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心医集-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x洗药方x
羌活(二两) 甘草(二两) 薄荷(一两) 升麻(一两)
作一服。水六碗,煎至二碗,用布浸,乘热洗上,如冷又煎热再洗,自晨至晚,
洗有三个时,夜则不用,以养阳气也,五服全愈。
童旗鼓(讳毓秀,号贤斋,提督旗鼓)己丑冬得感冒甚重,妄用药,遂热蒸欲狂
,解衣扬被,腹胀胸疼,饮食不进,不省人事,成凶症,予视脉曰∶此饮食劳役过伤,内症
也。用药一剂泻其毒热,次用半表半里剂,二服而成疟症,渐愈矣。
x药方x
柴胡 黄芩 大黄 枳壳 赤芍 朴硝
加姜三片,水一碗半,煎八分。
x次药方x
人参 陈皮 黄芩 贝母 知母 茯苓
煎照前。
一友莆田戴一甫 患眼疾不能视物二年余,诸药无效。庚寅春,予视脉曰∶此因劳损心血。
肝木主筋,血侵筋,故赤筋侵睛,久则肾益虚,而肝木生风,流泪无穷,益增昏黑矣。整方服之
,五日见物,十日复明。
x药方x
防风 荆芥 薄荷 家白菊(各一钱) 石决明 蝉蜕 生大地 白茯苓(各八分) 人参(五
分) 甘草(三分)
水一碗,煎七分。
邹副总(讳必科,号聘之,抚院大厅)患头眩,两目黄赤,四肢无力,饮食不进;诸医多用补药
,病势益重。予视脉曰∶风邪未清,如何用补?目赤头眩者,火也;四肢无力者,邪入筋络也;饮食
不进者,用补药气扼也。整一方四
服而愈。
x药方x
薄荷 荆芥 牛蒡子 麦门冬(去心) 胆南星 黄柏 知母 干菊 茯苓
(各等分) 甘草(四分)
加姜二片,水一碗半,煎七分。
王副总(讳进,号翠芝,福省城守) 初患伤寒,予整药二服随痊。因不忌口
成疟,复不忌口,重不可言。医者以其病久,多议服补虚健脾之药。予视脉曰∶此伤寒
劳复,因疟后血气未平,尚有余热,随多食发怒,劳力劳神。用小柴胡加减,数剂而愈。
x药方x
柴胡 人参 半夏曲 川浓朴 白术 白茯苓 陈皮 泽泻 甘草
煎照常,加煨姜。
蒋副总(讳彪;号□□,部院大厅)患一病,只恶寒畏风,房间聚旺火不见热,被几床
不知暖,诸医以辛热之药投之,势益重。予视脉曰∶此内热极不得清凉,外寒极不得辛散
也。用末药热极者,以酒送下,次用表药汗之,即令撤其火与被,而身体爽快矣,四服全愈。
x末药方x
附子(炮去皮,一半面包煨,一半生) 肉桂 苍术(各三钱) 甘草(二钱)
为末,分作四服,陈酒尽量服之。
x药方x
麻黄 人参 白芍 干葛 细辛 泽泻 猪苓 陈皮 甘草
加姜二片,煎照常。
一友吴丕显 久病后只发呕恶心不进饮食,四肢困倦,夜发冷汗,日枯瘦,药无效。
予视脉,用温肾汤加减为末,日进一服,随效。
x药方x
柴胡 麻黄根(各四钱) 白茯苓(人乳蒸) 白术(土炒) 黄柏(酒炒) 猪苓
(酒炒) 升麻 泽泻(炒) 陈皮 神曲(各六钱)
共为末,每清晨用白滚汤吞一钱。
纪验二刻
属性:钱牧斋先生 患一症,手足时患麻痹,饮食停留,通体不快,如此数十年,到处明医
酌方制药,并不效,而年已古稀外,自以殆将终身矣。春初昭庆寺,予视脉曰∶此由心血
中润,两头枯。自涌泉血上行,至心而回,诸阳血下行,至心而回,上下不相应而气沮
矣。是以有时上身快则下体不快,下体快则上身不快,饮食居中亦由之乎,血欲上下不
得,而精神日渐槁。此当先通山泽,后济坎离,自觉有血上行。有血下行之验,再服坎离
丸半月,饮食随服随化,且觉饮食有味,再阅月饮食较向来加倍,每日多进一餐,精神长
益如壮年更胜焉。
x山泽丸x
川芎(酒蒸,晒,四两) 当归(酒洗,炒,六两) 升麻(六两) 川牛膝(黑豆蒸,
晒,六两) 白茯苓(人乳拌,蒸,四两) 枳壳(麸炒,四两)
共细末,蜜丸梧子大,每空心吞二钱。
x坎离丸x
怀大地(酒浸三宿,蒸黑烂,六两) 天门冬(去心,用新瓦焙) 麦门冬(去心,新瓦
焙,各三两) 何首乌(黑豆
九制,八两) 白术(半土炒,半面炒,四两) 白茯苓(去皮,人乳拌,蒸,三两)
川牛膝(黑豆制,蒸,六两) 山茱萸肉(酒润,去核,三两) 芡实(三两) 甘枸杞(
四两) 草(酒洗,乳蒸,三两) 五味子(二两) 地骨皮(酒蒸,三两) 人参
(二两) 当归(酒洗,炒,四两)
蜜丸,梧子大,每清晨白滚汤吞一钱,临睡酒吞一钱。
吴若谷先生 患一症,每饮食只在胸前作疼作响,以乎扪之如有物,久之饮食不下,
喘急烦闷,痰症血症胥起,日就黄瘦,服药不验,予视脉曰∶此用心过度,劳心伤痹,以
致血枯于心,流窒包络。酌一方服之,进头一剂,当使其血如轮转,气如刺疼,其血之枯者
始润,滞者始行。如此二三日,即血度包络,而胃气与心相迎,再服补丸,而心血与肾水相
应,体自康矣。
x汤方x
前胡 川芎 生地黄 桔梗 赤芍 当归 茯苓 陈皮 玉桂
又丸方即固真丹加九制首乌。
钟武卿妇 患一症,饮食不能进,羸瘦已极,忽吐血如倾,五昼夜不止,第六日目闭口
噤,直倒气绝。又阅一日,是日化纸,将入棺矣,而血唾犹未止。予视脉无可踪迹,然
脉气尚在,世有气绝已久而生血上行者乎?此必命门火未灭也,用生大黄一钱,捣烂入鼻孔
,须臾鼻气渐通。又以参三分同生蕙地六分,入滚汤捣汁,灌入喉,须臾作叹息,而
口能叫疼矣。再视脉已有一息,予曰∶血者水谷之精,生于心,化于脾,布于肺,气行则血
行。若内已受伤,妄行于
上,此必尽出而后快者。医家不知,误用止血药太多,止血脾郁,血遂不能化于脾矣,
脾不化,则止血肺郁,血遂不能化于肺矣。脾不化,则谷气不入,新血不生。其叫
疼者,脾伤而肺筋下坠也。气已绝而血不止者,为药所误,而命火虽坠犹未灭,心血消
长也。血脉自芤,小弱者生,脉静身凉,有似乎死,而不知乃生机也,是以投之辄验。
x汤方x
生地蕙(一钱) 赤芍药(八分) 侧柏叶(一钱) 生艾叶(八分) 黄芩(一
钱) 川芎(八分)
服此方三剂而病体全愈。用药之奇在生大黄与生参地耳,夫生大黄气最盛,脾血不化
,壅热已极,遂一吸而通,且性寒能凉血。随以参培元气,地归血路,其气已复,以地
芍柏艾芩芎除旧生新,数剂愈矣。
梁吉之妇 患肺痈,脓血不止,渴极,舌生疮不能开口,大小便秘涩,七日不通,诸医
进硝黄亦不效。予视脉曰∶此非肺痈也,毒在脾胃不能出,其毒红肿已极,如拳大塞于肠口
,用大黄只能稍凉血,而加以朴硝与之斗,血益妄行。此当用化毒散,泻肺疗风,和中解
毒,俾其毒从污中去者十之六,从二便去者十之三,而病疗矣。
x化毒散x
人参(一钱) 黄芩(一钱) 石膏(二钱) 芒硝(八分) 大黄(一钱) 麻黄(六
分) 连翘(八分) 瓜蒌(八分) 牡蛎(八分) 贝母(八分) 木香(六分) 桔梗(
八分) 栀子仁(一钱) 当归(一钱) 川芎(八分) 赤茯苓(八分)
上方服一剂觉身上微冷,被盖出汗,即能开口言语;再
服一剂,小便流血水二三碗;又一剂,腹痛大便行皆脓血,流两个时始见硬粪,内毒已清,
并口疮全愈矣。
王尔用妇 患一虚症,头眩目花,手持物即软,足欲行即踬,腹极饥欲食,而一物
不能下,枯瘦如柴;多痰短气,每服药即胸膈如刺。予视脉曰∶此症服四物汤,诸医
未始不是,但服四物汤即痛如刺,其故未晓也。又他药投之更痛,遂束手不用药矣。予许
以两剂即愈,诸医以予有何如奇药,果两日全愈,反问予所用者,亦即四物汤也。因语以
四物汤亦即有异,盖此症宜芎归等补药,然胸膈有痰气肺火,而脘窍未能即下,补剂甚急
而未能即受,予即用四物汤,而先用枳壳一两煮浓汁,将四物入,浸露一宿,晒干入煎。夫
枳壳宽胸理气,补剂才入而即宽,稍宽而已过脘矣,投之即验,盖以此。
地黄 当归 白芍 川芎 茯神 牛膝 白术 人参 甘草
煎照常。
柴完我 患一症,怔忡胀满吞酸,四肢厥冷,饮食不下,大小便每日行数次,或多或涩
,十年寻医不效。予视脉曰∶此误认为中寒中湿症,多用附子理中汤而益重也,此症因好色过
度,醉后行房,邪入筋络,上攻而怔忡,中聚而胀满,入四肢而酸疼,思饮食而不纳,皆邪火
也。数剂而愈。
x汤方x
黄连 山栀(童便炒黑) 黄柏(酒炒) 知母 白茯苓 五味子 石莲子 木通 甘草
加黑枣二枚,灯心七根。
姚思济 患一症,筋挛头重,腰疼膝肿,饮食减少,甚至手足不能动。诸医不晓,多用补剂
。风邪不出,变症百出,
患十余年,服药将满车,成不起之症矣。予视脉曰∶此肝肾气虚,风入筋骨,当用乌头全
蝎等药。服五日而饮食进,又五日而体轻,又五日而手足持行如故。
x末方x
乌头(炮去皮脐) 白附子(炮) 苍术(炒) 川芎 天麻 官桂 羌活 牛膝(各一两)
全蝎(焙,六钱) 僵蚕 当归 防己 黄 (蜜炙) 羌活(各一两五钱) 麝香(三分)
共末,酒服,每服一钱五分。
汪善长 患一症,口中苦极,苦茶入则发呕,咽疼不可忍,不生疮,不发肿,无可用药。谓是热
症,以寒药投之,入喉即吐,易辛热投之,益甚其疼,诸医无可奈何。挨至半月,饮汤全不能下,
食硬米饭日可进半碗,身体干瘦,症益重,惟待毙而已。予视脉曰∶同一热症,而此热有异。夫精气
出入,滋养荣卫,全在口,心热则口苦。咽者胃之系,胃热极而作疼,皆宜寒药。然寒药入喉即吐,
此有故。心胃热宜汤饮,然饮不能下反爱饭,亦有故。以此症乃脏肺积湿,湿生火,火炎上,故口苦
咽疼。湿发于地,饮者水类也,水入重伤,故虽宜寒药而恶水煎。脾热口甘,五谷皆甘美,脾气未伤
故喜饭。三剂全愈。
x药方x
川连(一两) 嫩石膏(五钱) 淮山药(一两) 白茯苓(五钱)
共研极细,每一次用五钱,拌入硬米饭中,才入口即觉甘美,日进二服,至三日口不苦、咽不疼
,饮食胥进矣。
吴行之 患赤白痢症,三年体瘦面青,饮食不下,并畏
闻饮食之气,热者进,即欲呕,诸药服极多,后并药气俱畏。予视脉曰∶夫气血俱伤则赤白相兼
,总由湿热攻之太急,病将愈而重伤,痢久胃虚,遂饮食不进。三年而肠胃不败、水谷不绝者,
以秉气旺而初感亦未甚重,因攻之太骤,收涩太早,邪气去而复壅,又多用参术,亦能调扶天气
,而肠路不净,日久益增。畏闻饮食之气并药气者,服汤药过多,中气既伤,邪胜于主。谷气者
中气也,下不能化,则中不能纳。凡热则生气,畏气者,畏热也。原感湿热,邪气甚则畏主气也
。即病治病,四剂而愈。
x药方x
川连(五钱) 枳壳(三钱) 木香(三钱)
取井水一碗,用前药生磨冷服,四日全愈,此谓即病治病也。病患既苦煎药之气,畏不肯服
,是以服亦无功,予即不用入火之药,冷水生磨,入口便觉爽快,中其肠胃之气也。初入与邪气
相安,既入则邪不能容,反客为主,奏功易易耳。
张修甫 患一症,腰痛重坠如负千斤,惟行房时不见重,服补肾等丸总不效。予视脉曰∶夫
腰者肾之府,肾气虚斯病腰,服补肾丸未尝不是,然何以行房时不见重?瘀血滞之也。故行房时,
肾摇而血行,行即不瘀,遂不见其重也。二剂而愈。
x汤方x
黄柏(盐水炒) 知母(蜜炙) 乌药 桃仁(去皮尖) 青皮 红花 苏木 穿山甲 木通
(各一钱) 甘草(五分)
加黑枣一枚,生姜二片。
谢家一孩子 九岁,初起感冒,服药五六日不效,眼直手软,懒言语,神色昏迷。至九日
忽然气喘,不省人事,四肢冰冷三日,以为死矣,欲入棺,只胸前火热。至第七日,眼目鼻口手
足俱冷,而胸前火热未除。适予过其门,告以病缘,予视脉曰∶此由疳邪内作,误认为感冒
而治其表,脏气受郁已极,遂不能通心窍,而同死人也。胸前火热者,积表气也,法当下之。上不
下者下不上,表里呼应,即得生机。用朱砂、铁粉、琥珀共八分,挖开口灌之,须臾胸前气响运
旋,即有气退场门,两个时觉手足有动意。再用升麻人参汤,更吞朱铁散八分,肠中作响,鼻息喘急
;通体微暖,服汤药三日而始能言语,又服药三日而始能开眼。从死得生,亦快事也。
x铁朱散x
朱砂(二钱) 铁粉(一钱) 琥珀(二钱)
x参麻汤x
人参(五分) 升麻(五分) 白豆蔻(六分) 香白芷(三分)
x汤方x(前三日用)
附子(去皮,炒,五分) 南星(姜炮,八分) 沉香(三分,磨冲) 木香(五分,磨冲)
人参(八分) 甘草(三分)
x汤方x(后三日用)
当归(一钱) 白术(八分) 白芍(八分) 肉桂(六分) 白茯苓(六分) 川芎(六分)
人参(八分) 远志(六分) 甘草(三分)
沈维新 患一症,腹如刺疼,有时攻心,咽如烟闭,不能通气,诸医不知何症,一日换数药,
不能忍,遂欲自缢。予视脉曰∶此伤寒症,初感能忍,未经汗散,陡至四五日沉
重,诸医不知此,谓其心疼咽烟,遂以黄连解毒药服之,宜乎其益重,而思死也。用瓜蒂散吐
之,即心不疼,只腹痛;咽不烟,只咽干。然后用四逆汤加减,由从前颠倒用药,故其后遂先吐
而后温脏也。
李买甫 患一症,腹中每响动如雷,有声彻上下,隔邻犹闻之,两胁痛不可忍,偶食肉即发
,后闻肉气亦发。初起面口俱青,渐紫黑,至不省人事,如死样三个时始得苏,药总不效。予视
脉曰∶此由伤食不得化,积秽成块,体肥多血,以血裹食。其见肉即发者,必系肉块也,肉欲出
不能。遂响动如雷,末药一料而愈。
x末方x
山查肉(一半酒炒,一半生用,四两) 桃仁(去皮尖,二两) 川芎 山棱 莪术(醋炒
,各三两) 槟榔(一两) 砂针(一两,醋炒)
共为末,每空心酒吞三钱。
游成宇 患一症,遍身畏寒,夏月亦须绵袄,夜即烘火,鼻中全然不闻香臭,鼻孔有一物豆
大痒极,若以手爪入则又痛极,惟以黄泥入鼻知为土气,常半月不开口,无医可治,予视脉曰∶
病有奇症,医有奇方,此不必用药,只一昼夜即愈,却用毒手,俾之苦极,始得生路。觅一间房极
小,不漏风,四面有砖者,其房四面俱锥一孔,地下掘一小坑仅盘大,可容人面,病患住房内锁
闭。用家艾百斤,渐从四面孔内烧入,自晨至午,烧至三四十斤,烟塞满房,不能容鼻,没奈何以
头触之,寻有空隙,以鼻抵之,即盘大可容人面者,须臾觉鼻息通畅。自午至子,遍身热极,将绵
袄俱脱。天明开门看时,其鼻中血落,不畏风寒,服补中益气汤十剂全愈。究此病所以,因居楼
上,木气太甚,冬月用火太
多,无缝可泄,木又生火,积久成痼,热在脏腑,寒在皮肤,用艾以灸皮肤之寒,而通
脏腑之窍。木入土而朽,火入土而尽,观其病时,惟闻有土气,固已得治法矣。
张太华 患一症,初起口疮身热,用凉药稍愈,后渐神昏气倦,不思饮食,久益见人
不识,手舞摇头,热极但欲饮水,以水肿不与饮,屡用寒药,吐不能纳。予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