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13-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郦栾两军,合力攻邯郸城,尚不能下。嗣经栾布想出一法,决
水灌入,守兵大惊,城脚又坏,终被汉军乘隙突进,得破邯郸。
赵王遂无路可奔,也拚着性命,一死了事,于是七国皆平。
… Page 49…
前汉演义 ·470·
济北王志,前与胶西王约同起事,虽由郎中令设法阻挠,
总算中止。见五三回。但闻齐王难免一死,自己怎能逃咎,因
与妻子诀别,决计自裁。妻子牵衣哭泣,一再劝阻,志却与语
道 :“我死,汝等或尚可保全。”随即取过毒药,将要饮下。
有一僚属公孙玃,从旁趋入道 :“臣愿为大王往说梁王,求他
通意天子,如或无成,死亦未迟 。”志乃依言,遣玃往梁。梁
王武传令入见,玃行过了礼,便向前进言道 :“济北地居西塞,
东接强齐,南牵吴越,北逼燕赵。势不能自守,力不足御侮。
前因吴与胶西双方威胁,虚言承诺,实非本心。若使济北明示
绝吴,吴必先下齐国,次及济北,连合燕赵,据有山东各国,
西向叩关,成败尚未可知。今吴王连合诸侯,贸然西行,彼以
为东顾无忧,那知济北抗节不从,致失后援,终落得势孤援绝,
兵败身亡。大王试想区区济北,若非如此用谋,是以犬羊敌虎
狼,早被吞噬,怎能为国效忠,自尽职务?乃功义如此,尚闻
为朝廷所疑,臣恐藩臣寒心,非社稷利!现在只有大王能持正
义,力能斡旋,诚肯为济北王出言剖白,上全危国,下保穷民,
便是德沦骨髓,加惠无穷了!愿大王留意为幸 !”不外恭维。
梁王武闻言大悦,即代为驰表上闻,果得景帝复诏,赦罪不问。
但将济北王徙封菑川。公孙玃既得如愿,自然回国复命,济北
王志才得幸全。
各路将帅,陆续回朝,景帝论功行赏,封窦婴为魏其侯,
栾布为鄃侯。惟周亚夫曹襄等早沐侯封,不便再加,仍照旧职,
不过赏赐若干金帛,算做报功。其余随征将士,亦皆封赏有差。
自齐王将闾服毒身亡,景帝说他被人胁迫,罪不至死,特从抚
恤条例,赐谥将闾为孝王,使齐太子寿,仍得嗣封。一面拟封
吴楚后人,奉承先祀。窦太后得知此信,召语景帝道 :“吴王
首谋造反,罪在不赦,奈何尚得封荫子孙?”景帝乃罢。惟封
… Page 50…
前汉演义 ·471·
平陆侯宗正刘礼为楚王,礼为楚元王交次子,命礼袭封,是不
忘元王的意思。又分吴地为鲁江都二国,徙淮阳王余为鲁王,
汝南王非为江都王。二王为景帝子,见五十三回。立皇子端为
胶西王,彻为胶东王,胜为中山王。迁衡山王勃为济北王,庐
江王赐为衡山王。济南国除,不复置封。
越年,立子荣为皇太子,荣为景帝爱姬栗氏所出,年尚幼
稚,因母得宠,遂立为储嗣。时人或称为栗太子。栗太子既立,
栗姬越加得势,遂暗中设法,想将薄皇后捽去,好使自己正位
中宫。薄皇后既无子嗣,又为景帝所不喜,只看太皇太后薄氏
面上,权立为后。见五十三回。本来是个宫中傀儡,有名无实,
一经栗姬从旁倾轧,怎得保得住中宫位置?果然到了景帝六年,
被栗姬运动成熟,下了一道诏旨,平白地将薄后废去。无故废
后,景帝不为无过。栗姬满心欢喜,总道是桃僵可代,唾手告
成,就是六宫粉黛,也以为景帝废后,无非为栗姬起见,虽然
因羡生妒,亦唯有徒唤奈何罢了。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
夕祸福,栗姬始终不得为后,连太子荣都被摇动,黜为藩王。
可怜栗姬数载苦心,付诸流水,免不得愤恚成病,玉殒香消。
小子有诗咏道:
欲海茫茫总不平,一波才逐一波生;
从知谗妒终无益,色未衰时命已倾。
究竟太子荣何故被黜,待至下回再详。
吴楚二王之屯兵梁郊,不急西进,是一大失策,既非周亚
夫之善于用兵,亦未必果能逞志。项霸王以百战余威,犹受困
于广武间,卒至粮尽退师,败死垓下,况如吴楚二王乎?灌夫
之为父复仇,路中大夫之为主捐躯,忠肝义胆,照耀史乘,备
录之以示后世,所以勖子臣也。公孙玃愿说梁王,以片言之请
… Page 51…
前汉演义 ·472·
命,救孱主于垂危,亦未始非济北忠臣。假令齐王将闾,有此
臣属,则亦何至仓皇毕命。将闾死而志独得生,此国家之所以
不可无良臣也。彼七王之致毙,皆其自取,何足惜乎!
… Page 52…
前汉演义 ·473·
第五十六回
王美人有缘终作后 栗太子被废复蒙冤
却说景帝妃嫔,不止栗姬一人,当时后宫里面,尚有一对
姊妹花,生长槐里,选入椒房,出落得娉娉婷婷,成就了恩恩
爱爱。闺娃王氏,母名臧儿,本是故燕王臧荼孙女,嫁为同里
王仲妻,生下一男两女,男名为信,长女名娡,一名姝儿。次
女名息姁。未几仲死,臧儿挈了子女,转醮与长陵田家,又生
二子,长名汀酌ぁ湍暌殉ぃ尬鹜跛锔荆焉慌!
臧儿平日算命,术士说她两女当贵,臧儿似信非信。适值长女
归宁,有一相士姚翁趋过,由臧儿邀他入室,令与二女看相。
姚翁见了长女,不禁瞠目道 :“好一个贵人,将来当生天子,
母仪天下 !”继相次女,亦云当贵,不过比乃姊稍逊一筹。汉
家相士,所言多验,想是独得秘传。臧儿听着,暗想长女已嫁
平民,如何能生天子?得为国母?因此心下尚是怀疑。事有凑
巧,朝廷选取良家子女,纳入青宫,臧儿遂与长女密商,拟把
她送入宫中,博取富贵。长女娡虽已有夫,但闻着富贵两字,
当然欣羡,也不能顾及名节,情愿他适。臧儿即托人向金氏离
婚,金氏如何肯从,辱骂臧儿。臧儿不管他肯与不肯,趁着长
女归宁未返,就把她装束起来,送交有司,辇运入宫。
槐里与长安相距,不过百里,朝发夕至。一入宫门,便拨
令侍奉太子,太子就是未即位的景帝。壮年好色,喜得娇娃,
… Page 53…
前汉演义 ·474·
娡复为希宠起见,朝夕侍侧,格外巴结,惹得太子色魔缠扰,
情意缠绵,男贪女爱,我我卿卿,一朵残花,居然压倒香国,
不到一年,便已怀胎,可惜是弄瓦之喜,未及弄璋。大器须要
晚成。惟宫中已呼她为王美人,或称王夫人。美人系汉宫妃妾
之称,秩视二千石。这王美人忆及同胞,又想到女弟身上,替
她关说。太子是多多益善,就派了东宫侍监,赍着金帛,再向
臧儿家聘选次女,充作嫔嫱。臧儿自送长女入宫后,尚与金氏
争执数次,究竟金氏是一介平民,不能与储君构讼,只好和平
解决,不复与争。此次由宫监到来,传说王美人如何得宠,如
何生女,更令臧儿生欢。及听到续聘次女一事,也乐得惟命是
从,随即受了金帛,又把次女改装,打扮得齐齐整整,跟着宫
监,出门上车。
好容易驰入东宫,乃姊早已待着,叮嘱数语,便引见太子。
太子见她体态轻盈,与乃姊不相上下,自然称心合意,相得益
欢。当夜开筵与饮,令姊妹花左右侍宴,约莫饮了十余觥,酒
酣兴至,情不自持,王美人知情识趣,当即辞去。神女初会高
唐,襄王合登巫峡,行云布雨,其乐可知。比乃姊如何。说也
奇怪,一点灵犀,透入子宫,竟尔絪缊化育,得孕麟儿。
十月满足,产了一男,取名为越,就是将来的广川王。
乃姊亦随时进御,接连怀妊,偏只生女不生男,到了景帝
即位这一年,景帝梦见一个赤彘,从天空中降下,云雾迷离,
直入崇芳阁中,及梦觉后,起游崇芳阁,尚觉赤云环绕,仿佛
龙形,当下召术士姚翁入问,姚翁谓兆主吉祥,阁内必生奇男,
当为汉家盛主。景帝大喜,过了数日,景帝又梦见神女捧日,
授与王美人,王美人吞入口中,醒后即告知王美人,偏王美人
也梦日入怀,正与景帝梦兆相符。景帝料为贵兆,遂使王美人
移居崇芳阁,改阁名为绮兰殿,凭着那龙马精神,与王美人谐
… Page 54…
前汉演义 ·475·
欢竟夕,果得应了瑞征。待至七夕佳期,天上牛女相会,人间
麟趾呈祥,王美人得生一子,英声初试,便是不凡。景帝尝梦
见高祖,叫他生子名彘,又因前时梦彘下降,遂取王美人子为
彘。嗣因彘字取名,究属不雅,乃改名为彻。王美人生彻以后,
竟不复孕,那妹子却迭生四男,除长男越外,尚有寄乘舜三人,
后皆封王。事且慢表。
且说王美人生彻时,景帝已有数男,栗姬生子最多,貌亦
可人,却是王美人的情敌。景帝本爱恋栗姬,与订私约,俟姬
生一子,当立为储君。后来栗姬连生三男,长名荣,次名德,
又次名阏。德已封为河间王,阏亦封为临江王,见五十三回。
只有荣未受封,明明是为立储起见。偏经王家姊妹,连翩引入,
与栗姬争宠斗妍,累得栗姬非常愤恨。王美人生下一彻,却有
许多瑞兆相应,栗姬恐他立为太子,反致己子失位,所以格外
献媚,力求景帝践言。景帝既欲立荣,又欲立彻,迁延了两三
年,尚难决定。惟禁不住栗姬催促,絮聒不休,而且舍长立幼,
也觉不情,因此决意立荣,但封彻为胶东王。见前回。
是时馆陶长公主嫖,为景帝胞姊,适堂邑侯陈午为妻,生
有一女,芳名叫做阿娇。长公主欲配字太子,使人向栗姬示意,
总道是辈分相当,可一说便成。偏偏栗姬不愿联姻,竟至复绝。
原来长公主出入宫闱,与景帝谊属同胞,素来亲昵,凡后宫许
多妾媵,都奉承长公主,求她先容,长公主不忍却情,免不得
代为荐引。乐得做人情。独栗姬素来妒忌,闻着长公主时进美
人,很为不平,所以长公主为女议婚,便不顾情谊,随口谢绝。
长公主恼羞成怒,遂与栗姬结下冤仇。统是妇人意见。那王美
人却趁此机会,联络长公主,十分巴结。两下相遇,往往叙谈
竟日,无语不宣。长公主说及议婚情事,尚有恨声,王美人乐
得凑奉,只说自己没福,不能得此佳妇。长公主随口接说,愿
… Page 55…
前汉演义 ·476·
将爱女阿娇,与彻相配,王美人巴不得有此一语,但口中尚谦
言彻非太子,不配高亲。语语反激,才情远过栗姬。惹得长公
主耸眉张目,且笑且恨道 :“废立常情,祸福难料,栗氏以为
己子立储,将来定得为皇太后。千稳万当,那知还有我在,管
教她儿子立储不成 !”王美人忙接入道:“立储是国家大典,
应该一成不变,请长公主不可多心 !”再激一句更恶。长公主
愤然道 :“她既不中抬举,我也无暇多顾了!”王美人暗暗喜
欢,又与长公主申订婚约,长公主方才辞去。王美人见了景帝,
就说起长公主美意,愿结儿女姻亲。景帝以彻年较幼,与阿娇
相差数岁,似乎不甚相合,所以未肯遽允。王美人即转喜为忧,
又与长公主说明。长公主索性带同女儿,相将入宫,适胶东王
彻,立在母侧。汉时分封诸王,年幼者多未就国。故彻尚在宫。
长公主顺手携住,拥置膝上,就顶抚摩,戏言相问道 :“儿愿
娶妇否?”彻生性聪明,对着长公主嬉笑无言。长公主故意指
示宫女,问他可否合意?彻并皆摇首。至长公主指及己女道:
“阿娇可好么?”彻独笑着道:“若得阿娇为妇,合贮金屋,
甚好!甚好 !”小儿生就老脸皮。长公主不禁大笑,就是王美
人也喜动颜开。长公主遂将彻抱定,趋见景帝,笑述彻言。景
帝当面问彻,彻自认不讳。景帝想他小小年纪,独喜阿娇,当
是前生注定姻缘,不若就此允许,成就儿女终身大事,于是认
定婚约,各无异言。长公主与王美人,彼此做了亲母,情好尤
深,一想报恨,一想夺嫡,两条心合做一条心,都要把栗姬母
子捽去。栗姬也有风闻,惟望自己做了皇后,便不怕他播弄。
好几年费尽心机,才把薄皇后挤落台下,正想自己登台,偏有
两位新亲母,从旁摆布,不使如愿。这也是因果报应,弄巧反
拙呢!
景帝方欲立栗姬为后,急得长公主连忙进谗,诬称栗姬崇
… Page 56…
前汉演义 ·477·
信邪术,诅咒妃嫱,每与诸夫人相会,往往唾及背后。量窄如
此,恐一得为后,又要看见人彘的惨祸了!景帝听及人彘二字,
未免动心,遂踱至栗姬宫内,用言探试道 :“我百年后,后宫
诸姬,已得生子,汝应善为待遇,幸勿忘怀 。”一面说,一面
瞧着栗姬容颜,忽然改变,又紫又青,半晌不发一言。一味嫉
妒,全无才具,怎能免人挤排。待了多时,仍然无语,甚且将
脸儿背转,遂致景帝忍耐不住,起身便走。甫出宫门,但听里
面有哭骂声,隐约有老狗二字。本想回身诘责,因恐徒劳口角,
反失尊严,不得已忍气而去。自是心恨栗姬,不愿册立。长公
主又日来侦伺,或与景帝晤谈,辄称胶东王如何聪俊,如何孝
顺,景帝也以为然。并记起前时梦兆,多主吉祥,如或立为太
子,必能缵承大统。此念一起,太子荣已是动摇,再加王美人
格外谦和,誉满六宫,越觉得栗姬母子,相形见绌了。
流光如驶,又是一年,大行官礼官。忽来奏请,说是子以
母贵,母以子贵,今太子母尚无位号,应即册为皇后。景帝瞧
着,不禁大怒道 :“这事岂汝等所宜言?”说着,即命将大行
官论罪,拘系狱中,且竟废太子荣为临江王。条侯周亚夫,魏
其侯窦婴,先后谏诤,皆不见从。婴本来气急,谢病归隐,只
周亚夫仍然在朝,寻且因丞相陶青病免,即令亚夫代任,但礼
貌反不及曩时,不过援例超迁罢了。看官听说!景帝决然废立,
是为了大行一奏,疑是栗姬暗中主使,所以动怒。其实主使的
不是栗姬,却是争宠夺嫡的王美人。王美人已知景帝怨恨栗姬,
特嘱大行奏请立后,为反激计,果然景帝一怒,立废太子,只
大行官为此下狱,枉受了数旬苦楚。后来王美人替他缓颊,才
得释放,总算侥幸免刑,那栗姬从此失宠,不得再见景帝一面,
深宫寂寂,长夜漫漫,叫她如何不愤,如何不病,未几又来了
一道催命符,顿将栗姬芳魂,送入冥府!看官不必细猜,便可
… Page 57…
前汉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