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话中阿含经11good!-第3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士!广泛学习的圣弟子心里想:‘极端的傲慢者必定会在现世或后世遭受恶报。
如果我是极端的傲慢者,不但使自己受苦,更令他人受苦。此外,一切的天人及有
智慧的梵行者也会责难我,使我恶名昭彰,在命终身体坏散之后,轮回至恶处,乃
至地狱中。极端的傲慢者会在现世或后世遭受如此的恶报,我应该依止无极端的傲
慢,断除极端的傲慢。’于是,他便依止无极端的傲慢,断除极端的傲慢。广泛学
习的圣弟子就是如此依止无极端的傲慢,断除极端的傲慢。在我的教法与戒律之中
,这八法可以导致舍离一切家业,断除一切俗事。”
23。 居世间曰:“瞿昙!圣法律中但是断俗事?后更有耶?”
居士又问:“佛陀!在你的教法与戒律之中,只有这八法可以导致舍离一切家业,断
除一切俗事吗?是否还有其他的法呢?”
24。 世尊答曰:“圣法律中不但有是断绝俗事,更有八支断绝俗事得作证也。”
佛陀回答说:“居士!在我的教法与戒律之中,不只有这八法可以导致舍离一切家业
,断除一切俗事,还有其他的法可以导致舍离一切家业,断除一切俗事。”
25。 晡利多居士闻已,便脱白巾,叉手向佛,白曰∶“瞿昙!圣法律中云何更有八支断
绝俗事得作证耶?”
晡利多居士听了之后,便拿下包裹头顶的白巾,合掌请示佛陀:“佛陀!在你的教
法与戒律之中,还有哪些法可以导致舍离一切家业,断除一切俗事呢?”
26。 世尊答曰:“居士!犹如有狗,饥饿羸(276)乏,至屠牛处。彼屠牛师、屠牛弟子净摘除
肉,掷骨与狗。狗得骨已,处处咬啮,破唇缺齿,或伤咽喉,然狗不得以此除饥。
居士!多闻圣弟子亦后作是思惟:欲如骨锁,世尊说欲如骨锁,乐少苦多,多有灾
患,当远离之。若有此舍,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谓此一切世间饮食永尽无余,当
修习彼(1996)。”
佛陀回答说:“居士!譬如有一只狗饥饿疲累,来到屠牛场。屠牛师及其弟子,割下
二二五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五
二二六 晡利多品第十七(203)晡利多经第二
牛肉之后,把牛骨丢给狗。狗得到牛骨之后,不断地啃食,乃至唇破齿断,伤及咽
喉,仍然无法解除饥饿。同理,居士!广泛学习的圣弟子心里想:‘佛陀说;欲如骸
骨,是少乐、多苦、多难,其中有许多灾患,应当远离。’如此,以正慧如实知见
之后,他去除依止于种种性的种种舍,修习依止于单一性的单一舍,将所有对于世
间利得的执着断尽无余。”
27。 “居士!犹去村不远,有小肉脔(675),堕在露地,或乌或鴙(674),持彼肉去,余乌鴙鸟竞
而逐之。于居士意云何?若此乌鴙不速舍此小肉脔者,致余乌鴙竞而逐耶?”
“居士!譬如离此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肉块掉在空地上,被一只鹰鸟衔去,其他
的鹰鸟便追逐它,欲夺肉块。居士!你认为如何?如果这只鹰鸟不放弃这个肉块,
其他的鹰鸟是否会追逐它,夺取肉块呢?”
28。 居士答曰:“唯然,瞿昙!”
居士回答说:“是的,佛陀!”
29。 “于居士意云何?若此乌鴙能速舍此小肉脔者,余乌鴙鸟当后竞逐耶?”
“居士!你认为如何?如果这只鹰鸟放弃这个肉块,其他的鹰鸟是否会追逐它,夺
取肉块呢?”
30。 居士答曰:“不也,瞿昙!”
居士回答说:“不会的,佛陀!”
31。 “居士!多闻圣弟子亦后作是思惟:欲如肉脔,世尊说欲如肉向,乐少苦多,多有
灾患,当远离之。若有此舍,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谓此一切世间饮食永尽无余,
当修习彼。”
“同理,居士!广泛学习的圣弟子心里想∶‘佛陀说:欲如肉块,是少乐、多苦、多
难,其中有许多灾患,应当远离。’如此,以正慧如实知见之后,他去除依止于种
种性的种种舍,修习依止于单一性的单一舍,将所有对于世间利得的执着断尽无
余。”
32。 “居士!犹如有人,手把火炬,向风而行。于居士意云何?若使此人不速舍者,必
烧其手、余支体耶?”
“居士!譬如有人手持火炬,逆风而行。居士!你认为如何?如果他不放下火炬,
是否会被火烧到手或或身体的其他部分呢?”
二二七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五
二二八 晡利多品第十七(203)晡利多经第二
33。 居士答曰:“唯然,瞿昙!”
居士回答说:“是的,佛陀!”
34。 “于居士意云何?若使此人速舍炬者,当烧其手、余支礼耶?”
“居士!你认为如何?如果他放下火炬,是否会被火烧到手或或身体的其他部分
呢?”
35。 居士答曰∶ “不也,瞿昙!”
居士回答说:“不会的,佛陀!”
36。 “居士!多闻圣弟子亦后作是思惟:欲如火炬,世尊说欲如火炬,乐少苦多,多有
灾患,当远离之。若有此舍,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谓此一切世间饮食永尽无余,
当修习彼。”
“同理,居士!广泛学习的圣弟子心里想:‘佛陀说:欲如火炬,是少乐、多苦、多
难,其中有许多灾患,应当远离。’如此,以正慧如实知见之后,他去除依止于种
种性的种种舍,修习依止于单一性的单一舍,将所有对于世间利得的执着断尽无
余。”
37。 “居士!犹去村不远,有大火坑,满其中火,而无烟⊕焰。若有人来,不愚不痴,亦
不颠倒,自住本心,自由自在,用乐不用苦,甚憎恶苦,用活不用死,甚憎恶死。
于居士意云何?此人宁当入火坑耶?”
“居士!譬如离此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大火坑,充满无烟无焰的火炭。如果有一
个人不愚不痴,心不颠倒,行动自由,欲乐不欲苦,厌恶痛苦,欲活不欲死,厌恶
死亡。居士!你认为如何?他会跳入火坑吗?”
38。 居士答曰:“不也,瞿昙!所以者何?彼见火坑,便作是思惟:若堕火坑,必死无
疑,设不死者,定受极苦。彼见火坑,便思远离,愿求舍离。”
居士回答说:“不会的,佛陀!为什么呢?因为他心里想:‘如果落入火坑必死无疑
,就算不死,也会遭受极大的痛苦。’因此,当他看到火坑,必定会想远离。”
39。 “居士!多闻圣弟子亦后作是思惟:欲如火坑,世尊说欲如火坑,乐少苦多,多有
灾患,当远离之。若有此舍,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谓此一切世间饮食永尽无余,
当修习彼。”
“同理,居士!广泛学习的圣弟子心里想:‘佛陀说:欲如火坑,是少乐、多苦、多
二二九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五
二三○ 晡利多品第十七(203)晡利多经第二
难,其中有许多灾患,应当远离。’如此,以正慧如实知见之后,他去除依止于种
种性的种种舍,修习依止于单一性的单一舍,将所有对于世间利得的执着断尽无
余。”
40。 “居士!犹去村不远,有大毒蛇,至恶苦毒,黑色可畏。若有人来,不愚不痴,亦
不颠倒,自住本心,自由自在,用乐不用苦,甚憎恶苦,用活不用死,甚憎恶死。
于居士意云何?此人宁当以手授与及余支体,作如是说:蜇我蜇我耶?”
“居士!譬如离此村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大毒蛇,身怀剧毒,体深黑色,令人畏惧
。如果有一个人不愚不痴,心不颠倒,行动自由,欲乐不欲苦,厌恶痛苦,欲活不
欲死,厌恶死亡。居士!你认为如何?他会说:让毒蛇来咬我的手或身体的其他部
分吗?”
41。 居士答曰:“不也,瞿昙!所以者何?彼见毒蛇,便作是思惟:若我以手及余支体
使蛇蜇者,必死无疑,设不死者,定受极苦。彼见毒蛇,便思远离,愿求舍离。”
居士回答说:“不会的,佛陀!为什么呢?因为他心里想:‘如果被毒蛇咬到手或身
体的其他部分,必死无疑,就算不死,也会遭受极大的痛苦。’因此,当他看到毒
蛇,必定会想远离。”
42。 “居士!多闻圣弟子亦后作是思惟:欲如毒蛇,世尊说欲如毒蛇,乐少苦多,多有
灾患,当远离之。若有此舍,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谓此一切世间饮食永尽无余,
当修习彼。”
“同理,居士!广泛学习的圣弟子心里想:‘佛陀说:欲如毒蛇,是少乐、多苦、多
难,其中有许多灾患,应当远离。’如此,以正慧如实知见之后,他去除依止于种
种性的种种舍,修习依止于单一性的单一舍,将所有对于世间利得的执着断尽无
余。”
43。 “居士!犹如有人,梦得具足五欲(19)自娱,彼若⊕寤已,都不见一。居士!多闻圣弟子
亦后作是思惟:欲如梦也,世尊说欲如梦也,乐少苦多,多有灾患,当远离之。若
有此舍,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谓此一切世间饮食永尽无余,当修习彼。”
“居士!譬如有人作梦,享受五欲,可是醒来之后,什么都没有。同理,居士!广
泛学习的圣弟子心里想:‘佛陀说:欲如梦,是少乐、多苦、多难,其中有许多灾患
,应当远离。’如此,以正慧如实知见之后,他去除依止于种种性的种种舍,修习
二三一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五
二三二 晡利多品第十七(203)晡利多经第二
依止于单一性的单一舍,将所有对于世间利得的执着断尽无余。”
44。 “居士!犹如有人假借乐具,或宫殿楼阁,或园观浴池,或象马车乘,或缯⊕彩锦罽⊙
(732),或指环、臂钏(733),或香璎珞、颈钳(734),或金宝华鬘,或名衣上服,多人见已,而共
叹曰:‘如是为善!如是为快!若有财物,应作如是极自娱乐。’其物主者,随所
欲夺,或教人夺,即便自夺,或教人夺。多人见已,而共说曰:‘彼假借者,实为
欺诳,非是假借。’所以者何?其物主者,随所欲夺,或教人夺,即便自夺,或教
人夺。”
“居士!譬如有人借来各种娱乐的用具,例如宫殿楼阁、园林浴池、象马车乘、有
颜色的丝织毛毯、戒指、手镯、戴在手肘上的璎珞、咽钳、金银宝珠做成的花鬘、
名贵的衣物,其他人看到之后,称羡说:‘真是享受!真是愉快!富有的人就是如此
的享受。’这些娱乐用具的主人看到之后,便想自己索回或教人索回出借的娱乐用
具,于是,他们便自己索回或教人索回出借的娱乐用具。其他人看到之后,便批评
说:‘借用他人的娱乐用具者是不实在的人。’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娱乐用具的主人
看到之后,便想自己索回或教人索回出借的娱乐用具,于是,他们便自己索回或教
人索回出借的娱乐用具。”
45。 “居士!多闻圣弟子亦后作是思惟:欲如假借,世尊说欲如假借,乐少苦多,多有
灾患,当远离之。若有此舍,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谓此一切世间饮食永尽无余,
当修习彼。”
“同理,居士!广泛学习的圣弟子心里想:‘佛陀说:欲如借来的物品,是少乐、多
苦、多难,其中有许多灾患,应当远离。’如此,以正慧如实知见之后,他去除依
止于种种性的种种舍,修习依止于单一性的单一舍,将所有对于世间利得的执着断
尽无余。”
46。 “居士!犹去村不远,有大果树,此树常多有好美果。若有人来,饥饿羸乏,欲得
食果。彼作是念:此树常多有好美果,我饥羸乏,欲得食果,然此树下无自落果可
得饱食及持归去。我能缘树,我今宁可上此树耶?念已便上。复有一人来,饥饿羸
乏,欲得食果,持极利斧。彼作是念:此树常多有好美果,然此树下无自落果可得
饱食及持归去!我不能缘树,我今宁可斫倒此树耶?即便斫倒。于居士意云何?若
树上人不速来下者,树倒地时,必折其臂,余支体耶?”
二三三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五
二三四 晡利多品第十七(203)晡利多经第二
“居士!譬如离此村不远的地方,有一颗大果树,果树上有美好的果实。如果有
人饥饿疲累,来到树下,想要食用果实。他心里想:‘这探大果树上结有美好的果实
,我饥饿疲累,想要食用果实,但是树下没有从树上落下的果实,可以让我食用,
甚至带走。但是我能爬树,我何不爬上树取用果实呢?’于是,他便爬上树取用果
实。又有一人饥饿疲累,带着锐利的斧头来到树下,想要食用果实。他心里想:‘这
棵大果树上结有美好的果实,但是树下没有从树上落下的果实,可以让我食用,甚
至带走。我又不会爬树,我何不把树砍断取用果实呢?’于是,他便把树砍断取用
果实。居士!你认为如何?如果在树上的人,在树倒下时,不赶快下来,是否会折
断手臂或身体的其他部分呢?”
47。 居士答曰:“唯然,瞿昙!”
居士回答说:“是的,佛陀!”
48。 “于居士意云何?若树上人速来下者,树倒地时,宁折其臂,余支体耶?”
“居士!你认为如何?如果在树上的人,在树倒下时,赶快下来,是否会折断手臂
或身体的其他部分呢?”
49。 居士答曰:“不也,瞿昙!”
居士回答说:“不会的,佛陀!”
50。 “居士!多闻圣弟子亦后作是思惟:欲如树果,世尊说欲如树果,乐少苦多,多有
灾患,当远离之。若有此舍,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谓此一切世间饮食永尽无余,
当修习彼。是谓圣法律中更有此八支断绝俗事而得作证。”
“同理,居士!广泛学习的圣弟子心里想∶‘佛陀说:欲如果树,是少乐、多苦、多
难,其中有许多灾患,应当远离。’如此,以正慧如实知见之后,他去除依止于种
种性的种种舍,修习依止于单一性的单一舍,将所有对于世间利得的执着断尽无余
。在我的教法与戒律之中,这八法也可以导致舍离一切家业,断除一切俗事。”
51。 “居士!彼有觉、有观息,内⊕静、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得第二禅成就
游(21)。彼已离喜欲,舍无求游,正念正智而身觉乐,谓圣所说、圣所舍、念、乐住、⊕
空,得第三禅成就游(22)。彼乐灭、苦灭,喜、忧本已灭,不苦不乐、舍、念、清净,
得第四禅成就游(23)。彼已如是定,心清净,无秽无烦,柔软善住,得不动心,修学漏
(3)尽智通作证。彼知此苦如真,知此苦⊕集、知此苦灭、知此苦灭道如真(42),知此漏如
二三五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五
二三六 晡利多品第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