的陪葬坑。它位于封土西侧内外城垣之间的南区,东距内城西墙20米,西距外城西墙150米,分布在南北长80米、东西宽25米,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范围内。
1977年7月—1978年3月,秦陵考古队经过钻探,发现这里共有陪葬坑31座。这31座陪葬坑按南北三行排列,东边6座,西边8座,中间一行17座,
考古工作者首先对中间一行陪葬坑中的2座进行了试挖掘,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2座坑内分别埋有瓦棺1具。瓦棺的外形像一个长方形盒子,上有棺盖,下有棺身,连为一体。棺身高40厘米,宽42厘米,棺盖口径略大,以便于开合。棺内各有动物骨骼1具,还有饲养动物的小陶盆1件。这里的陶盆与陵墓东侧上焦村马厩坑出土的小陶盆完全相同。
动物骨骼经过专家们鉴定,1具为鹿、麂类的食草动物,另1具为杂食动物,另外钻探还发现坑内有禽类骸骨,可惜过于细小,难以分辨种类,但可以确定是鸟类无疑。动物的颈部有铜环,说明原来颈部系有绳索。
随后考古工作者对东西两边陪葬坑也进行了局部试发掘,发现坑内各有1件跽坐俑。陶俑面朝东,身旁也放有陶盆,俑的造型、神态与上焦村马厩坑出土的跽坐俑十分相似。如果说马厩坑出土的跽坐俑是象征天子宫厩内的养马人,而这里的跽坐俑则是宫廷内珍禽异兽的饲养者。根据试掘情况判断,中间17座应该为宠物坑,两边的两行均为跽坐俑坑。
原来这31座陪葬坑就是供秦始皇灵魂游猎的场所。除此之外,始皇帝还有别的去处么?
一眨眼20年的时间过去了,这20年里,每一个钻洞都让人期待,每一次发现都让人惊叹。秦始皇陵就像一个蒙着面纱的美人,正一点一点向我们展露着她绝代的风华。
1996年春节刚过,考古队员们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钻探。在一个极偶然的机会里,又一处陪葬坑被发现了。
秦始皇陵从1962年开始探测,这些年来出土的陪葬坑均位于封土东西两侧的内外城桓之间以及陵园东侧。封土北侧则分布着一组组大型陵寝建筑群。因此,专家曾经分析,在陵园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