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下的帝国-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始皇陵从1962年开始探测,这些年来出土的陪葬坑均位于封土东西两侧的内外城桓之间以及陵园东侧。封土北侧则分布着一组组大型陵寝建筑群。因此,专家曾经分析,在陵园北侧出土陪葬坑的可能性很小。没想到,让众人跌破眼镜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秦始皇陵园的北侧也出土了动物陪葬坑。
这个坑位于陵园东北角的北边750米处,经过探测,专家发现这里虽然也是土木结构的地下建筑,但是修建的十分精巧。它由主室与斜坡门道两部分构成,主室南北长23。5米,东西宽10米,北端的斜坡道长6米,宽4米,总面积大约300平方米。主室南端发现一道长2米的南北隔墙,其余8道东西方向的隔墙均匀分布在主室中部。9道隔墙将这间主室分割成16个东西对称的隔间。每个隔间内都铺有光滑的木板,质地为柏木或者松木。隔间的隔梁上首先是搭盖的棚木,棚木之上又以做工细密的竹席覆盖,然后才用夯土将坑回填。
做工这样细致的陪葬坑,在秦陵的发现中尚属首例。可惜的是,这个坑也曾经遭到过焚烧。不过根据坑内残留的动物骸骨,专家判断,“鸟类有近似于鹤的大鸟,有鸡,还有三四种其它种类的鸟;哺乳动物有猪、羊、狗;爬行动物有鳖;其余可能还有獾(或水獭),有鱼。”总之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甚至水里游的,这个坑里全都有了,这在秦陵发掘和先秦考古史上都属首次。
与众不同的位置,丰富异常的埋藏,这个动物坑的出现推翻了专家们对陵园总体布局的认知。秦始皇这个让人捉摸不透的陵园主人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
1980年10月,发现铜车马
天下在手的嬴政并没有选择在咸阳当一个安安稳稳的始皇帝,他修驰道,筑长城……忙着打扮自己的帝国。
在生前,他曾5次巡游天下,每一次的队伍都是浩浩荡荡,极尽奢侈之能事,甚至连他的去世,也是在巡游途中。由此可见“车”对始皇帝来说是多么必不可少的工具。
从秦始皇陵园开始考古发掘以来,每一次的考古发现都是古人“事死如事生”观念的有力佐证。“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记数,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想必始皇帝至死,也一样怀着这样的美好愿望,所以有了8000兵马的严阵以待,有了宫廷苑囿、珍禽异兽,既然如此,始皇帝巡游天下所用的马车怎么能够少的了呢?他们一定也在秦陵的某个角落静静躺着,可是,它们究竟在哪里呢?
1980年10月3日,在距离秦始皇陵封土西侧不远的一块地上,洛阳铲正在发出单调的钻探声,距离兵马俑的发现已经过去了6年,尽管这期间也有不少有价值的发现,但是和兵马俑比起来,都显得不再让人激动。考古队员们需要一个新的发现来让自己兴奋起来。
上天可能听见了人们的召唤,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当钻探队员将已经深入到地下7米的洛阳铲慢慢拔出来时,一抹金色的光芒调皮的跳了出来,一个金泡,洛阳铲带上来的是一个金泡。在同样的位置又是一铲,这次上来的是一个银泡。再一铲,一个只有马车才用的装饰物——金丝灯灯笼穗跃入了专家的眼帘。考古工地沸腾了,人们企盼已久的东西终于出现了。
10月15日,恰逢国家文物局局长任质斌来秦俑博物馆考察,在他的当场拍板下,秦陵铜车马的挖掘工作全面展开。
12月3日,距发现铜车马已经过去了整整2个月,挖掘工作终于结束了。在7。8米深的地下,2乘铜车,8匹铜马,2个铜御手,都是按照实际比例的1/2精心制作,这些在地下埋藏了2000年之久的珍宝终于向世人展露了它的容颜。
根据坑内出土的文物,专家们发现,这2乘铜车马当初埋藏时,是放置在1个大方形木椁里面的,由于年代太久,木椁朽坏,木椁上的土塌陷下去,将这两乘铜车马全部砸碎,出土时2乘铜车马及御官俑均向北倾倒。
据后来修复时的统计,前车破碎为1325片,后车破碎为1685片。前车由3064个零部件组成,车马总重量为1061公斤。后车由3462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车马总重量为1241公斤。2乘铜车马共重2。3吨,全部的零部件加在一起近7000个。后车3462个零部件中,有青铜制件1742个,黄金制件737个,白银制件983个。最大的零件是车篷盖,面积约2。3平方米。最小的零件还不到0。5平方厘米。从重量上来说,最重的铸件是马,200多公斤,最轻的是辔绳的销钉,尚不足克。
当时现场的考古专家们无不先喜后忧,喜的是一件文物瑰宝终于出土了,而忧的是,铜车马的出土现状如此复杂,怎么样才能确保文物的万无一失呢?根据传统的做法,文物出土时要先将零部件一一分解,并绘图照相纪录,然后再分别提取,可是面对已经破碎成如此程度的铜车马,传统的方法显然不适用。
经过商议,有人提议采用整体提取方案,就是先将一块大钢板从铜车马的底部土层中穿过,四周再用木板钉成一个密封的盒状,将铜车马连同周围的土层一起包裹到木箱里面,再用吊车将其吊出,运到安全可靠的室内后再慢慢进行修复。
经过多次模拟试验,排除了种种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专家们通过了这个提议。12月28日,整整4大箱铜车马的部件,在当地驻军部队的协助下终于安全运抵了秦俑博物馆。
然后便是漫长的修复阶段,就在人们望眼欲穿的时候,历时8载,1988年5月1日,2辆修复一新的铜车马终于站在了世人的面前。
这2辆铜车马被人们誉为“青铜之冠”,他们是我国出土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车马。根据它们出土时的排列顺序和《后汉书·舆服志》“立乘曰高车,坐乘曰安车”的记载,专家们把前面的一辆称为一号车(或高车),后面的一辆则称为二号车(或安车)。
秦始皇靠武力征服了天下,然后又不施仁政,因此原来六国的臣民多有不满。《史记》中记载秦始皇至少曾两度遇刺,一次在首都咸阳,就是天下闻名的“荆轲刺秦”。另一次则是在秦始皇第3次巡视中国的途中。当时,始皇帝浩浩荡荡的车队正行至“阳武博浪沙附近”,后来成为刘邦丞相的张良带领一位大力士朱亥在此已埋伏许久,车队越来越近,朱亥使出浑身的气力,将一柄大铁锤向其中一辆最豪华的车掷去,但可惜的是“误中副车”,“天不遂人愿”,秦始皇侥幸逃过一劫。
通过这个故事,专家们推断,秦始皇当年出行乘坐的一定是带蓬盖的车。正是由于无法看清车内的情况,刺杀才会以失败告终。
秦陵出土的二号铜车(安车)正是一辆带有蓬盖,装饰极其豪华的马车。和一号车一样,它也是单辕双轮车,前驾4马。这2辆马车从结构到用途,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抛开车型、驾驭方式、车身的装饰物等这些一眼就能从实物或照片上看到的不同,专家经过仔细的研究发现,二号车之所以成为帝王乘坐用车,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的“开之则凉,闭之则温”的独特设计。
《汉书》颜师古注云:“辒辌本安车也,可以卧息。”如果把秦陵二号车的窗户和门扉全部打开,气流畅通,车内也就显得凉而爽快;而如果把门窗全部关闭,仅从缕孔绫网窗眼里透气,车内就可以保温,同时乘车人还不会觉得气闷。正是因为二号车具备这种简易方便的空调作用,所以又被称作“辒辌车”。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冬季还是夏季,二号车既有封闭式的蓬盖,又有可以调节温度的窗户,难怪会成为帝王出行时的首选专车。
这2辆铜车马的出土,除了使我们对秦代的帝王用车有了更具象的了解之外,也使我们对古人的制作水平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出土的8匹铜马造型非常精准,各个部位都符合中国古书中对“良马”的描述,应该属于秦人青铜工艺的巅峰之作。秦人爱马,由来已久。多年来积累的经验,使得秦人在养马驯马方面堪称专家。这8匹万里挑一的骏马就是最好的代表,据专家判断,这8匹马均为6岁左右,耐力、奔跑速度、爆发力等均处于最佳时期。
从艺术角度观察,马的造型惟妙惟肖,竟好象可以看到肌肉的纹络。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些铜马的鬃毛铸造得十分逼真,清晰可见。更不用说马腿内侧皮肤角质块(俗称“夜眼”的附蝉),在匠人们的巧手下,活灵活现的呈一椭圆形凸块浮于皮上。美仑美央的设计,以假乱真的造型,完全可以与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相媲美。
从技术的角度看,这2乘铜车马的铸造连接工艺,也同样巧夺天工。两辆铜车马由7000多个零件组成,接口近7500个,焊接口1000多个,带纹接口300多个。铜车马的连接组装方式主要由直接浇注成型与可卸机械连接两大类组成。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故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说明车是部件最多、工艺最复杂的器物。根据专家们考证,经过2000多年的岁月洗礼,铜车马的腐蚀深度不超过万分之一毫米,秦陵铜车马无疑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和工艺制造技术。2000年前的秦朝工匠仅靠手工劳动竟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着实让世界为之折服,也当之无愧地成为那个时代的“青铜之冠”。
1996年6月,发现石甲坑
1996年6月的一天,正是酷暑前难得的清爽天气。抱着半郊游的心态,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几名学生来到秦始皇陵实习。很随意的一铲中,却似乎有了一些微小的变化。在这一铲的泥土中,隐约有一些红烧土与木炭灰的痕迹,学生们顿时兴奋起来。
红烧土与木炭灰是考古工作的指南针,它们是高规格陪葬坑的标志。当年出土兵马俑的地方,土地断层中就有红烧土的存在,难道说,这里是另一处地下兵团么?
经过漫长的勘探工作,考古人员精心的挖开了一个153平方米的小坑,令他们大为不解的是,这个坑内并没有兵马俑,而是摆满了数以万计的石质盔甲,这是什么样的墓藏坑?坑内为什么只有石甲而没有俑呢?
这座陪葬坑位于始皇陵封土东南200米处的内外城垣之间,占地面积13000多平方米。是迄今为止秦始皇陵园城垣以内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陪葬坑,与外城以东的兵马俑一号坑面积相当。
从坍塌的坑边看,这些石甲衣与兵马俑的排列方式一样,都是每4件一排,样式也与兵马俑身上所穿的甲衣相同。这是十分有趣的发现,难道说,这些甲衣是为埋在不远处的秦俑做的么?但是,秦俑是死物,它们怎么能自已穿上甲衣呢?
这个考古发现迅速传遍了全国。于是,人们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在秦始皇的身上。
《史记》中记载的巨大陵墓就是赢政经营来世的最好证明,可是,人们已知的发现会不会只是陵墓的一部分呢?石甲衣又有什么用途呢?
首先,考古人员希望找到甲衣的制作方法。
现代的切割手段最小可以将石片切至0。5公分,可是,甲衣上的石片大多只有0。3公分的厚度。可见,古人不可能对石甲进行大批量的机械加工,要想做出石甲,只能一片片的用手工磨制。
解决了甲片的制作,考古人员还有一关,古人是如何在甲片上打孔的呢?这种石灰石材质极脆,在打孔中十分容易碎裂。只有不断的浇水,才能保证顺利工作。3名考古人员整整用了3个月的时间才完成了一件600片甲衣的制作。于是,人们计算,如果这10000多平米的陪葬坑内全部为石铠甲,那么至少需要3600人干上整整1年。
可是,秦始皇为什么要耗费如此大的人力与物力去制造没有实战用途的甲衣呢?结论只有一个,这些石甲衣与兵马俑一样,只是秦始皇陵墓的冥器。
有专家推断,兵马俑是始皇帝的地下军团,而石甲坑正是这个军团的武备库。用8000陶兵陶马做护卫,以上万件石甲衣为武备,自人类抒写文明史以来,再没有那一位帝王能有如此大的手笔,在地下埋藏这样一支绝无仅有的生力大军。
然而,秦始皇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呢?考古学家认为,这8000兵马面向东方,随时准备出击。如果西方六国的君主在阴间复辟谋反,这些军队,将用来与反叛者进行殊死决战。
不难想像,秦始皇的真正用意是,可以在死后一统冥界,在阴世间继续千秋万世的伟业……
2000年6月,出土文官俑
2000年6月,又一座特殊的陪葬坑被发掘,对秦陵的研究也再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这座地坑的墓道内摆满了陪葬战马的尸骨,主室是与实物等比例大小的房间,除了宽敞的大厅外,一侧还备有厢房。考古人员对这些出土的陶俑进行了精心的修复,令他们大为不解的是,出土的12个陶俑没有一位是身穿铠甲的战士,他们头戴长冠,衣袖翩翩,双手都笼在袖中,腰带下似乎还挂有一些小器件。这些小物件是做什么用的?这个陶俑的穿着为什么与兵马俑相差的如此悬殊呢?
经过专家的研究发现,这些陶俑应该是不同于武士的文官俑。他们是秦陵第一次出土的文官陶俑,这对秦始皇陵的研究意义重大。要想了解这12个陶俑的含义,首先需要知道他们做的是什么样的官?
答案就在坑底,一些铜钺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钺在秦朝是一种法制和强权的象征,在当时,持钺者应该掌司法。经过修复,其中2个陶俑恰好露出持钺的架式。原来,这里是秦始皇的司法机关,12陶俑是各司其职的司法官员。
秦始皇以法制代替人制,秦朝的刑罚之重为历朝历代之首。在湖北省云梦县发现的秦代竹简中记录到,如果士兵不能按时归还政府的借贷,论律当斩。制定和推行严厉的法典,是秦始皇治理乱世的根本国策。始皇帝把这个倚为左右手的司法部门带入地下,当然是要在阴间继续推行他以法治国的理念。
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2000年来静寂安祥的秦陵犹如显影的照片,逐渐还原着历史的颜色。
近年来的不断发现一次次震撼着考古人员的心灵。内城之中出土的铜车马为帝王出巡所用,百戏俑如同娱乐场,内外城之间的珍禽异兽坑就好比宫廷苑囿,而远离宫城的兵马俑正是守卫京都的禁卫军。
秦始皇在地下建筑的原本就不仅仅是一个陵墓,而是大秦帝国的缩影。考古人员认为,如今已经挖掘的陪葬坑只是秦陵的一部分,估计出土的秦陵文物还不足地下埋藏的十分之一。
2000多年前,秦人开彊拓土,以其坚韧卓绝的毅力、坦荡豁达的胸襟缔造了统一强大的帝国。而后,他们赋予这些陪葬物以生命力,直到今天,仍以呼之欲出的气势,震惊着整个世界。
传说中的地宫
“秦始皇帝葬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河,黄金为凫雁,珍宝之藏,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
—《汉书·楚元王传》
“始皇葬骊山,。。。。。。被以珠玉,饰以翡翠,中成游观,上成山林。”
—《汉书·贾山传》
“始皇葬郦山。。。。。。下锢三泉,周回七百步,以明月为珠。鱼膏为脂烛,金银为凫雁。金蚕三十箱,四门施徽,奢侈太过。”
—《三辅故事》
“始皇冢中,以夜光珠为日月,殿悬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