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钝感力 >

第8章

钝感力-第8章

小说: 钝感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小A、小B同时进公司,开始时他们关系很好,但是和小A的不断升职相比,小B总是落后一步。慢慢地,小B心里就嫉妒小A,开始到处散布对小A不利的谣言。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嫉妒而产生的中伤。
  年轻时的嫉妒和中伤,可能还只限于朋友和同事之间,到了公司干部之间相互争斗的时候,嫉妒的计划性和周密性就加强了许多。例如,双方都在竞争某一职务的时候,一方就可能会故意散布贬低对方的谣言或有害的消息,而本人还装出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和对方亲密相处。
  这样一来,事情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中伤,而是一种带有恶意的谋略了。
  嫉妒的范围极广,个人的品质或能力、父母有权有势、家庭富有、本人英俊、受女孩欢迎等等,因为拥有以上条件遭人嫉妒、中伤的情况时有发生。
  被嫉妒、中伤的人因此心情非常郁闷,精神压力很大,日子自然不好过,这种情况确实值得同情。
  但是,问题在于如何和那些不公平的刁难抗争,怎样才能活出自己的本色,堂堂正正地生活下去呢?此时,不因琐碎小事而气馁的钝感力,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被嫉妒的幸福
  得知自己遭人嫉妒、中伤的时候,所有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谁在嫉妒我,为什么要中伤我?这一点最让人耿耿于怀。
  也许有人觉得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于事无补,然而只要稍微认真追查一下,找到答案是很容易的事。
  问题是知道答案之后的对策,很多人会一下子变得十分恼火,怨恨对方。有人甚至用更难听的话还击对方,双方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自己也免不了会受到进一步的伤害。
  因此,这种忙中出错的做法并不适合,这时最为重要的就是无视对方的存在。
  一般嫉妒、中伤别人的人,其自身的境遇多数不如对方。比如,在公司遭到嫉妒的都是些工作能力很强的人,相反,嫉妒别人的人大都平平,甚至较差。另外,遭人嫉妒者大多生活幸福,而嫉妒的人则通常都不如前者。
  如果能想到这些话,对于那些中伤与嫉妒就会不太在意了。因为遭人嫉妒者,是由于其自身条件优越,造成对方因羡慕而妒嫉的。
  “对不起,因为我太能干了,才让你烦躁不安。我十分理解你嫉妒的心情,我知道你活得很辛苦,适可而止吧。”
  遭人嫉妒者若能说出这番话来,也就心情坦然了许多。想到嫉妒别人的人比遭人嫉妒者更加可怜,更加辛苦。因此与其说怨恨嫉妒之人,还不如说应该向对方道谢才对。
  “谢谢你总是这么嫉妒我。托你的福,我会更加努力的,今后还请继续嫉妒吧。”
  这一切表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人们的感受也截然不同。任何事情都应灵活地从积极的方面进行思考。而钝感力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动力。
  不要听到一些不中听的话就如临大敌,而应该仔细思考对方那么说的原因,体察对方的心情。
  这种胸怀宽广的钝感力,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极大的作用。 


讽刺达不到目的
  在对嫉妒钝感的时候,还需要另一方面的钝感,就是对讽刺的钝感。
  即使心里明白对方的话中多少带有讽刺的意味,却仍能泰然自若,一听而过。
  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我家附近有一位爱美的老太太。她的年纪我想大概八十出头,平时总是精神抖擞,好像经常外出。
  去年开春的一天,我刚出家门,老太太恰巧也从斜对面的家中出来,她对我绽颜一笑,我也点头向她致意。
  这时老太太突然挺起胸膛问我:“这个,怎么样?”
  当时她全身裹了一件粉底散花的连衣裙,肩上披着一条浅色的开司米披肩。
  老太太的身姿确实十分挺拔,看上去远比她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可无论从哪方面讲,那连衣裙都太艳了,但我还是下定决心地说道:
  “非常漂亮啊,您穿起来真合身。”
  这时,老太太满面笑容地致谢说,“谢谢,太高兴了。”说完她转身走了。
  望着她那艳丽夺目的背影,我仿佛觉得在那春天的街道上,只有她一个人在闪闪发光。
  一个月之后,我再次遇见了那位老太太。
  这次她身着一件花哨不亚于上次的橘黄色连衣裙,胸前垂着一条硕大的项链。
  相互寒暄了几句后,她又问我:“怎么样?”
  我的回答当然还是:“您穿上去很合身。”
  “谢谢。”老太太又是满意地一笑。
  她那怡然自得的样子,让我有一种感觉,好像每次见到我,受到我的称赞都是理所当然的,这多少令我有些不快,但是她的表情那么天真,我也就言不由衷了。
  据说附近的人都是如此,每次听到老太太发问,大家都会这样称赞,“您穿起来真合身”。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每次听到别人称赞,老太太都是莞尔一笑,一脸满足的表情。
  写到这里,我想大家已经明白,这个老太太根本听不出什么是讽刺。
  听到“特别漂亮,您穿着真合适”这样的话,她会毫无疑问地照单全收,也坚信自己如此穿着非常漂亮。
  正可谓是没有比老年人的大胆更可怕的了,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大家的眼中,那些艳之又艳的服装老太太穿上后居然慢慢开始顺眼起来。
  人们常说,“衣服的合身是穿出来的。”这位老太太就是不管衣服是否适合自己,只要喜欢,穿上再说。多数人可能没等穿上衣服就开始战战兢兢了,或者索性放弃了尝试。
  但是,这位老太太却不畏却,落落大方地把衣服穿了起来。大家说的“您穿着很合身啊”之类的讽刺之语,她也当作夸奖,继续穿着鲜艳的衣装。
  也就是说,讽刺在老太太那里根本行不通。或许,即使她听出了讽刺的意味,也只照字面的意思理解,渐渐地她开始适应那些鲜艳的衣服。而人们也开始适应她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像这位老太太那样,不介意他人的讽刺,堂堂正正地按照自己的信条行事,而是常常不自觉地往后退一步,等到本人察觉的时候,可能已经退了百步之遥了。
  这位顽强的老太太的动力,正是她听不出讽刺、或完全不理睬讽刺的钝感力。
  “这件事我说什么也要这么做。”
  一旦下了决心,就能够无视周围人的目光和流言蜚语,毅然决然地进行。即便听到别人的讽刺,也是一副“与我无关”的架势,大大方方地勇往直前。
  这种钝感力,正是人们向崭新的领域挑战时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动力。 


第十三部分 恋爱的能力
  喜欢对方,希望将彼此的恋爱关系延续下去的话,就要拥有原谅对方的胸怀。假如凡事都抱着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态度,锱铢必较,双方都会因此而窒息,彼此之间的关系很快就会土崩瓦解。 



小小的背叛
  喜欢对方,希望将彼此的恋爱关系延续下去的话,就要拥有原谅对方的胸怀。
  假如凡事都抱着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态度,锱铢必较,双方都会因此而窒息,彼此之间的关系很快就会土崩瓦解。
  如果希望两个人永远相爱、幸福美满,在某种程度上就要能够原谅对方,钝感一些。
  这种钝感力,正是让恋爱关系长久维系的能力。如果我说对相爱的男女来说,最需要的就是钝感力,恐怕多数人都会感到惊讶。相反,许多人认为敏感才能使男女之间的关系得到发展。然而,这种情况只限于恋爱的初期阶段。而在男女恋爱之后,要想长期维持双方的良好关系,不仅需要敏感,同时也更需要有益的、能够原谅对方的钝感。
  恋爱初期,两个彼此不太了解的男女逐渐走到一起,这时男女双方都把全部精力集中在对方身上,在这个阶段,对于对方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会十分敏感。
  这种现象在动物世界里也是同样,雄性动物一边侦查雌性动物的反应,一边用自己的姿势、举动拼命吸引对方。
  在这个阶段,钝感的确不足以形成恋爱关系。
  但是,问题在于恋爱之后。一对男女幸运地成为情侣后,双方会开始犹豫,是迈入婚姻的圣堂呢,还是再享受一阵恋爱的甜蜜呢。
  从这个时期开始,敏感和钝感这两种能力就需要同时兼备了。
  首先,需要敏锐的感性。不言而喻,就是需要具有尽早了解对方眼下想些什么、要求什么,以及如何应对的敏感。
  恋爱的男女,把对方的敏感当作是给予自己的温柔和关怀,双方的关系因此朝甜蜜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然而,总是优先对方并不能保证两个人的关系一定能够顺利发展。在长时间的恋爱中,因一些琐碎的小事受到伤害、情绪不快的情况时有发生。
  还有,从恋爱的过程来看,相恋时间超过一年之后,男女双方之间便会慢慢地开始出现一些小的摩擦。
  当然,彼此的恋爱关系不会因此结束,只是两个人会觉得有些没趣。
  比如,女方提出这个周末想去看电影,男朋友却告诉她有事不能去。于是女方放弃了看电影的要求,可男朋友却跟自己的伙伴打高尔夫球去了。
  女方知道后,肯定会问:“我和你的伙伴,谁更重要?”
  相反,男方想约自己的女朋友,对方却说没时间拒绝了,事后男方仔细一问,女朋友见自己的朋友去了。男方当然也会有同样的抱怨。
  在这种时刻,若反应过于敏感,事情就容易变得不可收拾。说不定还会以此为导火索,把平日里积攒下来的不满一下子爆发出来,两人大吵一架。
  与其那样,不如先把自己的火气压一压,宽容对方一次。
  “我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所以算了吧。”用这样的想法和态度去原谅对方。
  这时,钝感力就显得十分重要。 

变为西餐派
  男女双方在保持恋爱关系的过程中,其实自身都在不断发生变化。
  比如,我的一个熟人K先生,今年四十五岁。大概由于他从小就是在海边的一个小镇长大的,所以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日餐派。
  主食当然是米饭,其他的K先生也就吃些荞麦面和乌冬面,面包几乎不沾。他最喜欢的料理是蔬菜和鱼类,而且鱼还偏好白色、口味清淡的。生鱼片和烤鱼他都中意,还时常感叹没有一家好吃的日本料理店。
  他的酒量相当不错,无论去什么地方,都是啤酒和清酒两样,威士忌、烧酒几乎不喝,红酒就不用说了。虽说不是一点也不吃肉,但他顶多也就是去烤鸡肉串的小店吃些鸡肉,最怕吃猪肉、牛肉。
  因此,偶尔被我们带到意大利餐厅或法国餐厅,他也是一副这种东西怎么能够下咽的表情,除了蔬菜沙拉和少许汤外,其余的东西他几乎不碰。
  自然他也主动对外宣称自己是日餐派,一直坚持日本料理最好。
  就是这么一个男人,不知何时起居然变成了一个西餐派。
  那次我们一起去意大利餐厅,起先我还以为他肯定又是特别不情愿,然而开始用餐以后,却没见他露出什么不满的表情。即便如此,我仍觉得他大概是为了迎合大家才这样的,可很快我发现他居然是一副手拿刀叉、兴致勃勃的神情。
  “你不要紧吗?”我问。
  “嗯,还行……”他已几乎把面前的意大利菜吃得一干二净。
  一起用餐的朋友也都呆呆地望着他。
  接着他又拿起红酒喝了起来。
  于是我问:“你的饮食习惯好像变了好多,怎么了?”
  他面带羞涩地说道:“说实话,我正在和一位女子恋爱,她是一个西餐派。”
  我顿时恍然大悟,使劲点头。
  原来如此,他从一边倒的日餐派变得西餐也可以吃了,是受他女朋友的影响啊。知道自己的女朋友喜欢西餐,开始K先生是勉为其难地迁就她,慢慢地也就变得习惯吃西餐了。
  真是恋爱可以改变一个人。
  如果K先生没有和那位女子谈恋爱的话,那么西餐和红酒他恐怕一辈子都不会碰。
  如果不把这称为革命,又该叫什么呢。
  然而更值得称道的是K先生在恋爱的时候,有决心有能力对自己进行革命。如果换成那种凡事过于敏感,过于固守成规,拒绝改变的男人,就不可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了。
  K先生能在不惑之年出色地改变了自己。这种能够令人改变的力量,正是他所拥有的出色的钝感力。
  在K先生的味觉中,其实一直潜藏着一种左转右换的灵活性。这正是钝感力的表现,正因如此,他才能改变自己,也才能和女朋友更顺利和谐地发展恋爱关系。 

原谅对方的爱情
  我再介绍一个发生在一对恋人身上的事情。
  男主人公是一位四十岁的已婚男子,名字叫T;女主人公三十二岁,叫做S子。
  两个人因工作关系相识的时候,T先生已有太太,S子小姐独身,他们逐渐亲密起来,发展成所谓的婚外情。
  S子小姐喜欢T先生自不待言,可有时她还是会因为T先生已婚一事,陷入烦闷和不快之中。其实S子小姐从和T先生交往时开始,就已知道他有家庭的情况,即使这样,她仍会因为嫉妒而饱受折磨。
  比方深夜时分,T先生从S子小姐那儿回家。望着T先生离去的背影,S子小姐就会变得坐立不安。一想到T先生回到家中,他妻子也会偎依在他身边,S子小姐就觉得头脑发胀,仿佛快要发疯了似的。
  还有放假的时候,S子小姐提出想和T先生见面,而对方却以“今天我有事要跟孩子一起出去”为由回绝,她觉得T先生完全不在乎自己。
  另外,眼前一旦浮现出T先生和妻子拉着孩子的手,开开心心地走在一起的情景,S子小姐就会变得十分生气。
  想来想去,还是跟这个人分手吧。这样的想法虽然有过多次,可是没过多久,S子小姐又在为与T先生的约会而心情激动了。
  “真是的,我这个人真没用啊。”
  S子小姐有一次不自觉地向我吐露了实情。
  “要想把爱情进行到底,没有钝感力的话,根本行不通啊。”
  “钝感?”我追问了一句,随后慢慢地点了点头。
  的确,两个人相亲相爱的时候,一方对另一方的言行过于敏感的话,恐怕双方的关系就很难长久持续下去。尤其是S子小姐这种情况,假若对T先生的言行都过于敏感,时常因嫉妒而发火、哭泣的话,两个人的关系很快就会走向崩溃。
  当然,这种婚外恋我并不赞成,我想说的是,双方一旦相恋,要想将彼此的爱情持续下去,在某种程度上没有那种不拘小节的钝感力,是难以做到的。
  S子小姐感触颇深地喃喃自语道:“所谓爱情,就是宽容和原谅对方吧。”
  这句话真是含义深刻啊。喜欢对方,希望将彼此的恋爱关系延续下去,就要在某些方面拥有原谅对方的胸怀。假如对任何事情都抱着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态度,锱铢必较,双方都会因此而窒息,彼此之间的关系很快就会土崩瓦解。
  如前所述,男人和女人是不一样的。不要说感情,就是在身体和生理方面也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如果两个人希望永远相爱,幸福美满,在某种程度上就要能够原谅对方,钝感一些。
  这种钝感力,正是一种让恋爱关系长久维系的恋爱能力。 

第十四部分 为了更好的生存
  面对芸芸众生各式各样的毛病,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些人不太在乎,有些人视若无睹。在这方面人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