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

第8章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第8章

小说: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篇》说佩巾“本以拭物,后人著之于头”,即佩巾与头巾是上古一物的分化。其实佩巾与蔽膝也属同源,所以《广雅》、《方言》都说“大巾”是蔽膝。巾而加大字,既说明蔽膝也是巾,也说明已不同于佩巾(参见上文)。 
  巾既经分化,所以古代诗文中涉及到巾时,有关男子的多指头巾,有关女子的多指佩巾、手巾。例如杜甫《丽人行》:“杨花雪落复白蘋,青鸟飞去衔红巾。”晋无名氏《子夜四时歌》:“香巾拂玉席,共郎登楼寢。”若明言手巾,则为男女所同有。《世说新语·文学》:“谢[尚]注神倾意,不觉流汗交面,殷[诰]徐语左右:‘取手巾与谢郎拭面。’”因为“帨”是上古的名称,所以在后代诗文中并不多见。韩愈《李花》:“长姬香御四罗列,缟裙练帨无等差。” 
  《内则》所说的“觽”也是古人常带的佩物。《说文》:“觽,佩角,锐耑(端),可以解结。”《诗经·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觽。”毛传:“觽,所以解结,成人之佩也。”《内则》郑注:“小觽,解小结也。觽貌如锥,以象骨为之。”觽的遗迹直到现在还有。例如北方的赶车人(车把式)常随身携带一曲锥形的骨角(一般为牛角所制),以备途中套绳或捆货粗绳断了以后续接。但兼作佩饰则是上古的事,大约是游牧生活的遗迹。所以在后来的诗文中出现的“觽”等并不是写实,而是借以泛指饰物。如韩愈《寄崔立之》:“愿君恒御之,行止杂燧觽。”“操觽”则表示解结。《说苑》:“百人操觽,不可为固结;千人谤狱(诉讼),不可为直辞。”“觽年”来源于《芄兰》诗,指童孩时期。 
  《内则》中提到的砺是磨刀石,金燧、木燧是取火的工具,捍是射者的皮质护袖,管略似笔套,遰是刀鞘。因为这些东西大多后来都不再是佩饰,因此这里无需一一叙述。 
  古人还喜欢在身上佩带香袋,里面放香草香料,类似后代荷包的样子。香袋古称容臭(xiù。,秀。气味)。《内则》:“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后来则称香囊,而且不限于佩带。《晋书·刘寔传》:“寔尝诣石崇家,如厕,见有绛文帐,裀褥甚丽,两婢持香囊。寔便退,笑谓崇曰:‘误入卿内(内室)。’崇曰:‘是厕耳。’”又(谢幼度传》:“[幼度]少好佩紫罗香囊,叔父[谢]安患之而不欲伤其意,因戏赌取,即焚之。”杜甫(又示宗武》:“试吟青玉案,莫带紫罗囊。”用的正是谢幼度的典故。古代也有称香袋的。《洛阳伽蓝记》卷五:“惠生初发京师之日,皇太后勅付五色百尺幡千口、锦香袋五百枚。” 
  佩饰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是各个时代风尚的组成部分。各个时代花样不断翻新,这里不能一一列举。总的说来,它的作用也和服装一样,主要是为了美观和标志地位。其中,有些还依稀保留着人类原始社会生活状况和习俗的痕迹,这是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去观察、研究的。 

  第二编 饮食和器皿 

  我国饮食之考究、烹调技术之高超,是早已闻名世界的。千百年来饮食技术的不断演进提高,是我文明古国灿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国古代的优秀诗文作品中,时常可以见到有关饮食的记述和描写。对古人饮食习惯有个大致了解,无疑会有助于我们对古代作品的阅读和欣赏。下面,我们就主食、肉食、烹调、酒以及食器等方面分别作些简单的介绍。 

  一、主食 

  我国自进入农业社会后,就以粮食作物为主食,所以自周秦以来,诗文中关于粮食的记述很多。粮食作物古代统称五谷或六谷。至于五谷六谷所包括的品种,则历来说法不一,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黍、稷、麦、菽、麻为五谷,六谷即再加上稻。现在依次叙述。 
  黍即现代北方的黍子,又叫黄米,状似小米,色黄而黏。稷是今天的小米,现在北方称其作物为谷子。我国西北地区适合谷子的种植,在“靠天吃饭”的古代,谷子也较能适应风雨不时的干旱气候,因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稷是最重要的粮食。古代以“社稷”代表国家,例如《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服于有礼,社稷之固也。”社为社神(参看第三编),稷为谷神。《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等于说堆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稷的这一突出地位是由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古代黍与稷还经常连在一起说。例如《诗经》屡言“黍稷重穋”(《豳风·七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