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前期军事史-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展开的有利地区。8月4日,一支由25000名步兵、8000名骑兵组成的德
军部队在124门火炮的支援下侵入了比利时领土,几天后又有3个军投入作
战。
法国为了掩护军队的展开,向边境出动了6个军和6个骑兵师。计划在
亚尔萨斯方向实施主要突击的法军还在主力集结之前,便实施了一系列局部
作战,以夺取阿登山脉和孚日山脉的山间道路。
俄国统帅部组织了两支快速部队突入东普鲁士境内,在敌后进行了一系
列活动。
奥匈军队也将骑兵开到边境附近,以查清从德涅斯特河到杜布诺、卢茨
克、霍耳姆、卢布林一线的敌军兵力和集团。奥军掩护部队并顺利地实施了
夺取塔内夫森林地带的作战,以占领有利的出发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动员的第三个特点是:各交战国对于工业动员的重视程
度都很不够。由于速决战的思想在各国都占上风,各国参谋总部都认为平时
所积累的武器弹药和各种军事装备的储备能够满足整个战争的需要,而对于
战争的消耗则计划用专业化军工企业的日常武器生产来补充。因此,各国对
于将工业转入军事生产以适应战争需要普遍准备不足。像德国甚至认为工业
动员并非十分必要。由于缺乏必要的工业动员,大战爆发后各国的动员储备
品只在数月之内即消耗殆尽。
3。各国军队的战略展开
战略展开,即军队按战略计划完成战略部署的行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多数国家是在宣战后采取公开方式进行战略展开。
(1)陆军的展开
陆军的展开分为西欧战区、东欧战区和巴尔干战区。
西欧战区包括比利时、卢森堡大公国、亚尔萨斯、洛林、德国和莱茵各
州的法国的东北各省。这个战区东至莱茵河,北至荷兰,西至斯凯尔特河口
到塞纳河口的海岸,南至塞纳河——巴黎——瑞士边界这条假设线。战区正
面宽480公里,纵深500公里,西部是平原,便于大军团行动,东部多半为
山地,限制了军队的机动。
交战国在战前即沿边境线修筑了很多要塞。其中著名的如法国的凡尔
登、图尔、厄比纳尔、贝耳福,比利时的列日、那慕尔、于伊,德国的梅斯、
迪尔霍芬堡垒 (提翁维尔)以及莱茵河的一些要塞。法国的要塞配系具有重
大的战役意义和战略意义,比利时的要塞也具有战役意义,德国的要塞除梅
… Page 84…
斯外,其余要塞都没有防御意义,因为德军准备很快将战线推到法、比境内。
在西欧战场上,德军的展开最为顺利。德国在法、比边境共展开7个集
团军(22个军、12个预备队军,共68个师)、4个骑兵军 (共10个师),
还有要塞守备部队3个预备队师、6个半准预备队师和17个半后备旅,共160
万人,火炮5000门(其中500多门重炮)。其主要集团第1、2、3、4、5
五个集团军配置在梅斯以北,在长达200公里的正面上集中了约110万人,
其余兵力(第6、7集团军)从梅斯向南至瑞士边境展开。这样,德军统帅部
以主力径比利时对法国进行歼灭性突击的战略计划,在兵力展开方面已初步
实现。
与德军对峙的是法军、比军和英国远征军。法军5个集团军和1个骑兵
军沿法国同德国、卢森堡、比利时的边界,在南至贝耳福、北至伊尔松长达
345公里的正面上展开。其中第1、2集团军在亚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展开,第
3、4、5集团军在凡尔登西北展开。法军与德军几乎同时展开,但由于法军
统帅部对德军的战略企图判断错误,致使法军不得不改变部署,向北面调动
部队,将其左翼延伸到那慕尔,法军为此丧失了3周的时间。
比军完成展开较早。到8月6日,其6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都已配置
完毕。英军的4个步兵师、1个半骑兵师则到8月20日才到达莫伯日、勒卡
托地域。
双方在西欧展开后兵力对比是:德军展开78个师,160万人,法、英、
比联军展开75个师,156万人,双方兵力相当;德军在梅斯以北的主要突击
方向上有110万人,联军也有100多万,兵力也大致相等。但是,从兵力部
署上看,德军从北到南成一线配置,间隔不大,兵力集中,而法军由于战略
判断失误,又不敢破坏比利时的中立,致使比军与法军左翼之间出现了 110
公里宽的空隙,这给德军首先击败比军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东欧战区包括俄国的西部边界地区、东普鲁士、波兹南与西里西亚两省
的东部及加里西亚。战区从波罗的海至俄国——罗马尼亚边界,横宽850—
900公里,纵深750公里。其基本地形是平原,有利于大部队的展开和行动,
战区内的道路网对于德国和奥匈来说更为有利。另外,在军事工程、军事经
济等问题上德、奥准备得也要更充分一些。
按原定计划,德国在东部采取守势。到8月10日,德国的第8集团军已
经展开,共15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约20万人,1044门火炮(其中重炮
156门)。德军利用地形特点,并未占领绵亘的正面,而是在主要方向上的
筑垒地域和湖间隘路作独立基地 (以军为单位)的配置。
用于对俄作战的奥军集中在散多梅希东南至切尔诺夫策一带,共4个集
团军,即第1至第4集团军。其中第2集团军在奥军右翼侧塔尔诺波尔、布
斯克、斯特雷地域及其以南展开,第3、4集团军分别在利沃夫、桑博尔地域
以及拉迪姆诺、亚罗斯瓦夫、普热米什尔地域展开。第1集团军在奥军左翼
的桑河的塞尼亚瓦、尼斯科地域展开。第1、第4集团军即左翼为奥军的突
击集团,应在维斯瓦河和西布格河之间实施快速而坚决的进攻,在德军支援
下粉碎波兰西部的俄军。第2、3集团军则应粉碎从克列明涅茨、杜布诺、卢
茨克方向采取行动的俄军。
俄军兵力集中在两个独立的方向上——西北方向和西南方向。西北方面
军展开两个集团军,即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西南方面军在400多公里
的弧形地带展开了4个集团军,即第4、5、3、8集团军。为了履行对法国的
… Page 85…
义务,西北方面军在尚未完成集中和展开之前就向东普鲁士的德国第8集团
军展开进攻,结果造成了西北方面军的失败。西南方面军也是在主力尚未完
成展开的情况下发动了在加里西亚的进攻。只是由于奥军在展开过程中犯了
重大的错误而使俄军成为胜利者。
巴尔干战区的军事行动在塞尔维亚领土上进行。奥匈最初在这里集中了
3个集团军(第2、5、6集团军),后来为了应付同俄国的作战,抽调了第2
集团军到加里西亚。这样奥匈在巴尔干战区便只有5、6两个集团军,14万
人。其任务是进攻塞尔维亚部队,对其两翼侧进行纵深包围。
塞尔维亚展开了4个集团军,编为12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其野战部
队共有24万7千人。其部署是:第1集团军沿多瑙河在100公里的正面占领
阵地,执行防御,其主力沿帕兰卡、托波拉地域展开;第2集团军在贝尔格
莱德地域;第3集团军在瓦列沃地域;第4集团军从西面掩护摩拉瓦河河谷,
其左翼侧同黑山集团军衔接。
黑山集团军共45,000人—60,000人,100门野炮,100门山炮,主力
驻扎在西部边境,面对黑塞哥维那和奥国卡塔罗海军基地。
总起来看,德国的战略展开是最成功的,法国则将主动权让给了德军,
受敌人的摆布;俄军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展开,两处兵力大致相等,不分主次,
因此在两个方向上都未形成压倒优势。奥匈的展开与法国一样不成功,其第
2集团军被迫由巴尔干战线调往俄国战线,从而丧失了时间和主动权。
(2)海军的展开
海军的军事行动几乎遍布各大海洋,其中以北海、大西洋东北部、地中
海、波罗的海、黑海等为主要海战区。
英国海军拥有4个大舰队、几个独立分舰队和编队。第1舰队 (宣战后
改名为主力舰队)是英国最强的舰队,专门对付德国的公海舰队。宣战后,
第2和第3舰队合并成海峡舰队。
德国海军由公海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太平洋分舰队、分驻在各个海洋
的中队与舰艇组成。公海舰队是德国海军的最大联合编队,用于对英国海军
主力的战斗,舰队的主要基地是威廉港。
法国海军编为两个联合编队——地中海舰队和海峡海军。地中海舰队的
主要基地是土伦,海峡海军的主要基地是布勒斯特。
奥匈海军驻泊在亚得里亚海,有两个战列舰分舰队,一个巡洋舰总队,
两个舰队驱逐舰和驱逐舰区舰队,一个潜艇区舰队和由一些旧舰组成的预备
队。其主要基地是波拉。
俄国舰队由波罗的海舰队、黑海舰队、西伯利亚区舰队、里海区舰队组
成。波罗的海舰队是其主力,基地主要是赫尔辛福尔斯。黑海舰队的主要基
地是塞瓦斯托波尔。
同陆军一样,各国海军也大都从7月中旬开始实行预备动员,其动员和
展开也是在短期内完成的。另外,海军的部分舰艇编成甚至整个舰队都不需
移动,舰艇和编队即能立即投入战斗。这是海、陆军展开的不同之处。
4。交战各国的指挥体系
(1)陆军的指挥体系
… Page 86…
各国陆军的指挥体系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在一些细节上有所差别。
和平时期武装力量的首脑是国家元首 (总统、君主)。陆军部实际领导
军队的军事建设、武器装备、战斗训练、日常生活等。战争准备工作如制定
动员、集中、展开和首批战役任务的计划等则由参谋部负责。
德国总参谋部是其他国家同类机关模仿的典范。19世纪初叶普鲁士陆军
部中设立了参谋部,后来又成为独立的参谋总部。1870年以后,法国、奥军
等国也模仿德国设立了参谋部。美国陆军在1903年、英国陆军在1906年也
先后设立了参谋部。
战时,整个武装力量的首脑名义上也是国家元首,但战区的直接指挥几
乎一直是任命专人——总司令负责。总司令之下设野战司令部,按战斗活动
和保障类别分为各种专门的处,具体领导军队的战斗活动及其保障。总司令
被授以战区范围内的最高权力。
德国的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由德皇威廉亲自掌管。小毛奇任参谋总长,
实际上即总司令。战争爆发不久,大本营即移往距边界约100公里的科布伦
茨市。
法国的最高统帅部由霞飞将军负责,总参谋长是贝郎。大本营设在维特
里勒弗朗索瓦。
比利时军队首脑为国王阿尔伯特,总参谋长是塞利埃·德莫朗维尔。大
本营设于布鲁塞尔。
英国远征军总司令由陆军元帅弗伦奇担任,梅雷将军任参谋长。大本营
设于勒卡托。
俄国的最高统帅原为沙皇的叔父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1915年以
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亲自担任了最高统帅,米哈伊尔·阿列克塞耶夫为参谋
长。
奥军的首脑是皇帝弗朗茨·约瑟夫,总参谋长是康拉德。
各国军队战略指挥的组织系统,一般是各集团军直接隶属最高统帅部。
俄国是个例外,俄国在最高统帅和集团军司令之间设立中间一级,即方面军
司令官。统帅部指挥各方面军的行动,方面军指挥各集团军的行动。一个方
面军管辖2—4个集团军。另外,法国在1914年也曾规定将集团军组成集团
军群,但这些集团军群并不固定,只是在一定时期根据总司令的计划实施某
些战役时才设立这一组织。
(2)海军的指挥体系
与陆军指挥体系不同,各国的海军指挥体系有很大的差异。
英国海军的主要指挥机关是海军部。海军部负责规划海军的建设及战斗
训练,拟定战役计划和指挥战役、战略范围的作战行动。英国海军还设立第
一海务大臣(海军军令长官),即所有舰队的总司令。1912年建立海军司令
部,但在海军指挥系统中的地位未曾确定下来。战争爆发时温斯顿·丘吉尔
任海军大臣,海军上将费希尔任第一海务大臣。海军参谋长在战争初期由海
军中将斯泰迪担任,1914年11月后由海军少将奥利弗担任。
英国海军指挥机关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海军的作战长官——第一
海务大臣对于作战却并没有实际的管制权 (作战管制由参谋长根据部中文职
的海军大臣的直接指示负责执行),主要负责海军部的后勤及物资方面的业
务,因而无法处理主要的战略问题。另外,主力舰队和海峡舰队司令的权力
… Page 87…
和职责受到海军部的严格限制,只能指挥一些战役、战术性的作战行动。1916
年日德兰海战后,英国被迫改组了海军部,其中一条是由第一海务大臣兼任
海军参谋长。
德国海军的最高指挥权集中在德皇手中,下设海军部 (帝国海军指挥总
署)、帝国海军办公厅、海军司令部 (海军总司令部)。海军部负责海军的
组织、指挥和物质保障;海军办公厅负责军官的配备、服役;海军司令部作
为最高统帅——德皇的机构,根据海军所面临的任务拟定战役计划,分配各
海区兵力。这样德国高级海军指挥机构被分割成几个机关,各机关间的冲突
和战略建议的分歧,使得德国海军没有制定出一项真正一贯的政策和战略,
仅仅成为陆军战略的附属品。另外,北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官也直接
隶属德皇,德皇和他的海军总司令部对舰队的限制比英国更大,舰队司令官
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主动权。
法国海军由海军部长及其作战机关——海军总司令部领导、总司令部制
定作战计划,领导计划的实施。奥匈海军未设海军部,其职能由陆军部的海
军司担任。
俄国海军指挥机关是海军部,其组成是:海军部委员会、海军总部、海
军法庭、海军船艇总署、海军经济管理总署等。1906年建立了海军司令部,
以解决战略方面的问题,制订海军建设计划,进行海军动员,领导海军的整
个备战工作。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争初期都没有建立起联合指挥部。英国远征军虽然被
派往法国作战,但陆军元帅弗伦奇并不隶属于法国统帅部。英国政府命令弗
伦奇斟酌情况是否对英军有利,在行动上保持完全的独立性。英、法两个统
帅部之间在组织协同动作问题上经常产生摩擦,从而对战役产生了不利影
响,19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