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上下五千年003 >

第11章

上下五千年003-第11章

小说: 上下五千年003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我的面貌可以改,我的心才可以改。”陈后主就把傅縡杀了。 

     陈后主过了五年的荒唐生活。这时候,北方的隋朝渐渐强大起来,决 

心灭掉南方的陈朝。 

     隋文帝听从谋士的计策,每逢江南将要收割庄稼的季节,就在两国边 

界上集结人马,扬言要进攻陈朝,使得南陈的百姓没法收割。等南陈把人马 


… Page 47…

集中起来,准备抵抗隋兵,隋兵又不进攻了。这样一连几年,南陈的农业生 

产受了很大影响,守军的士气也松懈下来。隋兵还经常派出小股人马袭击陈 

军粮仓,放火烧粮食,使陈朝遭到很大损失。 

     公元588年,隋文帝造了大批大小战船,派他的儿子晋王杨广、丞 

相杨素担任元帅,贺若弼、韩擒虎为大将,率领五十一万大军,分兵八路, 

准备渡江进攻陈朝。 

     隋文帝亲自下了讨伐陈朝的诏书,宣布陈后主二十条罪状,还把诏书 

抄写了三十万张,派人带到江南各地去散发。陈朝的百姓本来恨透陈后主, 

看到了隋文帝的诏书,人心更加动摇起来。 

     杨素率领的水军从永安出发,乘几千艘黄龙大船沿着长江东下,满江 

都是旌旗,战士的盔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南陈的江防守兵看了,都吓得呆 

了,哪里还有抵抗的勇气。 

     其他几路隋军也都顺利地开到江边。北路的贺若弼的人马到了京口, 

韩擒虎的人马到了姑孰。江边陈军守将告急的警报接连不断地送到建康。 

     陈后主正跟宠妃、文人们醉得七颠八倒,他收到警报,连拆都没有拆, 

就往床下一丢了事。 

     后来,警报越来越紧了。有的大臣一再请求商议抵抗隋兵的事,陈后 

主才召集大臣商议。 

     陈后主说:“东南是个福地,从前北齐来攻过三次,北周也来了两次, 

都失败了。这次隋兵来,还不是一样来送死,没有什么可怕的。”他的宠臣 

孔范也附和看说:“陛下说得对。我们有长江天险,隋兵又不长翅膀,难道 

能飞得过来!这一定是守江的官员想贪功,故意造出这个假情报来”大家你 

一言,我一语,根本不把隋兵进攻当作一回事,笑话了一阵,又照样叫歌女 

奏乐,喝起酒来。 

     公元589年正月,贺若弼的人马从广陵渡江,攻克京口;韩擒虎的 

人马从横江渡江到采石,两路隋军逼近建康。 

     到了这个火烧眉毛的时候,陈后主才有些惊醒过来。城里的陈军还有 

十几万人,但是陈后主手下的宠臣江总、孔范一伙都不懂得怎么指挥。陈后 

主急得哭哭啼啼,手足无措。隋军顺利地攻进建康城,陈军将士被俘的被俘, 

投降的投降。 

     隋军打进皇宫,到处找不到陈后主。后来,捉住了几个太监,才知道 

陈后主逃到后殿投井了。 

     隋军兵士找到后殿,果然有一口井。往下一望,是个枯井,隐约看到 

井里有人,就高声呼喊。井里没人答应。兵士们威吓着叫喊说:“再不回答, 

我们要扔石头了。”说着,真的拿起一块大石头放在井口,装出要扔的样子。 

     井里的陈后主吓得尖叫了起来。兵士把绳索丢到井里,才把陈后主和 

两个宠妃拉了上来。 

     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灭亡了。中国自从公元316年西晋灭亡起, 

经过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获得了统一。 



                           138 赵绰依法办事 


… Page 48…

     隋文帝统一全国以后,采取了各种巩固统治的措施,像改革官制兵制, 

建立科举制度,选用办事能干的官员,严办贪官污吏。经过他的一番整顿改 

革,政局稳定,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隋文帝还派人修订刑律,废除了一些残酷的刑罚。这本来是件好事, 

但是隋文帝本人就不完全按照这个刑律办事,往往一时气愤,不顾刑律规定, 

随便下令杀人。 

     这种情形,叫大理 (管理司法的官署)的官员很为难。大理少卿赵绰 

觉得维护刑律是他的责任,常常跟隋文帝顶撞起来。 

     隋文帝曾经下令禁止使用不合标准的钱币。有一次,大兴(隋朝的都 

城名,今陕西西安市)大街上有人拿次币换好币,被人发现了,捉到衙门里。 

这件事让隋文帝得知了,隋文帝听说有人竟敢违反他下的禁令,一气之下, 

就下令把换钱的两个人统统砍头。 

     赵绰接到命令,赶忙进宫求见隋文帝。他对隋文帝说:“这两个人犯了 

禁令,按刑律只能打板子,不该处死。”隋文帝不耐烦地说:“这是我下的命 

令,不干你的事。”赵绰说:“陛下不嫌我愚笨,叫我充当大理官员。现在遇 

到不依刑律杀人的情况,怎么能说跟我没关系呢?”隋文帝气冲冲地说:“你 

想撼动大树吗?撼不动你就走开吧!”赵绰说:“我只是想劝说陛下改变主 

意,谈不上想撼动大树。”隋文帝又说:“你想触犯天子的威严吗?”赵绰不 

管隋文帝怎样威吓,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隋文帝怎样骂他赶他,他也不走。 

隋文帝没法,很不高兴地进内宫去了。 

     后来,由于别的官员也上奏章谏阻,隋文帝终于取消了杀人的命令。 

     又有一次,官员辛穊(音dǎn)被人告发搞不法的迷信活动。隋文帝 

又命令大理把辛穊处死。 

     赵绰上朝对隋文帝说:“辛穊没有死罪,我不能接受这个命令。”隋文 

帝气得浑身发抖,说:“你想救辛穊,就没有你自己的命。”说着,喝令左右 

侍从把赵绰拉下殿去。 

     赵绰面不改色,说:“陛下可以杀我,但是不该杀辛穊。”左右侍从真 

的把赵绰扭下朝堂,剥了他的官服,摘掉他的官帽,准备处斩。这时候,隋 

文帝也想到杀赵绰太没道理,就派人跟赵绰说:“你还有什么话说?”赵绰 

跪在地上,挺直了腰说:“臣一心执法,不怕一死。”隋文帝并不真想杀赵绰, 

磨蹭了一阵子,气也平了。他想赵绰能忠于执法,毕竟是有利于他的统治的, 

就把赵绰放了,过了一天,还派人慰问了赵绰。 

     在大理官署里,有一个官员名叫来旷,听说隋文帝对赵绰不满意,想 

迎合隋文帝,就背着赵绰给隋文帝上了一道奏章,认为大理衙门执法太宽。 

隋文帝看了奏章,认为来旷说得很中肯,就把他提升了官职。 

     来旷自以为受到皇帝的赏识,就昧着良心,诬告赵绰徇私舞弊,把不 

该赦免的犯人放了。 

     隋文帝虽然嫌赵绰办事不顺他的心,但是对来旷的上告,却有点怀疑。 

他派亲信官员去调查,根本没有这回事。隋文帝弄清真相,勃然大怒,立刻 

下命令把来旷处死。 

     隋文帝把这个案子交给赵绰办,认为这一回来旷诬告的是赵绰自己, 

赵绰不会不同意。 

     哪儿知道赵绰还是说:“来旷有罪,但是不该判斩。”隋文帝很不高兴, 

袖子一甩,就退朝往内宫去了。 


… Page 49…

     赵绰在后面大声嚷着说:“来旷的事臣就不说了。不过臣还有别的要紧 

事,请求面奏。”隋文帝信以为真,就答应让赵绰进内宫。 

     隋文帝问赵绰有什么事。赵绰说:“我有三条大罪,请陛下发落。第一, 

臣身为大理少卿,没有把下面的官吏管好,使来旷触犯刑律;第二,来旷不 

该处死,臣不能据理力争;第三,臣请求进宫,本来没有什么事,只是因为 

心里着急,才欺骗了陛下。”隋文帝听到最后几句话,禁不住哑然失笑。旁 

边独孤皇后 (孤独是姓)在座,也很赏识赵绰的正直,命令左右赐给赵绰两 

杯酒。隋文帝也同意赦免来旷死刑,改判革职流放。 

     隋文帝吸取陈后主亡国的教训,比较注意节俭,发现官吏有贪污奢侈 

的行为,都要严办,连他的儿子也不例外。皇子秦王杨俊背着他在外面造了 

华丽的宫室,他发觉了,马上撤了杨俊的爵位,把杨俊禁闭起来。 

     大臣们说:“秦王没有什么大错误,不过是多花了点钱,造点房子,应 

该宽容他。”宰相杨素也认为对杨俊处理太重。隋文帝说:“我是一国之主, 

不单是几个孩子的父亲,只能依一个刑律办事。照你们这种说法,是不是还 

要为皇子另外制订一种刑律?”大臣们才没话说。 

     隋文帝又发现太子杨勇生活奢侈,讲究排场,很不高兴,十分严厉地 

教训杨勇说:“自古以来,凡是喜欢奢侈的帝王,命运没有能够长得了的。 

你是太子,要特别注意节俭啊!”皇子晋王杨广比他两个兄弟狡猾,他摸到 

他父亲脾气,表面上装得特别朴素老实,骗得了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信任, 

再加上杨素帮他说话。结果,隋文帝把杨勇废了,改立杨广为太子。直到他 

病重的时候,才发现杨广是个品质很坏的人。他想再召回杨勇,已经来不及。 

     杨广害死了父亲,夺取皇位,这就是历史上出名的暴君隋炀帝。 



                           139 隋炀帝游江都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为了加强对全国政治上的控制,并且使江南地区 

的物资能够更方便地运到北方来,加上他个人追求享乐,一开始就办了两件 

事:一是在洛阳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叫东都;二是开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公元605年,隋炀帝派管理建筑工程的大臣宇文恺 (音kǎi)负责 

造东都。宇文恺是个高明的工程专家,他迎合隋炀帝追求奢侈的心理,把工 

程规模搞得特别宏大。建造宫殿需要的高级木材石料,都是从大江以南、五 

岭以北地区运来的,光一根柱子就得用上千人拉。为了造东都,每月征发二 

百万民工,日夜不停地施工。他们还在洛阳西面专门造了供隋炀帝玩赏的大 

花园,叫做“西苑”,周围二百里,园里人造的海和假山,亭台楼阁,奇花 

异草,应有尽有;尤其别出心裁的是到了冬天树叶凋落的时候,他们派人用 

彩绫剪成花叶,扎在树上,使这座花园四季长春。 

     在建造东都的同一年,隋炀帝就下令征发河南、淮北各地百姓一百多 

万人,从洛阳西苑到淮水南岸的山阳(今江苏淮安),开通一条运河,叫“通 

济渠”;又征发淮南百姓十多万人,从山阳到江都(今江苏扬州),把春秋时 

期吴王夫差开的一条“邗(音hán)沟”疏通。这样,从洛阳到江南的水 

路交通就便利得多了。 


… Page 50…

     以后五年里,隋炀帝又两次征发民工,开通运河,一条是从洛阳的黄 

河北岸到涿郡 (今北京市),叫“永济渠”;一条是从江都对江的京口(今江 

苏镇江)到余杭(今浙江杭州),叫”江南河”。最后,把四条运河连接起来, 

就成了一条贯通南北,全长四千里的大运河。这条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伟大 

工程之一。它对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祖国的统一,起着积极的作用。不 

用说,这是我国成千上万劳动人民用血汗甚至生命换来的。 

     隋炀帝特别喜欢外出巡游,一来是游玩享乐,二来也是向百姓摆威风。 

     从东都到江都的运河刚刚完工,隋炀帝就带着二十万人的庞大队伍到 

江都去巡游。 

     隋炀帝早就派官员造好上万条大船。出发那天,隋炀帝和他妻子萧后 

分乘两条四层高的大龙船,船上有宫殿和上百间宫室,装饰得金碧辉煌;接 

着就是宫妃、王公贵族、文武官员坐的几千条彩船;后面的几千条大船,装 

载着卫兵和他们随带的武器和帐幕。这上万条大船在运河上排开,船头船尾 

连接起来,竟有二百里长。 

     这样庞大的船队,怎么行驶呢?那些专为皇帝享乐打算的人早就安排 

好了。运河两岸,修筑好了柳树成荫的御道,八万多名民工,被征发来给他 

们拉纤,还有两队骑兵夹岸护送。 

     河上行驶着光彩耀目的船只,陆地上飘扬着五色缤纷的彩旗。一到晚 

上,灯火通明,鼓乐喧天,真是说不尽的豪华景象。 

     为了满足船队大批人员的享受,隋炀帝命令两岸的百姓,给他们准备 

吃的喝的,叫做“献食”。那些州县官员,就逼着百姓办酒席送去,有的州 

县,送的酒席多到上百桌。别说隋炀帝吃不了那么多,就连他带的宫纪太监、 

王公大臣一起吃,也吃不完。留下的许多剩菜,就在岸边掘个坑埋掉。可是 

那些被迫献食的百姓,却弄得倾家荡产了。 

     江都在当时是个繁华的地方。隋炀帝到了江都,除了尽情游玩享乐, 

还大摆威风。为了装饰一个出巡时候用的仪仗,就花了十多万人工,耗费的 

钱财更是上亿论万。这样整整闹腾了半年,又耀武扬威地回到东都来。 

     打这以后,隋炀帝几乎每年出巡。有一次,他从陆路到北方去巡视, 

征发了河北十几个郡的民工,开凿太行山,铺一条巡行的道路;为了保护他 

巡行的安全,又征发了一百多万人修筑长城,限期二十天筑成。这样,他才 

在五十万将士的护卫下,在北方边境上巡行了一转。北方没有现成的宫殿, 

好在隋炀帝身边的宇文恺是个巧匠,专门为他造了一个活动宫殿,叫做“观 

风行殿”。这种行殿上面可以容纳侍卫几百人,使用的时候装起来,不用的 

时候可以拆卸装运;下面装着轮子,可以随意转动。这在当时可算是一种发 

明,可惜只是供隋炀帝一个人享乐罢了。 

     隋炀帝建东都,开运河,筑长城,加上连年的大规模的巡游,无休无 

止的劳役和越来越重的赋税,已经把百姓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隋炀帝的骄 

奢淫逸的心理却越来越重了。为了炫耀武功,公元611年,他发动对高丽 

的战争。 

     这一年,他从江都乘龙船,沿着大运河直达涿郡,亲自指挥这场战争。 

他下令全国军队,不论远近,一律向涿郡集中;还派人在东莱(今山东掖县) 

海口督造兵船三百艘,造船的民伕在官吏监视下,日日夜夜在海边造船,得 

不到休息。他们下半身泡在海水里,时间一久,从腰以下都腐烂得生了蛆, 

许多人受不了这样折磨,倒在海水里死了。 


… Page 51…

     接着,隋炀帝又命令河南、淮南、江南各地督造五万辆大车,送到高 

阳,给兵士运输衣甲、帐幕;又征发江、淮以南民伕和船只把黎阳(今河南 

浚县东南)和洛口仓的粮食运到涿郡。于是,无数的车辆,无数的船只,不 

分白天黑夜,沿着陆路和运河源源不断由南向北,形成一支滚滚洪流。几十 

万运输物资的民伕,在半路上有不少累死饿死,沿路都是倒毙的尸体。由于 

民伕死亡太多,耕牛也被征发拉车,弄得田园荒芜,民不聊生。 

     人民没法忍受下去了。要想活下去,只有反抗。邹平(今山东邹平) 

人王薄,首先领导农民在长白山起义,他写了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