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愣严八十分义 >

第15章

愣严八十分义-第15章

小说: 愣严八十分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 药王味尘
 
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并在会中五百梵天,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中尝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数,凡有十万八千,如是悉知苦醋咸淡、甘辛等味,并诸和合俱生变异,是冷是热?有毒无毒?悉能遍知。承事如来,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离身心,分别味因,从是开悟。蒙佛如来,印我昆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今于会中为法王子。因味觉明,位登菩萨。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味因为上。
【分义】由味尘悟入者,堪绍佛种故称法王子。药王药上二法王子,多劫为世良医,了知味性非空非有,约身心为根识与味尘对观,不即不离,则中道义显。故分别味因则悟无明体空而了证无生。
 
五 跋陀触尘
 
跋陀婆罗并其同伴十六开士,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于威音王佛,闻法出家,于浴僧时,随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亦不洗体。中间安然,得无所有。宿习无忘,乃至今时,从佛出家,令得无学,彼佛名我跋陀婆罗,妙触宣明,成佛子住,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触因为上。
【分义】由触尘悟入者,跋陀婆罗,此云贤护。忽悟水因,既不洗尘则境空,亦不洗体则根空,根尘俱空而中间安然得无所有。此脱根尘而自性显现,证阿罗汉。
【开士】开心悟理之大士。
【威音王佛】过去之佛,以大音声普遍世界,为诸法王,说法无畏故。
【浴僧时】即佛制半月众僧用浴之时。
 
六 迦叶法尘
 
摩诃迦叶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于往劫,于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灯,我得亲近,闻法修学,佛灭度后,供养舍利,燃灯续明,以紫光金,涂佛形像,自尔已来,世世生生。身常圆满,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属,同时发心。我观世间六尘变坏,唯以空寂,修于灭尽,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犹如弹指。我以空法,成阿罗汉,世尊说我,头陀为最,妙法开明,销灭诸漏。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法因为上。
【分义】由法尘悟入者,摩诃迦叶,大饮光氏,名毕钵罗,头陀第一。供佛舍利等叙往因。观六尘变坏生灭,唯以空寂,修於灭尽而证无生。故以空法性现而成阿罗汉。
【摩诃迦叶、紫金光比丘尼】摩诃此云大,迦叶此云饮光,乃佛之大弟子,苦行第一。紫金光比丘尼为迦叶在家时妇,因昔为贫女,丐金饰塔像,匠师欢喜,立誓为夫妇,九十一劫,人间天上,身恒金色,今则出家为比丘尼。
【舍利】即佛之身骨。
【头陀】此云抖擞,以能抖擞法尘为号故。
 
五根圆通
一 那律眼根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乐睡眠,如来诃我为畜生类,我闻佛诃,啼泣自责,七日不眠,失其双目。世尊示我,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我不因眼,观见十方,精真洞然,如观掌果,如来印我成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分义】由眼根悟入者,阿那律,此云无贪。是佛堂弟,白饭王之子。多乐睡眠,佛说偈呵云: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阿那律於是发愤达晓不眠,眼根便失。依教修行遂得天眼通,不因眼根观见十方,尽见不住,寂灭现前。所谓明不循根,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旋见循元,根性真常,证无生忍。
 
二 周利鼻根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返息循空,斯为第一。
【分义】由鼻根悟入者,周利槃特迦,此云蛇奴,亦云继道。以生於路边故名。性最愚钝,以前世为法师秘吝佛法,故感愚报。五百比丘同教一偈,经一百日不能记忆。世尊教止散乱,观出入息,遂得心开。返息循空离出入息,悟鼻根通于藏性。然藏性澄清,万法朗照,无有障隔,得大无碍,漏尽罗汉。
【伽陀】此云孤起颂,文句引云: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诸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槃特则诵前遗后,记后失前。
【调息】调出入息,亦云安般三昧,息出知出,息入知入,愚痴无智之人,守此鼻息,了了常之,可以破愚暗。
 
三 憍梵舌根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如来亲印,登无学道。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分义】由舌根悟入者,憍梵钵提,此云牛呞。昔见老僧无齿而食,讥笑如牛食,故感报牛呞,口业可畏如此。观味之知,非体非物,则根尘两忘,故内脱身心,外遗世界,真性显发,法眼清净,成阿罗汉。
 
四 毕陵身根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发心,从佛入道,数闻如来说诸世间不可乐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门,不觉路中毒刺伤足,举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虽觉觉痛,觉清净心,无痛痛觉。我又思惟,如是一身,宁有双觉!摄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分义】由身根悟入者,毕陵伽婆蹉,此云余习。昔为婆罗门余习多慢,如骂河神为小婢之类。初入道时,闻佛所说世间无常苦空之法,故云不可乐事,即四谛中苦谛无乐。心思苦谛法门而路中不觉毒刺伤足,故此苦事,为发悟之机。念身有知而知此深痛,是为知痛之妄识,即是身识。觉清净心无痛痛觉,即身根觉性,本无所觉之痛与能觉之痛觉。思量未久身心忽空。即摄心之极,纯觉遗身,真觉藏性现前,成阿罗汉。
 
五 空生意根
 
须菩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众生,证得空性。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性空,我为无上。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诸相入非,非所非尽,旋法归无,斯为第一。
【分义】由意根悟入者,须菩提,此云空生,亦云善现。以生时库藏皆空故名。乃过去青龙如来化身。解空为上,因久知空寂故。从佛得闻性觉真空,空性圆明,遂得开悟,即悟如来藏心清净本然周遍法界,色空无碍,全体圆融,大用无限。故曰诸相入非,非所之非亦尽。
【诸相入非,非所非尽】非即是空,诸相入非,即人法双空。非所非尽,为能空之执与所空之相二俱尽。
 
 
六识圆通
一 鹙子眼识
 
舍利弗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则通,获无障碍。我于路中,逢迦叶波兄弟相逐,宣说因缘,悟心无际。从佛出家,见觉明圆,得大无畏,成阿罗汉。为佛长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心见发光,光极知见,斯为第一。
【分义】由眼识悟入者,舍利弗,此云鹙子,连母名。为佛法化长子,智慧第一。旷劫以来心见清净,则宿因已深。世出世间种种变化,谓四谛生灭法。心见发光,光极知见。谓不由前尘所起知见。所谓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朗照万法之胜用。
 
二 普贤耳识
 
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我于尔时,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处,纵彼障深,未合见我,我与其人,暗中摩顶,拥护安慰,令其成就。佛问圆通,我说本因,心闻发明,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分义】由耳识悟入者,普贤菩萨,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普贤与文殊皆是古佛影像,辅化垂范。若耳识分别则有限量。今以心闻故心遍十方,而闻亦遍法界。一切众生所有知见不出此心之外,故能一一分别之。但有心契普贤行者,既为摄受拥护。以由心闻发明,谓心闻为识,识尽而性明,则无分别智现前,故分别自在,斯为第一。
 
三 孙陀鼻识
 
孙陀罗难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从佛入道,虽具戒律,于三摩地,心常散动,未获无漏。世尊教我及拘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销,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佛问圆通,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分义】由鼻识悟入者,孙陀罗难陀,此云艳喜,兼妻得名。乃佛亲弟,出家之初,因心散动。故佛教令观鼻端白,所以住心不涉攀缘,是为依鼻识入。诸出入息化为光明,身心内外彻明,以离识故,心光发越,照十方界。离识故藏心显现,则烦恼消除无余。故转烦恼而成菩提。
【俱絺罗】摩诃拘絺罗,此云大膝,乃舍利弗的舅舅。也是心常散乱,和难陀一样。世呼长爪梵志,为佛弟子,答问第一。
【观鼻端白】即屏息垂目,返观鼻端,住心凝视,久久若生白光,以离识故,照彻十方。此因鼻识而修。
 
四 满慈舌识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世尊知我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我发扬,我于佛前,助佛转轮,因师子吼成阿罗汉。世尊印我说法无上。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销灭诸漏,斯为第一。
【分义】由舌识悟入者,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那弥多罗,此云满慈,尼子是连其母名。从旷劫来辩才无碍,则宿因已深。宣说苦空四谛生灭诸法,而能达於实相。故称为微妙开示。以舌识宣扬妙法而得漏尽。即善解法义随说悟入。
 
五 波离身识
 
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亲随佛,踰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无上。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分义】由身识悟入者,优波离,此云近执。如来为太子时亲近执事之臣。谓杀盗淫妄性本是罪,犯即成业,故云性业。其余戒条,因过犯而始制,能制前犯即无罪,故云遮业。以性业遮业悉皆空寂清净,身心寂灭则身识尽,识尽则性现。是故身戒圆明,则身自在;心戒圆明,则心自在。
【三千威仪】有威可畏,有仪可像,约二百五十戒,各具行住坐卧四种威仪,合为一千。复摄善法、众生、威仪,三聚为三千威仪。
【八万微细】以上三千威仪,配身三口四七支,成二万一千。复配四分烦恼成八万四千微细。
 
六 目连意识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于路乞食,逢遇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我顿发心,得大通达。如来惠我袈裟着身,须发自落。我游十方,得无挂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成阿罗汉。宁唯世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圆明清净,自在无畏。佛问圆通,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分义】由意识悟入者,目犍连,此云采菽氏,名拘律陀,此云无节树。优楼频螺,此云木瓜。伽耶,此云山名,那提,此云河。三迦叶波,即此兄弟三人。因缘深义,谓非意识生灭诸世间法,乃是无生法。故今悟无生,心得通达。我以旋湛,谓不逐生灭前尘而心光发宣,则转意识而证如来藏心,发神通妙用。故如澄浊流,久成清莹。
 
七大圆通
一 乌刍火大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先忆久远劫前,性多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说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观百骸四肢,诸冷暖气。神光内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从是诸佛皆呼召我,名为火头。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罗汉。心发大愿,诸佛成道,我为力士,亲伏魔怨。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心暖触,无碍流通,诸漏既销,生大宝焰,登无上觉,斯为第一。
【分义】由火大悟入者,乌刍瑟摩,此云火头,亦云火头金刚。此火大非外火,乃自心欲火,凡淫机一动,暖触迫发,助发淫心。故生为欲火,死为业火。业力增炽,成猛火聚,为多淫之人。淫欲心为生死根本。今观百骸四肢暖触,自心欲火,神光内凝,身心俱寂,本身性火真空妙发,故化淫心成智慧火。因观火性,得真三昧。故淫心灭而智光融于藏心,周遍法界。以智慧火烧烦恼薪,破魔护法,为力士身。由是尽销诸漏,生大宝焰。
 
二 持地地大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来出现于世,我为比丘,常于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险隘,有不如法,妨损车马,我皆平填,或作桥梁,或负沙土。如是勤苦,经无量佛出现于世。或有众生,于阛阓处,要人擎物,我先为擎,至其所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现在世时,世多饥荒,我为负人。无问远近,唯取一钱。或有车牛,被于陷溺,我有神力,为其推轮,拔其苦恼。时国大王,筵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成阿罗汉。回心今入菩萨位中,闻诸如来,宣妙莲花,佛知见地。我先证明,而为上首。佛问圆通,我以谛观身界二尘,等无差别。本如来藏,虚妄发尘。尘销智圆,成无上道。斯为第一。
【分义】由地大悟入者,持地菩萨。先平外地,因了心地,遂持本悟,圆证藏心,故名持地。以心地平则一切平等,见自身微尘与外微尘等无差别。是故证悟微尘性空,本无内外。尘性空则一切法空,故刀兵亦无所触,犹如以空合空。古德所谓将头临白刃,犹似斩春风。尘性空则尘相销,尘相销尽则如来藏性现。是故尘销智圆,成无上道。
【普光如来】谓身光智光,二俱周遍,乃过去五十三佛之首佛。
【毗舍浮佛】此云遍一切自在佛,乃过去庄严劫千佛之最后一佛。
 
三 月光水大
 
月光童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为水天,教诸菩萨,修习水观,入三摩地。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漩复,水性一同,见水身中与世界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等无差别。我于是时,初成此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