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面人生_2-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艺术构恩的旺盛的生命力。
黄一鹤同志的艺术创作道路是曲折的,他有过失败,有过挫折,然而这一切都
是他成功之路的插曲。面对着这样一位有成就的电视导演,我在以后的几年的日子
里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是什么指导思想使他获得了成功,他给我们这些从事艺术
事业的人开创了哪些可以借鉴的走向成功之路的经验。
如果粗浅地认为,一位有成就的大型节目导演应该是无所不会百事皆通,吹拉
弹唱样样行,那就真是大错而特错了。首先在黄一鹤身上至少不是这样的。他熟谙
各种艺术的表演方式,但并不是说他有着驾轻就熟地能掌握各种艺术门类的创造和
生成的本领。如果真是有这样的天资,就没有我见到的和编导一起苦思冥想,彻夜
不眠,经常挑灯战通宵的黄一鹤了。
那么,黄一鹤的成功,或者说他较一般的电视综艺节目导演有着明显区别的地
方是什么呢?应说是他经常提到的“整体构思”四个字。按说这四个字在电视导演
头脑的字典中,应该是平庸无奇的。哪一位导演不提“整体构思”呢?哪一台节目
又没有“整体构思”呢?其实不然。“行家看门道,力巴看热闹”。“整体构思”
凡人都议,但真正作为一位大型节目的策划者,能把这四个字升华出主体的、生动
的艺术形象而溶在自己艺术构思的每一指导方针的具体步骤中,黄一鹤同志确实有
独到之处。
黄导曾经非常通俗地阐述过自己的艺术观。他不止一次地和我谈过:我认为电
视导演不单单是一位能懂得艺术的好观众,而重要的是一位好厨师。
每一道好菜都有各自的味道,我们应该作为高级的厨师,奉献给人们一个既有
漂亮外观、又有鲜美口味的“拼盘”。功夫应该下在“拼”字上。”拼”的技术精
巧,就是半个樱桃,一片胡萝卜,或是一束香菜叶,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
得整体锦上添花。而技术拙劣的,就是高级发菜,弄不好也得乱的像头发,影响人
的食欲。
从字面上说,“拼”只是个技巧问题,好像离整体构思相差还有一段距离,但
是黄一鹤的具体做法,则充分地体现他还是用“整体构恩”所规定的宗旨要求去让
每一味菜在整体中展现姿色,散发芳香。
第一届春节晚会他用“活泼”和“欢快”的字样来概括自己的创作意图。
他提出“整台节目一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而产生了虎妞追逐祥子碰掉了
王景愚的烧鸡,而烧鸡作工欠水准而使王景愚当众与鸡筋展开肉搏的场面;马季宣
布的一封群众来信错误地说姜昆的家乡在湖南,而引出了姜昆挑起扁担与李谷一唱
起了《刘海砍樵》,使得这一首小小的戏曲唱段在几年以后仍脍炙人口地悠荡在神
州大地。
当第一届春节晚会这一炮打响以后,黄一鹤以他艺术家独特的敏感,先于很多
人预示到第二届春节晚会的分量。数月的筹备工作中,他审时度势,不仅筹备节目,
而且分析国内形势,看到了祖国统一的口号深入人心,他又提出在中国人的“情”
字上下功夫。按着这个主导思想,他大胆地“引进”张明敏、奚秀兰这二位香港歌
星“登台亮相”,让李大维、黄植诚一曲诉衷肠,整个晚会情绪激荡。一首“中国
心”催人泪下,伴随黄阿原主持节目与自己的小女儿通电话,让“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一中国诗人精括出的名句,化成艺术的音符,注入亿万炎黄子孙的心田。当晚会
推向高潮的时候,一曲《难忘今宵》唱出黄皮肤人们的情感,整个晚会升华成一个
巨大的“情”字,闪在人们的眸子中,跳跃在欢乐人们的泪花上。台上台下,荧屏
内外,歌声与心声在撞击,艺术的感染力把中国人、华人,把一切爱祖国的人的民
族感情激发出来融在一起。一台综艺节目产生了巨大的力量,使许多人发出民族之
情,“惊天地、泣鬼神”之赞。黄一鹤的艺术创作意图全部实现了。这一实现不仅
仅有一个“整体构思”,而是把他的“整体构恩”严格地不是随便地融入自己的节
目中,准确地不是牵强地用在艺术里。并且,他有一整套的做法。
艺术创作,难得的是这个“创”字。敢于第一个想到、提出、把它实现,不管
后人循着这条道路有着怎样巧妙的构恩和惊人的表现,人们对于先行者的评价,是
永远不会低估的!
除了“拼”节目的劲头外,黄一鹤“啃”节目的劲头也是令人佩服的。
毛主席曾经说过:“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
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许多导演在创作和组织节目中,也许会因为坚持劲儿不够,
“啃”劲儿不足,而可能使得超一流的节目没能出现,殊不知这些节目可能与你刚
好“擦身而过”。
我曾经看过几次黄一鹤“啃”节目。
就举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出现和发展这个例子,我想应该有一点说服力的。
第二届春节晚会,编导者提出要用陈佩斯这样的好喜剧演员来出节目。
陈、朱原来有一个“考演员”的小品雏型,但许多人看后,认为档次低,不上
路,对这个节目失去信心。习惯于趴在地上摆节目顺序的编导们,已经几次把这个
小品的节目卡片放置一旁了。但黄导提出,要吸取去年哑剧《吃鸡)
的成功经验,在这一届春节晚会上,一定要把电影、戏剧演员学表演时训练、
考试、汇报所排练的“小品”搬上舞台,走入电视屏幕。黄一鹤是总导演,不管人
家说“档次低,不上路”,硬是执意一定要搞。于是,戏剧前辈杜澎、相声名家马
季以及我这小辈,被他邀来八方会诊,齐攻小品!
佩斯、老茂,也真是有灵气儿的演员,七折腾,八捣鼓,“考演员”当中最精
彩的一段“吃面条”被提了出来。在1984 年,为了使这个小品既“突出政治”,
又不陷于生硬的“说教”,二位演员,一抬一式,一词一句,千锤百炼,反复推敲,
家里排,招待所里改,大食堂里练……大概是在接近播出不到一个星期的日子里,
《吃面条》作为喜剧小品的“开山”之作成型了!
形式独出心裁,内容新颖别致;风格诙谐幽默,笑料重重叠叠,扑面盖顶而来,
观众捧腹大笑,痛快淋漓。春节晚会一播出,这短小精悍、幽默新颖的文艺形式立
即在广大观众之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并且由此而来,生发出个席卷九州上下、历时
数载不衰的喜剧小品热。面对着这些成功,演员、编导谁不琢磨黄一鹤“啃”劲儿
的威力呢!
同样是这对演员,几年以后又有一个成功的“卖羊肉串”的节目打响,而提起
这个节目的内幕,也是和黄一鹤的“啃”劲儿分不开的。焦乃积等同志写出了这个
小品的本子。当时不知什么原因,久久盼望的佩斯、时茂一直没能到春节晚会来排
练这个节目,播出渐近,没有耐性的许多人都提出把这个节目“枪毙”掉!黄一鹤
梗着脖子筋说:“不成”!他又来“啃”,先让陈裕德、赵丽蓉两位老演员排,他
督着,一排就是数日!戏路不对,不理想。
他又让我和陈裕德一起“啃”,无奈我的牙口不佳,糊糊弄弄地对付下来。
他看后还觉得不满意,尽管没有用嘴“啃”,黄导的牙床子也肿了,是急肿的。
有人劝他罢了吧,他还是不干。白天晚上商量着合适的人选。大概是精诚所至,佩
斯和老茂又是离播出几天以前赶到了。黄一鹤高兴极了,几番游说,软硬兼施,说
服演员上节目。功夫不负有心人,佩斯、老茂一排天衣无缝,本来就是为他们写的
嘛,又一个小品的精品问世!
两个小品的生成,只是个小例子,了解内幕的人知道导演的艰辛。试想没有这
个“啃”劲,这两个脍炙人口的小品,岂不落入纸篓化作灰尘,整个神州大地会少
了多少笑声?
我想,黄一鹤可能是凭着一种直觉来搞每一个他看得上的节目,他是以一种坚
韧不拔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来自觉地对待自己所追求的事业。如果说灵性是一位艺
术家成功的基础,那么黄一鹤的成功应该说是建立在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一种执著
的精神上的。有了这种执著的精神,才使人能够想别人所不想,为别人所不为。有
了这种执著的精神,才能促使人在自己进军目标途中不断地发现新的境地,发掘新
的潜力去开拓前进。
前不久,黄一鹤又邀了一批演员为大连服装节制作一台大型的综艺节目,按着
剧本,有一场知名演员仿效时装模特儿的步伐来个滑稽“表演”。
赵忠样的“倒行逆施”步,倪萍的“鸭子步”,李玲玉的“美人小姐步”,唐
杰忠、姜昆的“军人步伐”。我当时觉得有些“不伦不类”,而且怕这种表演会
“失身份、丢面子”。但当看到黄一鹤的“啃”劲又上来时,我没有作为反对派出
现。也许是凭着对黄导的“迷信”,还主动当了这次表演的“监督”。或许和整体
节目的氛围异常融洽,节目是成功的。有观众的掌声和笑声可以证明。当然,也许
是出于对黄导的“迷信”,所有的演员都用自己最大的创造力去塑造自己认为符合
艺术要求的最佳形象。
我又在想了:黄导是把自己的意图和演员的创作力量结合在一起来估评节目的
实践效果的。也许这一点,正是他自己的又一独到之处。人家内心怎么想的,我无
从下断论,但愿我的猜测有它的正确成分……
写于1991 年10 月12 日深夜
牛群之“道”
北京人说,干什么事都得有“道”。
以捣腾字画儿的为例,人讲究门深、眼独。所谓门深就是土话中的“路子野”,
甭管是达官还是显赫,甭管是名家还是大师,人家一推门就进去,可着北京四六城
卖古董的打听起来得有那么一号。而眼独则是干久了,干出门道儿来,什么赝品、
什么冒货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话说损了,人家就是干这个的,纸熏三天作旧,电
脑绘图刻章,现代电子技术与老祖宗留下的火炕和毛边硬炕席共用,同为仿古乱真
服务,您说人家“道”多深。
这些人干久了,能出“收藏家”。从这儿出道的可了不起。
人家手里有乾隆的御笔,有徐大总统水竹山人的对联儿,唐朝的名画儿,宋代
的墨宝,近代名人的新作,青菜、萝卜,应有尽有,让生人看着惊,让熟人看着馋,
让同行看着眼热。
而我今天说的“道”,不是上边这种,是另一“道”。
以说相声的牛群为例,讲究……说实在的,这种“道”不算太讲究。
牛群属牛,长我一岁。从相声家族论,他是常主华老师的高足,高我一辈。开
始学相声的时候,他想拜我为师。我嫌他大,也觉着不合适。如果那时候真拜了我,
现在又拜了常老师,那他自个儿管自个儿得叫爷爷。
古人曾经说过:“人不可无痴,人不可无癖。”牛群就有这毛病,有痴,有癖,
当然是不用卖,也不用医的正痴、正癖。
他好照相,手中的家伙不亚于他的体重,他的相机镜头伸出去有二尺半,我总
说他眼睛再近视的话也用不着配那么大的镜子。几乎所有的名演员都是他每天拍摄
的对象。他这算一“道”。现如今的摄影师见着名流便趋之若骛,不管他们自个儿
喜欢不喜欢,老百姓买明星的账呀!换句话说,它有市场。
而牛群得天独厚,他就在星中,所以他稍转转身子就有了。于是,照明星成了
牛群摄影的一大特点。可明星谁都照,你怎么能出众呢?于是,他又把明星儿时的
照片全部搜罗起来,合着他照的相片一块儿拿出。这下火了,你让大家伙儿说,一
下子拿出百十位明星小时候的照片你们谁行?赵本山那张可是光屁股的,您说这算
不算有“道”?
而真正有“道”的,得数牛群集邮!
我不怕牛群不爱听,他干专业有点儿业余精神,而干业余可真是有专业架式!
我曾经用同样一句话评价过吴祖光先生的次子吴欢。我对集邮是外行,我不知道,
他怎样去买大型张、小型张,怎样去讨换首日封、纪念封,就收集名人签名封一项,
我是“深受其害”者。
凭着我和牛群的关系,他命令我:“在这个世界上走到哪儿。你都得给我寄一
个明信片儿,签名、邮票、邮戳全得齐!”您听听,托人带都不行,而且是走到哪
儿都得干,多不讲理,万一我回不来了呢,他可不管你这个。
于是乎,我就得完成这任务。可这任务不是说完成就完成的。首先,你得会买
明信片。那位说,买明信片有什么难的?废话,在中国不难,我买那地方它不讲中
国话。1992 年,我去了14 个欧洲国家,难坏了我了。出国以前我就叨咕:“Canlbuysomestampshere?”
(我可以在这里买邮票吗?)咱们到哪儿全是一天半天的,而且集体行动,那邮局
可不是说找就找得到的。
然后再背:“WhatisthepostagetoChinaBejing ?”(寄北京要多少钱)。人
家要是追问我一句“您要航空还是平信?”我可就瞎了。所以还得背Airmail (航
空)这个单词儿。当然,像“postcard”(明信片)这类单词就甭提了,那在必须
得背会之列。可背完了还不算完,到欧洲一转,老天爷,这些地方大部分国家不讲
英语,讲法语、意大利语、德语、阿尔芒语,您说得着多大急?
到那些地方买这些东西,花多少钱牛群就不考虑了。我们去的地方是旅游点儿,
一张明信片少说要你半块美金,买邮票再加半块。姜昆太抠儿,一块美金至于写文
章控诉人家嘛?天地良心,诸位,在国外,买明信片和邮票,单张人家不卖,至少
得买三到五张。牛群是一个地方一张,我自己还富余两张,您说这事是不是得提提?
当然,后来这件事便宜了住在丰台的我的姑姑姜群。她是丰台区集邮协会的负责人,
搂草打兔于,我捎带脚儿给她寄一张,她也算“受益者”了。
再接着数落牛群。这种任务他可不是交待给一个人,什么宋丹丹、黄宏、杭天
琪、刘欢、宋祖英、蒋大为他全有安排。别人不提,就这黄宏我就服了。
他和我说:“师哥,我不会说外国话,明信片和邮票你就替我买了吧!”我替
他买,可得花我的钱。等我买了以后他又说:“师哥,我不会外国字,明信片你替
我写了吧!”一口一个师哥叫着,我能推辞吗?等我全弄好了,他说:“师哥,我
给签名。”我还得说:“别着急,这儿,我给你留着地方呢!”我整个一个大秘书。
名人效益,黄宏如此一来,大家争相效仿,全过来:“我给牛哥签一个!”“牛哥
也让我寄,我就写这儿吧!”日子久了,我也不替这个写地址,替那个写信皮儿,
大伙儿全在我这明信片上边签名,一举几得。
从国外回来,几日后这帮朋友见了面。我看牛群正在感谢黄宏等人,说收到了
他们的珍贵的信封和纪念邮票。我纳闷儿,怎么没我什么事儿,凑上一看,我自己
差点儿倒地晕去──这张明信片儿是我买的,地址是我写的,签名全是人家的,我
自己忘了签名了!
您说,牛群集邮,此算不算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