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史:辽夏宋金元史-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05 年)》,⑤揭示了导致宋辽 1005 年和约的重大事件。克劳斯?蒂兹的
《1074—1076 年的辽宋边界冲突》,⑥详述了两国关系中不用战争而解决的
最后一次危机。蒂勒?达格玛的《缔约:宋金间的外交(1117—1123 年)》
一书,①详述了辽朝末年的重要事件,尽管它的重点是研究宋金关系而不是宋
辽关系。陶晋生在他的《宋辽关系史研究》②一书中对宋辽关系进行了全面研
究,此后又出版了同样题目的英文论著《两个天子》。③
最近还有研究辽朝对外关系的两篇未发表的博士学位论文:珍妮特?诺
维的《北宋政治家余靖和他与契丹的交往》④和梅尔文?斯里克兰?安的《11
—12 世纪中国的宋辽外交:决定对外政策的社会与政治因素研究》。⑤后者
几乎就是对出使辽的宋朝官员的专门研究。
大量有意义的辽史研究著作出现在中国。傅乐焕的丰富的和卓有见地的
研究成果,收入了著者死后出版的《辽史丛考》中。⑥傅乐焕 1966 年的早逝,
是辽史研究的一个重大损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引人注意和最多产的辽史
学家是陈述,他的《契丹社会经济史稿》,⑦可能是中国学者对辽代社会和经
济研究的最大胆尝试。陈述的分析与魏特夫、冯家昇的有所不同,他比较注
重有条理地叙述,对薄弱和零碎的资料的考释不太注意。该书同样未对持续
的社会变化给以更多的解释。陈述最近的著作《契丹政治史稿》,①包含了一
系列有关契丹社会和政治制度各方面以及各种政治事件的令人感兴趣的、有
些是独有见地的论文。陈述还给非专业读者写了一部通俗著作《辽代史话》。
②另一部引人注意的著作是张正明的《契丹史略》。③该书的主要部分亦是对
② '871'傅乐焕:《辽史丛考》,2 卷,第 283—387 页。
③ '423'莫里斯?罗沙比编:《同等国家中的中国:10—14 世纪的中国和它的邻国》(伯克力和洛杉矶 1983
年版)。
④ '535'王赓武:《小国的辩术:宋朝初期与其邻国的关系》;'487'陶晋生:《蛮人或北人:北宋人心目中
的契丹人》;'419'米歇尔?罗杰斯:《朝鲜中世纪民族的觉醒:辽、金对高丽的影响》;均载于'423'莫里
斯?罗沙比编:《同等国家中的中国:10—14 世纪的中国和它的邻国》。
⑤ '444'c。施瓦茨…席林:《澶渊之盟(1005 年):中国外交史的一大贡献》(威斯巴登, 1959 年版)。
① '498'蒂勒?达格玛的《缔约:宋金间的外交(1117—1123 年)》(威斯巴登,1971 年版)。
② 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台北,1984 年版)。
③ '491'陶晋生:《两个天子:宋辽关系研究》(塔克森,1988 年版)。
④ '353'珍妮特?诺维:《北宋政治家余靖和他与契丹的交往》,印第安那大学 1983 年博士学位论文。
⑤ '14'梅尔文?斯里克兰?安:《11—12 世纪中国的宋辽外交:决定对外政策的社会与政治因素研究》,
宾夕法尼亚大学 1983 年博士学位论文。
⑥ '871'傅乐焕:《辽史丛考》(北京,1984 年版)。
⑦ '782'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北京、上海,1963 年版,1978 年再版)。
① '785'陈述:《契丹政治史稿》(北京,1986 年版)。
② '783'陈述:《辽代史话》(郑州,1981 年版)。
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描述,但是更加完整并对历史演变给予更多的关注。
更详细和更条理的辽史著作是舒焚的《辽史稿》,④可惜在本章完成后我还无
法参考该书。
可能最好的辽代政治史大纲是由姚从吾的一系列内容详实的讲座组成
的。姚从吾 1971 年去世后,陶晋生将他的讲义编入全集,并得以出版。⑤姚
教授写了多篇有关辽代政治和制度史的优秀论文,这些论文既有对复杂事件
的深入研究,亦殿示了作者的谨慎学风,所以很有价值。最重要的论著收入
他的《东北史论丛》,⑥并且在《辽史汇编》及其补编中重版。
从本世纪 30 年代以来,日本学者出版了不少优秀的辽史著作,尤其是研
究辽代社会和法律制度的著作。最重要的贡献是岛田正郎对辽代法律(与泷
川政次郎合作)、⑦辽代社会、⑧辽代管理制度、①辽代社会与文化、②辽代官
制③及辽史其他方面④的系列研究。这些成果深化了辽代法律和政治制度的研
究。傅海波赞同并发展了岛田正郎关于辽律的观点,对辽律做了进一步研究,
在 1981 年意大利贝拉焦举行的中国中世纪法律史研讨会上,提交了《从辽朝
(907—1125 年)看多民族社会的中国法律》的论文。⑤同一作者还翻译了《辽
史?刑法志》全文并做了评注。⑥
关于辽代宗族研究,詹尼弗?霍姆格伦发表了两篇引人注意的文章:《辽
朝(907—1125 年)契丹统治下的婚姻、亲族和继承》⑦和《耶律、遥辇与大
贺:早期契丹部主的世袭特权观念》。⑧
关于辽代的佛教,最优秀的著作还是野上俊静的《辽金的佛教》。⑨
关于辽代的物质文化,第一批重要的证据来自考古,特别是来自辽皇陵
的发掘。闵宣化的《巴林蒙古左旗的大辽帝国古都》⑩和《辽代王陵》⑾二文,
第一次引起了西方读者对辽代物质遗留的注意。这一领域,从人类学家兼考
古学家的鸟居龙藏(1870—1953 年)开始,被日本考古学家大大发展了。岛
居龙藏在本世纪 30 年代初在《国华》上发表《辽代的壁画》的系列文章,①
③ '796'张正明:《契丹史略》(北京,1979 年版)。根据作者的前言,此书实际完成于 1963 年前后。
④ '872'舒焚:《辽史稿》(武汉,1984 年版)。
⑤ '832'姚从吾:《辽金元史讲义(甲):辽朝史》,重版载《姚从吾先生全集》(台北,1972 年版),2
卷。
⑥ '831'姚从吾:《东北史论丛》(台北,1959 年版),2 卷。重版载杨家骆编《辽史汇编》。
⑦ '482'泷川政次郎、岛田正郎:《辽律之研究》(东京,1943 年版)。
⑧ '457'岛田正郎:《辽代社会史研究》(京都,1952 年版)。
① '458'岛周正郎:《辽制的研究》(东京,1954 年版,1973 年再版)。
② '454'岛周正郎:《辽代社会与文化》(东京,1956 年版)。
③ '455'岛田正郎:《辽朝官制研究》(东京,1978 年版)。
④ '456'岛田正郎:《辽朝史研究》(东京,1979 年版)。
⑤ '119'傅海波:《从辽朝(907—1125 年)看多民族社会的中国法律》。
⑥ '145'傅海波:《辽史中的“刑法志”》。
⑦ '185'詹尼弗?霍姆格伦:《辽朝(907—1125 年)契丹统治下的婚姻、亲族和继承》。
⑧ '187'詹尼弗?霍姆格伦:《耶律、遥辇与大贺:早期契丹部主的世袭特权观念》。
⑨ '350'野上俊静:《辽金的佛教》(京都,1953 年版)。
⑩ '329'闵宣化:《巴林蒙古左旗的大辽帝国古都》。⑾'332'闵宣化:《辽代王陵》。
① '505'鸟居龙藏:《辽代的壁画》。
对新发现的辽代皇陵的壁画做了介绍。此后他又出版了《考古学所见辽代文
化图谱》,②辑录了大量的古代图片,但释文似乎从未发表,可参见他的《辽
代文化探讨》③一书。关于早期的日本考古学发掘,亦见田村实造、小林行雄
对圣宗墓庆陵的研究④和岛田正郎关于祖州城的报告。⑤引人注意和更有价值
的是田村实造在《庆陵的壁画》⑥中对庆陵及其壁画的研究。
本世纪 50 年代以来,其他带有壁画和各种文物的陵墓被中国的考古学家
发现。三个西方学者使用这些资料对契丹人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描述:埃
伦?约翰斯顿?莱恩的《晚期中国墓葬装饰的模式和问题》,⑦琳达?库克?约
翰逊的《辽朝公主的婚仪:吉林辽代墓葬的壁画》⑧和奥尔布赖特?罗雷克思
的《辽墓壁画和中国画中反映游牧民的文姬故事》。⑨
关于辽代陶器和瓷窑,见威廉?沃森的《唐代和辽代的制陶术》⑩和李文
信、朱子方对辽宁省博物馆所藏辽代瓷器的叙述。⑾亦可参考 Y.迈纳为展览
开列的目录《长城南北的辽代陶瓷》,附有参考书目,1973 年出版。⑿
在建筑领域辽代无疑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现存的超过 30 个的大型石木建
筑,确有一些代表了技术方面的重要进步。关于辽、金建筑的经典之作是 1934
年由关野贞、竹岛卓一出版的图片集和竹岛卓一 10 年后出版的研究著作。①
辽代建筑中最壮丽的是在山西省东北部应县的大木塔,陈明达对该塔研究的
专著出版于 1980 年。②南希?沙茨曼?斯坦哈特 1984 年出版的《中国传统建
筑》,③对辽代建筑有精彩的简述。最后,关于辽代的都市规划,南希?沙茨
曼?斯坦哈特的《中国的帝都规划》一书④中,包括了辽上京、南京和中京的
规划。
② '503'鸟居龙藏:《考古学所见辽代文化图谱》,4 卷(东京,1936 年版)。
③ '504'鸟居龙藏:《辽代文化探讨》(东京,1937 年版)。
④ '486'田村实造、小林行雄:《庆陵》(京都,1953 年版)。
⑤ '459'岛田正郎:《祖州城》(东京,1955 年版)。
⑥ '484'田村实造:《庆陵的壁画》(京都,1977 年版)。
⑦ '271'埃伦?约翰斯顿?莱恩:《晚期中国墓葬装饰的模式和问题》。
⑧ '232'琳达?库克?约翰逊:《辽朝公主的婚仪:吉林辽代墓葬的壁画》。
⑨ '422'奥尔布赖特?罗雷克思:《辽墓壁画和中国画中反映游牧民的文姬故事》。
⑩ '537'威廉?沃森:《唐代和辽代的制陶术》(纽约,1984 年版)。
① '446'关野贞、竹岛卓一:《辽金时代的建筑与佛像》2 卷(东京,1934 年版);'481'竹岛卓一:《辽金
时代的建筑与佛像》(东京,1944 年版)。
② '786'见陈明达:《应县木塔》(北京,1980 年版)。
③ '476'南希?沙茨曼?斯坦哈特:《中国传统建筑》(纽约,1984 年版)。
④ '475'南希?沙茨曼?斯坦哈特:《中国的帝都规划》(檀香山,1990 年版)。
2.西夏
西夏历史的研究,尽管人们认为它很重要,直到本世纪还是令人吃惊的
少。西夏是一个持续了两个世纪的朝代,在中国北部和内亚的政治上起过巨
大的作用,并且有它自己的一套复合的制度和高度混杂的文化。但是,西夏
从未被中国正统历史学家视为正统王朝,可能是因为它甚至从唐代开始,占
据的只是中国世界的边域地区。结果是从没有为西夏修过正史:在为辽、金
的正统问题激烈争论几十年之后,终于在元朝的末代皇帝在位时的 1344—
1345 年为这两个非汉人建立的王朝修了专史,但是从未有人提出给西夏以同
等待遇的建议。
中国史官由此把有关西夏的记载作为列传,分列在 14 世纪 40 年代同修
的宋、辽、金三史中。①这些列传,像其他“外国传”一样,没有集中叙述这
个党项人国家的内部事务和制度,而是大量叙述它与中国世界其他政权的关
系。此外,修传时所用的原始资料几乎全部是汉文的。夏和辽、金一样,有
自己的史官,但是他们的作品以及用党项文字记录的西夏官方资料,都在
1227 年蒙古征服时被毁掉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党项文字和语言知识逐渐失
传,以至存世的用党项文字书写的碑文直至近几十年前还不能识读。
在正史之外,宋人的史书和文学作品中保留了许多有关西夏的资料。宋
人有专论西夏的著作,大多数与边疆防卫和战略相关,但是仅存书目,原书
早已不存。②王偁撰写的《西夏事略》是惟一的例外,该书在 13 世纪时还以
此名单独成书,但正如 18 世纪时编辑“四库”者所述,它实际上只是王偁《东
都事略》(1186 年成书)中的西夏传,出版时独立出来并被后来的出版者给
予新的书名。③
将所有保留下来的汉文史料合成西夏史的尝试开始于 18 世纪。洪亮吉是
为西夏写史的学者之一,他的《西夏国志》没有完成;秦恩复的《西夏书》,
则在完成后不久被毁。两部 19 世纪的大部头作品刊印并保留下来:吴广成的
编年体史书《西夏书事》,42 卷,1825—1827 年成书;张鉴的纪事本末体史
书《西夏纪事本未》,36 卷,1884 年成书。这两部书对现代史学家仍很重要
《西夏纪事本末》的绝大多数原始史料都能在其他著作中找到。但是《西夏
书事》保存的大量重要资料找不到出处。正因为吴广成引用的很多史料出处
不明,有些还颇值得怀疑,所以他的作品虽然很有价值,但是使用时需要特
别谨慎。
编撰这类传统史书的最近尝试是戴锡章的《西夏纪》,1927 年(译者注:
实为 1917 年)成书。与以前的作者不同,戴锡章精心编撰的这部书核对了所
有资料并开列了参考书。他惟一没有使用的重要宋代资料是《宋会要辑稿》,
因为当时该书还没有出版。
多产的中国历史学家朱希祖于 1943 年撰文对这些早期史书做的研究,①
虽非长篇大论,但还是很有用处的。
① '644'《宋史》,卷 485—486,第 13981—14033 页。'645'《辽史》,卷 115 第 1523—1530 页。'646'《金
史》,卷 134,第 2865—2879 页。
② '771'详见吴天墀:《西夏史稿》(成都,1983 年版),第 338—339 页。
③ '668'纪昀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① '731'朱希祖:《西夏史籍考》。
党项资料的发现和语言翻译
戴锡章的著作出版前,对党项人和西夏的研究因为西夏语言和文字的原
始资料大量被发现而有了巨大的发展。部分资料是斯坦因和伯希和在敦煌发
现的。1908—1909 年,由 P.K.柯兹洛夫率领的一支俄罗斯探险队发现并发掘
了额济纳的西夏古城(黑水城)。在他们的发现中,有一座著名佛教僧侣的
坟墓,里面有成千的印刷或手写的图书和文书。后来斯文?赫定带领探险队
考察了同一地区,斯坦国和兰登?沃纳也对这一地区进行了考察。虽然这次
考察没有像柯兹洛夫那样收获巨大,还是发现了很多资料。其他的资料是中
国的考古学家近几十年发现的。这些新资料,尽管没有完全被识读,还是从
党项人本身而不是它的中国邻人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证据。
对党项语言试探性研究的成果在上述发现之前就已经出版,在 19 世纪的
最后几年,M.G.德维利亚对一些双语碑文作了考释,但是远没有达到释读党
项语的目的。真正的党项语研究始于 1909 年,伊凤阁的研究主要依靠柯兹洛
夫发现的党项—汉语辞典,亦使用了一些其他资料,他后来编纂了一部党项
语辞典。1922 年,伊凤阁被苏联派往北京作外交使节,在北京他与中国学者
广泛接触,尤其是与罗振玉的儿子罗福成、罗福苌兄弟及王静如过往甚密,
他鼓励他们也从事党项语的研究。伊凤阁还影响了另一位俄罗斯学者聂历
山,他不久即开始将存在列宁格勒的柯兹洛夫发现的文献进行系统的编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