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书读完了 金克木著 >

第41章

书读完了 金克木著-第41章

小说: 书读完了 金克木著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儿子或孙子不行,这是另一问题。主要是那条思路及其执行继续下来了。可以
问的是:秦为什么二世换了朝代而汉、唐、明可以不换?
    客:这是不是说,后来的思路和所作所为多少还合乎治“序”?秦二世是第
一次做试验所以不成功。
    主:不是第一次试验。秦国已实行多年了。秦始皇是想把天下变得和秦国一
样。秦二世和赵高不懂或不赞成继续始皇和李斯的思路,以为天下已定不必再像
始皇那样操心亲自每天阅一大堆文件亲自到各处跑了,不知新的文化场未能形成
正是危急之时。这里面有一个对人(不论贵贱)的看法问题。人的俑化和俑的人
化是两回事。人化俑不行。俑化人可以。始皇对此不能明白。他把“黔首”(老
百姓)搬来搬去,一搬就是多少万。不仅迁奴隶,还迁富户(当然连带他们所有
的奴隶)。这是把人当成俑。他以为兵和吏是俑,民也是俑,活着时就可以像死
后在墓中那样排列整齐,以为这就是治“序”。错了。所以不成功。若有俑化人,
那可能构成文化场的序。人化俑只能构成坟墓里的序。那不是治序而是死序。从
陈胜、吴广当戍卒可见秦的兵是俑。兵的来源,既不是征,也不是募,而是“一
锅端”(闾左)。秦实行的是商鞅以来的耕战两分法,也就是孔子教导的“足食、
足兵”二分法。(《论语·颜渊》)不过法家是硬来,儒家是软干,但都要求
“民信”。(商鞅徙木立信。)始皇把“民”硬性分割,一边人去种地,一边人
去当兵。这很简单,是把人当俑。没想到大雨误了行期,当斩,于是陈胜、吴广
开动了思想。怎么样都是死,造反还可能活。有选择了。人是能选择的动物,不
是无选择的俑。加上秦二世、赵高的糊涂和六国板块文化的余力,又没有板块王
国可以缓冲而由皇帝独自挑重担。这样,秦就垮了。在统一场中人的活动作用比
在板块中大。若反而把人当作比在板块中更少活动的俑,统一场自然有瓦解的危
险。这不是统一场不行,而是统一场的“序”所依靠的人尚未形成又受到阻挠。
不知这样说法通不通?
    客:什么是“俑化人”?还不清楚。
    主:我想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议会中有位名人演说。他主张英帝国统治殖
民地要兴办教育。不是普及教育,而是办大学教育,培养少数人当官吏。同时确
定文官制度,用中国式的考试办法。他预言,将来会有许多官吏,人是当地的人,
但说的是英国话,想的是英国人的想法,用英国文明治理当地。这就是俑化人的
理论构想吧?确实是人,但实际是俑。这和人化俑不同。那确实是俑,但实际是
人。那很危险。一旦人由隐而显要自作主张,作选择,就会出陈胜、吴广。俑化
人不同。确实是人,自己思想行动,自有选择,但实际是俑,所有自以为是自己
的一切都是外人教会的,自己不知不觉暗中照人的样,等于听从自己以外的指挥。
那样就可以治。是不是治“序”?不敢说。秦始皇需要培养俑化人,可是他只相
信“兵吏”,只要人化俑,所以失败。他不是两千多年后的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皇。
    客:你这套俑论或人论太抽象。还是回到秦和明、统一和板块的问题上来吧。
就中国历史说,乱“序”存在于板块文化场,治“序”存在于统一文化场。秦是
统一的大“场”。明像汉一样分割为板块。为什么秦治得短而明治得长?两朝皇
帝都是开始英明继任昏庸的。
    主:明朝虽然裂土封王,却不是战国、十六国、十国那样的板块。货和人的
流通比以前不知扩大了多少倍。文化比以前更像统一场。上层分封对朝廷不是利
而是害。到亡国时还闹福王、唐王、鲁王、桂王的纠纷。秦和明都是统一文化场,
用相类似的治“序”。明晚了一千几百年,各方面有大发展,应当是照秦“序”
更不行,为什么反而行呢?是不是秦“序”需要更为发达的条件,当时才开始,
汉朝还得分封板块,同时定于一尊,到元明时代才有更多的条件,更多的需要,
齐国公羊高讲《春秋》的理想要求“大一统”才可以实现了?
    客:明朝廷从上到下有什么发展了或变更了秦的不成功的制度的?
    主:这就还得回到人和俑的问题。文化的主体是人的活动。政治更是要看人。
秦的“治”是靠“兵吏”。兵属于军事,是另一回事,不必谈。吏,在秦是主要
的,因为有“苛法”和“酷刑”要吏来执掌,而且吏还要教“法令”,培养后继
人。全国这么大,又不分割为属国而一并划为三十六郡,朝廷直接统治而不间接
统治,这就更需要听指挥的直到最下层的官吏。东周列国时是贵族依血统分封,
层层把关。从《论语》可以看出,鲁国的国君是周的贵族下放。季氏三“家”是
分别为鲁君掌权的又一层贵族。阳货以及孔子门人冉有、季路等“家臣”是又一
层掌握实际直接治民的大小不等权力的。官吏从何而来?除贵族出身的以外,从
办私学的孔子那里来。阳货可以明劝暗令孔子做官。孔子的门徒除早死的颜回外
几乎都是官,或是可以做官的候补者。国君也常问孔子有什么门徒可以做官(从
政,为政)。大弟子冉有、季路都是季氏的家臣。季氏要出兵打仗,这两位还向
老师报告,挨了一顿批评。(《季氏》)还有弟子原思等人当地方官。孔子经常
出外周游列国作“客”。他是办私学培养并推荐官吏的,同时充当国和“家”的
政治顾问,“从大夫之后”。(《宪问》)用这一眼光读《论语》可以看出开篇
讲的“学”“习”就是学政治,学做官。孔子办的是政治大学,向各国政府输送
官吏。秦统一天下,当然不要这些给六国尽力的“客”和“私学”,一律取消。
可是官吏从哪里来?“以吏为师”。哪里来的那么多的吏?秦国原有的也不够用。
只好仍用当地原有的以及新由皇帝提拔出来的。这些官吏很靠不住。萧何就是一
例。他很能干,能当宰相,可是当小吏而不为秦用倒造了反。汉代在“萧(何)
规曹(参)随”袭用秦制以后才开始了新办法,“选举”(选拔,举荐),也就
是由当地名流推荐,于是有了“名流”、“门阀”。闹腾到三国时还不行。太学、
博士只念经书争派系无能力培养人。秦有七十多“博士”,恐怕是书呆子居多。
曹操、诸葛亮的兵法不知是从哪里学来的。唐太宗想出个统一考试的办法来,一
直传到明朝。分散培养,统一考取。分散的私学自然照统一的取录标准教。《文
选》中有“策秀才文”,那在唐以前。唐考诗赋,诗盛。宋考策论,散文兴。明
太祖出自民间,深知必须将人俑化,决定了将“经义”定为八股。这是秦以后的
大发明,一直行到十九世纪末。八股的好处暂不论,和小脚一样是明代文化的大
题目。可以说,到明代,秦制中心的官吏的从培养到选拔到控制使用的全套办法
才完成了。这个统一文化场有了治“序”的“人”的依靠了。这个文官制度和英
国先在印度后在本国实行的文官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各有为各自的“场”的
“序”服务的功效,为治大帝国所必需。
    客:恐怕还不止这一条吧?八股文培养书呆子,如何能进行有效的“治”呢?
    主:不错。这又是明清两代的大事。有个“僚”或“师爷”的系统。这仍是
秦代“以吏为师”的延续。大概各朝代都有。不过元明以前做官比较简单。白居
易、苏轼以诗人当刺史、太守,只要喝酒作诗就可以。在杭州各修一道堤就是了
不起的大事,至今还叫白堤、苏堤。元以后不同。文化场扩大而且复杂化。当官
做吏不那么容易了。萧何也罢,宋江也罢,都不够格了。吏需要专业化。于是出
现了一些会做官而又做不上官的人给官当实际工作人员,也就是“僚”。低的本
地人就当“吏”,像京戏《四进士》里的宋士杰,或是《红楼梦》里给贾雨村大
人出主意的“门子”。“僚”有门派,例如出名的“绍兴师爷”。这是战国时
“客”的转化,也是从周朝开始的“士”的演变。贵族大官除外。一个穷念书的,
或是阔少爷,考取进士,没在朝廷等候做大官而下放当知县,得到肥缺或瘠缺。
这比在翰林院陪皇帝候放差实惠。怎么当官?没学过。于是亲戚朋友以至于同学、
同乡、同榜考取的“同年”都来荐信了,荐来一批专业化的“师爷”或称幕僚帮
助当官。这主要有三行:一是“刑名”即司法,管问案子,要懂法律案例,可以
捞钱。“绍兴师爷”是这一行中最出名的。二是“钱谷”即财务,管税收和会计,
造假账,懂“四柱清册”,会办“交代”。(“四柱”是:旧管,新收,开除,
实在。)要贪污,不可缺少。三是“文案”即秘书,掌管文书往来。看来不重要,
可是公文和书信中一字一句用对用错可以升官或革职。应酬人的“八行”书信更
是写得好未必有功,写错了一定有过。“文案”还能代表官去联络关系,少受嫌
疑。有了这些“僚”或“幕”就可以“走马上任”了。到任上还得用好当地的
“吏”,交结好当地的“绅”,如退休在家的“老大人”和有在京在外当大官的
家属亲友以及什么“霸天”,否则也当不成官。这些都有了,那就可以作诗喝酒
打牌娶妾什么都干了。不用说上面还得有靠山。这一整套是明代完成的治“序”,
适合于大一统文化场。正史、实录、野史、诗、文、小说、戏曲里到处都是例子。
这是做官。要发财,这还不够,另有门路,就不必讲了。
    客:清末《老残游记》中的老残摇着串铃出入于官场和其他场,是不是也还
有一点战国板块文化场的乱“序”里的“客”的味道?他以医卜为生走江湖,不
是串连各文化信息场的一个“量子”吗?是两千多年的传统不衰还是残余呢?能
不能说,统一文化场需要一个一个的人作为“基本粒子”而以个人的各种平等结
合来组成有某种“序”的“场”;板块文化场不需要这样,是以家族或某种不由
自主的血缘、乡谊之类关系组成的集团为“分子”的?是不是在统一文化场出现
时才逼出一个一个的人,才发生所谓“人化俑”或“俑化人”的问题?
    主:秦始皇禁“挟书”只留下“博士”,烧书只留下医药卜筮农书,这就给
方士开了大门。他相信方士,求神仙。到汉代出现了儒生和方士的结合。天人、
谶纬之学兴盛起来。儒生本也属“客”。各种的“客”,包括讲“纵横”的“说
客”,也和方士结合了。战国的“客”化为后世走江湖和居庙堂的会读书作文又
会占卜和治病的“士”,以传说的姜太公和诸葛亮为首。大概板块文化场从未清
除,还时时占上风。有民俗心态作“窝主”,所以乱“序”中的人消灭不了,不
要这些人的治“序”也安稳不了。有文的文化成为统一文化场,那无文的文化场
还照旧遵从板块文化的“序”,仍行板块文化中的行规、帮规,有不结帮的帮。
    客:秦汉儒生和方士结合,后来的佛徒也是方士吧?
    主:这种“士”的问题是一时讲不明白的。


                      台词· 潜台词

    谈话必有对方,正如下棋必有对手。
    一个人谈话是自言自语,也就是以自己为对方。或则是有看不见的听众,现
在的,将来的,甚至过去的古人。这在舞台上叫做独白,这也可以是旁白,实际
上是不对台上人说话,而对台下人说话。古今中外的作书人大概都是这一类。
    下棋的两个人的无声对话,口不言而心谈话。有时心中的话还没有变成语言,
你来我去互猜心思。你这一着棋是什么用意?我该怎么回答?猜出你的,再用棋
子语言表示我的。所以下棋称为手谈,一点不错。
    用语言讲话和用棋子讲话属于同一类型。书上的话和口头的话有些不同,仍
是一类。互通信息,互猜心思,彼此心中有数。不过猜得对不对,合不合对方的
意,那可不一定。谈话和下棋面对面,可以当场验证。用书谈话,作者在先,读
者在后,那就难以取证,大半是各说各的。
    英国十九世纪作家盖斯凯尔夫人在她的小说《克兰福镇》中说过:“她自己
心中有数,我们心中也有数,她知道我们心中有数,我们也明知她知道我们心中
有数。”这下面应当还有一句话,作者没有说出来:“不过大家都不说出来罢了。”
    在舞台上,说出来的话叫做台词,没说出来的话叫做潜台词。不说的话往往
比说出的话更重要。演员的本领常在潜台词上。
    两人谈话称为对话。若有不说话的第三者从旁听到,若能再想到对话中的潜
台词,好比看人下棋或摆摆棋谱,也别有趣味。戏剧、电影、电视、小说的吸引
人常在这种趣味之中。中国古书记录一些对话,虽没有柏拉图的对话录那样世界
著名,却也是别具一格。记下的绝不是录音报道,自有记者的用意。他加了佐料,
甚至就是他的创作也未可知。不过这一层往往被人忽略。
    不到一百年前,读书的小孩子在“发蒙”以后正式读的第一部书是《论语》 ,
这里面有不少“至圣先师”孔子和别人的对话记录。书中有注,多半是揭露潜台
词,同时也是作注者的台词,里面还有他的潜台词。小孩子不知道这些,心中无
数。可是用小孩子的眼光一看,又会看出另外的潜台词,会发出小孩子的问题。
这会遭到大人谴责:小孩子懂得什么?书上讲的还有错?不可胡思乱想自作聪明。
一句句读下去,能背熟就好,将来受用无穷。不懂不要紧。“书读千遍,其义自
见”嘛。一遍遍重复,书上的也就变成你的了。
    《论语》是孔子的对话或独白的记录。不见得忠实,但花样很多。研究并发
掘孔子的潜台词的人和书古今中外多不胜举。他是圣人,自当如此。不过大家都
重视圣人之言,不大注意谈话对方。对话的门人弟子是贤人,还有人注意。此外
的对手就进入冷宫了。他们好像是陪圣人说话的道具。其实,将圣人和非圣人的
对话合看,加上可以挖出来或则加上去的潜台词,也许别有风光。
    例如孔子和阳货的对话。一个是圣人,一个是奸臣吧?总之,是掌权的坏人。
这两人怎么谈得起来?记的是,开头阳货找孔子,“孔子不见”。送来了礼,一
口猪。圣人不能缺礼,必须回拜。可是又不愿见他。于是打听到阳货大人不在家
才去拜访。这个行动也是语言。其中的潜台词是:“还了礼,可还是不见。你不
在家,这不怪我。”偏偏运气不帮忙,在路上遇见了。很可能是阳货权大,手下
人多,消息灵通。孔子名气大,行动无法隐瞒。所以阳货一得到情报,立刻堵上
路口。这有点像廉颇堵蔺相如演“将相和”的形式,内容可大不同。这一相遇,
圣与非圣之间出现了来回几次对答。阳货很不客气,到末了,直逼中宫,将了一
军,说:“年岁不饶人啊!”(“岁不我与。”)孔子回答:“好吧,我答应你,
我要出来做官了。”(“诺,吾将仕矣。”)这里有什么潜台词?一个心里说:“
我知道你不愿意在我手下工作,偏要逼你出来,看你怎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