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书读完了 金克木著 >

第17章

书读完了 金克木著-第17章

小说: 书读完了 金克木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弟妻子离散”,若不改变,要同乐也乐不起来。前面说了,后面略去,彼此会
意,单说同乐。作八股,学应对,都得会这一套。会说可以不说的话,又会不说
非说不可的话。言与意相掩而互明,好比太极图。这是不以言传的古书诀窍。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
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
不可焉,然后去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
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
    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这是三股,股内又有股。主旨在第三股。连上总结才见本意。把杀的责任推
到国人身上,自己不负责。这样就“可以为民父母”了。他杀了人也不算是他杀
的。若是见不可杀焉,怎么办呢?应当还有一股,不提了。八股文体是论题,论
意义,不管说的对不对全不全的。

    着重排比意义的在《孟子》中也不是完全没有。

    孟子谓齐宣王曰: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去)楚游者,比(到)其反(返)也,则冻
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绝交)
    曰:士师不能治士(朱注说,士师是狱官,下面有一些士归他管)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罢免)
    曰:四境之内(国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这段词句对偶不整齐,也是三股。第三股残缺不全,只有一半。三股是三层
意思,一层逼一层,最后逼上王爷自己,只好残缺了。结尾很妙,是到今天还为
大家所熟悉的一句话。

    非常明显,孟子的辩论常用譬喻,用类推法。这法不仅是他一个人会用,中
国古往今来人人都会用。作比喻,引同类,这就是推理了。照这样用形象排比推
理作出文章来就有声有色了。这正是八股文体,也是《四书》文体。

    朱文公晦庵编订《四书》,集别人解说加上自己的意思作《注》,是“述而
不作”的著作。他当然不是为了树立文体榜样,教作文,结果却是立下一种文体
延续五百年以上。《四书》出八股之题,又出八股之体。这种“体”无“心”而
有“心”,有“心”而无“心”,“心”“体”一致,是“应对”,应皇帝,对
策。所以还得回到策问和对策。

    对策从汉代以来始终未断,不过只用于殿试。到清末光绪年间还有。这时内
容文字千篇一律。规定不许有空格,所以那些必须提到又必须抬头高一格两格三
格的皇帝朝廷等字眼前面一行要刚好写到底不留空白(考卷有行无格)。因此非
用固定的四六对句限制字数不可。阅卷的不看内容,因为到殿试时不会有人用违
碍字眼了。(“磨勘”的还得看,但后来也流于形式。)看殿试卷只望一眼字迹,
所以写字必须极其工整,卷子干干净净。在清代中叶,这种字是中进士点翰林学
士的人都会写的,叫做“馆阁体”。从汉代董仲舒起,有的对策也认真提出意见,
到后代这是极其稀少的。这种文不会使皇帝和大臣喜欢,所以策论比不上八股文
和试帖诗。诗又不如文重要。策论为什么不能认真?怎样才算好?坏的如上所述
只是写字。好的也很简单,作法同八股一样,说中听的废话。可举清初开国时的
一道题和文,一看就明白了(《丛话》卷八)。

    顺治六年己丑(一六四九)策问题:

    从古帝王以天下为一家。予自入中原以来,满汉曾无异视,而远迩百姓犹未
同风。岂满人尚质,汉人尚文,习俗或不同欤?抑音语未通,意见偶殊,畛城尚
未化欤?今欲联满汉为一体,使之同心合力欢然无间,何道而可?要言可行,不
用四六旧套,予将亲览焉。

    这道题可难作了。不比《四书》题可以照朱注敷衍成篇。若是用四六骈体,
只堆砌辞藻典故可以含混,又不许。既需“要言”(要言不烦),还要“可行”
(切实可行)。这时离甲申(一六四四)明亡不过五年,南明虽亡,桂王尚在。
剃发留辫,限期十天,杀了多少人,强迫汉人从满俗。这时要求满汉一体,怎么
办得到?题中只提“文”、“质”和音声言语不同,岂是要领?满汉关系不仅是
民族关系,又是官民和军民关系。对策中若一言不合就会出大问题。出题者心思
深,答题者心思必须巧,非精通八股神髓者作不到。《丛话》引了清初“时文”
大家刘子壮(克猷)的“廷对”。刘在当年中了状元,入了翰林,当然是受皇帝
赏识的。且看他怎么作此难题,上条陈,提对策。文长不能全录。摘录前半及末
尾加点评说。

    臣闻:人君致治,在力行不在多言。人臣进言,与其文勿宁其质。

    这个帽子戴得好,既是八股“破题”,又是两股对偶。妙在就用题中的文字,
点出“文”和“质”。既是说我讲直话不拐弯子,不用典故骈体掩饰,响应皇帝
提问中的不用“四六”的要求,而且弃汉人所“尚”之“文”,用满人所“尚”
之“质”,暗中呈上降表,预示全篇之意是要使汉人服从满人,皇帝看了岂有不
喜之理?敷衍题目即顺着皇帝讲,用你的话。这正是八股精神,代圣人讲话,说
了半天还是自己一句话没说,把题中的话算作自己的。下文又接得好,是一个路
数。

    夫帝王以天下为一家,则满汉皆一家也。然朝廷虽无异视,而百姓不能不异
也。即满人汉人亦不能不相异也。

    这等于八股的“小讲”,是“承,转”。还是没有一句自己的话,只述题而
不作。可是再这样下去不行,还得出点实在的,发挥圣人之意。

    其所以异视者何也?

    替皇帝发问,依对话体。怎么回答?说是汉人一见满人就害怕,又有仗势欺
人的,“挟之为重者以相恐”,实际上说的还是汉人。

    边防之外,愚懦之民,见一满人则先惊之矣。又有挟之以为重者以相恐。其
实满人之与汉人未尝不相爱也。处事未尝不明,守法未尝不坚,居身未尝不廉也。
而小民预有畏怯之意,虽其极有理之事,常恐不能自直于前,则其势不能以卒
(猝)合。而又时当革命(改朝换代,词出于《易经》)之初,民重其生,是以
虽有相爱之诚而不敢相信,虽无相陵之意而先以自怯。此百姓之所为异也。

    好!满汉相爱而又不能猝然相合,为什么?怪汉人。满人明白事理,又守法,
又廉洁,只怪汉人先心里害怕,有理也不敢讲。这些话中一个典故也没有用,入
关不久的年轻满族皇帝(事实上是摄政王多尔衮,他即将失势)是看得懂的,不
会误解。这是一股,说汉人。还得对上一股,要再讲讲满人。怎么讲?这要费心
思,显才华了。

    满人有开创之功,其权不得不重。满人有勤劳之绩,其势不得不隆。汉人虽
处尊贵之位,其力固不敢相抗,其志固不能必行也。其中(满人)自专者未免轻
汉人为善狡,为朋交。其中(汉人)自疑者未免惧满人之多强,之多势。是以有
怀而不能相喻,有力而不能自尽也。此满汉之相为异也。

    不愧得中状元。这一股说满人打天下不能不有权有势。还是怪汉人不好。不
能尽力,只怪你自己。两股一毕,还必须出点主意才行。

    今欲去其异而同之。
    臣谓:满人尚质,以文辅之。汉人尚文,以质辅之。

    完完全全的八股文体,《四书》腔调。就用你的话,不出题之外。问话是当
今圣人即皇帝的。用古圣人即孔子的路数来回答就错不了。对方问政,孔子就论
政。对方言利,孟子就抓住利字作文章。要当孔孟之徒,必须遵从朱子编注《四
书》之道。这也是“述而不作”,最为稳妥。可是空话之外还得有实际办法。怎
么“以文辅之”?

    其以文辅之者,设满学焉。或于国子监,或于教习庶吉士,使凄《四书》以
通其理,观《通鉴纲目》以习其事,限为岁月以考之。

    《四书》是朱夫子的,不是孔子的礼、乐、诗。《纲目》也是朱夫子编的。
不是司马光的原著。还得考试。这是将千百年来汉人行之有效的方法献计献策。
这是一股,讲满人。这段文下还有些细节描述,不抄了。

    其以质辅之者,凡在官,以实事责之。

    这一股的话很多。对汉人一一指出各种官吏,各种百姓,如何考核,考核什
么。也不抄了。两股完了,合起来说,仍是八股文体。

    如是,则习俗虽不齐,道德同之也。音语虽未通,气类习之也。意见虽偶殊。
义理达之也。一文,一质,方将变通古今,转移造物,而何所不化之畛域哉?

    归结到题中的原话,“习俗”,“音语”,“意见”,“珍域”。文章作到
这里已经够好了。但是中进士点状元有余,要打动皇帝圣心,还得显点本事,提
出可行的建议,为皇帝着想。

    抑臣所祈者:愿复古日御便殿之制。令大臣如唐虞君臣之论道,取章奏面相
议订。谏官仍得于仗下封驳。则上下情通,满汉道合,中外权均,宰相不仅以奉
行为职,卿贰不仅以署纸为能,则中心隐微皆可告语。而海荒万里如在目前,此
古和衷之美也。又何远近百姓之风之不可同欤?

    好极了。恢复唐虞古制就是说皇帝成为尧舜。天天和大臣见面就是表示皇帝
“乾纲独断”,使大臣不敢相欺。章奏要“面相议订”就是在皇帝监督之下。谏
官仍得“封驳”就是加上制约。“上下情通”就可“中外权均”了。“中外”是
指朝里朝外,亦即中央和地方。两边权均,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最高大权最后
决断必归皇帝一手掌握“一言九鼎”了。作为文章,无论内容形式都深得朱夫子
晦庵编《四书》的精神要领。无怪乎这位湖北黄冈的刘状元声名显赫得到皇帝宠
幸了。然而他的政绩是什么?没有去查考,也不必去查考。清初几件大事中好像
都没有他。又说是年纪不大就去世了,没来得及。实际上,顺治皇帝也和他一样
短命。以后康雍乾三朝不是实现了他的对策吗?若皇帝采纳了,那位献策的臣子
就不会掌权了。曾国藩深通“求阀(缺)”之道,所以他在翰林院无所作为,只
讲理学,作诗文。一组织湘军便显得出众了。现只论文。这篇满清“开国有数文
字”确实是好文章。不是八股而又是八股,不是骈文而又是骈文,读一遍是不会
吃亏的。但须读原文,是“尚质”的,并不难懂。若只译成白话看,全成了废话。
八股对策的神气和意味不免要打折扣了。白话好文章译成古文也不行。

    这样的对策或“议对”只能在顺治六年有。因为顺治元年清政府入关。二年
大军南下在扬州等地屠城,灭南京明弘光朝,下剃发令,限期十天,汉族男子一
律剃长发留辫子(到太平天国才留长发,故称“长毛”)。这时用的是镇压政策。
以后几年,东南、西南明朝的唐王、鲁王、桂王反抗势力不小,还得依靠吴三桂
等汉人降将去打汉人。同时清宫廷内部也有变化。到顺治七年,摄政王多尔衮便
失势死去。八年,顺治皇帝十三岁亲政,随即宣布多尔衮罪状。所以顺治六年,
皇帝十二岁,正是和孝庄皇太后及一部分满洲大臣考虑形势及政策的时候。这篇
策问题不知出于什么人之手。也不知是否多尔衮事先同意。总之是适当其时。这
样重大的政治敏感问题不得皇上旨意谁敢写出来?到康熙削平吴三桂等三藩,雍
正兴文字狱,从此再不会有人触及满汉问题了。到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
林则徐的同乡朋友梁章钜编写《制艺丛话》成书时,可以将这篇对策全文收进去
了。八股文这时要第二次让位给策论了。第一次是康熙二年(一六六三),停止
八股文,改用策论。第二场仍由《四书》出题,但要作论,不用八股体,自然也
是遵顺治六年(一六四九)所定的不用四六对句。当时有人还画了八个盲人名
“八瞽图”,嘲笑八股。可是到康熙七年(一六六八),康熙杀摄政大臣鳌拜的
前一年,下诏恢复八股文。八股只停了六年。由此可见,至少在清代,八股和策
论的代兴与政治形势及政策多少有些关系。单就文体论,两者是一类,可为什么
议政的对策胜不过不议政的八股呢?从上面所引的汉代及南朝到顺治六年的策问
题就可以看出来。这种策论实在是题难出,文难作。作得再好,如刘状元的文章,
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能暗用也不能明用。闯祸的可能比得宠的可能大得多。反
而不如八股脱离实际,和唐朝的应制诗、清朝的试帖诗一样。诗题是“赋得”现
成诗句作诗,等于摘《四书》句为题作文。诗限五言八韵,等于文限八股七百字。
看这类诗文固定格式,作诗文的人和阅考卷的人都方便,朝廷也比较省心。一切
可作计算机式处理。考试本身的作用不过是“取士”。官做得好不好与诗文何干?
所以八股行时五百年以上也是不无道理的。可是为什么元明清三朝都看重《四书
》呢?从汉到宋,儒家重的都是《经》即《诗》、《书》、《易》、《礼》、《
春秋》啊。

    朱晦庵编定《四书》,意义是“对策”,结构也是八股式。《论语》、《孟
子》中有八股,也是后来所谓“语录”(就是“论语”)。《大学》、《中庸》
里也有八股,也是“语录”。两书对两文。同样,《论》、《孟》相对,《学》、
《庸》相对,又各自成两股。《大学》开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朱
改作新)民,在止于至善。”《中庸》开篇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
之谓教”。又是互相以三股对偶的。《大学》排了一个从人心到“天下”(统一
帝国)的程序。《中庸》也最后推到最广阔的“天下”(天地)。《中庸》说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自“修身”起。对上《大学》的从“格物”到“修身”
到“治国、平天下”的八项。《中庸》是文集。《大学》也是文集,经朱子又编
又补变成了统一体。《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所排列的程序中,“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中庸
》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两两相对,是朱子用以贯串《四书》的纲领。从“修身”到“治人”到“治天下
国家”就是晦庵夫子以《四书》作对策的用意,仿佛是八股的“破题”。将他改
编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通鉴纲目》联系一看会更明白。《纲目》着重的是
“正统”。意思是,南宋虽然偏安,还是“正统”,和刘备的蜀汉一样。南朝偏
安,也是“正统”,不算北朝。“统”最重要,不论疆域大小,首先得“一统江
山”。《四书》所着重的都是一统天下。孔、孟说得明白,《学》、《庸》更着
重天下,所以非选拔出来和《论》、《孟》并列不可。朱子学说在他生前和死后
都曾被当时南宋朝廷宣布为邪说,到末期又平反。从蒙族统治的元朝起,历经汉
族统治的明朝和满族统治的清朝,他都被尊为继承孔孟的大儒。他的《集注》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