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

第241章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241章

小说: 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彼彼事,或说瓯,或说堕,或说杅,或说碗,或说器,彼彼事随其力,一向说此是
      真谛,余者虚妄(1609)。如是随国俗法,是及非也。云何随国俗法,不是不非耶?彼彼方
      、彼彼人间、彼彼事,或说瓯,或说堕,或说杅,或说碗,或说器。如彼彼方、彼
      彼人间、彼彼事,或说瓯,或说堕,或说杅,或说碗,或说器,彼彼事不随其力,不
      一向说此是真谛,余者虚妄(1610)。如是随国俗法,不是不非也。随国俗法,莫是莫非者
      ,因此故说。”
      “‘不应坚持地方的语词,不应拒绝一般的通称。’这是根据什么而说呢?什么是坚
      持地方的语词,拒绝一般的通称?在不同的地方,人们称呼〔同样的东西〕不同的
      名字,例如盘、碗、容器、小碟、平锅、瓶、杯、盆。对于在不同地方所做的不同
      称呼,有人顽固地坚持、执着〔特定的称呼〕,说:‘只有这个称呼是正确的,其他
      的称呼是错误的。’这就是坚持地方的语词,拒绝一般的通称。什么是不坚持地方
      的语词,不拒绝一般的通称?在不同的地方,人们称呼〔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名字
      ,例如盘、碗、容器、小碟、平锅、瓶、杯、盆。对于在不同地方所做的不同称呼
      ,有人不坚持〔特定的称呼〕,说:‘这些尊者确实在说关于这个东西的称呼。’这
      就是不坚持地方的语词,不拒绝一般的通称。就是根据这个而说:‘不应坚持地方的
      语词,不应拒绝一般的通称。’”
  20。 “有诤法、无诤法(1611)。云何有诤法?云何无诤法?若欲相应与喜乐俱,极下贱业,为
      凡夫行,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烦、有热、有忧戚邪行,是
      故此法则有诤也。若自身苦行,至苦非圣行,无义相应,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
      有诤?此法有苦、有烦、有热、有忧戚邪行,是故此法则有诤也。”
      “有诤论法与无诤论法。什么是有诤论法?什么是无诤论法?任何与欲望相关之低
      下的、卑贱的、凡夫的、非圣人的、没有义利的乐,享受的追求,都是一种带有痛
      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是邪恶的行为。这就是有诤论法。任何远离与欲望
      相关之低下的、卑贱的、凡夫的、非圣人的、没有义利的乐,享受的追求,都是一

一九一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三

-九二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169)拘楼瘦无诤经第八

      种没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是正确的行为。这就是无诤论法。任何追
      求痛苦的、非圣人的、没有义利的自我禁欲,都是一种带有痛苦、恼害、忧愁、烦
      热的状态,是邪恶的行为。这就是有诤论法。任何远离痛苦的、非圣人的、没有义
      利的自我禁欲,都是一种没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是正确的行为。这
      就是无诤论法。”
  21。 “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成眼成智,自在成定,趣智趣觉,趣于涅槃,此法无诤。
      以何等故此法无诤?此法无苦、无烦、无热、无忧戚正行,是故此法则无诤也。”
      “由如来所证悟的中道远离此二极端,是眼所作、智所作,会导致寂静、智慧、觉
      悟、涅槃。这是一种没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是正确的行为。这就是
      无诤论法。”
  22。 “有结不尽,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烦、有热、有忧戚邪行
      ,是故此法则有诤也。有结灭尽,此法无诤。以何等故此法无诤?此法无苦、无烦
      、无热、无忧戚正行,是故此法则无诤也。”
      “有称誉、有讥嫌,不只是说法。这是一种带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
      是邪恶的行为。这就是有诤论法。不称誉、不讥嫌,只是说法。这是一种没有痛苦
      、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是正确的行为。这就是无诤论法。当他说:‘所有尚未
      断除存在的束缚者,他们都是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人,是邪恶的行为者。
      ’这是一种带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是邪恶的行为。这就是有诤论法
      。当他说:‘所有追求内在之乐者,他们都是没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人,是
      正确的行为者。’这是一种带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是邪恶的行为。
      这就是有诤论法。当他说:‘当存在的束缚尚未断除时,存在也尚未断除。’这是一
      种没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是正确的行为。这就是无诤论法。当他说
      :‘当存在的束缚已经断除时,存在也已经断除。’这是一种没有痛苦、恼害、忧愁
      、烦热的状态,是正确的行为。这就是无诤论法。”
  23。 “不求内乐,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烦、有热、有忧戚邪行
      ,是故此法则有诤也。求于内乐,此法无诤。以何等故此法无诤?此法无苦、无烦
      、无热、无忧戚正行,是故此法则无诤也。”
      “当他说:‘所有不追求内在之乐者,他们都是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人,是

一九三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三

一九四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169)拘楼瘦无诤经第八

      邪恶的行为者。’这是一种带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是邪恶的行为。
      这就是有诤论法。当他说:‘所有追求内在之乐者,他们都是没有痛苦、恼害、忧愁
      、烦热的人,是正确的行为者。’这是一种带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
      是邪恶的行为。这就是有诤论法。当他说:‘不追求内在之乐是一种带有痛苦、恼害
      、忧愁、烦热的状态,是邪恶的行为。’这是一种没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
      状态,是正确的行为。这就是无诤论法。当他说:‘追求内在之乐是一种没有痛苦、
      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是正确的行为。’这是一种没有痛苦、恼害、忧愁、烦
      热的状态,是正确的行为。这就是无诤论法。”
  24。 “于中,若有乐,非圣乐是凡夫乐,病本、痈本、箭刺之本,有食有生死,不可修
      、不可习、不可广布,我说于彼则不可修,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
      苦、有烦、有热、有忧感邪行,是故此法则有诤也。于中,若有乐,是圣乐、无欲
      乐、离乐、息乐、正觉之乐,无食无生死,可修、可习、可广布。我说于彼则可修
      也,此法无诤。以何等故此法无诤?此法无苦、无烦、无热、无忧戚正行,是故此
      法则无诤也。”
      “有乐是欲乐、秽乐、凡夫之乐、非圣者之乐。这是一种带有痛苦、恼害、忧愁、
      烦热的状态,是邪恶的行为。这就是有诤论法。有乐是出离之乐、远离之乐、寂静
      之乐、觉悟之乐。这是一种没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是正确的行为。
      这就是无诤论法。”
  25。 “于中,若有道说不真实、虚妄、无义相应,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
      有苦、有烦、有热、有忧戚邪行,是故此法则有诤也。于中,若有道说真实、不虚
      妄、无义相应。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烦、有热、有忧戚邪
      行,是故此法则有诤也。于中,若有道说真实、不虚妄、与义相应,此法无诤。以
      何等故此法无诤?此法无苦、无烦、无热、无忧戚正行,是故此法则无诤也。”
      “如果秘密语是不真实、不如实、无义利,则是一种带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
      的状态,是邪恶的行为。这就是有诤论法。如果秘密语是真实、如实、无义利,则
      是一种带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是邪恶的行为。这就是有诤论法。如
      果秘密语是真实、如实、有义利,则是一种没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
      是正确的行为。这就是无诤论法。如果当面使人苦恼的话是不真实、不如实、无义

一九五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三

一九六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169)拘楼瘦无诤经第八

      利,则是一种带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是邪恶的行为。这就是有诤论
      法。如果当面使人苦恼的话是真实、如实、无义利,则是一种带有痛苦、恼害、忧
      愁、烦热的状态,是邪恶的行为。这就是有诤论法。如果当面使人苦恼的话是真实
      、如实、有义利,则是一种没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是正确的行为。
      这就是无诤论法。”
  26。 “无齐限说者,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烦、有热、有忧戚邪
      行,是故此法则有诤也。齐限说者,此法无诤。以何等故此法无诤?此法无苦、无
      烦、无热、无忧戚正行,是故此法则无诤也。”
      “急忙而说,是一种带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是邪恶的行为。这就是
      有诤论法。徐缓而说,是一种没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是正确的行为
      。这就是无诤论法。”
  27。 “随国俗法,是及非,此法有诤。以何等故此法有诤?此法有苦、有烦、有热、有
      忧戚邪行,是故此法则有诤也。随国俗法,不是不非,此法无诤。以何等故此法无
      诤?此法⊕无苦、无烦、无热、无忧戚正行,是故此法则无诤也。是谓诤法,汝等当
      知诤法及无诤法。知诤法及无诤法已,弃舍诤法,修习无诤法,汝等当学。”
      “坚持地方的语词,拒绝一般的通称,是一种带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
      ,是邪恶的行为。这就是有诤论法。不坚持地方的语词,不拒绝一般的通称,是一
      种没有痛苦、恼害、忧愁、烦热的状态,是正确的行为。这就是无诤论法。诸比丘
      !你们应当知道有诤论法及无诤论法。知道有诤论法及无诤论法之后,应当学习舍
      弃有诤论法,修习无诤论法。”
  28。 如是须菩提族姓子以无诤道,于后知法如法(1612)。
      良家子弟须菩提是无诤论道的修行者。
  29。 知法如真实,须菩提说偈,此行真实空,舍此住止息(1613)。
      如实地知道佛陀所教导的无诤论法之后,须菩提说:“舍弃有诤论法,修习无诤论法
      ,安住于寂静。”
  30。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陀如是说完之后,诸比丘对于佛陀所说,都很欢喜地接受。

一九七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三

一九八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169)拘楼瘦无诤经第八

      (一七○)中阿含根本分别品鹦鹉经第九

   1。 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1),在胜林给孤独园(2)。
      以下是我所听到的:曾经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城的胜林给孤独园。
   2。 尔时,世尊过夜平旦,着衣持钵,入舍卫乞食,于乞食时往诣鹦鹉摩纳都提子(1614)家。
      是时,鹦鹉摩纳都提子少有所为,出行不在。彼时,鹦鹉摩纳都提子家有白狗,在
      大床上金⊕盘中食。于是,白狗遥见佛来,见已便吠。
      有一次,佛陀在夜过天亮后,着衣持钵,进入舍卫城乞食,辗转来到鹦鹉摩纳都提
      子的家。当时,鹦鹉摩纳都提子因为有事外出不在家。鹦鹉摩纳都提子家中有一只
      白狗,正在大床上食用金盘中的食物。于是,白狗看见佛陀从远处走来,便一直吠
      。
   3。 世尊语白狗:“汝不应尔,谓汝从呧至吠(1615)。”
      佛陀便对白狗说:“过去你举手咆哮,现在作狗吠,不知惭愧。”
   4。 白狗闻已,极大瞋恚,从床来下,至木聚边忧戚愁卧。

一九九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四

二○○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170)鹦鹉经第九

      白狗听了之后,非常生气,从床上下来,忧愁地趴在堆积的木材边。
   5。 鹦鹉摩纳都提子于后还家,见已白狗极大瞋恚,从床来下,至木聚边忧戚愁卧,问
      家人曰:“谁触娆我狗,令极大瞋恚,从床来下,至木聚边忧戚愁卧?”
      鹦鹉摩纳都提子回家之后,看见白狗非常生气,从床上下来,忧愁地趴在堆积的木
      材边,便问家人:“是谁触犯我的狗,使得它非常生气,从床上下来,忧愁地趴在堆
      积的木材边呢?”
   6。 家人答曰:“我等都无触娆白狗,令大瞋恚,从床来下,至木聚边忧戚愁卧。摩纳
      !当知今日沙门瞿昙(127)来此乞食,白狗见已,便逐吠之。沙门瞿昙语白狗曰:‘汝不
      应尔,谓汝从呧至吠。’因是,摩纳!故令白狗极大瞋恚,从床来下,至木聚边忧
      戚愁卧。”
      家人回答说:“我们都没有去触犯白狗,使得它非常生气,从床上下来,忧愁地趴在
      堆积的木材边。鹦鹉摩纳!今天佛陀有来到家里乞食,白狗看见佛陀,便一直吠。
      佛陀对它说:‘过去你举手咆哮,现在作狗吠,不知惭愧。’鹦鹉摩纳!因此,白狗
      非常生气,从床上下来,忧愁地趴在堆积的木材边。”
   7。 鹦鹉摩纳都提子闻已,便大瞋恚,欲诬世尊,欲谤世尊,欲堕世尊。如是诬、谤、
      堕沙门瞿昙,即从舍卫出,往诣胜林给孤独园。
      鹦鹉摩纳都提子听了之后,非常生气,便批评、毁谤、责骂佛陀。他批评、毁谤、
      责骂佛陀之后,便从舍卫城出发,前往胜林给孤独园。
   8。 彼时,世尊无量大众前后围绕而为说法。世尊遥见鹦鹉摩纳都提子来,告诸比丘:
      “汝等见鹦鹉摩纳都提子来耶?”
      此时,佛陀被众多比丘围绕,为他们说法。佛陀看见鹦鹉摩纳都提子从远处走来,
      就告诉比丘众:“你们看见鹦鹉摩纳都提子正从远处走来吗?”
   9。 答曰:“见也。”
      比丘众回答说:“是的,佛陀!我们看见了。”
  10。 世尊告曰:“鹦鹉都提子今命终者,如屈伸臂顷(284),必生地狱。所以者何?以彼于我
      极大瞋恚。若有众生因心瞋恚故,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
      佛陀说:“如果鹦鹉摩纳都提子现在命终,他将会很快再生至不好的地方。为什么呢
      ?因为他对我有非常大的瞋恨。如果众生的心中有瞋恨,在命终身体坏散之后,必

二○一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四

二○二 根本分别品第十三(170)鹦鹉经第九

      定会再生至不好的地方,甚至地狱。”
  11。 于是,鹦鹉摩纳都提子往诣佛所,语世尊日:“沙门瞿昙!今至我家乞食来耶?”
      于是,鹦鹉摩纳都提子来到佛陀的面前,告诉佛陀:“佛陀!今天,你有到我家乞食
      吗?”
  12。 世尊答曰:“我今往至汝家乞食。”
      佛陀回答说:“今天,我有到你家乞食。”
  13。 “瞿昙!向我白狗说何等事,令我白狗极大瞋恚,从床来下,至木聚边忧戚愁卧?
      ”
      “佛陀!你对我的白狗说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5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