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345-焦氏喉科枕秘 >

第2章

345-焦氏喉科枕秘-第2章

小说: 345-焦氏喉科枕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三剂。若烂洞。吹生肌散。止痛后。用紫云烟熏之。口含甘草汤解毒。忌生羊肉。与煎炒 
喉疳热毒心肠传。可怜臭烂不堪闻。噙用年干加午后。秘加珠片射吹频。初服大黄加学士。 
三黄土茯末回生。紫云熏口功奇妙。收敛生肌止痛灵。 
r开花疔图p05…c16a13。bmpr 
此症因夏天滴鼻汗于豆腐内食之。食秽恶自死禽兽肉。或食水缸内日久生毛米糁。或因怒气 
而起。形若花疔之状。色红易治。黑者难治。搽追风散数次。转红可治。如大而硬。钩搭烙 
。吹本止痛。吹秘服千金内托散。再吹生肌凉膈散。或甘桔汤二剂。如较少。只用挑去红筋 
。搽本自消。 
开花疔因怒气生。状若开花取长名。吹本用刀平割去。秘搽下烙病无形。三黄凉膈初宜进。 
千金内托治脓成。毒若内攻频气喘。疔形黑色命难存。 
r喉疔图p05…c16a14。bmpr 
此症原由治法。同上症开花疔。 
喉疔因食毒秽生。长在喉中枣核形。红易紫难黑不治。先用追风转色生。用刀割去吹本秘 
。下烙能教病除根。三黄凉膈加银草。有脓内托用千金。 
r喉单图p05…c16a15。bmpr 
此症食煎炒热物。及受气而起。喉内微肿而红。初起吹追风散取痰。吹本于患处。针首尾出 
血。吹秘。服三黄凉膈散。日久有脓。吹本挑破。秘加生肌散吹之。服千金内托散。如脓不 
干。吹本与追风。即愈。又一症形如狗尿。下刀去血。刀痕即合。刀割宜长。吹秘可愈。 
喉单风热喉中肿。顷刻水气不可通。吹秘针攻头尾穴。三黄凉膈早宜攻。日久脓成须内 
加秘生肌最有功。 
r回食单图p05…c16a16。bmpr 
此症因气郁有痰而生。在喉中两边两条红色为甸气。在喉小舌下紫红色点如豆大。名梅核。 
若疔下无核。定在前舌根下。或在左。或在右。中必有青筋系在 。或白色如蚬肉。似桃胶 
。两边红筋垂下。久则前心后背疼。且嗳气。喉中若虫行。骨梗噎气阻食。或犯之即痛。治 
一二次。针去血。吹秘数次。将平则烙三四下除根。再吹秘以解火气。乃灸喉下。初起一穴。 
久者三穴。深甚灸五穴。灸口内出烟为妙。如不出烟。九壮为止。先服十八味加减。入大 
黄三钱。行痰泻火。年大者服酒药二三十行。兼服二陈四七等汤二三十剂。大抵开郁化痰。 
顺气利膈泄肺为主。若头大而无血。谓之焦头。若针不入。与甸气垂下不见形迹。俱不治。 
后心痛。当用火灸。甸气用刀割。梅核用针。如灸稍好。喉中干燥。要灸气血三里穴七壮。 
足三里。在膝眼下三寸。胫骨外。大筋宛中。举足取之。 
r弄舌喉风图p05…c16a17。bmpr 
弄舌喉风时吐舌。常时手弄命须臾。直刺少商流去血。随吹金锁即痰除。雄黄化毒须先服。 
用刀刺肿秘时吹。疏风甘桔汤宜服。管教患者病消除。 
归尾 花粉 山栀 甘葛 荆芥 桔梗 元参 川芎 连翘 人参 枳壳 茯苓 陈皮 甘草 防 
风黄连 秘十六 本十五 
雄黄化毒丸九。金锁匙四。 
此症因热毒积于心经。以咽喉干燥无痰。妨饮食。难治。 
顺气利膈汤 
川芎 桔梗 粘子 白芷 花粉 黄芩 甘草 元参 防风 山栀 枳壳 乌药 陈皮 
用连根葱一枝。灯心一团。水二盏。煎七分。食后服。如心肺间刺痛者。用当归连翘散。加 
毒陷能伤人命。 
呛食喉风热积心。喉中干燥立时疼。更无痰涎多气喘。若还呛食命无存。顺气利膈汤急进 
肺间心刺痛。连翘散利妙若神。 
r呛食喉风图p05…c16a18。bmpr 
此症七情所伤。郁塞喉间。痰涎稠粘。身发热恶寒。分上中下三关。毒在下关难治。上中可 
丸。后服参苓顺气散。 
r气痈喉风图p05…c16a19。bmpr 
参苓顺气散 
人参 枳壳 紫苏 粉草 陈皮 元参 桔梗 茯苓 苍术炭 白术 乌药 山栀 花粉 等分水煎温服。 
气痈喉闭塞喉间。憎寒恶热吐稠涎。雄黄解毒宜吞下。参苓顺气急须煎。喉内还须吹秘药 
r喉风图p05…c16a20。bmpr 
此症因热盛膈间。或过食炙爆浓味。以致火动痰生而起。治者吹本下刀。吹秘。服三黄凉膈 
又甘桔汤。加银花。肿不消。用均末。加冰麝吹之。 
喉风积热气喉中。壅塞须臾气不通。痰涎肿痛难言语。先将秘药入喉咙。用刀去血还吹秘。 
宜托千金散。生肌收口有神功。 
r 肉喉风图p05…c16a21。bmpr 
此症因受恶秽之气。及风热而起。喉间生赤肉。层叠肿起。有孔出臭气。气塞不通者是也。治法以秘。加雄黄人中 
白吹之。再以臭枸橘叶煎汤频服。叠肉不消。用小刀刺去血。再以臭 
肉喉风生喉中。肉赤层层口臭冲。涎痰壅塞气不通。雄黄中白秘吹入。枸橘煎汤服有功。 
酒腐鱼虾同。 
此症痰塞于咽膈之间。故牙关不开。不能言。急用蟾酥化水滴鼻中。即开。桐油探吐风痰。 
用甘草汤解桐油之气。喉中赤肿吹本。下刀去血。吹秘。连服荆芥防风败毒散一二服。面紫 
舌青唇黑。鼻流冷涕。甲面俱青。目赤多泪。不治。 
r哑瘴喉风图p05…c16a22。bmpr 
哑瘴喉风口不言。牙关紧急吐流涎。水化蟾酥滴鼻内。桐油探吐可安然。喉中有肿难直刺。 
荆芥防风败毒散。 
r风热喉痹图p05…c16a23。bmpr 
此症因积热毒。又感风邪而致红。微紫。其形若拳。面赤而目上视。壮热恶寒。如伤寒。 
若声音不响。宜用润肺之药。外吹秘。若外肿。以金箍散敷之。牙关强急。宜探风痰。发热 
恶寒。服荆芥防风败毒散表之。后服加四物汤。以滋阴降火。并用此方。 
黄连 桔梗 贝母 甘草 花粉 牛蒡 射干 杏仁 薄荷 
用水煎服。 
风热喉痹受热风。忽生红紫塞喉咙。目睛上视有寒热。荆芥败毒表相攻。声音嘶哑当清肺。 
四物滋阴藉神通。腮项红肿金箍散。还将秘药入喉中。 
r喉痹图p05…c16a24。bmpr 
此症热毒伤心脾。二经之气。通于口。循环上下。故咽喉肿痛而黄。其血黑。其形若臂。其 
肿如坎。面赤上视。治先探风痰。吹本秘。肿不消。去血。服粘子汤。若单痛不肿。无形可 
见。吞吐不利。先针少商穴。以定生死。又有结喉痹。舌根俱黑。甘桔汤。加干姜附子各一 
分。一服自愈。有痰加贝母。去附子。如热气外冲。难以用药。超本秘一匙于水上。令患人 
仰卧。灌入喉中。其热即愈。 

卷一
治喉痹单方
属性:牛膝草根洗净。捣汁。人乳少许灌服。不能服者。灌鼻内。 
喉痹热毒感心脾。咽喉痛闭最难医。其形似臂肿如坎。目睛上视面如朱。治法探痰吹本秘。 
粘子解毒汤为妙。不消刺血秘频吹。牛膝根汤频漱之。 
r阴毒喉痹图p05…c16a25。bmpr 
此症冬日感阴湿火邪而起。肿如紫李。微见黑色。外症恶寒身热。振动腰疼。头痛。血红可 
治。血黑不治。血微红。肿处软。有痰者可治。血黑硬。痰干者。难治。先服化毒丹。次服 
苏子降气汤。吹秘。戒酒一月。 
阴毒喉痹感阴湿。邪火相攻最为急。喉肿如紫李子形。外症 
恶寒其血黑。红血可治黑难医。无痰不治传言的。化毒丹吞降气汤。秘药吹之神妙极。 
r酒毒喉痹图p05…c16a26。bmpr 
此症上焦心脾二经之火。因酒伤而起。形如鸡卵。其色鲜红。其光如镜。壅塞喉中。发热恶 
寒头痛项肿。治者吹本刺血。次吹秘。内服粘子解毒汤。 
酒毒喉痹饮酒生。红塞喉间鸡卵形。恶热憎寒头项痛。吹本去血得回生。粘子解毒加甘葛。 
不必他方把药寻。 
r喉闭图p05…c16a27。bmpr 
此症外因感寒。内伤热物。大寒后便入热汤洗浴。将寒气入脾经。冷气阻于中脘。邪热客于 
心经而生。卒然秘塞。气不宣通。死者多矣。急以三棱针刺手腕中紫筋上。或刺少商穴出血 
。用雄黄解毒丸冷水磨化下。吹金锁匙。出痰。服八正顺气汤。 
问你因何成喉闭。为感风邪受热气。致令寒气入脾经。邪热于心卒然闭。少商手腕刺三棱。 
雄黄毒解试为最。金锁匙散入喉中。八正顺气汤能治。 
r伤寒喉闭图p05…c16a28。bmpr 
此症因伤寒遗毒不散。八九日后。喉中肿闭。乃热毒入于心脾二经之故。急服四七汤二三剂 
。吹秘。噙冰梅丸后。服蠲毒饮。 
一人伤寒。舌出寸余。连日不收。用梅花冰片糁舌上即收。十者五愈。喉闭伤寒遗毒生。热 
入心脾毒瓦斯侵。先吞四七汤三剂。吹秘冰梅噙更灵。蠲毒流气如方服。管教一服值千金。 
r飞疡图p05…c16a29。bmpr 
此症受秽恶之气。后因怒生喉中。卒然肿胀。渐至杀人。吹金锁匙取痰。服粘子解毒汤。加 
红花丹皮。若红肿不消。下刀去血。吹秘。恶心腹胀者难治。 
飞疡因从怒火盛。或中秽毒亦能生。卒然肿胀伤人命。金锁吹之效若神。粘子解毒汤堪治。 
加上红丹服更灵。 
r松子喉风图p05…c16a30。bmpr 
此症因上焦风热而起。形如松子。色若猪肝。口喉皆赤。张口吐物则气逆。关闭不能饮食。 
用金锁匙去痰。吹本秘。用小刀刺肿出血。再吹本秘合吹服三黄凉膈散。加荆芥防风。 
松子喉风松子形。色似猪肝喉畔生。张口吐物则气逆。饮食汤来咽不能。金锁吹喉吐痰沫。 
秘药吹喉即用针。急进三黄凉膈散。加上荆芥效若神。 
r脚跟喉风图p05…c16a31。bmpr 
此症从脚至于喉中。或一年一次。半年一次。其病一日行一穴。七日行七穴。发至喉中。 
如鱼脑水晶之状。先吹本。次吹秘。内服荆防败毒散。发后腥恶者死。 
脚根喉风从足起。七情郁气致有因。一年一次或二次。喉内生如鱼脑形。本秘时时吹痛处。 
荆防败毒散除根。发后痰腥臭秽死。医者潜心仔细评。 
r阴毒喉风图p05…c16a32。bmpr 
此症受四时不正之气。及非常暴寒。而生少阴症。脉微细而沉。自汗。咽不利。一名肾伤寒 
。切不可用寒凉之药。宜用半夏桂枝汤。或苦酒汤。脏寒咽闭。吞吐不利。用蜜附子。 
阴毒喉风脉细沉。自汗咽疼属少阴。药忌寒凉为要切。桂甘半夏得回生。苦酒汤能医此症。 
一服须知妙若神。脏寒咽闭蜜附子。奇方妙诀出三因。 
r喉疖图p05…c16a33。bmpr 
此症生于雄尾之中。初起如梅核。在喉膈之间。乃七情所致也。用刀刺破。吹冰硼散。服雄 
黄化毒丸并四七汤。即愈。 
喉疖缘由七情起。吞吐不利阻喉中。刺破吹上冰硼散。雄黄化毒有奇功。再服四七汤为妙。 
须教患者病无踪。 
r喉癣图p05…c16a34。bmpr 
此症因受风热。或饮酒太过。上焦火燥而起。喉之内外皆白。吹秘。服山豆根汤。 
喉癣原来受热气。上焦火气往咽攻。满喉白色须吹秘。山豆根汤最有功。 
r喉瘤图p05…c16a35。bmpr 
此症肺经受热。多语损气。或怒高喊。或诵读太急。或多饮醇酒。多食爆炙而起。喉两旁。 
或单。或双。形如圆眼。血丝相裹。犯之即痛。敛神息气。以药攻之则愈。勿用刀刺。吹麝 
香散。服益气疏风汤。 
喉瘤生在喉两旁形如圆眼或单双。犯之即痛喉中硬。养神晏息得安康。不可轻用刀针刺。益 
气疏风是妙方。麝香散末时吹上。何必求神告上苍。 
r喉球图p05…c16a36。bmpr 
此症因外感六气。内伤七情而起。咽喉之内生肉球。如龙眼核大。有根如线五寸余长。吐球 
出。方可饮食。以手轻捻。痛彻至心。服益气疏风汤。用真麝香二钱。作二次。水和服。或 
麝香散服三次。根化而愈。 
喉球生如龙眼核。肉线相连妨饮食。七情六气致根由。手扯肉球心痛彻。益气疏风除病根。 
麝香散服奇功绝。 
r风热喉丹图p05…c16a37。bmpr 
此症风热。劳思太过。或对风言语。风入肺经而起。其色鲜红。久而赤紫。治者以多去痰为 
要。吹秘。刺破。去血。火自泻矣。服粘子解毒汤。去热凉血。紫色转红。渐愈。风热喉丹 
萦思起。邪风入肺致痰生。喉内鲜红多肿闭。探痰吹秘用刀针。粘子解毒汤宜治。凉血祛风 
药用神。 
r气子图p05…c16a38。bmpr 
此症因气郁。及时风热而起喉间。形如赤珠。或紫或白。犯之即痛。日久则嗌气。治者挑破 
去血。吹秘。服清气利咽汤。如火盛咽痛。色紫。加片芩黄连。去半夏生姜。如虚火不甚红 
。劳力即痛。加元参生地芎归知柏。 
气子如珠因郁气。或红或紫在喉中。劳心努力皆能举。日久年深气欠通。治者用刀先刺破。 
还将秘药上收功。清气利膈诚妙剂。能令病者喜相逢。 
r走马牙疳图p05…c16a39。bmpr 
此症食炙爆醇酒肥甘。以致阳明胃经火动而生湿热。故发。牙龈作烂。顷刻腐黑沿开。其患 
迅速。故名走马。甚者牙龈脱落。根柯污黑。不数日。以致穿腮破唇。沿及满口。走入喉中 
。诚为不治。治者针少商穴。以定死生。先用午后年干。泡汁拭净。吹本秘。鼻烂加冰片、 
麝香。时含水药拔毒。烂处用香附炒黄为末搽。并吹本秘。服三黄汤。次服粘子解毒汤。如 
鼻烂。则服土茯苓末药五剂。小儿生此。服芦荟消疳饮。吹秘。或人中白散。若冰硼散亦 
可。若牙尖穿出。刺唇作痛。挑破去腐吹药。凡治此。必取黑腐。见红肉血流为吉。声哑干 
燥。黑腐不脱。牙落无血。穿破唇。身热不退。渐入喉中。俱为不治。 
走马牙疳如马迅。肥甘炙爆起阳明。牙龈黑烂多脱落。顷刻沿开鼻秽深。午后年干频拭净。 
r牙痈图p05…c16a40。bmpr 
此症胃火上冲。发于牙龈。生毒如豆大。或如指大。紫色肿硬。疼痛难忍。治者吹本下刀。 
次吹秘。头痛恶寒。用荆防败毒散。加升麻葛根解表。后服清胃汤而愈。治者将针柄捺软处 
。是头穴。可下针。去脓血。 
牙痈之症起牙龈。生如豆大肿多疼。发热憎寒头脑痛。荆防升葛表神通。吹秘痈头轻刺破。 
清胃汤宜在后吞。 
r牙疔图p05…c16a41。bmpr 
此症食臭毒自死禽兽。或炙爆浓味。或恶气触于阳明胃经。而生疔牙缝中。疔根顶起牙上。 
者。牙根末痛连腮 。破则流血。治者吹本。用刀去血。吹秘。如疔大。以刀针割去。吹均 
。服三黄凉膈化之。以千金内托托之。时时吹秘。口含水药。按此症发热恶寒。头痛身强。 
其症在表。宜用荆芥防风败毒散。口渴烦躁。其症在里。服三黄汤。凉膈加大黄。 
牙疔恶秽触阳明。缝中高突若疔形。肿连腮 生寒热。破流紫血臭多疼。吹本用刀平割去。 
均秘时吹效更灵,三黄凉膈多宜服。还将水药口中噙。 
r牙宣图p05…c16a42。bmpr 
此症阳明胃经之火上攻。而宣露牙缝出血不止。上属脾。下属胃。吐痰血至升斗者难生。急 
速治。迟则不救。治者水药漱净。吹秘。塞楝裘丹。服清胃散。犀角地黄汤。止血四生汤。 
甘露饮。或胃中虚火动而牙龈腐烂。痰血常流不止。不可用上药。宜服芦荟饮。吹人中白散 
四生汤 
生荷叶 生艾叶 生柏叶 生地(各三钱) 
水煎入童便一杯。食后服。 
牙宣胃火起阳明。缝中出血不留停。急用瑶池噙漱净。楝裘丹塞立通神。犀角地黄清胃散。 
四生甘露选中评。胃中虚火牙龈烂。芦荟丸吞极有功。 
r重舌痈图p05…c16a43。bmpr 
此症因心火旺动。或受郁怒酒色而生。大舌先卷。根下另生小舌。形红肉嫩。名曰重舌。治 
者吹追风于大舌上。吹本于大舌下。大舌治软。 
吹本于大舌两边根下。一边针去血。次针小舌。两中不可刺针。数以本与秘吹之即愈。初起 
者。服三黄泻心汤。瀛洲学士汤。凉膈散。俱可择用。将成脓。只用千金内托托之。待脓一 
熟挑放。搽追风。吹本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