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前期生活习俗史-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擦脸巾等。除头巾外,男子外出还要带上一把佩刀。女子服装与沙特阿拉
伯相同。农村妇女外出时戴一块花头巾。
饮食 也门的饮食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相同,只是有嚼喀特的嗜好。喀特
为多年生灌木,其树叶有兴奋神经的作用。喀特也称为阿拉伯茶。嚼喀特是
很讲究的,一般是从下午两点钟开始,直到晚上。嚼后的残渣往往留在嘴里,
直到腮帮子鼓起个鸡蛋形大疙瘩。据说疙瘩的大小标志着一个人财富的多
少。也门人嚼喀特往往不独嚼,而是几个人边聊边嚼。
交通 交通落后,几乎谈不上有什么交通设施。
⑥伊拉克。服饰伊拉克人的传统服饰与沙特阿拉伯人相同。北部山区少
数民族的服饰则近似于土耳其。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伊拉克服饰开始
发生变化,少数人开始穿西装。
饮食 在伊拉克的饮食中,有一种用羊肉块,椰枣和松子与米饭炒在一
起的羊肉饭,味道十分鲜美,是伊拉克人的民间客饭。在小吃中有一种小煎
包和用青菜、玉米粒、薄荷叶、羊肉末烧的“舒布子”汤,是伊拉克人所喜
爱的。
交通 由于英、法、俄、土耳其在伊拉克角逐的需要,伊拉克的交通和
通讯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19世纪70年代以前,伊拉克的城市生活传统风俗占上风,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都是以伊斯兰教为基础的,城镇外表和环境很少变化。
20世纪初,伊拉克的交通开始出现变化。在水路运输方面,勘查河道、
设置浮桥,修建了科尼亚至埃利的铁路。在许多河上架上了桥梁,修建了上
幼发拉底河的一些路线和由巴格达通往外地的各条路线。这些路线的修建,
使伊拉克的交通通讯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电讯业扩展到了很多小市镇。
在巴格达,电话已开始扩展为一种公用事业。城市的建设也得到了改进,街
道照明电灯代替了油灯,过河有了轮渡,街道变宽了,桥梁改进了,并出现
… Page 83…
了有轨电车。
⑦土耳其。服饰 土耳其传统服装基本是由无领长袖短衫“明堂”、腰
带“库沙克”、灯笼裤“沙尔伐尔”组成。男子的“明堂”外加各式坎肩,
在“库沙克”上插刀枪等武器,妇女则在“沙尔伐尔”外套上裙子,裙子外
要系围裙。
头饰是土耳其服饰中不可缺少的。男子一般戴尖顶棉帽,边沿缠上头巾;
女子则在帽子外再包块头巾。帽子上装饰有金、银、宝石、吉祥物等。一般
年轻姑娘系白头巾,已订婚的用浅色的丝沙头巾,新娘则戴鲜艳的头巾。
饮食 土耳其人的主食有烤饼、油焖米饭、面包、面条等。喜食甜食,
有“洛库姆”(饴糖)、“海尔伐”(酥糖)和“巴克伐拉”(甜点心)等。
土耳其的烤肉食品很有名,如转烤羊肉串、地炉烤羊肉、伊斯坎德人烤
羊肉、茄子烤羊肉、纸包烤羊肉等。
土耳其人喜喝红茶和咖啡。咖啡加糖加水放在小壶中煮后,不经过滤便
倒入杯中,味道极浓。喝完咖啡后将杯子倒扣在盘中待片刻,然后观看杯壁
上沉淀物流成的花纹,据说这花纹可以算命。
住宅 土耳其人的住宅多是木结构的,并以麦秸和泥抹起来,多为两层
楼房。底层养牲口和堆杂物,上层住人。
伊斯坦布尔的住宅有自己的风格,它们多带有花园。楼房的底层有宽大
的前厅。为了扩大住房面积,二楼一般都有向街外突出的“骑楼”。房间分
为女眷住的“内室”和男人们住的“外室”,两部分之间的通道上置旋转橱
柜。这样男人和女人不见面可各取东西。住宅窗户很多,多为百叶窗。厨房
大都设在花园内。
(3)社会礼仪
①印度。印度的社会礼仪很多,各地各教派又有所不同,但多数为传统
的礼仪。例如印度教晚辈见长辈的触足礼及长辈对晚辈的拍头礼。谈话者之
间的摆头摇头礼,送花祝福礼、进庙宇和厨房前要脱鞋的习俗等等。
现代早期也有一些礼仪习俗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在印度有一种残酷的仪式,称为“斯迪”,即丈夫去世火化时,妻子要
跳进火中殉葬。19世纪初和中后期,统治印度的英国当局曾规定了废除此种
习俗的法律。但是寡妇殉葬之事直到20世纪的80年代还是时有发生。这说
明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种习俗在印度还是很流行的。因为在1927
年,当时的英国当局通过法律的形式废止这种习俗。
印度是个等级分明的国家。最低的等级是“阿丘得”即不可接触的贱民。
这是因为他们所从事的职业被认为是最下贱的,最不圣洁的,因而他们也被
认为是不可接触的不圣洁的人。
由于贱民在经济、政治和宗教方面都受到歧视,也因此引起了他们不断
地反抗,例如1865年就发生了“贱民”要求改善状况的运动;1914年,在
德拉温尔地区又发生了“贱民”要求宗教权的斗争。
印度教把牛视为最神圣的动物。牛有优越的住处,不可随意宰杀。在印
度,牛是繁殖的象征,也是维持生存的基本来源,所以从古代到现代,牛在
印度一直受到崇拜和保护。1882年印度教徒成立了“护牛会”,鼓动印度教
徒反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因为他们宰牛。
在印度那戛山区的那戛部落有一种猎取人头祭庄稼的习俗。男人外出时
要随身携带头盖骨,认为可以驱邪。这种习俗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逐渐被
… Page 84…
禁止并以牛代替。
②中亚、西亚各国。中亚和西亚属阿拉伯世界的居民,都保持和遵守着
伊斯兰教的社会礼仪:五大功修、六大信仰、十项天命等等。但每个国家又
有自己特殊的一些传统的礼节。例如也门人的握手并道“色兰”问候语、吻
面颊礼、亲鼻礼,伊拉克的熏香礼等等。
(4)婚丧嫁娶
南亚、中亚和西亚的婚俗和丧俗直到20世纪初,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形
式。而在印度某些旧陋婚俗有所改变,但也有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较原始的
婚俗。
①印度的童婚制。在印度教徒中流行着一种童婚的习俗。这种婚俗开始
于罗摩衍那时代,迄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最先,印度女孩到12岁还未婚,人
们就会感到吃惊。19世纪初印度的一些改良主义者曾提出废除这一婚俗的倡
议。1891年,英国当局通过了女子结婚必须在12岁以上的法律。直到1929
年,禁止童婚的法律才产生。
②印度的群婚制。印度德干高原的达罗毗荼人和印度斯坦的戈拉人,直
到19世纪仍流行美洲易洛魁人的亲属制度。即男子不仅把自己的儿女,也把
兄弟的儿女看作是自己的儿女。而他们也都称他父亲。而女子则把自己的儿
女和自己姐妹的儿女都算为自己的儿女,而他们称她为母亲。同样儿女之间
互称兄弟姐妹,这反映了达罗毗荼人和戈拉人的群婚制度。
(5)文化娱乐
①印度。印度的音乐和舞蹈是世界上有名的,舞蹈的历史悠久,丰富多
彩。传统的舞蹈有婆罗多舞、卡塔卡利舞、曼尼普利舞、奥迪西舞、库契普
舞等,这些舞蹈优美而富有民族特征。例如卡塔利卡舞,随着19世纪和20
世纪大量的民族戏剧作品的出现而得到了充实和发展,内容也更为丰富。19
世纪末期,印度出现了专业舞蹈家。民族舞蹈随着20世纪初民族自尊心的增
强走上了更广阔的发展道路。
在印度,19世纪中叶以前曾存在一种以民间传说,《史诗》故事为题材,
边歌边舞的民间戏剧表演,但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便逐步消失了,以后又
逐渐发展起来。
印度的电影事业历史悠久,20世纪初就已经诞生,并在世界上亨有盛
名,有“电影王国”之美称。印度的电影事业可以说开始于19世纪末叶。1896
年7月7日,外国的影片第一次传到印度,并公开放映;1897年,一些不知
名的外国摄影师在印度抓拍了电影短片;1912年,印度诞生了第一部完整的
电影;1931年出现了第一部有声电影;从此,印度的电影业迅速发展起来。
②南、中、西亚各国。除印度以外,南、中、西亚各国的文化娱乐活动
还有:
阿富汗的“阿丹”舞、骑马抢羊、摔跤、斗骆驼赛等。
伊朗的传统体育表演“佐尔罕奈”、马球比赛等。
沙特阿拉伯的剑舞、腰刀舞、赛马、赛骆驼、打猎等。
也门独特优美并吸收了印度、埃及等音乐而形成的歌舞等等。
(6)宗教与禁忌
①印度 印度的宗教很多,其中较大的宗教有印度教、锡克教、佛教、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基督教由西方传入印度,到现代早期,已有一定的发展。印度基督教教
… Page 85…
徒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欧洲人的后裔;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改宗者以及他
们的后裔;上述教徒混血儿的后裔。但基督教在传到印度以后,也受到了印
度教的影响。
印度的泰米尔纳德人对出门远行的忌讳很多。比如出门要讲究方向,于
是出现了方向方面的禁忌:星期二和星期三不往北,星期四不往南,星期一、
星期六不往东,星期五、星期日不往西。此外,每天都有一个不吉利的时辰,
在这个时辰里是不能出门的。这些风俗在整个泰米尔纳德几乎成了一条不成
文的规定。
印度视牛为神,在进入印度寺庙时不可穿以牛皮制的衣服和鞋等或带其
它牛皮制品。
在印度的拉贾斯坦,人们非常崇拜老鼠,甚至为老鼠建立了一座庙。该
庙建于15世纪,到20世纪初时,这里的香火已足足烧了5个多世纪。人们
要进入鼠庙参拜,必须遵守该庙的规矩: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伤害庙
中的老鼠。若无意中踩死了一只老鼠,就要用金铸成同等重量的老鼠送给该
庙;入庙膜拜时,一定要奉献一定的食物给老鼠。
印度比哈尔邦的妇女最忌讳说自己比别人的刺青少,所以在她们的面
部、胸部、前身、后背、胳膊、腿部等都刺满了花纹。她们认为,若不刺青,
不仅死后灵魂不受欢迎,而且到了结婚的年龄也嫁不出去。所以她们从孩提
时代就开始刺青。直到结婚为止。
②阿富汗。伊斯兰教是阿富汗的国教,除此以外,阿富汗还有基督教,
印度教、琐罗亚斯德教和犹太教。
阿富汗的礼仪多属伊斯兰教传统式礼仪。
③伊朗。伊朗以什叶派的伊斯兰教为国教。伊斯兰教教规是必须遵守的
法律。
④阿拉伯世界国家。中、西亚阿拉伯世界国家都以伊斯兰教规为社会的
法律,制约着社会的禁忌。但除伊斯兰教的禁忌外,在某些国家中还有自身
的禁忌。
沙特阿拉伯的甸蛮人就有一种特别的禁忌,即禁笑。笑被看作是不友好
的象征。小辈见长辈不笑,则表示尊敬和孝顺,如笑了,就变成了大逆不道
者。正在热恋中的青年人,如果一方先在另一方面前笑,两人也就从此关系
断绝。
… Page 86…
五、非洲现代早期的习俗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非洲,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传入,
古老的习俗受到了冲击,也因此出现了新旧习俗的变更,但更多的还是传统
习俗的保留和演变。
1 。新旧习俗的变更
(1)清道夫的出现
在 19世纪末期,在弗里敦出现了穿制服的清道夫,他们都是退役的士
兵。清道夫们对整个城市的脏东西进行了有条不紊的清理。
(2)公共厕所的出现
在19世纪末期,在弗里敦出现了公共厕所。
(3)安哥拉的同化人
在19世纪头25年,已出现了以各种不同方式被葡萄牙文化同化的数量
惊人的非洲人和混血人种。这些安哥拉人属于若干不同的集团:自由黑人,
酋长和国王的子女,葡萄牙移民和非洲母亲所生的子女。在1900年以前,他
们的社会地位不是根据肤色,而是根据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来确定的。20世纪
异族通婚、不同种族相互接触已更为合法,就在异族通婚和外来贸易文化的
渗透中形成了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同化”的安哥拉人。
(4)移民的服装改革
19世纪末,塞拉勒窝内的移民中创立了一个服装改革社,主张穿更适合
当地气候的宽大袍子,而不穿通常用钮子扣起来的黑色套服和浆过的衬衫。
这一改革虽没有能在移民中推广开来,但却反映了非洲服饰对移民的影响及
移民服装意识的变化。
(5)戏剧联合会的兴衰
在塞拉勒窝内,19世纪80年代曾兴起不少戏剧联合会,如精益求精俱
乐部、肯尼迪戏剧俱乐部、哈夫洛克俱乐部、平达尔·霍顿俱乐部、凤凰音
乐戏剧协会等等。这些联合会的出现活跃了塞拉勒窝内的戏剧舞台,促进了
塞拉勒窝内戏剧的发展。但在80年代以后,这些俱乐部便消声匿迹了。
(6)佛德角的狂欢节
佛德角最发达的城市——明德罗市是佛德角狂欢节的起源地。19世纪下
半期航海事业蓬勃发展,明德罗港口停泊了许多欧洲和美洲的船只,狂欢节
就是由巴西的水手带到佛德角的。佛德角的狂欢节于1912年正式举办,节期
为巴西狂欢节的最后一天,耶稣复活节前40天的一个星期二。
(7)绞刑的终止
在毛里求斯,1878年废止了对死刑犯处以绞刑示众的刑罚。在非洲现代
早期新产生的习俗中,交通和通讯占有重要的位置,这将在后面提到。
2。传统习俗的演变
(1)传统节日
非洲各国民族传统节日很多,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本保持了传统的
风貌。
… Page 87…
北非的阿拉伯世界国家中现代早期除了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外,还有带
有本国特点的节日。如埃及的惠风节、为尼罗河娶亲的忠诚节、婴儿节、布
尔节等;摩洛哥的献羊节;突尼斯的撒哈拉联欢节等等。
其他地区各国的节日有:
科特迪瓦阿肯人的大薯节、阿比吉人的迪波里节、巴撒姆人的阿比撒死
人节等。
加纳的传统节日有阿肯人的阿达埃日、埃夫图人的捕鹿节、阿布里人的
木薯节等。
多哥的传统节日有埃维人的阿博博扎节、卡布列人的哈比耶舞节、卡布
列人的摔跤节、甘人的圣石节等。
喀麦隆的传统节日有玛卡人的岳母节、传统舞蹈节等。
赤道几内亚的著名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