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随笔、二笔、三笔(全)_莲池大师-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哑然而笑。时谓儿易诳若此。因知今人轻净土重禅宗者似焉,语以丸汤饼之净土则啼,易以匾米丸之禅宗则笑,此真与儿童之见何异?嗟夫!
忧乐
贫者忧无财,慕富人之为乐,而不知富人有富人之忧也。贱者忧无官,慕贵人之为乐,而不知贵人有贵人之忧也。贫者、贱者、富者、贵者,各忧其所不足,慕王天下者以为穷世人之乐,而不知王天下者有王天下之忧也,而犹不知其忧之特甚也,而犹不知其反慕乎群臣百姓之为乐也。呜呼!悉妄也。惟智人能两无忧乐;而住于无忧乐者,亦妄也。非大悟大彻,无自由分。
根原技叶
末法人业经论,其所尚,多在名繁相剧而难为记持者,义幽理晦而难为剖析者,文隐句涩而难为销会者。以是骋辩博,夸新奇,而衲僧脚根下一大事因缘置之罔闻。又宁知彼名相义理文句,皆从此中流出;是则攻枝叶而昧根原,永嘉所以浩叹也。故曰但得本、不愁末,祗恐时人于此信不及、放不下耳。
想见昆仑
汉庄伯微,每于日落时,面对西北,想昆仑山。久之,见昆仑仙人,传法得度。此仿佛与西方日观相似;但彼属妄想,不修正观耳。久积妄想,以精诚之极,尚得遂其所见,况一心正观,三昧成就,而不往生者哉?
禅余空谛辩伪
吴郡刻一书,号禅余空谛,下著不肖名,曰‘云栖袾宏著’。刻此者本为殖利,原无恶心,似不必辩;然恐新学僧信谓不肖所作,因而流荡,则为害非细,不得不辩。书中列春夏秋冬四时幽赏,凡三十三条,姑摘一二以例余者:一条云‘孤山月下看梅花’,中言黄昏白月,携樽吟赏。夫出家儿不于清夜坐禅,而载酒赏花,是骚人侠客耳;不肖斤斤守分僧,安得有此大解脱风味?一笑。一条云‘东城看桑麦’。不肖住西南深山中,去东城极远,不看本山松竹,而往彼看桑麦耶?一笑。一条云‘三塔基看春草’。平生不识三塔基在何所,一笑。一条云‘山满楼观柳’,中言楼是不肖所构。自来无寸地片瓦在西湖,何缘有此别业?一笑。一条云‘苏堤看桃花’,中以桃花比美人。此等淫艳语,岂剃发染衣人所宜道?即不肖未出家时亦不为也。一笑。一条云‘苏堤观柳’,中引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不肖从出家不曾与人联诗,何况斗酒!一笑。一条云‘雪夜煨芋谈禅’,中所谈皆鄙浅语,何人被伊唤醒?一笑。诸好心出家者,当知不肖定无此语。既作缁流,必须持守清规,饬躬励行,毋错认风流放旷为高僧也。袾宏谨白。
种种法门
譬如王师讨伐,临阵格斗,以杀贼为全胜。而杀贼者或剑或槊,或锤或戟,乃至矢石,种种随用,唯贵精于一技而已。以例学人,则无明惑障,如彼贼人;种种法门,如剑槊等;破灭惑障,如获全胜。是知无论杀具,但取杀贼;贼既杀已,大事斯毕。所云杀具,皆过河筏耳。不务其大,而沾沾焉谓剑能杀人、槊不能杀,岂理也哉?参禅者讥念佛为著相,励行者呵修定为落空,亦犹是也。故经云:‘归元无二道,方便有多门。’先德云:‘如人涉远,以到为期,不取途中强分难易。’
竹窗二笔
莲池大师著
般若咒
儒童菩萨
临济
雁荡山
悔不为僧
佛法作人情
黄梅衣钵
耳根圆通
极乐世界
一转语
法华要解(一)
法华要解(二)
朱学谕
本身卢舍那
衣帛食肉
执著
好古(一)
好古(二)
立义难
不作佛事
鲍□
门庭高峻
魔著
参方须具眼
人身难得
事怕有心人
老成然后出世
继祖传灯
杀罪
宗门语不可乱拟
看语录须求古人用心处
夜气
佛印
学贵精专
菩萨慈胜声闻
宗乘不与教合
放参饭
僧堂
结社会
莲社
心胆
太牢祀孔子
儒佛交非
好名
梁武帝
王所花
此道
金色身
出家休心难
蚕丝(一)
蚕丝(二)
吕文正公
学道无幸
著述宜在晚年
机缘
般若(一)
般若(二)
般若(三)
天台止观
看忙
辩融
禅讲律
古玩入吾手
悟道难、为善易
重许可
放生池
崔慎求子
无子不足忧
后身(一)
后身(二)
后身(三)
王介甫
喜怒哀乐未发(一)
喜怒哀乐未发(二)
中峰示众
醮事谢将杀生
斋月戒杀
戒杀延寿
宋元悟道居士
无义味语
信施难消
知道不能造
远官字
念佛镜
参究念佛
急参急悟
解禅偈
范景仁
习俗
厌喧求静
除日
净土难信之法(一)
净土难信之法(二)
净土难信之法(三)
念佛不碍参禅
医戒杀生
勘验
百法寺道者
出世间大孝
即心即佛
世智辩聪有失
好奇
无常信
参禅非人世中事
出家(一)
出家(二)
得悟人正宜往生净土
参禅
印宗法师
亲师
华严大藏一经
袁母
儒佛配合
立禅
论疏
净土不可言无
随处净土
阴阳
出胎隔阴之迷
刘道原不信佛法
传佛心印
传灯
金丹
四十二章经遗教经
大悟小悟
悯下
菩萨
愿力
不起念(一)
不起念(二)
九品往生
千僧无一衲子
惜寸阴
万年寺
富贵留恋人
鹅道人
生日
因病食肉
人患各执所见
姚少师(一)
姚少师(二)
般若咒
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盖指般若为咒,非指‘揭谛揭谛’四句也。今人但知咒属密部,而般若心经显部也,是显部亦咒也,此持咒家所忽焉而不察者也。又‘阿弥陀佛’四字,悉皆梵语,使前人不加注释,与大明、准提密部何别?今人但知大明、准提为咒,而弥陀佛名也。是佛名亦咒也,此持咒家所忽焉而不察者也。
儒童菩萨
相传孔子号儒童菩萨。或曰:‘吾夫子万代斯文之祖,而童之。童之者,幼之也。幼之者,小之也。彼且幼小吾师,何怪乎儒之辟佛也!又僧号比丘。丘,夫子讳也。比者,并也。僧,佛弟子,而与夫子并。彼且弟子吾师,何怪乎儒之辟佛也!’是不然。童者,纯一无伪之称也。文殊为七佛师,而曰文殊师利童子;善财一生得无上菩提,而曰善财童子;乃至四十二位贤圣,有‘童真住’,皆叹德之极,非幼小之谓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若夫比丘者,梵语也。梵语比丘,此云乞士,亦云破恶,亦云怖魔。比非比并之谓,丘非丘陵之谓,盖仅取音不取字也。例如梵语南无,此云归命,南不取南北之南,无不取有无之无也。噫!使夫子而生竺国,必演扬佛法以度众生;使释迦而现鲁邦,必阐明儒道以教万世。盖易地则皆然。大圣人所作为,凡情固不识也。为儒者不可毁佛,为佛者独可毁儒乎哉?
临济
先德有言:‘临济若不出家,必作渠魁,如孙权曹操之属。’曷为乎以临济拟孙曹也?盖拟智,非拟德也。袁绍谓生子当如孙仲谋,而孔明亦言:‘曹操用兵,仿佛孙吴’,智可知矣!使其不以此智外役,而以此智内旋,举平生神机妙算,尽抵在般若上,则于道何有?又古云:‘悉达若不出家,必作转轮圣王。’此兼智兼德之论也,大小殊而其意一也。
雁荡山
台雁号两浙名山,而雁荡尤奇,有轻千里裹粮而往游者。予昔应太平之请,去雁荡仅一由旬。期满,院主白予为雁荡游。予欲往,而沂然从游者百余众。因计彼山久无接待,徘徊历览,往返不下半月,费粟数石,院贫不能支,遂坚执已之。众怏怏,乃慰之曰:‘雁荡之胜,在震旦中尚有过之者。即震旦最胜处,不及天宫;天宫展转最胜处,不及西方极乐世界。公等不慕极乐,而沾沾雁荡是慕,何也?’竟不去。
悔不为僧
唐宰相杜黄裳,临终自悔不得为僧,命剃染以殓。又宋名执政某,遗命亦然。此非宿世坚持正因,焉能居大位而醒然不昧;风火散时,具如是耿耿操略。然有二说:或一念之迷,至死反本;或故为示现,警悟同流,是未可知也。
佛法作人情
妙喜自言:‘昔时为无眼长老胡乱印证,后见圆悟老人始得大彻。乃立誓自要,定不以佛法作人情。’妙喜可谓大慈大悲,真万世人天眼目也。惜予生晚,不获亲承炉韝,为可恨耳。然妙喜谓无眼长老以东瓜印子印学人,今学人多以东瓜印子印自己,妙喜见之,又当何如?
黄梅衣钵
古德示众云:‘黄梅衣钵,非但“时时勤拂拭”者不合得,直饶“何处惹尘埃”亦不合得,且道毕苋作么生,合得衣钵?’一僧下九十九转语,不契。最后云:‘定要他衣钵作甚?’古德乃忻然肯之。噫!师可谓杀人须见血,弟子可谓直穷到底者矣!
耳根圆通
楞严择选圆通,独取耳根。然世尊为一期化导之主,而以见明星悟;饮光为万代传灯之祖,而以见捻花悟,皆属眼根者,何也?此有二义:一者随众生义。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故。二者遗著义。众生处处著,闻圆通独向耳根,便谓余根不能入道故。是故豪杰之士,根根圆通,如大福德人,执石成宝。善读楞严者详之。
极乐世界
或疑:‘华严谓极乐仅胜娑婆,而大本弥陀经言胜十方,何也?’一说:‘胜十方者,止是相近娑婆之十方,非华藏世界之十方也。’其说亦是,而犹未尽。良由‘仅胜’之说,盖以昼夜相较。故云娑婆一劫,为极乐一昼夜;极乐一劫,为袈裟幢一昼夜;展转历恒沙世界,以至胜莲华。乃专取时分短长之一节,非全体较胜劣也。不然,人间千万年,为地狱一昼夜,将地狱胜人间耶?又例之:若定执身量之长短较优劣,则卢舍那佛仅高千丈,而修罗高八万四千由旬,将修罗胜舍那耶?是故谓极乐胜十方,即广远言之,亦自不碍。
一转语
先德开示学人,谓我今亦不论你禅定智慧、神通辩才,只要你下一转语谛当。学人闻此,便昼夜学转语;错了也。既一转语如是尊贵、如是奇特,则知定不是情识卜度见解依通所可袭取。—盖从真实大彻大悟中自然流出者也。如其向经教中、向古人问答机缘中,以聪明小智模仿穿凿,取办于口,非不语句尖新;其实隔靴抓痒,直饶一刹那下恒河沙数转语,与自己有何交涉?今莫管转语谛当不谛当,且抛向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之外,只牢守本参,密密用心,时时不舍,但得悟彻时,岂愁无语?吾虽钝根,不敢不勉。
法华要解(一)
法华一经,天台之为玄义文句也,大而详;温陵之为要解也,精而约。天台尚矣,温陵亦不可轻也。或曰:‘先阅要解,后参之玄义文句,其胜劣相去远甚。而云“温陵不可轻”者,何谓也?’夫温陵生天台后,玄义文句等书皆所历览,其铢铢而分,缕缕而辩,非不知之。第其解以要名,正取直捷简径;而复繁诠曲释,穷远极深,则博而非要矣。况列科多用天台旧文,其不用者亦自有意;中间解文竖义,或得或失,学者宜虚心平气而玩之可也。
法华要解(二)
前云‘中有得失’,试举其失:经云‘五众之生灭’,要解谓是五趣。然五众者,五蕴之别名,智论反覆明之;而曰五趣者,失于考也。试举其得:如药王焚身,要解谓妙觉圆照,离于身见,得蕴空故,乃能如是;若不达法行,空慕其迹,徒增业苦。盖发天台之所未发,而深有益于后学者也。
朱学谕
嘉禾朱懋正,言其曾大父学谕公,既归田,以所得俸金,构小屋于郊外,读书其中,□户谢客,虽子侄姻戚,以至邑令长,罕得睹其面;独一老友,每晡时来,共弈数局,饮数行,浩歌数章,则入暮矣,乃就寝。率以为常,与世隔绝,如在穷谷深山中。年八十九,月夜登桥失足,微疾。二子迎归,将终,援笔谆谆诲以道义,不及琐细家务。书毕,暝目逝。俄开目云:‘尚欲嘱嘉定。’(嘉定者,公之孙,初成进士,宰嘉定。)于是复为书,教以始终清介,毋宦成渝其晚节。因掷笔长往。噫!公未闻佛法,而临行磊落潇洒,有久修所不及者,何故?良由心无系累,佛法已思过半。彼终日喃喃诵经说法而心不净,末后慞惶挥霍,反俗士之不若,亦何怪其然乎!吾于是有感:向使公得闻佛法,以彼幽潜孤绝之力,尽心于般若,奚患大事之不明乎?吾于是重有感。
本身卢舍那
僧问古德:‘如何是本身卢舍那?’答云:‘与我过拂子来。’俄而曰:‘置旧处。’僧理前问,曰:‘古佛过去久矣!’又云:‘未了之人听一言,只这如今谁动口。’后人由此以举手动足开口作声便为真佛,是则诚是,而实不是,所谓认贼为子者也。遂将柏树子、麻三斤、翠竹黄花、鸟衔猿抱等一概认去,岂不误哉?俱胝遇问,即竖一指;鲁祖见僧,回身面壁。昔人道:‘我若看见,拗折指头。’予亦云:‘待渠回身,拦胸踏倒。’
衣帛食肉
晦庵先生辟佛,空谷力为辩驳矣。虽然,晦庵亦有助佛扬化处,不可不知也。其解孟子曰:‘五十非帛不暖,未五十者不得衣也。七十非肉不饱,未七十者不得食也。’夫兽毛蚕口害物伤慈,佛制也;必五十乃衣帛,则衣帛者鲜矣!食肉者断大慈悲种子,佛制也;必七十乃食肉,则食肉者鲜矣!今孩提之童,固已重裘纯纩卫其形,烹肥割鲜饫其口,曾不待壮,而况老乎!使晦庵之说行,宁不为佛法少助?咎晦庵者不之察,吾故为阐之。
执著
人恒病执著,然亦不可概论。良由学以好成,好之极名著。羿著射,辽著丸,连著琴,与夫著弈者至屏帐垣牖皆森然黑白成势,著书者至山中木石尽黑,学画马者至马现于床榻间,夫然后以其艺鸣天下而声后世。何独于学道而疑之?是故参禅人,至于茶不知茶,饭不知饭,行不知行,坐不知坐,发箧而忘□,出厕而忘衣;念佛人,至于开目闭目而观在前,摄心散心而念恒一,不举自举,不疑自疑,皆著也。良由情极志专,功深力到,不觉不知,忽入三昧。亦犹钻鐩者,钻之不已而发焰;炼铁者,炼之不已而成钢也。所恶于著者,谓其不知万法皆幻,而希果之心急;不知一切唯识,而取相之意深,是则为所障耳。概虑其著,而悠悠荡荡,如水浸石,穷历年劫,何益之有?是故执滞之著不可有,执持之著不可无。
好古(一)
数辈好古者,群居一堂,各出其古以相角。有出元宋五季时物者,众相与目笑之。已而唐,而晋,而汉,而秦,而三代,恨不得高辛之铛、燧人之钻、神农之琴、太昊之瑟、女娲氏所炼五色石之余也。一人曰:‘诸君所畜诚古矣,非太古也,非太古之太古也。’众曰:‘然则日月乎?’曰:‘未古也,有天地然后有日月。’‘然则天地乎?’曰:‘未古也,有虚空然后有天地。’‘然则虚空乎?’曰:‘未古也。吾所畜,日月未生,天地未立,空劫以前之物也。诸君不吝千金以博一炉一瓶一书一画,而不知宝其最古,亦惑矣!’众相视无语。
好古(二)
俄而曰:‘子之古,人所同也,非子所独也,奚贵焉?’曰:‘同有之,同迷之,迷则不异于无。虽谓吾所独,非过也。’曰:‘吾辈之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