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情的艺术--人类交际的终生艺术[德]布里吉特·布森克普夫-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就为一次友好的谈话打下良好的基础。
“双捆综合病症”
如果刚刚认识一对男女,他们的肢体信号同他们所说的话并不一致,而是跟
心理所想的一致,那么,他们都会觉得非常迷茫,不知所措。因为谈话的伙伴并
不能直接察觉出他/ 她的想法,从而使其困惑于各种各样截然不同的信息渠道。
如果我们谈及我们的许多内心想法,那种亲密感就会自发形成。它是相互间
行为的一种坦诚的形式,并不是建立在各种迷惑手段上。如果我们从言语性和非
言语性的交际渠道得到不同的且相互抵触的信息,这种情况下,非言语性的信息
往往占据一定的优势。如果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说:“谢谢你的邀请”,但她却
通过局促不安的举止和僵硬呆板的面容非言语性地表达出:“我感到不舒服,我
宁可走!”那么,这个男人就不会相信她说话的内容,而会掂量她非语言性的信
号。这两种信息渠道之间的矛盾我们称之为“双捆综合病症”。
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碰到各种各样不同的信息,这样就发展了他们的
神经机能行为。孩子会通过父母亲的举止、姿势及面部表情来领会他们的情感。
较好的还是母亲坦诚的语句:“我小时候,就不敢爬这个,因为我总是害怕。
但你肯定能行!”如果母亲说出了她心中的不安,孩子也是能应付这一切的。
喜欢依赖别人的孩子,往往对父母或相关人员的言语行为和面部表情特别敏
感,他们能够从父母的脸上“读”出什么,并做出受到委屈、倍感失望的反应。
碰到最糟糕的情况时,甚至会出现一些神经质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在他们得到各
种各样不同的信息时。在我的培训班上常常有一些男男女女,他们将周围世界看
作是充满了让人迷惑不解的信号,自己心中总是为此感到不快。这种人大多数在
处理亲近原理时存在一些问题。
达克玛是个典型的例子:她29岁,是个会计,单身,在工作中井然有序,认
真细致,但内心总感到孤独寂寞,毫无动力。她那位谨小慎微的母亲尽量保护她,
呵护她,老是害怕她受到伤害,几乎不让她同同龄的人一起玩耍。然而,每当母
亲的客人或朋友来了,她就转换了场景,并说达克玛总是这么胆怯,对任何事情
都没有信心。
这位母亲一方面处于自己的害怕心理,表现出极强的占有欲,表现得非常关
心她的女儿;另一方面她自己又常常跟女儿过不去,言语上指责她,而对达克玛
来说,并没有一个明显站得住脚的原因。虽然她也试着去接近母亲,但还是害怕
她母亲那变幻莫测的情绪。
过去,调情对于达克玛这个成年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痛苦。
如果一个男人向她微微一笑或者跟她搭话,她就已经知道这种场合的结局必
定是很不舒服的。她的恐惧和不安感染到那些想结识她的男人,大多数人在这种
紧张气氛下都会寻求解脱和逃离,这正如她在自己的“自我实现预言”中所预示
的那样。
这个女人后来在一次治疗中认识到,她过去部分地沿袭了她母亲的机制,从
而不停地向伙伴发出一些矛盾的信号。
如果一个男人很令她满意,她就自发地笑笑,满含要求地看着他。如果这个
男人先开始讲话,她不能对付两人在这种调情场合的接近。她的反应要不是沉默
寡言,甚至给予回绝,要不她就通过身体发出一些排斥对方的信号。达克玛通过
对她的母女关系所进行的分析学会了拆除那些矛盾的信号,学会了真诚地传递自
己想同别人交际的愿望。她可以在调情场合中说出自己内心的不安,以此营造一
种谈话气氛,可能使双方感到非常亲密。
我该怎样停顿
我们每一个人都熟悉一种感觉,就是某次谈话突然出现了中断,也就是“无
电静寂时刻”,很少有人认为这种中断令人感到舒适。
如果谈话中断时间太长,对这个场合的评价大多会更糟糕。
是因为谈话的一方对另一方不感兴趣才沉默不语的吗?他们是不是没有把握,
不知道对方是否有兴趣和他继续交谈?难道是他们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吗?
中断通常被认为是消极的交际中断,或者表示拒绝继续谈话。要评价相互间
行为的质量,重要的不仅仅是谈话中断的时间以及中断的次数,两人之间的整体
关系也是关键的。比如,一对恋人,手拉手地面对面坐着,两人在长时间地眉目
传情,这种谈话终止肯定会让对方感到无比幸福惬意。
如果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刚刚结识,由于这个男人对女人的每一个问题总是
只做一个简短的回答,然后就沉默不语,造成这个女人一直要费尽心思,才能维
持着相互的谈话。这样的中断就会让她觉得非常痛苦。中断的时间越长,心中的
不安就越强烈,中断之后谁又会第一个挑起话题继续聊下去呢?
在这一点上,理论上也存在一些会话规则。如果上一句话是男人说的,那中
断之后女人就应该先开口将谈话继续下去,如果上一句话是女人说的,那男人就
会在中断之后提出一个问题来表明自己的兴趣。
让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谈话中断的原因,以及它什么时候出现?谈话中断有两
种原因。当我们说话时突然不知道一个单词该怎么说或者是语流被打断,这时就
会产生一些填充式的中断,我们可以轻轻咳嗽一声,或者用“啊哈”和“嗯”来
消除这种中断;另一种中断叫做无语中断,持续的时间很长,伴随的是对方的回
避。
无语中断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导致接触的破裂,它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表明
另一方对继续谈话毫无兴趣。
如果两个人在谈论一个非常复杂的知识领域,那他们也会利用停顿时间来集
中搜索自己的思绪,这种情况下中断是思维的休息,而巳大多数谈话伙伴也会如
是理解。
在朋友之间,较长的谈话中断也会被用于表露心情,愤怒、生气、失望或是
权力,但可惜的是,总是有一些关系中,用于惩罚对方的谈话中断安排得非常细
致,让人难以捉摸。
曾经有一对有严重交际障碍的人给我讲述下面这个故事:如果一方在冲突时
言语上伤害了另一方,另一方就会报仇,也就是拒绝回答,保持缄默,有时甚至
能持续好几天。这种被迫的谈话中断就是一种权利的显示。
时间较长的中断往往较为咄咄逼人,造成紧张的心理。
它是一个证明主导地位的工具。谈话一方的大多数都会在停顿之后努力继续
交谈,如果另一方的反应也就是三言两语,甚至他压根就不做出任何反应,那这
样的停顿在一些人看来是无法忍受的。
克里斯蒂安娜·多尔姆曾对一个陌生男人和一个女人的谈话进行分析并发现,
中断是一个重要的预言家,能够判断出两者关系的质量。如果一开始两人的谈话
中断时间就很长,那这种情况大多数会保持到最后。这意味着两个陌生人从开始
就判定了双方的谈话是否真的值得。开始停顿的时间越短,双方的兴趣就越浓。
开始两分钟的谈话,停顿时间长度同整个谈话中停顿的时间长度是密切相关的。
缺乏自我意识的男人从一开始就会放弃,他沉默不语,或者在谈话中停顿较
长时间,以此来摆脱相互的接触和交往。由于许多女人不希望始终是自己一个人
在讲话,而对方却一声不吭,因而经过几次言语性的努力之后,她们也会沉默不
语。倘若一个自信的男人仰慕一个女人,他会避免谈话时出现停顿,他会尽量用
言语来取悦于这个女人。
假如谈话伙伴对所有问题只是用一个“是”或“不是”来回答,相互接触就
变成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停顿会引起双方的不快,经常会导致一方拒绝目光交
流。
谁先开口?
▲对谈话有较大兴趣的并且无论如何也要让谈话继续进行下去的人。
▲不太紧张的人。
因为停顿会让人紧张,所以那种安静让谁备感痛苦,谁就会先打破寂静。谈
话出现中断的原因还有:缺少谈话素材,个人的不安,不感兴趣,缺乏自我意识
或者腼腆害羞。“停顿!”这个求爱口号在第一次调情谈话中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中断的时间越短,人们对双方相遇的评价就越为生动,越为有趣。
一缕目光
接触性交谈
▲通常情况下都是男人先对女人说第一句话。
▲如果女人抓住主动权,说出第一句话以便开辟双方的接触,她们也会有较
好的机会,男人做出回答的可能性是相反情况下的双倍。
▲如果人们在开口讲第一句话时提出一个问题,这往往是一种好手段,因为
它包括对另一方的谈话要求,许多情况下大家出于礼貌都会做出回答。
▲如果谁在第一次谈话时发出一些言语范围和非言语范围内不同的信号,就
会让对方感到迷惑不解。如果所接受的信号是矛盾的,那人们会更相信肢体语言
而不是口头上的话语。
▲如果谁害怕先开口,对他来说重要的就是通过心理分析找出害怕的起因
(害怕被拒绝,缺乏自信,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害怕造成不良后果等等)。每
一次同一潜在的调情伙伴相遇时都会陷入恐慌的人,应该要求得到心理上的援助。
这种恐惧完全是个障碍,让人觉得调情是极为痛苦的。
▲如果调情谈话的一开始就出现较长时间的中断,那它会导致对这种情况的
负面评价。男女之间谈话时中断越少,双方的兴趣就越浓。没有长时间停顿的好
开端,往往也会在谈话的进一步发展中酿成一次激动人心的调情。
调情六号杀手:停顿
许多情况下停顿给人的感觉就是拒绝继续交谈。
如果一个女人对男人礼貌性的问题只是做三言两语的回答或不作任何反应,
那这个男人就会觉得她的停顿是消极的交际中断。如果在停顿时还伴随着一方的
转身回避,很明显这一方非常希望中断两者的交际。那些对所提的问题仅用停顿
来回答的人,一定是在避免一点:一种舒适的调情氛围。
女人耸肩,
这是得到普遍认可的行为方式,
它可以阻止伙伴一些侵略性的行为。
CHAPTER 3 调情及求爱阶段
在我的调情讲座中经常有些学员问我:
人们是怎样来定义调情的?
调情是古已有之的男女性爱的序曲吗?
调情的目的是性交吗?
人们怎样来区分男女间的调情和相互间的平常交际?
调情又是起于何处,终于何时呢?
为了让这些迷惑不再升级,我们试图通过各种不同的定义来使这一神秘的事
情能够更有秩序地进行。
当人们想要寻求伴侣,并想有一些性活动时,人们会调情。但是,有时即使
他们对对方没有性交的兴趣,他们也会调情。人们可能是出于消磨时间而调情,
出于交际,出于自我证明,测试一下自己的能耐,也出于事业的原因,比如在经
济上提高一下自己的地位;但也有的是出于爱情。当然,人们调情的目的和原因
还是因人而异,并非千篇一律。调情的方式可能有多种:眉目传情,嫣然一笑,
寻求靠近,用非常优美的声音讲话等等。
然而调情场景并不是明确清楚的:我可以有意识地使用这些信号,也可以施
用一些迷惑伎俩来赢得好感或获得其他优势。
调情中并不存在普遍可行的规则,正是这一点造成了男女之间的紧张。调情
者会暗示出自己的兴趣,但他们并不会做任何许诺。在相互接触的早期阶段,双
方随时都有可能撤出相互交际的场景。
调情的同义词有很多,在杜登词典里可以读到的是“谈情说爱”,意指第一
次向对方表白自己的爱,毫无约束的游戏,自我展示的行为,一种无害的卖弄风
情的爱情游戏,没有点燃的爱情火花游戏。
“调情”这个词起源于拉丁语中一种花卉的名称。“弗罗丝”(调情)在古
法语中专指宫廷里的谄媚。1890年之后,“调情”在英语中成为一个动词或名词,
在德语国家和地区“调情”作为这一概念是在1950年之后才出现的。
我对调情所倾向的定义是:调情是男女间的相互行为的一种游戏性的形式。
这种游戏是求爱的第一步吗?
从生物学上讲,求爱行为的目的非常明显:性交。“被称为是求爱行为的是
指那种产生密切关系的过程,其间可能出现一些性交行为。”民俗学家格拉姆将
求爱行为定义为铸就一对成功伴侣之前的行为。
调情的目的并不是性交,而是向伴侣传递自己想与对方(性)亲密的欲望。
虽然调情者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目的,但调情是用它的性交目的来定义的,并因此
而更具吸引力。 ——卡尔· 格拉姆
大卫·吉文斯曾经对调情中非言语性的交际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将人的
求爱行为分成5 个阶段。人的求爱行为就像一套内容丰富多彩的节目,每个节目
的目的各不相同,人们将前三个阶段既可以解释为调情又可以解释为求爱。最后
两个阶段的目的则是性的融合。
当一对陌生男女调情及求爱时,我们也在场,我们肯定能清楚地区分典型初
识场景的不同阶段。当然,有些个别阶段也可能会偏离“标准”,但人类的相互
接触不可能像我们假设的那样独到,而是在大部分情况下都符合一定的规则。调
情过程中,“阻力的多样性”阻止或改变了我们的调情方式。我们在描写人际相
遇时还是要将这一调情场景简单化,而不会另外将其复杂化。我们在从一辆维也
纳火车站开往布雷根茨的火车上碰到对旅行者,并观察了两人的调情活动。火车
的开车时间:10: 20 ,到达布雷根茨的时间为:19: 13 。近9 个小时的火车
行程让双方有足够的时间来相互认识,千载难逢的是:正好只有他们两人在这一
节车厢里。如果再上来一位男士,对他就是一种“障碍”,因为这个调情男士会
将他看作是自己的竞争对手。由于女人只会从这两位男士中挑选一位更加有魅力、
有情趣的男士,调情场合就会变成竞争场面。
如果上车的是位女士,情况正好相反。此时,女士们就处在一种相互竞争的
情景中。当然,她们也可能联合起来两人相互聊天,这位男士就被认为是一次毫
无约束的闲聊的障碍因素。
这对男女是怎样确定交际阶段呢?
第一阶段:聚精会神摇序和礼貌程序
克里斯蒂安娜·贝克曼,38岁,一家保险公司的涉外工作人员,保养得非常
好,富有魅力,已经找到位置坐下来,并把她的行李放置好。这时,进来一位药
剂师,根尔诺特·史泰德,51岁,税收咨询者,高个头,长着深褐色头发,戴着
一副眼镜。
他礼貌地问道:“请问,这儿有人吗?”贝克曼女士说:“没有,肯定没有。”
说着,他就帮她把箱子放到上面的行李架上。由于这些座位都不是预定的,因此
两人都坐到窗户旁边,相互短暂地看一眼,便微微一笑,暂且回避目光的交流。
尽管火车还没有开出站,这位女士还是饶有兴致地朝窗户外面望而那位男士
则从箱子里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