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书名:傅青主男科重编考释
作者:
朝代:
年份:
序
属性:世传先生字不如诗,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人。先生之高远,固不可以区区之医见也。而先生有所
着《性史》、《十三经字区》、《周易偶释》、《周礼音辨条》、《春秋人名韵、地名韵》、《两汉人名韵》
等书,不概见于世,虽欲言先生之高,莫之由也。今读先生之传,想先生之为人,岂非所谓天子不得臣,诸侯
不得友者欤?
先生有《女科》传于世,平尝遵治家人妇女,无一不效。尝语人曰∶“先生《女科》,神乎神矣。惜未
有《男科》传焉。”或谓∶“子不闻谚乎?能治十男子,不治一女人,女科难,男科易,故有传有不传耳。”
似也,而心疑之。癸亥(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秋,有邦定罗公,持先生《男科》、《小儿科》以相示,平
见而奇之,究其所从来。罗曰∶“道光初年,余家刻印先生《女科》,是时平定州孙毓芝先生,为余家西席,
由平定州携至舍下,余抄之,藏笥已四十余年矣。今有乡人生产,胞衣不下,求方于余。余搜《女科》而得此,
因子好《女科》,而特为相示。”平受而读
之,读而抄之,且欲板之。奈心余力欠,迟迟者久之。是冬十月,有宝翰罗公、正南王公、书铭安公、敦友罗
公,亦善此书,于是各捐板资于亲友,以共成其事。愿仁人君子,勿视此为易易。
先生此书,只言病之形,不论病之脉,明白显易,使人一望,而即知其病是寒是热,属实属虚,真深入而
显出,似易而实难也,非深精脉理,不能为此。先生盖精于岐黄,而通以儒义,不囿于叔和、丹溪之言,而独
有所见。探古人未探之本,传古人未传之妙,实大有益于人世,能救死于呼吸间也。
平本才疏学浅,见小识寡,不足为先生序,且不敢为先生序。而今竟序之者,盖十一月二十三日,己诣平
邑古陶书院求序于松龛徐大人,而徐大人赴省公干。梓人索序,而待观者又欲亟成其书,无奈序之,亦不过序
其稿之所由来,板之所由成耳。世有能文之士,弃此而重为之序,是所至祷。
x同治二年十二月康衢王道平识x
序
属性:天倪子慨,夫子舆氏之言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古今有志之士,穷者千万,达者十百,其有
兼善天下之志,而无兼善天下之柄者,不知凡几矣。若夫无兼善天下之柄,而行兼善天下之志者,莫医若也。
医之中,有良医,有庸医。良医者,绍先圣之心源,即为民命之主宰也,其培养元气,是犹良相之治国也。庸
医者,究义理而未精,向市廛而鬻术,其贻害众生,亦犹庸臣之误国也。呜呼!治国者寥寥,误国者滔滔,此
有心人所以痛心疾首者耳。傅青主先生,具悲天悯人之怀抱,仁民爱物之念,生当丧乱,笃志隐沦,徒以医传
于世。先生之遇亦可悲矣,然先生兼善天下之志更可见矣。《女科》一书,久已流传,同治间湖北崇文书局刊
行。杂证二卷,因《女科》之行,别曰《男科》,向闻之而未见也。今年春,枝江张正甫明经以旧刊本见示,
天倪子受而读之,觉条分缕晰,意简言赅;不以脉理之深奥而晦目,不以证治之微茫而侈口;病立一案,案列
一方,持此可以救世,可以传世,诚良相之典型,治国之模范也,因校而刊之。愿乡国市里,
户藏一编,不为庸医所误,使吾民共登仁寿之域。为先生广其传,为先生行其志,是穷者而有达者之权也,不
亦深快幸哉!
x光绪七年岁在重光大荒落阳月江都郭钟岳序x
明生员傅先生山传
属性:傅先生名山,字青主,一字公他,阳曲人。祖霖,官山东、辽海参议。父之谟,明经授徒,号离垢先生。
山生而颖异,读书十行并下,过目辄能成诵。年十四,督学文太清拔入庠。继文者,袁临候先生继咸也,一见
深器之,准食饩。檄取读书三立书院时,时以道学相期许,山益发愤下帷。袁每云∶“山,文诚佳,恨未脱山
林气耳。”崇祯丙子,继咸为直指张孙振诬诋下狱。山徒步走千里外,伏阙讼冤。孙振怒,大索山,山敝衣褴
褛,转徙自匿,百折不回,继咸冤得白。当是时,山义声闻天下。后继咸官南方,数召山,山终不往。
国朝定鼎,自九江执继咸北上,山乃潜入都,密候继咸起居。继咸见杀,山收其遗 而归。山性至孝,父
之谟病笃,朝夕稽颡于神,愿以身代。旬日父愈,人谓孝通神明不异。黔娄云∶执亲丧,哀毁特甚,苫块水饮,
不茹疏果。友爱诸季,先人遗产,弟荡费强半,终身无怨色。弟殁,抚遗孤过于己子。失偶时年二十七,子眉
甫五龄,旁无外家媵,”誓不复娶。于里党姻戚,竭力 其缓急,为人分别有让,恭俭下人。与人言∶根据于忠孝,
谋事要于诚实。盖其敦浓彝伦,根本自然,非有强也。自李自成犯京师,明庄烈皇帝殉国,山遂绝意进取,弃
青衿为黄冠,号石道人。 衣草履,时遨游于平定、祁汾间,所至有墨痕笔迹。工诗赋,善古文词,临池得二
王神理,该博古今典籍,百家诸子,靡不淹贯。大叩大鸣,小叩小鸣,复自托绘事写意,曲尽其妙。精岐黄术,
邃于脉理,而时通以儒义,不拘拘于叔和、丹溪之言。踵门求医者户常满,贵贱一视之。家故饶,至是渐益窭,
安贫乐道泊如也。屋舍田园,多为细人窃据,概置不问。康熙戊午,诏举博学宏词,廷臣交章荐山,山坚以老
病辞。当事者立迫就道,道称股病不能行,肩舆舁入都,卧旅邸不赴试。满汉王公九卿、贤士大夫,下逮马医
夏畦、市井细民,莫不重山行义,就见者罗溢其门,子眉送迎常不及。山但欹倚榻上言∶“衰老不可为礼”。
诸贵人益以此重山,弗之怪也。明年三月,吏部验病入告,奉旨,傅山文学素着,念其年迈,特授内阁中书,
着地方官存问,遂得放归。归愈澹泊,自甘僻居远村,不入城府。然钦其名者益众,率纡道往见,冀得一面为荣。又六
年卒,远近会葬者,数千百人。山所着有《性史》、《十三经字区》、《周易偶释》、《周礼音辨条》、《春秋人名韵、地
名韵》、《两汉人名韵》等书。
嵇礼斋曰∶昔者尝怪先生值尧舜之世,笃志高尚,恳辞征辟,何其果也。及读汉史,见周党、王霸之为人,
初不辱于新莽,建武复辟,连征不起,乃知士各有志。先生盖有道而隐者也,彼诚见夫有明末季,上下交征利,
卒灭亡于寇盗之手,固己心寄夫长林丰草矣,宁复以青紫为荣耶?至若义白知己之冤,其贤于世之平居师友相
亲慕,临难背负,不一引手救,漠然若不相识者,亦远矣。古云∶民生于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则致死焉。
先生真无愧哉!
赞曰∶于惟先生,得圣之清;讼冤奔讣,蒙难不惊。辞荣却聘,先民是程,功在名教,百世景行。
明生员傅先生山传
铁城寄傅青主
属性:(附礼二首 附录《霜红龛集》)
独子同忧患,于今乃别离,乾坤留古道,生死见心知。贯械还余草,传灯不以诗,悠悠千载业,努力慰相
思。
江州求死不得,至今只得为其从容者。闻黄冠入山养母,甚善,甚善!此时不可一步出山也。有诗一册付
曲沃锡 ,属致门下藏之山中矣。可到未?(乙酉冬季)
前诗到未?若未到门下,不可往取,可属西河曹孝廉硕公缓颊取之,必藏之门下。所目今着《经观》、《史
观》二书,《经观》薄就矣,《史观》尚未竟,不知能终竟此业否?晋士惟门下知我甚深,不远盖棺,断不敢负
门下之知,使异日羞称袁继咸为友生也。
x丙寅初秋宜春袁继咸袁山x
明生员傅先生山传
傅山父子
属性:(原载《池北偶谈》)
傅山,字青主,一字公之他,太原人。母梦老比丘而生,生复不啼。一瞽僧至门云∶“既来,何必不啼?”
乃啼。六岁食黄精,不乐谷食,强之,乃复食。读十三经、诸子史,如宿通者。崇祯十年,袁临候继咸,督学山
西,为巡按御史张孙振诬劾被逮。山橐 左右,伏阙上书,白其冤。谕德马君常世奇,作山右二义士传(谓山与
汾阳薛宗周),比之裴瑜、魏劭。乱后,梦天帝赐黄冠衲衣,遂为道士装。医术入神,有司以医见则见,不然不
见也。康熙戊午,征聘至京师,以老病辞。己未,与范阳杜樾,俱授内阁中书舍人归里。山工八分隶及金石篆刻
,画入逸品。子眉,字寿髦,亦工画,作古赋数十篇。常鬻药四方,儿子共 车,暮抵逆旅,辄篝灯课读经史骚赋选诸
书,诘旦成诵,乃行;否即与杖。
初病治法门
属性:(初治者,首先宜以此治之也。初病伤风,即以伤风治之;初病伤寒,即以伤寒治之;初病伤食,即以伤食治之
也。)凡病初起之时,用药原易奏功。无如世人看不清症,用药错乱,往往变症蜂起。苟看病清,用药当,何变症之有?
初病治法门
外感
属性:人病外感发热,必先散其邪气,邪退而后补正,则正气、不为邪所伤,方用外感发热方∶
柴胡(一钱) 荆芥(一钱) 半夏(一钱) 黄芩(一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则邪散而身凉。盖四时不正之气,来犯人身,必然由皮毛而入营卫,故用柴胡、荆芥先散皮毛之
邪,邪既先散,安得入内?又有半夏以祛痰,使邪不得挟痰以作祟;又有黄苓以清火,使邪不得挟火以作殃;又
有甘草调和诸药,是以邪散而无伤于正气也。若内伤之发热,则不可用此方。
初病治法门
伤风
属性:伤风之症,必然头痛身疼,咳嗽痰多,鼻流清水,切其脉必浮,方用∶
柴胡(一钱) 荆芥(一钱) 防风(一钱) 黄芩(一钱) 半夏(一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一剂即止,不必再剂也。
初病治法门
伤寒
属性:伤寒初起,鼻塞目痛,项强头痛,切其脉必浮紧。此伤寒也,方用:
桂枝(一钱) 甘草(一钱) 陈皮(一钱) 干葛(一钱)
水煎服,一剂而愈。
初病治法门
发汗
属性:邪居腠理之间,必须用汗药以泄之,方用∶
荆芥(一钱) 防风(一钱) 甘草(一钱) 桔梗(一钱) 苏叶(一钱) 白术(五钱) 茯苓(三钱) 陈
皮(五钱)
水煎服。此方妙在以白术为君。盖人之脾胃健,而后
皮毛、腠理,始得开阖自如。白术健脾去湿,而邪已难存,况有荆、防、苏、桔以表散之乎?
初病治法门
扶正散邪
属性:此专治正气虚,而邪气入之者,如头痛发热、凡脉右寸口大于左寸口者,急以此方投之,无不痊愈。方用扶正散
邪汤∶
人参(一钱) 柴胡(三钱) 半夏(一钱) 甘草(一钱) 茯苓(三钱) 白术(三钱)
水煎服。
初病治法门
伤食
属性:如伤食,必心中饱闷,见食必恶,食之转痛也。方用:
白术(一钱) 茯苓(一钱) 枳壳(一钱) 山楂(二十粒) 谷芽(二钱) 麦芽(二钱) 神曲(五钱) 半
夏(一钱) 砂仁(三粒) 甘草(五分)
水煎服,一剂快,二剂愈。
初病治法门
伤暑
属性:如伤暑,必然头晕、口渴、恶热,甚者痰多、身热、气喘,方用∶
青蒿(一两) 香薷(三钱) 白术(五钱) 陈皮(一钱) 茯苓(三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有人参加一钱,无亦可,一剂愈。
初病治法门
燥症
属性:燥病初起,咽干口燥,不吐痰,干咳嗽不已,面目红色,不畏风吹是也。方用∶
麦冬(五钱) 元参(五钱) 桔梗(三钱) 甘草(一钱) 花粉(一钱) 百部(八分)
水煎服。
伤寒门
结胸
属性:此乃伤寒之变症也。伤寒火邪正炽,不可急与饮食。饮食而成此症者,方用∶
栝蒌(一枚捶碎) 甘草(一钱)
水煎服。
夫栝萎乃结胸之圣药,平常人服之,必至心如遗落,令病患服之,不畏其虚乎?不知结胸之症,是食在胸中,
非大黄、枳壳、槟榔、浓朴所能祛逐,必得栝萎始得推荡开脾,少加甘草以和之,不至十分猛烈也。
伤寒门
大满
属性:此邪在上焦壅塞而不得散也。方用∶
栝萎(一个捣碎) 枳壳(三钱) 半夏(一钱) 栀子(三钱) 天花粉(三钱) 陈皮(三钱) 浓朴(一钱
五分) 甘草(一钱)
水煎服。
此方之妙,全在用栝蒌能祛胸膈之食,而消上焦之痰,况又佐以枳壳、天粉,同是消痰之圣药;又有浓朴、
半夏,以清胃口之痰;尤妙在甘草,使群药留中而不速下,则邪不能久存,自然散矣。
伤寒门
循衣摄空
属性:此症非大实,则大虚,当审其因,察其脉,参其症,而分黑白矣。
实而便秘者,大承气汤。虚而便滑者,独参汤。厥逆
者,加附子。
寒热真假辨门
真热症
属性:真热症∶口干极而呼水,舌燥极而开裂生刺,喉痛日夜不已,大热烙手而无汗也。方用∶
麻黄(三钱) 当归(五钱) 黄连(三钱) 黄芩(三钱) 生石膏(三钱) 知母(三钱) 半夏(三钱) 枳
壳(二钱) 甘
草(一钱)
水煎服,一剂轻,二剂愈。
寒热真假辨门
真寒症
属性:真寒症∶手足寒,久而不回。色变青紫,身战不已,口噤出声而不可禁也。方用∶
附子(三钱) 肉桂(一钱) 干姜(一钱) 白术(五钱) 人参(一两)
水煎服,急救之。此乃真中寒邪,肾火避出躯壳之外,而阴邪之气直犯心宫,心君不守,肝气无根据,乃发战
发噤,手足现青色。然则用桂、附、干姜逐其寒邪足矣,何用参、术,即用何至多加?盖元阳飞越,只一线之气
未绝,纯用桂附、干姜一派辛辣之药,邪虽外逐而正气垂绝,若不多加参、术,何以反正气于若存若亡之际哉?
寒热真假辨门
假热症
属性:假热症:口虽渴而不甚,舌虽干而不燥,即燥而无芒刺纹裂也。方用∶
黄连(三钱) 当归(三钱) 白芍(三钱) 半夏(三钱) 茯苓(三钱) 柴胡(二钱) 栀子(二钱) 枳
壳(一
钱) 菖蒲(三分)
水煎服。此方妙在用黄连入心宫,佐以栀子,提刀直入,无邪不散;柴胡、白芍,又塞敌运粮之道;半夏、枳
壳,斩杀党余。中原既定,四隅不战而归。然火势居中,非用之得法,则贼势弥张,依然复入,又如菖蒲之辛热,
乘热饮之,则热喜热,不致相反而更相济也。
寒热真假辨门
假寒症
属性:假寒症∶手足冰冷,而有时温和;厥逆身战,亦未太甚;有时而安,有时而搐是也。方用∶
附子(一钱) 肉桂(一钱) 人参(三钱) 白术(五钱) 猪胆汁(半个) 苦菜汁(三匙)
先将水二碗煎药,熟后以药并器,放冷水中激凉,再入胆汁,菜汁调匀,一气服之。方中全是热药,倘服不如
法,必然虚
火上冲,将药吐出。必热药凉服,已足顺其性,况下行又有二汁之苦,以骗其假道之防也哉。
寒热真假辨门
真热假寒
属性:如人身外冰冷,身内火炽,发寒发热,战栗不已,此真热反现假寒之象以欺人也。法当用三黄汤加石膏、生
姜,趁热饮之。再用井水以扑其心,至二、三十次,内热自止,而外之战 亦若失矣。后用元参、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