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福得善;第二诵习,第三热行,第四苦行。瞿昙!梵志施设第五梵行(1385),有大果
报,有大功德,作福得善。”
鹦鹉摩纳都题子便说:“佛陀!请专心听!佛陀!为了功德的实践,为了善法的成就
,婆罗门规定了真实语、学习、施舍、苦行、梵行等五法。”
24。 世尊告曰:“若有梵志施设五法,有大果报,有大功德,作福得善,彼梵志中颇有
一梵志作如是说∶‘我此五法,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已,施设果(1386)’耶?”
佛陀又问:“既然婆罗门为了功德的实践,为了善法的成就,而规定了这五法,那么
是否有任何一位婆罗门曾经说过:‘我以自己的智慧,亲身体验之后,才说这五法的
果报’呢?”
25。 鹦鹉摩纳白世尊曰:r 无也,瞿昙!”
四八五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八
四八六 梵志品第十二(152)鹦鹉经第十一
鹦鹉摩纳都题子回答说:“没有,佛陀!”
26。 世尊告曰:“颇有师及祖师,至七世父母,作如是说:‘我此五法,于现法中自知自
觉,自作证已,施设果’耶?”
佛陀又问:“那么,你的婆罗门老师,乃至往上七代的老师,是否曾经说过:‘我以
自已的智慧,亲身体验之后,才说这五法的果报’呢?”
27。 鹦鹉摩纳白世尊曰:“无也,瞿昙!”
鹦鹉摩纳都题子回答说:“没有,佛陀!”
28。 尔时,世尊问曰:“摩纳!若昔有梵志,寿终命过,诵持经书,流布经书,诵习典经
,一日夜吒,二曰婆摩,三曰婆摩提婆,四曰毗奢蜜哆罗,五日夜婆陀揵尼,六曰
应疑罗婆,七曰婆私吒,八曰迦叶,九曰婆罗婆,十曰婆和,谓今诸梵志即彼具经
诵习持学(1387),彼颇作是说:‘我此五法,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已,施设果’
耶?”
佛陀又问:“鹦鹉摩纳都题子!那些过去的婆罗门仙人,〔即〕经典的作者、经典的
说者,他们过去被唱、被说、被收集的圣句,今天的婆罗门依旧在唱,依旧在说,
他们重覆说过去所说的,他们重覆唱过去所唱的。〔那些过去的婆罗门仙人〕,例
如夜吒、婆摩、婆摩提婆、毗奢蜜哆罗、夜婆陀揵尼、应疑罗婆、婆私吒、迦叶、
婆罗婆、婆和,是否曾经说过:‘我以自己的智慧,亲身体验之后,才说这五法的果
报’呢?”
29。 鹦鹉摩纳白世尊曰:“无也,瞿昙!但诸梵志因信受持。”
鹦鹉摩纳都题子回答说:“没有,佛陀!婆罗门是因为相信,而接受这个说法。”
30。 世尊告曰:“若于诸梵志,无一梵志而作是说:‘我此五法,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
作证已,施设果报。’亦无师及祖师,乃至七世父母,而作是说:‘我此五法,于
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己,施设果报。’若昔有梵志,寿终命过,诵持经书,流
布经书,诵习典经,一日夜吒,二曰婆摩,三曰婆摩提婆,四曰毗奢蜜哆⊕罗,五曰
夜婆陀揵尼,六曰应疑罗婆,七曰婆私吒,八曰迦叶,九曰婆罗婆,十曰婆和,谓
今诸梵志即彼具经诵习持学,彼无作是说:‘我此五法,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
证已,施设果报。’摩纳!彼诸梵志不以此故,于信向中无根本耶?”
佛陀说:“如果没有任何一位婆罗门曾经说过:‘我以自己的智慧,亲身体验之后,
四八七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八
四八八 梵志品第十二(152)鹦鹉经第十一
才说这五法的果报。’你的婆罗门老师,乃至拄上七代的老师,也没有说过:‘我以
自己的智慧,亲身体验之后,才说这五法的果报。’那些过去的婆罗门仙人,〔即
〕经典的作者、经典的说者,他们过去被唱、被说、被收集的圣句,今天的婆罗门
依旧在唱,依旧在说,他们重覆说过去所说的,他们重覆唱过去所唱的。〔那些过
去的婆罗门仙人,〕例如夜吒、婆摩、婆摩提婆、毗奢蜜哆罗、夜婆陀揵尼、应疑
罗婆、婆私吒、迦叶、婆罗婆、婆和,也没有说过:‘我以自己的智慧,亲身体验之
后,才说这五法的果报。’那么,鹦鹉摩纳都题子!婆罗门所相信的事是否根本不
存在?”
31。 鹦鹉摩纳白曰:“瞿昙!实无根本,但诸梵志闻己受持。”
鹦鹉摩纳都题子回答说:“佛陀!的确是不存在,婆罗门是因为听说,而接受这个说
法。”
32。 世尊告曰:“犹众盲儿各相扶持,彼在前者,不见于后,亦不见中;彼在中者,不
见于前,亦不见后;彼在后者,不见于中,亦不见前。摩纳!所说诸梵志辈亦复如
是。摩纳!前说信而后复说闻。”
佛陀又说:“譬如众多盲人排在一起,在前面的人,看不见后面,也看不见中间;在
中间的人,看不见前面,也看不见后面;在后面的人,看不见中间,也看不见前面
。鹦鹉摩纳都题子!你所说的婆罗门也是一样。鹦鹉摩纳都题子!你先前说他们是
因为相信,而接受这个说法;复来又说他们是因为听说,而接受这个说法。”
33。 鹦鹉摩纳瞋恚世尊,憎嫉不悦,诽谤世尊,指⊕摘世尊,骂詈世尊:应诽谤瞿昙,应
指瞿昙,应堕瞿昙,语世尊曰:“有一梵志,名弗袈裟裟罗姓直清净化(1388),彼作是说
:‘若有沙门、梵志,于人上法(1297)有知有见,现我得者,我闻是已,便大笑之,意不
相可,虚妄不真,亦不如法。云何人生人中,自说得人上法?若于人上法言我知我
见者,此事不然。’”
鹦鹉摩纳都题子对于佛陀所说的盲人喻,感到愤怒、不喜,并且在心中指责、辱骂
佛陀:他应受到诽谤,他应受到指责,他应受到轻视,然后对佛陀说:“有一位住在
幸运林,姓乌婆摩那的弗袈罗娑帝婆罗门,他说:‘如果有修行人、婆罗门宣称已经
知见或证得超越凡夫之法,我听了之后只会大笑,因为那是空洞不实的说法。凡夫
怎能宣称已经证得超越凡夫之法呢?因为凡夫不可能知见或证得超越凡夫之法。’”
四八九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八
四九○ 梵志品第十二(152)鹦鹉经第十一
34。 于是,世尊便作是念∶鹦鹉摩纳都题子瞋恚于我,憎嫉不悦,诽谤于我,指摘于我
骂詈于我:应诽谤瞿昙,应指瞿昙,应堕瞿昙,而语我曰:“瞿昙!有梵志名弗
袈裟裟罗姓直清净化,彼作是说:‘若有沙门、梵志,于人上法有知有见,现我得
者,我闻是已,便大笑之,意不相可,虚妄不真,亦不如法。云何人生人中,自说
得人上法?若于人上法言我知我见者,此事不然。’”
佛陀心里想:鹦鹉摩纳都题子对于我所说的盲人喻,感到愤怒、不喜,并且在心中
指责、辱骂我:他应受到诽谤,他应受到指责,他应受到轻视,然后对我说:“有一
位住在幸运林,姓乌婆摩那的弗袈罗娑帝婆罗门,他说:‘如果有修行人、婆罗门宣
称已经知见或证得超越凡夫之法,我听了之后只会大笑,因为那是空洞不实的说法
。凡夫怎能宣称已经证得超越凡夫之法呢?因为凡夫不可能知见或证得超越凡夫之
法。’”
35。 世尊知已,告曰:“摩纳!梵志弗袈裟裟罗姓直清净化,彼知一切沙门、梵志心之
所念,然后作是说∶‘若有沙门、梵志,于人上法有知有见,现我得者,我闻是已
,便大笑之,意不相可,虚妄不真,亦不如法。云何人生人中,自说得人上法?若
于人上法言我知我见者,此事不然’耶?”
佛陀知道了之后,便说:“鹦鹉摩纳都题子!住在幸运林,姓乌婆摩那的弗袈罗娑帝
婆罗门,他是否能够用他的心了知所有修行人、婆罗门的心,然后说:‘如果有修行
人、婆罗门宣称已经知见或证得超越凡夫之法,我听了之后只会大笑,因为那是空
洞不实的说法。凡夫怎能宣称已经证得超越凡夫之法呢?因为凡夫不可能知见或证
得超越凡夫之法’呢?”
36。 鹦鹉摩纳答曰:“瞿昙!梵志弗袈裟裟罗姓直清净化,自有一婢,名曰不尼(1389),尚不
能知心之所念,况复欲知一切沙门、梵志心之所念耶?若使知者,终无是处。”
鹦鹉摩纳都题子回答说:“佛陀!住在幸运林,姓乌婆摩那的弗袈罗娑帝婆罗门,他
有一位奴埤,名为‘不尼’,他都无法用他的心了知奴婢的心,何况能够用他的心了
知所有修行人、婆罗门的心呢?所以他不可能会知道所有修行人、婆罗门的心。”
37。 世尊告曰:“犹人生盲,彼作是说:‘无黑白色,亦无见黑白色者;无好恶色,亦
无见好恶色;无长短色,亦无见长短色;无近远色,亦无见近远色;无粗细色,亦
无见粗细色。我初不见不知,是故无色。’彼生盲人作如是说,为真实耶?”
四九一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八
四九二 梵志品第十二(152)鹦鹉经第十一
佛陀又说:“譬如有一个出生就眼盲的人说:‘世间没有黑色与白色,我也没有看过
黑色与白色;世间的东西没有美丑之别,我也没有看过世间的东西有美丑之别;世
间的东西没有长短之别,我也没有看过世间 的东西有长短之别;世间的东西没有远
近之别,我也没有看过世间的东西有远近之别;世间的东西没有粗细之别,我也没
有看过世间的束西有粗细之别。为什么呢?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过,也不知道有这些
事情,所以它们是不存在的。’这个盲人的说法,是正确的吗?”
38。 鹦鹉摩纳答世尊曰:“不也,瞿昙!所以者何?有黑白色,亦有见黑白色者;有好
恶色,亦有见好恶色;有长短色,亦有见长短色;有近远色,亦有见近远色;有粗
细色,亦有见粗细色。若言:‘我初不见不知,是故无色。’彼生盲人作是说者,
为不真实。”
鹦鹉摩纳都题子回答说:“不正确的,佛陀!为什么呢?因为世间有黑色与白色,我
也看过黑色与白色;世间的东西有美丑之别,我也看过世间的东西有美丑之别;世
间的东西有长短之别,我也看过世间的东西有长短之别;世间的东西有远近之别,
我也看过世间的东西有远近之别;世间的东西有粗细之别,我也看过世间的东西有
粗细之别。那个盲人所说:‘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过,也不知道有这些事情,所以它们
是不存在的。’是不正确的。”
39。 “摩纳!梵志弗袈裟裟罗姓直清净化,彼所说者,非如生盲无目人耶?”
“鹦鹉摩纳都题子!住在幸运林,姓乌婆摩那的弗袈罗娑帝婆罗门,他所说的话,
不就像是出生就眼盲的人所说的话吗?”
40。 鹦鹉摩纳答世尊曰:“如盲,瞿昙!”
鹦鹉摩纳都题子回答说:“是的,佛陀!他所说的话就像是出生就眼盲的人所说的话
。”
41。 世尊告曰:“摩纳!于意云何?若昔有梵志,寿终命过,诵持经书,流布经书,诵
习典经,谓商伽梵志、生闻梵志、弗袈裟裟罗梵志及汝父都题,若彼所说,可不可
、有真无真、有高有下耶(1390)?”
佛陀又问:“鹦鹉摩纳都题子!你认为如何?对于拘萨罗国富裕有名望的婆罗门而言
,例如商伽婆罗门、多梨车婆罗门、弗袈罗娑帝婆罗门、生闻婆罗门及你的父亲都
提,哪一个比较好?他们所说的话顺应〔世俗常识的观念〕或反对〔世俗常识的观
四九三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八
四九四 梵志品第十二(152)鹦鹉经第十一
念〕?考虑后所说的话或未经考虑所说的话?深思后所说的话或未经深思所说的话
?有益的话或无益的话?”
42。 鹦鹉摩纳答世尊曰:“若昔有梵志,寿终命过,诵持经书,流布经书,诵习典经,
谓商伽梵志、生闻梵志、弗袈裟裟罗梵志及我父都题,彼所说者,于我意者,欲令
可,莫令不可;欲令真,莫令不真;欲令高,莫令下。”
鹦鹉摩纳都题子回答说:“我认为对于拘萨罗国富裕有名望的婆罗门而言,例如商伽
婆罗门、多梨车婆罗门、弗袈罗娑帝婆罗门、生闻婆罗门及我的父亲都提,他们所
说的话顺应〔世俗常识的观念〕比较好;考虑后所说的话比较好;深思后所说的话
比较好;有益的话比较好。”
43。 彼时,世尊问曰∶ “摩纳!梵志弗袈裟裟罗姓直清净化,彼所说者,非为不可,无
有可耶?非为不真,无有真耶?非为至下,无有高耶?”
于是,佛陀又问:“鹦鹉摩纳都题子!住在幸运林,姓乌婆摩那的弗袈罗娑帝婆罗门
,他所说的话,是否反对〔世俗常识的观念〕?未经考应所说的话?未经深思所说
的话?无益的话?”
44。 鹦鹉摩纳答世尊曰:“实尔,瞿昙!”
鹦鹉摩纳都题子回答说:“是的,佛陀!”
45。 “复次,摩纳!有五法(1391)作障碍,作覆盖,作盲无目,能灭智慧,唐⊕自疲劳,不得
涅槃(48)。云何为五?摩纳!欲第一法作障碍,作覆盖,作盲无目,能灭智慧,唐自疲
劳,不得涅槃。摩纳!恚、身见、戒取,疑(43)第五法作障碍,作覆盖,作盲无目,能
灭智慧,唐自疲劳,不得涅槃。摩纳!于意云何?为此五法之所障碍、覆盖、阴缠
,彼若欲观自义、观他义、观俱义,及知一切沙门、梵志心之所念者,终无是处。
摩纳!梵志弗袈裟裟罗姓直清净化,为欲所染,欲所秽染,欲触欲猗,着于欲,入
于欲中,不见灾患,不知出要,而行于欲。彼为此五法之所障碍、覆盖、阴缠,彼
若欲观自义、观他义、观俱义,及知一切沙门、梵志心之所念者,终无是处。”
“此外,鹦鹉摩纳都题子!有五种法会成为障碍与覆盖,使人盲目,灭除智慧,徒
自疲劳,不得涅槃。是哪五种法呢?鹦鹉摩纳都题子!贪欲是第一种法会成为障碍
与覆盖,使人盲目,灭除智慧,徒自疲劳,不得涅槃。鹦鹉摩纳都题子!瞋恨、身
见、戒取见、疑惑是第二、三、四、五种法会成为障碍与覆盖,使人盲目,灭除智
四九五 中阿含经卷第三十八
四九六 梵志品第十二(152)鹦鹉经第十一
慧,徒自疲劳,不得涅槃。鹦鹉摩纳都题子!被这五种法障碍、覆盖、束缚的人,
如果他要观照对自己的利益、对他人的利益、对自他彼此的利益,乃至以自己的心
要了知所有修行人、婆罗门的心,那是不可能的。鹦鹉摩纳都题子!住在幸运林,
姓乌婆摩那的弗袈罗娑帝婆罗门,他被欲乐染着,被欲乐污秽,执着于欲乐,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