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067-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

第15章

067-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第15章

小说: 067-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姜丸夹和用之。 
人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一种妇人,平时任气,易为七情所伤,适月事 
经季不行,一身百病,胸臆气填,呕恶全不入食,入食则吐痰涎。或一块如核,窒塞胸喉而 
痛;或一块如卵,筑触心下而疼;或腹中块物,动而作痛,攻刺腰背,时发哄热,四肢乏力, 
脚不能行,小便白浊浮油,带下淋沥,日就瘦弱,全似虚劳。然而谷虽不入,果子杂物常喜 
食 
枣、乌梅同煎。半夏理气消痰,缩砂安胎顺气,北梗以开胸喉之隔,服之自然安平。若妄以 
刚剂温胃,胎气必烦,病无由愈。白浊一节,谨勿燥涩,二陈东加白茯苓以下白丸子(方并 
见痰涎类)可也。若夫七情所发,逆气填胸,不惟核膜上塞咽喉,甚者攻击满闷欲绝,产后 
尤多有之。故曰产前安胎,产后调气。(男女或有胸喉间梅核作恙者,触事勿怒,饮食勿冷 
。) 


卷之五诸气
诸气证治
内容:和剂七气汤 治七气所伤,痰涎结聚,心腹刺痛,不能饮食。 
半夏(制,焙,五两) 人参 辣桂(去粗皮。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大盏,姜五片,枣一枚,煎至七分,食前服。 
和剂治中汤(方见脾胃门。) 
沉香降气汤 治阴阳交滞,心腹胀满,留饮停酸,积冷诸证。 
沉香(一两二钱) 缩砂仁(三两) 甘草( ,二两半) 香附(炒,净,一斤) 
上末。每一钱,盐一点,沸汤点下。 
大沉香丸 治一切冷气攻心,腹刺痛,胸膈噎塞,妇人血气刺痛,并宜服之。(方见心 
气类 
三因七气汤 证治如前,有热者可用此。 
半夏(五两) 茯苓(四两) 浓朴(制,三两) 紫苏叶(二两) 
上锉散。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七片,枣二枚,煎六分,不时服。 
易简二陈汤(方见痰涎门。) 
枳壳散(方见香港脚门。)治证同前,加南木香煎服。 
和剂流气饮调营卫,利三焦,行痞滞,消肿胀。 
橘红 青皮 紫苏叶 浓朴(制) 香附(炒,净) 甘草(炙。各四两) 木通(二 
两) 大腹皮 丁皮 槟榔 辣桂 木香 草果仁 蓬莪术(煨) 藿香叶(各一两半) 麦 
门冬 人参 白术 木瓜 赤茯苓 石菖蒲 白芷 半夏(制) 枳壳(制。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三钱,姜四片,枣二枚,煎服。(余见水肿门。) 
指迷七气汤 治七情相干,阴阳不得升降,气道壅滞,攻冲作疼。 
青皮 陈皮 桔梗 蓬莪术 辣桂 藿香 益智仁(各一两) 香附(一两半) 甘草 
(炙,三 
上锉散。每服三钱,水一盏,姜四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时服。 
顺气木香散 治冷证肿胀泄泻。 
良姜 干姜(炮) 茴香(炒) 缩砂仁 辣桂 橘红 浓朴(姜汁炙,焙) 甘草( ) 
苍术(炒) 丁皮 桔梗(各等分) 
上末。每二钱半,姜、枣煎,食前服。 
三和散 和畅三焦,治痞胀浮肿。 
大腹皮(炒) 紫苏茎叶 沉香 宣木瓜(切,焙) 羌活(各一两) 白术 川芎 木 
香甘草(炒) 陈橘皮(去白) 槟榔(湿纸煨。各三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