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贺龙军事文集 >

第5章

贺龙军事文集-第5章

小说: 贺龙军事文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农村中建立党的秘密组织,并限期成立各区区委或支部(如二区已有新同志二十人)。第三,决定陈叶平为农运特派员,计划一切。并加派较有经验之彭纬、郭天民、刘须吾、郭藩诸同志下乡工作,领导各区农运之发展。这样去做,我们自信,错误一定要少些,党的组织和群众工作一定较有成绩,这是在近期内已经观察得到的。 
  关于前委本身和红军中的党务: 
  前委本身最大的缺点是组织不健全,对全盘工作没有很好的计划。尤其红军中党的组织非常涣散,党在士兵群众中不能起核心作用,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关于此间党的组织,我们和董朗同志、鄂西派来的罗正品同志,曾进行长时间的讨论,有的主张成立军党部,另设特派员管理地方党务;有的主张,如设了军党部,须另设暴动委员会,指挥暴动区域党的工作。这些意见,我们认为都是对的,但因工作人员的缺乏,如只建立几个机关,而没有人去指导,那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此,湘鄂西前敌委员会的组织,我们决定暂不取消,军党部暂不建立,而只设团委和特支,直属前委指挥。 
  前委原只有云卿(书记)、良耀(组织)、一鸣(宣传)、叶平(秘书)、毅夫、统一六人负责,因各人都负有党外工作,以致前委的组织十分散漫,失了指导的作用,对于开会训练及整理纪律等工作,都没有经常的注意,这确是一个大缺点。但目前此间对于前委本身的组织,已有一个新的决议,除云卿等六人外,决定董朗同志参加前委,以切实地加强党的工作,我们的分工是: 
  (1)前委书记云卿。 
  (2)组织兼秘书良耀(因经济委员会已取消,他得以专力作党的工作)。 
  (3)宣传科叶平(因还有些党外工作要做,无暇担任前委的秘书)。 
  (4)兵士科一鸣(因他系指挥部党代表,与士兵接近的机会多)。 
  (5)毅夫因在苏维埃区域工作,统一负有军务,董朗亦办军事训练班,故均不能兼顾党务。 
  红军党的组织,现仅一团团委(廖卓然负责),四团团委(谭甦负责)及特别支部(不属于团委之各部同志均编入特别支部,由叶平负责),经前委彻底洗刷之后,组织上较以前要坚强多了。 
  关于党的情况,我们同罗正品同志谈得十分详细,最好中央巡视员到宜昌时找罗同志谈一次,即能得到此间一切情形。同时,我们十二万分的希望中央多多给我们正确的指示。 
  三红军的实力及其出路 
  自入桑后,红军的实力增加数倍,因我们尚在游击的时期中,其部队的编制,当然带有拖队性⑨,故名目繁多,难成建制,兹将各部的组织分述于下: 
  A、军部名义仍未公开,仅在军部之下成立一特务营,以贺佩卿同志为营长,王湘泉、刘书田为该营一、二连连长,连军部的马弁并共有长枪一百十余支。 
  B、第一路指挥部: 
  1、第一团团长贺桂如。该团第一营营长罗统一,第一、二连长涂耀南、田子为;第二营营长廖卓然,第五、六连连长田名贵、唐彬卿;第三营营长向北辰,第九、十连连长周嘉鹏、陈嘉柳,该营连长均系同志。经此次改编后,组织比较坚强,共有长短枪三百七八十支。 
  2、第二团团长文南浦,党代表吴协中。该团第一、三营营长李家灼、刘子清,共有长枪九十余支。 
  3、第四团团长陈宗瑜,党代表谭□。该团第一营营长陈栋川,第二营营长彭庆元,特务连连长范松之,先锋队队长沈祝三。该团军事工作人员亦均系同志,因尚欠军事训练,故颇为涣散,有长短枪八十余支,其士兵群众多系神兵。 
  4、第五团团长伍琴普,党代表汪毅夫。第一、二、三营营长为谷清轩、唐茂林、王连城。该团第一营系胡海云之基本部队,战斗力颇强,其二、三营系入桑后收编的,组织十分复杂。加上特务连,共有长短枪二百六十支。 
  5、补充团团长胡海云,有枪三十余支,胡本人对云卿信仰很好,亦能作战。 
  6、补充营营长王慎吾,系王东海之旧部,近与王炳南同志关系亦深,共有枪三十支。 
  7、独立营营长刘岸翘,原系大庸康老乡之团防,共有长枪五十余支,红军向(大)庸、慈(利)游击时,他曾参加战斗,所以现在他虽未与红军汇合,他的帽子已经红了。 
  8、此外,尚有很多别动队组织,如谷梅吾、吴辅臣、姚怡斋等,均有一部分群众。谷梅吾部有长枪二十支。 
  C、第二路指挥部 
  该部指挥覃奏章(即辅臣)与云卿关系最深,近来对本党的信仰亦尚深切,他可以号召一部分队伍,现有枪一百支,在继续发展中。 
  D、工农赤卫队 
  该队系由农民警卫队和工人赤卫队合编而成,共有群众约二百人,长枪二三十支,因近来军事形势日趋严重,故将各区的武装集中起来。 
  合计以上各部共有武装群众(除长短枪外,每兵均有梭镖)达四千人,声势之大,确能使湘西敌人发抖。 
  惟红军存有以下的缺点: 
  1、政治的、军事的训练均未抓紧。这一方面是因为工作人员的缺乏,一方面是游击战争的影响,因红军军人缺乏政治、军事教育,故纪律不严,敌友不分,有些行动不能完全照党的策略去做。 
  2、军事工作的同志,不懂得客观的环境,往往发生无谓的冲突,致影响其工作不能深入群众,甚至离开了兵士群众。 
  3、军队中下级同志与上级同志关系不密切,有时还发生许多隔阂,因而消极犹豫,甚至还要开小差,这是一个很大的危险。 
  4、军队中没有经常注意党的教育,很多新同志还不知道党究竟是什么。 
  5、官兵成分非常复杂,游民无产者很多,拖队的习气十分浓厚,因此做政治工作十分困难。 
  以上这些缺点,前委久已察觉,为克服这些缺点,前委将作以下努力: 
  1、在农工会执行委员及红军军人中,挑选学生一百二十名,开办军事政治训练班,定期三月毕业。适董朗同志来桑,训练班有了专人负责,故成绩尚好,现开学已有两星期。 
  2、改造红军中党的组织,并加紧党内教育工作(已如上述)。 
  3、设兵士科,正确地指导士兵委员会工作(已如上述)。 
  4、设法加强党代表办公室的组织,提高党的威信。 
  5、在军事局势有相当稳定后,对军队组织进行一次大的整顿,此间已同罗同志详谈,亦不赘述。 
  红军此次回桑,对于党的组织、群众运动及同志错误之纠正,均有重大意义,从此努力下去,或不致有负中央之重托吧! 
  现在说到红军的出路: 
  目前的环境,是很险恶的。湘西杂色队伍及吴尚部,从慈(利)、大(庸)、永(顺)、鹤(峰)各路来包围我们,大有立即接触之势,因我们的声威很大,虽敌人的兵力数倍于我,而不敢贸然攻城。同时,他们的内部裂痕很大。彼此多心,指挥极不统一,进击红军亦多非他所愿(其士兵有此表示),在这种情况之下,虽大敌当前,我们是不会害怕的。 
  我们的战术,也同朱、毛方面红军⑩所指示的军事原则一样,我们对于此一重大的军事,决不冒险,当视敌我力量,斟酌或进或退,自当随机应变,请中央勿念! 
  正报告间,又得各方侦探报称: 
  慈利境内马河口之空壳树、东旺坪,大廉之沿线坡,均发现大股敌人前锋,系湘西之杂色部队(徐小桐、邢聋子、陈策勋、朱发生等),跟进者为吴尚所部。同时,永顺亦有陈斗南、顾家齐两团向桑方增兵,以作佯攻。我们为避开敌锋起见,决即抛弃桑城,藏兵于洪家关一带之高山,待探明敌部确实情形时,即择敌之一股而痛击之,如此虽不得全胜,亦不致受敌人的打击。 
  红军目前的出路,须待这次战争结束之后始能决定,不过军事的原则是:胜利则巩固桑植政权,并向慈、庸发展;不胜利则在内半县,或向鄂西方面游击。这是一定的。 
  董朗同志的介绍信,此地无法认出来,究竟中央对于董朗同志的工作分配曾有决定否? 
  中央所指示我们的一切,此间自当遵照执行。同时,还希望中央急派工作同志来帮助我们,实不胜馨香祷祝之至! 


  '注释' 
  ①董朗,广东人,黄埔军校学生,大革命时期的党员,原叶挺二十四师的团长,参加南昌起义过程中升任师长,南昌起义失败后回湖南,曾任湘西特委委员,红四军参谋长,江左军的领导人。一九三二年在肃反中被错杀。 
  ②吴尚,为敌第五十二师师长。 
  ③陈渠珍,为湖南第一警备军司令,湘西地区的军阀。 
  ④陈策勋,湖南桑植县人,原是贺龙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独立第十五师一团机枪营营长,也是贺师少将高参陈图南之侄。陈图南为留日学生,是贺龙早年参加中华革命党的介绍人,长期在贺部任职,一九二七年四月,在第二次北伐前夕,因煽动部队闹事,企图谋害贺龙,篡军夺权的阴谋败露,被武汉市公安局处决。陈策勋也叛变了革命,逃回桑植,当上了县民团总指挥。 
  ⑤周笃方,是大庸县“神兵”首领。 
  ⑥田少卿,是慈利县土著武装的首领。 
  ⑦李抱冰,是澧县团防头目。所谓“团防”,就是国民党区、县所属的地方反动武装。 
  ⑧胡海云,先后任红四军第一路指挥第五团和补充团团长等职。 
  ⑨拖队,就是拉队伍,组织武装。但各种人拖队的目的是不一样的,有的是为了反抗地主豪绅的欺压;有的企图建立一支自己的武装,作为升官发财的本钱,湘西群众把抱这种目的拖队的人,称作拖滩匠。 
  ⑩是指毛泽东、朱德同志领导的,以江西井冈山为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即后来的红一方面军。 
  *这是贺龙以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名义给党中央的报告。报告时间由当时农历的时间(八月初八)推出。文字略有修改。原件存中央档案馆。 

 
第二方面军基本命令*
       --(一九三六年九月八日) 





  1、我方面军决定乘甘陕敌人分兵据城的弱点,透过其封锁线打击成县、徽县、两当、风县、略阳、康县之敌。建立临时根据地,意义在: 
  甲、准备制蒋贼援军于甘肃境以东地区,便与一、四方面军会击之。 
  乙、在敌人封锁线后方资源地活动便利。 
  丙、呼应广西行动,号召组织群众抗日反蒋,开展游击战争(首先派一部队向宝鸡游击)。 
  丁、配合一、四方面军行动,求得三个方面军会合。 
  戊、扩大红军,征集资财。 
   
  2.战役的军队的区分及其任务: 
  甲、第六师为右纵队,拟于九月十二日集中两固,十六日进据武都、通城县公路上佛耳岩地段要点,向武都敌人佯动并扼止其回援成县,俟中纵队袭取成县时即北取康县、略阳。 
  乙、第二军①主力及三十二军为中纵队,拟于十一日全部由荔川经闾井、洮坪西北附近石峡关进,期于十八日袭取成县、徽县。 
  丙、第六军②为左纵队,拟于十一日全部由马鸟镇经盐关镇北、天水镇(非城)、高桥期于十八日袭取两当,跟袭风县,该纵队开始行动时应伪装攻取天水城模样。 
  3.各纵队在此战役应: 
  甲、袭击敌人方式,避免公开攻坚。 
  乙、便衣队在前侦察敌情,封锁消息,查明路线。 
  丙、拆毁预计战场的碉堡。 
  4。预定徽县为全方面军临时后方地域。 
  5。我们率同中央纵队行进。 
  6.这次战役任务期于九月底完成。 
  7.这是个计划,应参酌发展的情况而以命令实现之。 


  注释】 
   
  ①指红二军团,贺龙兼军团长。 
  ②指红六军团长陈伯钧、政委王震。 
  *这是由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和政委任弼时、副指挥肖克、副政委关向应发布的命令。 


致毛炳文军长信*
       --(一九三七年一月五日) 



炳文军军长吾兄勋鉴: 
  辰州把晤,缔结兰契①,意见相投,俨如手足,孰意常德一别,竟十年睽违,思念故人,寸不得表达忧伤国势,意见未能交换苦矣!兹此日寇进逼,国势危急,全国朝野莫不震动,吾辈兄弟已往固因政见不同分道扬镳,能私人情谊想未必因之有所稍移,而今正急需全国一致,团结救国,于我辈弟兄自尤当急起,不可后人!“国内和平,停止内战,联合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各军成立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抵抗日寇,挽救危亡。”为吾党苏维埃与红军始终贯彻之坚决主张,亦为全国人民、党派与军队之迫切要求,因此而有汉卿、虎城②将军西安兵谏之举③。事变之经过,既使蒋先生④悟过去“攘外必先安内”之错误政策⑤,更毅然接受西安之六项要求⑥。吾人惟望从此内战结束,举国一致,共谋救亡图存之大计。惟蒋先生于旋返南京后,是否立即履行其在西安之诺言,不再负国人之愿望,一方固决定于蒋先生之“言必信,行必果”。同时,吾兄及南京各爱国领袖将领之积极“拥护和平实现抗日”,督促与帮助蒋先生下最后之抗日决心,实有决定意义。且夭日寇今后分裂中国抗日力量之伎俩必然继续加紧,亲日派之挑拨离间亦无微不至。欲谋国内之和平团结,共抗暴日,惟有以迅雷手段驱逐南京及各地之亲日派才能成功。击楫中流,端赖和衷共济,当机立断,惟望吾兄与诸爱国将领共图之。寇报势危,吾辈弟兄正当为民族国家奋斗到底,实望能在民族反日战争火线上得以弟兄重逢。临颍袂驰⑦,不尽欲言,立候示覆,并望派代表前来面商一切。耑此敬叩勋安! 
  
              弟贺龙 
               立涛 
               维周 
               诸故友好均此致意 


  杜衡⑧ 


  【注释】 
  ①辰州,隋朝州名,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沉陵以西地区。在此泛指湘西地区。 
  兰契,旧俗朋友相得,结拜为兄弟,互换谱帖,称金兰带,简称兰谱,兰契与兰谱同义。一九二六年五月,贺龙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六师师长,率部由黔东开进湘西,准备北伐,驻军湖南沅陵、溆浦地区。当时,湘军派毛炳文(贺耀祖师的参谋长)前往与贺龙谈判,企图阻止北伐军前进。会谈期间,出于礼仪和争取对方的需要,贺龙与毛炳文互换谱帖,结为金兰之好。会谈未达成协议,北伐军与湘军贺耀祖等部战于常德、临澧一带,贺耀祖被迫倒戈。信中“常德一别,竟十年睽违”,即指此事。 
  ②即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张学良为国民党西北“剿匪”副总司令兼东北军总司令;杨虎城为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总指挥兼陕西绥靖公署主任。 
  ③即西安事变。一九三六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不抵抗主义,继续进行内战,并把张学良指挥的东北军和杨虎城指挥的十七路军调到陕甘一带进攻红军。张、杨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抗日运动的影响下,认识到“剿共”没有前途,与红军实现停战,并趁蒋介石到西安之机,当面要求蒋联共抗日。蒋不仅坚决拒绝,而且调其嫡系军队至豫陕边境,对张、杨施加压力。在此情况下,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