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钝感力 >

第2章

钝感力-第2章

小说: 钝感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当S医生被教授斥责,我都偷偷地在心里表示同情,觉得他是一位十分可怜的医生,可是我发现每当被教授训斥的时候,S医生的回答都很独特,必定为“是,是”、“是,是”,把“是”轻轻重复两次。
  不管教授说些什么,S医生的回答永远一成不变,一次我听着听着,甚至觉得教授的呵斥对S医生本人毫无影响,仿佛在对牛弹琴似的。
  反正,无论教授如何训斥,那位S医生都像准备好了似的,一律以“是,是”作答。也许就是这种忠厚的回答,才使得教授的“嘟嘟囔囔”也来得十分坦然。想到这里,我发现教授的“嘟嘟囔囔”和S医生的“唯唯诺诺”之间的一唱一和富有节奏,好像捣年糕的人和捣年糕的棒槌一样,配合得非常默契。我甚至觉得正是托S医生那句轻轻的“是,是”的福,教授的手术才得以顺利进行。 

手术进步最快
  这位S医生即使遭到训斥,也丝毫不受影响。相反,还能使现场的气氛得到缓和,甚至使整个团队的力量凝聚到了一起。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十分出色的才能。
  不仅如此,这位医生更为了得的地方在于,在手术中被教授那样斥责,一旦手术结束,他立刻忘得一干二净,舒舒服服地泡在洗澡水里。完事以后回到医疗部,他一边喝着啤酒、日本酒,一边和同事们谈笑风生地聊起刚刚结束的手术以及其他各种事情。S医生以惊人的速度把一切不快统统丢到了脑后。
  与这位开朗的S医生相比,也有那种稍稍受到斥责就备受打击的男人。尤其是那些出身良好、在溺爱中长大,没有习惯被人斥责的男人,仅仅被上司训过一两次,马上就变得失魂落魄,一脸阴沉的表情。还有喝了闷酒之后在外面闹事的,更可笑的是,一位力气多余的家伙,居然把沉重的公共汽车站牌标志也给移走了,这些幼稚的举动,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那些经不起训斥的家伙,真应该好好学学S医生那轻轻的“是,是”,学会那种心胸开朗、不屈不挠向前看的精神。
  此外,S医生的出色之处不只是开朗豁达地面对自己所受的责骂。而且还在每次一边回答“是,是”,一边完成助手工作的过程中,不断近距离地掌握教授手术中的要点,他后来成为医疗部最为出色的外科医生。
  从上面的事例中我们也可以明白,是个男人的话,都要成为像S医生一样钝感、经得住打击的人。特别是男孩子,必须有这种顽强的精神。
  假如有一个小男孩,母亲对他歇斯底里地大喊大叫,“大介,快点儿,这里还有那里,不收拾好不行啊,听明白没有?”孩子却毫不理会,只是嘴上回答“是,是”。“反正妈妈总会累的,累了就不作声了吧。”我希望能够把孩子教育成有这样素质的孩子。 

如今仍很健康
  后来,S医生当上了一家位于札幌郊外的大医院的院长,现在担任名誉董事长。
  两年以前,在一次同门聚会上,我见到了好久不见的S医生。虽然年纪长了不少,可无论外表还是说话方式他都和以前别无两样。我们双方都觉得十分亲切,聊了许久,不管我说些什么,S医生还是老样子,“是,是”点头而已。那种轻声细气、没有什么响动的样子,和过去如出一辙。
  到那时我才恍然大悟,S医生原来根本就没怎么认真听人讲话,对方说的事情,他并没有一字一句去听。所以不管教授怎样“嘟嘟囔囔”地抱怨,对他几乎没有影响。
  因此,S医生现今七十五岁高龄,却无病无灾,十分健康,一副神采飘逸的样子。
  我想大家或许已经发现,那些高龄而健硕的人,基本上都不听别人讲话。偶尔听上几句,也是听听就过去了,这种情形可称为自我中心主义者,也可以说是孤芳自赏。往坏的方面讲,也可以称之为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不过正是这种不太计较他人言语、不听别人讲话的做法,才是保持健康的秘诀。
  也就是说,做事不要总是思前想后,即使别人说些不中听的话,听完就马上抛到脑后。这种有益的钝感,与精神上的安定和保持心情愉快密不可分。
  现在,各式各样防治疾病的报道不绝于耳,其实没有必要想得过于复杂。对健康最为重要的,就是让自己全身的血液总是能够顺畅地流淌。
  为此,需要让全身的血管一直处于舒张状态,控制血管的神经叫做自律神经。尽量避免刺激自律神经,让其总是保持一种放松的状态。这对促使全身的血液循环畅通无阻极为关键,S医生不管遭到怎样的训斥,都能保持绝妙的钝感,所以他的血液循环肯定一直非常通畅。这是他常葆健康的根源所在。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将在下一章进行详细的阐述。 

第三部分 血液因此畅流
  我们的血管是由自律神经来控制的,拥有有益钝感力的人,其自律神经不易陷入异常的刺激当中,能够让血管一直保持舒张状态,从而使全身的血液可以畅通无阻地流遍全身。在前两章当中,着重阐述了钝感力的重要性,本章将围绕钝感力对健康如何有利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何为自律神经
  不仅仅是人类,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所有动物,想要保持健康的一个绝对条件,就是让全身的血液能够不浑浊、不停滞,并顺畅无阻地流淌,这是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
  那么,什么时候人的血液会出现淤血现象呢,这时就要牵扯到一个问题,即血管和神经的关系问题。
  人体中几乎所有的血管都是由神经来控制的。这些神经一般被称为自律神经,其中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者起着相反的作用。
  比如说,交感神经随着紧张、烦躁、不安等情绪的不断加剧,会令人的血管变窄,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正好相反,可以起到使人血管扩张,情绪放松,降低血压的作用。
  因为这两种神经总是和血管密切相连,所以血管一直会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强烈影响。
  因此,为了让血管保持舒张状态,血液顺畅地流淌,就要常处在副交感神经的支配之下。同时,交感神经也必须处于静止状态。
  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使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呢?如前所述,精神上的紧张、不安、烦躁,以及情绪上的恼恨、愤怒、憎恶,甚至寒冷等都能造成交感神经的紧张。
  与之相反,如高兴、舒服的时候,神清气爽、开怀大笑,或处于温暖的环境等等,交感神经则处于平和、松弛的状态之中,能使血管舒张。
  写到这里,如何才能使血液顺畅流淌,想来大家已经一清二楚了吧。
  前不久有一篇报道,写一个老年人收容所,为了维护老人们的健康,请来了说单口相声的艺人为大家演出,老人们都非常开心,我明白老人院的目的就是让大家通过欢笑,促使血管扩张,血液得以顺畅地流淌,从而击退各种各样的疾病。
  保持开朗、放松的心态,这是让血液循环畅通无阻的最佳方法。为什么会得胃溃疡
  以前,一提起胃溃疡,人们普遍认为那是由于暴饮暴食、饮酒过度或饭量过大造成的。
  然而,根据加拿大医学家赛里埃的学说,胃溃疡的形成原因并非那么简单,精神上持久的压力及慢性疲劳也是重要原因。
  实际上,赛里埃把各种实验用老鼠关在阴暗寒冷的地方,并采取不停地用小棍去杵它们等方法,让老鼠们不断地感到担心,它们的交感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
  随着实验的不断继续,老鼠的消化器官开始出现了溃疡,原本对精神压力最具抵抗力的肾上腺皮质出现带血的斑点,老鼠衰弱到了极点。
  如果对这个过程进行更为具体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通过不断骚扰实验老鼠,使其一直处于不安和烦躁的状态之中,老鼠胃部的血管开始变窄,血液循环变差,胃最上面的黏膜部分开始出现溃烂,随着溃烂程度加剧,最后终于导致了胃溃疡。
  这个实验可以证明胃溃疡产生于精神压力。这就是赛里埃所谓的精神压力学说,从此以后,精神压力这个词成了一个大众化词语。由于这个学说对医学上的重大贡献,赛里埃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精神压力的有益与有害
  现在,精神压力这个词已经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也被人们广为使用。但是,精神压力的本质以及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却似乎鲜为人知。或许说我们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故而在这一章当中,我们将围绕日常生活和精神压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下探讨。
  首先,作为精神压力,多数人在繁忙的时候最容易感受到它。忙得没有时间好好休息,这时人们通常挂在嘴边的就是:“最近精神压力很大……”
  的确,在过分忙碌、神经绷得很紧之际,人的身体因压力产生疲劳,并通过各种各样的症状表现出来。从头晕、失眠、头痛,到腹泻、便秘之类消化器官的症状都会出现。不用说,这些症状如果长时间持续下去,相应的器官就会出现异常,从而发展成疾。
  从以上情况来看,无论持续或间断的精神压力对身体都没有好处,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
  不过,光是繁忙也未必一定就是有害的精神压力。好比一家公司的老板或是总经理,在公司经营一帆风顺、利润上升的时候,老板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从而自信倍增,越发地干劲十足。所以,与其说老板因繁忙感到精神压力,不如说忙碌使他更加精神,健康状态也日益见佳。
  因此,精神压力也存在有益和有害之分。
  比如,某个有相当地位的人突然被贬,或因到了退休年龄而离官卸任,在这种情况下,此人若能好好享受因贬官或卸任而形成的闲暇倒也罢了,但实际情况却是因人而异,对某些人来说,那种闲暇反而变成了一种精神压力。还有,那些公司中不受重用的所谓“窗口族”,实际上很闲,却要勉为其难地装出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给周围人看,那样一来,说不定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
  还有就是退休之后,那种已被社会抛弃、成为不被需要之人的失落感,加上因离开了过去的同事和部下而产生的孤独感等,都有可能使人在精神上变得十分消沉,这些都会变成巨大的精神压力,使退休者变得烦躁、脆弱。
  退休之后,一些有一定地位的人迅速衰老的原因,就在于其陷入了那些有害的精神压力中不能自拔。
  由此可见,同是精神压力,有令人心情愉快的精神压力,也有成为沉重负担的精神压力,希望大家不要忘记这两方面的精神压力。 

浴后一杯酒
  虽然我们平时不太留意,实际上精神压力已经渗透到现实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比如同是喝酒,和讨厌的上司一起喝的时候,边喝边听上司唠唠叨叨地埋怨自己,这种时候很难喝醉。这是因为紧张和厌恶造成的精神压力使人的血管变窄,所以肠胃对酒精的吸收作用也就随着变小了。
  相反,若和意气相投的朋友、有意思的同事一起喝酒,或者酒桌上自己地位最高,可以随心所欲地大放厥词,这种时候就醉得很快,而且醉得非常舒服。再有就是在暖和或安全的地方,人的状态越是放松,就越容易喝醉,相反在寒冷或不安定的状态下喝酒,就不容易喝醉。而在家中喝酒的时候,因为舒适就很容易喝醉,再有就是泡澡之后等等,由于血管扩张,所以醉得很快。当然也有些丈夫承认,自己在家里最为紧张,酒喝得一点儿都不痛快,所以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
  总之,有一点是不会错的,即人在放松的状态下,或血管舒张的时候,最容易醉倒。
  说起来,以前我没钱,想靠少量的酒精买醉的时候,就曾做过这样的事情,喝上一杯烧酒,然后一口气猛跑一百米。如此一来,由于剧烈运动,血管大张,酒精吸收得很快,所以一下子就醉倒了。
  还有在露天温泉或室内温泉,坐在一个浮在水面上的木盆里,慢慢儿饮酒,不一会儿就会产生醉意,其道理也是一样。有兴趣的人不妨一试。不过假如喝得太多,就会醉倒在水里,所以必须多加小心。
  不用说,服用药物等也是同样,这种时候服药的话,药的吸收很快,自然药效也会更佳。 


保持身体的平衡
  除此之外,我们有时能在某个瞬间,感到自己的身体正是由自律神经来控制的。
  比如,当出人意料的死讯或令人悲哀的消息传来时,人的脸有时会变得十分苍白。那是因为听到不幸消息的刹那,惊诧和悲伤马上使人的自律神经紧张起来,血管发生痉挛,引起血流瞬间停止造成的。
  同样,人在不安和吃惊时,时常感到心律加速,心里扑通扑通直跳,这也是由于自律神经的紧张传到心脏造成的。还有就是升学考试即将开始之前等,去洗手间的人一下子增加很多,这同样也是由于自律神经紧张,刺激膀胱造成的。
  不用说,人在闲适和放松的状态下,就不会出现以上症状。
  前面我们也曾提过,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能够造成血管的舒张或收缩,其中一个最易理解的就是天热的时候出汗。天热时血管会尽情舒张,散发体内的热量;相反,在寒冷的时候,血管就会通过收缩起到不让热量扩散的作用。
  由此可见,自律神经可以根据当时的不同状态,巧妙地发挥作用,努力使身体达到平衡。
  因此,在平常的生活当中,应该尽量避免增加自律神经的负担。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为关键的就是钝感力。有益的钝感力可以避免增加自律神经不必要的负担,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动力。神经钝感的人,其自律神经不会时常陷入异常的刺激当中,能够让血管一直保持舒张状态,从而使血液可以畅通无阻地流遍全身。 


迟钝的五官
  人们的各种感觉器官若过于敏感的话,会对人产生负面影响。
  钝感的人和敏感的人相比,前者不会造成器官的消耗,可以更为悠闲自在、胸襟开阔地长寿下去。至此为止,我们论述了钝感的各种益处,同时人的身体如果过于敏感的话,也会成为问题,特别是在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五官:眼(视觉)、鼻(嗅觉)、耳(听觉)、舌(味觉)、肌肤(触觉)。如果五官过于敏感的话,会对人产生负面影响。
  下面,我们将就其理进行探讨。

  视觉

  首先,是人的眼睛,尤其是视力。人的视力如果过于发达的话,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一般视力的正常范围在1。0到1。2之间,如果视力过于发达,达到1。5或2。0,反而会因看得过于清晰而带来弊端。
  一般来说,在人类社会中,所有系统的设计和确立都是以1。0到1。2之间的视力为参照基数的。拥有1。5的视力,倘若出生在没有望远镜的时代,好歹还能派上用场,而在眼下这个时代却几乎没有什么特别有用的地方。相反,看得过于真切,甚至还会给人带来烦恼。我的一个朋友,视力就在1。5以上,他曾感叹道:“看得过于真切,我觉得很累。”
  任何事物都是“过犹有所不及”,看得过于清晰,在精神卫生方面也有负面影响。
  尤其可悲的是,对于那些视力超常的人,目前还没有什么相应的对策。比如,视力较弱的人可以通过眼镜或手术等纠正视力,但是却没有为视力超强的人准备的眼镜。
  “我的视力太好了,所以眼睛容易累。”即使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