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系列-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75
专利争战系列 53
和气生财
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不一定非要对簿公堂,进行法庭上的较量。 如果专利权人利用手中的专利,与侵权者进行平心静气的协商和调解,通过和解的方式使侵权者停止侵权行为,或通过进一步努力达成转让协议,共同开发专利产品,岂不更好。昆明某厂申请了一项长沙发的外观设计专利,并获批准。投入市场之后,因其式样新颖别致,美观大方、结实耐用而倍受消费者喜爱,销售前景极为乐观。 不久,一批法制观念淡薄的仿制者蜂拥而至,仅昆明市就多达30余家,占整个沙发生产厂家80%,占全市沙发总销售量的70%,该厂面临产品销售市场被争夺挤占的严峻局面。 为此,该厂首先在报上刊登启示,向侵权者提出了严正警告,但仿制者置若罔闻,仿制之风有增无减。1986年12月,该项专利申请正式被授权,该厂以专利权人的身份立即通过专利代理机构向侵权厂家发出通知,要求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 又与专利代理人配合逐一进行深入的宣传专利法知识和疏导工作,使侵权者认识到未经专利权人允许制造其专利产品是违反法律的,表示愿赔偿损失,有些侵权者还与专利权人结成了贸易伙伴,签订了许可证贸易合同,协手开发这一专利产品。此案提醒我们,制止侵权行为,打官司并非是唯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昆明某厂以和解的方式,既制止了侵权行为
376
63世界专利战
又免去了对簿公堂所带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 因此,企业走向市场时,必须提高专利意识,充分利用法律和对应策略追求企业最大的经济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主动权。
挽回声誉
用专利技术控制市场和抵制他人对市场的控制,是企业在商品经济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苍南保安设备厂运用专利法成功地维护了企业的权益和产品声誉。192年,苍南县保安设备厂经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中介,以5。
5万元获得了“摩托车防盗安全锁”专利技术的使用、生产、销售权。产品投放市场后,销势很好。但193年以来,发现温州瑞安市仙岩德平摩配厂擅自仿造“环宇牌摩托车防盗安全锁”
,并在无锡、漳州等地大量销售。 包装构造完全一样,质量低劣的同一产品,由于仿造产品质量差,价格低,严重影响了苍南县保安设备厂的经营和消费者的利益,194年10月,苍南保安设备厂向温州市专利管理局请求调处侵权纠纷,经市专利管理局调处,侵权方与被侵权方已达成书面协议,侵权方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公开登报道歉,查封侵权产品和生产模具,赔偿被侵权方经济损失700元。当今世界,由技术竞争演变而来的“专利战”愈演愈烈,各企业无不在专利技术的开发应用上倾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其目的无非是靠技术优势挫败竞争对手,占领市场。
377
专利争战系列 73
塞翁失马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产品的外观造型显得尤为重要,有时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它可直接影响到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声誉,对企业来说外观设计已认同为竞争的手段之一。 因此,近年来在我国围绕外观设计专利而产生的专利纠纷案逐渐增多。1987年5月8日,烟台木钟厂将经过10年研制成功的新产品“猫头鹰钟”
(机械木钟)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并于1988年10月30日获得了专利权。 在专利产品的基础上,该厂又成功地开发出“猫头鹰”石英钟,并在其外观上有了更新的设计。 由于该厂对专利知识知之甚少,因而未对改进后的新产品进行外观设计的专利申请。1988年,新型“猫头鹰”石英钟一面市,便货畅其流,深得广大消费者青睐。同时,也引来了不少见利忘义的仿制者,他们看准这一发财机会纷纷进行仿制,并以低价挤占该厂的销售市场。190年11月3日,山东烟台木钟厂向山东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济南钟表厂侵犯其专利权。 经过两年激烈的交锋,虽然法院认定济南钟表厂190年投放市场的猫头鹰石英钟属1987年烟台木钟厂生产的猫头鹰石英钟的仿制品,但由于烟台木钟厂只将“猫头鹰钟”
(机械木钟)
申请了专利,而未将“猫头鹰”石英钟申请专利。 所以法院判决:烟台木
378
83世界专利战
钟厂设计生产的专利产品“猫头鹰钟”
(机械木钟)与济南钟表厂生产的“猫头鹰钟”
(石英钟)在形式和整体上均不同,后者对前者不构成专利侵权。 烟台木钟厂一着失误,铸成大错,以致以败诉告终。塞翁失马,焉知福祸。 一场输掉的官司,却使烟台木钟厂增强了专利保护意识,深刻认识到:利用专利技术控制市场和抵制他人对市场控制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的重要策略。仅192年上半年,该厂就有近20项新产品申请了专利。专利申请总量已达60余项,居同行业之首。 在积极开发新的专利产品的同时,他们又把眼光瞄准市场,一旦发现有仿制者,立即拿起专利这一利剑予以严惩,保护了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一波三折
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老百姓怨声载道。 正宗的生产厂家又何尝不是恨之入骨。 消费者的利益,正宗生产厂家的名誉全被这些假冒的产品损害殆尽。 而打假行为,却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它需要对未来充满必胜的信心和始终不渝的努力。 这个过程也许会消耗很多的精力与资金,但为了净化市场,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个努力是值得的。193年至194年,北京市王致和腐乳厂(以下简称王致和腐乳厂)就其所使用的“王致和”商标专用权被侵犯一事,与北京顺义致和腐乳厂(以下简称顺义腐乳厂)打了一场官
379
专利争战系列 93
司。 这起商标侵权案历经一审、二审、再审,历时两年,最后双方达成和解。 王致和腐乳厂终于讨回了“说法”。
王致和腐乳厂是一家老字号腐乳生产厂,其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1985年4月30日,王致和腐乳厂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注册了“王致和”商标。 从此,未经允许使用“王致和”商标或在腐乳这种产品上使用与“王致和”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都是违法的。北京市顺义县致和腐乳厂就是顺义县李家桥中学的校办企业,1989年6月20日,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了“致”字商标,并得到批准。 在销售过程中,顺义腐乳厂在其大、小坛装腐乳所用的标签上,将其厂名缩写为“北京致和腐乳厂”。
192年3月至5月,对发放本厂职工的瓶装乳和赠送礼品时,使用了“致和”商标,并附有产品简介。 产品简介中介绍了王致和腐乳的历史,并称该厂继承和发扬了王致和腐乳的传统工艺。针对顺义腐乳厂上述举动,王致和腐乳厂于193年向顺义县人民法院提出起诉。 顺义县人民法院认为:顺义县腐乳厂所使用的有“致和”标签的腐乳并未在市场上销售,构不成侵权。 于是,王致和腐乳厂的诉讼请求被驳回。王致和腐乳厂不服气,又上诉至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了令顺义腐乳厂向王致和腐乳厂支付49。
6万元侵权赔偿费,今后不得在其生产、销售的腐乳产品包装、标签上使用“致和”二字。顺义县致和腐乳厂不服上述终判,又于194年年初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 高级法院对此案做了进一步审
380
043世界专利战
理,并最终促成两家达成和解:顺义县致和腐乳厂撤回向北京市最高法院的申诉,并向北京王致和腐乳厂赔礼道歉,赔偿人民币1元整。至此,一波三折的“王致和”商标侵权纠纷案才算告一段落。 虽然两年官司最终以1元钱赔偿费了结,但王致和腐乳厂终于讨回了“说法”。
面对不断发生的对王致和腐乳的侵权行为,该厂的战争还没有结束。
一场虚惊
做生意,不仅要使自己的产品在质量上、销路上保持良好,还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难免也必须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仿制国外的新产品,此时,我们的企业就必须学好专利法,牢固地树立专利意识,保护自己免受侵害。上海无线电35厂在1986年6月正着手仿制西德克罗内公司的产品,此时该厂已花费30万美元用之于模具、设备等,花费100万元人民币用于技术改造。 正准备投放市场时,西德克罗内公司给人民日报社来信,指控其侵犯了克罗内公司在中国申请的发明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当时,西德克罗内公司申请的专利已在我国公开,外观设计专利也已经批准。所以对于上海无线电35厂来说,产品投不投放市场,都是一种损失。 为了尽可能弥补损失,经查阅专利文献发现,克罗内公司申请的专利于1977年在联邦德国公告,1985年才在我
381
专利争战系列 143
国申请专利,根据专利法有关规定,其专利早已丧失了新颍性,而且已批准的外观设计专利也不具备新颖性。 于是,上海市无线电35厂向中国专利局提出了有关此项外观设计专利无效的请求。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外国的企业在其专利失去新颖性时,仍想利用专利保护。 而我国有些企业在开发新产品前后,却从未想到过要利用专利。当专利纠纷发生时,才非常被动地利用专利。 相比之下,我国企业的专利意识太淡薄了,如不尽早学会利用专利法这种武器保护自己,我们的企业将会吃更大的亏。
保驾护航
拥有多少专利权,专利产品,标志着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 拥有专利权就拥有经营主动权,就拥有保护企业经济利益的护身符。 这是沈阳变压器厂的决策者在吸取教训中认识到的。前几年,该厂研制出一种新产品叫“互感器膨胀器”
,由于对专利知识缺乏认识,没有及时申报专利,不久,厂内技术人员外流,把这一技术带到了厂外,并申报了专利,使外厂占有了主动地位。 通过这件事,该厂领导深深认识到要学会利用专利法为本厂技术优势护航。 于是该厂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把专利技术开发纳入各类计划,并对专利产品实行了计划单列,目标管理,费用和材料优先;二是增加资金投
382
243世界专利战
入,从1986年到191年,投入科研费用共1300万元;三是建立专利工作奖励基金,奖励对专利工作有贡献的各类科技人员、管理人员。 形成企业内部的良性循环。由于采取的措施深得人心,大大提高了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 在我国实行专利法7年来,该厂共申报专利55项,授权38项,实施32项,每年为工厂创利税700万元。 厂领导充分认识到,要想使企业发展壮大,产品不受侵害,就要靠专利保驾护航。
竞争靠什么
市场竞争加剧了,企业面临着生与死的严峻挑战,在适者生存的环境中,留下了企业生存者的呐喊:靠专利保护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天津橡胶制品六厂是一个以生产橡胶杂品、管材为主的集体企业,该厂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不断开发新产品,早在1964年就曾经研制成功全国独一无二的汽车内胎火补胶,当时,由于没有法律保护,该产品被全国十余个厂家仿制,该厂只能眼看着仿制品充斥市场却无力阻止,该厂的产品也因之滞销,损失惨重,企业几乎面临倒闭的危险。1985年,我国专利法实施第一天,该厂迫不及待地申请了“TRS新型弹性体软管”的发明专利,仅此一项发明,从试产到大规模生产的两年内为该厂实现利润100余万元。1987年,在天津橡胶行业普遍不景气情况下,该厂的TRS新型弹性体软管
383
专利争战系列 343
却畅销不衰,供不应求。 仅1987年上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1986年的全年产量。 该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同时也打入国际市场。1986年该产品开始向东南亚和香港地区出口,1987年,又出口大洋洲,深受外商欢迎。该厂在无专利保护时,在国内独一无二的产品,也被仿制闹得几乎倒闭;有了专利保护,仅靠一项TRS新型弹性体软管的专利,就赢得了国内外市场。 看来,竞争靠的是专利,专利保护公平竞争。
高纯硅铁之战
高纯硅铁是武钢生产高牌号取向和无取向硅钢的关键原料,由于我国生产的高纯硅铁质量不过关,一直依赖从日本进口,致使日本的高纯硅铁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中国市场。多年来,一些较有影响的铁合金厂家以及冶金部进行专题攻关,均未成功。 湖北结晶硅厂硅材料开发应用研究所的崔新东所长得知这一信息之后,决心攻下这个难题,抢回被占的市场,为国争光。崔所长认识到,高纯硅铁的关键所在是对其杂质含量的严格限制,这与采用的矿石、还原剂等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首先对我国的硅资源、还原剂种类,各种工艺方案等有关情况做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对比分析,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果断地提出超乎寻常的硅铁生产工艺方案——选用京山产的硅矿石为原料,10%的使用石油焦
384
43世界专利战
作为还原剂,在热矿中进一步冶炼高纯硅铁。 这一独特的工艺方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国内外的研究者和生产者把大量使用石油焦作还原剂视为畏途。 崔所长敢于走前人未走的路,谋人之不谋。 经过一次次的测试,通过反复观察比较和分析,终于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控制好温度,选用0—5mm粒度的石油焦,这个被冶金界视为禁区标志的粒度。打破了禁区,出现了奇迹,攻克了技术难关,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产品质量超过了日本。该产品于1987年获得了中国专利权。经鉴定,产品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完全取代了日本进口料,每年可给国家节约外汇550万美元。国产高纯硅铁以其世界一流的质量,不但稳稳占领了国内市场,而且冲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现已出口到日本、比利时、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能攻善守
当前市场是买方市场,消费者对所选购商品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低技术的刚性生产已不适应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必须不断更新技术,形成柔性生产,节约原材料、能源,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附加价值,不断使产品翻新,向多样化、多领域、多档次、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只有这样产品
385
专利争战系列 543
才更具竞争力,才能赢得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山东淄博多星电器总厂为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注重了解市场需求,掌握消费者心理,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他们通过对国内电热产品现状及市场情况的详细调研,了解到民用电热器具生产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