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前研一:无国界的世界-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战后,英语在转瞬之间席卷了整个世界,进而被公认为是国际性语言。
并且,随着20世纪中后期因特网的触角向世界各个角落延伸,英语的地位变得更加不可撼动。据有关部门推算,在因特网上使用的语言中英语占80%,同时,有近七成的信息是用英语表述的。
今后,英语一定会继续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内获得广泛应用。因此,说到外语能力,作为一名商务人士,必须具备能够在日常工作中熟练应用的英语水平。不具有这一水平的人,将被“无国界经济”所彻底封杀。
所谓世界语是波兰人L?L?柴门霍夫为了促进国际交流而于1887年创造的一种人工语言。由于在具体的使用方式上存在较大难度等原因,最终这种语言没有能够在国际上通行。
外语能力指的就是英语能力(2)
英语是“最为实用”的语言
为什么世界语和法语未能成为国际通行语言,而英语却轻而易举地登上了这一宝座呢?
这是因为二战后,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军事上均号称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使用的是英语。故此,美国没有也无须像法国那样人为地在全世界推行本国的语言。也就是说,正是经济规律的作用,令超级大国美国的国民所使用的语言成为了国际通行语言。
无论何种语言,如果依靠人为推广的话,效果都不会理想。因为人们会在经济规律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地选择“最为实用”的语言。
在这方面,最好的例子是加拿大。加拿大联邦宪法规定英语与法语是本国的官方语言。然而,实际上,在加拿大真正使用法语的只有魁北克省(只说法语)和新不伦瑞克省(法、英双语),为什么呢?因为使用法语的成本太高了。
例如,在首都渥太华所在的安大略省,只有5%的居民讲法语。即便如此,该省法令也要求在公共场合英语与法语并用。这就使得政府及司法部门的文件、交通标识等都要用两种语言表示,并且在公检法部门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懂法语的人员。为此,省政府必须支出一大笔费用,这给该省财政带来十分沉重的压力。
正是经济规律的作用,令超级大国美国的国民所使用的语言成为了国际通行语言。
而且,即使政府动用财政预算来维护法语的地位,由于加拿大处于北美经济圈,在商务活动中,人们仍旧不得不使用英语,这就导致讲法语的人逐年递减。
因而,现在在加拿大,像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那样规定法语是官方语言,但由于使用人数较少故学校也可不教授法语的地区正在不断增多。
同样的,魁北克独立问题没有出现在同样拥有众多法裔居民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就是因为当地政府并没有动用法律对语言进行强行规定的缘故。在使用何种语言的问题上,人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判断。而以严刑峻法的方式强行推行某种语言,无疑是不智之举。这样做必将得不偿失。
与美国关系非同一般的以色列,在语言的选择上也具有和加拿大相同的倾向。以色列的官方语言是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但由于存在众多受美国文化影响的年轻人,使得英语成为日常语言,因此这里也被纳入英语圈的范围之内。
在爱尔兰,第一官方用语是一种被称为盖尔语(Gaelic)的爱尔兰本土语言,排在第二位的才是英语。但是,现在会讲盖尔语的只限于某些小城市的中老年人,而绝大多数国民都使用英语。正是由于这一点,爱尔兰才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得以举国一致,实现了“e…HUB”(电子中心)计划,从而吸引了大批国际知名公司前来投资。
受惠于此,爱尔兰创造了被称为“凯尔特奇迹”的经济发展佳绩。假设该国在语言上仅仅拘泥于盖尔语的话,如今的爱尔兰可能仍旧会是一个弱小的农业国。正是因为有着大批有技能且会讲英语的劳动力,欧美等国的公司才选择了爱尔兰。
如上所述,虽然选择某种语言关乎民族的同一性,但这种语言是否有益于商业贸易,是否是“实用的语言”似乎更为重要。
当今的美国难道不是这样吗?路易斯安那州使用法语,得克萨斯州使用西班牙语,夏威夷州使用波利尼西亚语,而俄语则通行于阿拉斯加州。作为一个由多民族构成的国家,政府并没有采取什么强制性的措施,所有的国民都自然而然地汇聚于英语的“旗帜”之下。这正是源于许多人感到在美国工作的话,英语是最为便利的。而有关语言的问题,巴塞罗那政府(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州的首府)也有着同样的经历,作为本民族语言的加泰罗尼亚语在当地总是难以普及。
虽然选择某种语言关乎民族的同一性,但这种语言是否有益于商业贸易,是否是“实用的语言”似乎更为重要。
就这样,二战后,由于美国经济影响力的不断增大,“英语是最实用的语言”的观点逐渐得到了西方国家的认同,并且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互联网的发达,这一观点进一步渗透到世界各地。
外语能力指的就是英语能力(3)
如今在中国掀起的英语学习热潮,正是一种放眼看世界的表现。而且其教学方式也颇不寻常。例如让尚在懵懂之中的小学生面向墙壁默诵英语课文,或是为了提高操作电脑的熟练程度而要求学生练习盲打。虽然现在的中国人与日本人一样都不怎么擅长英语,但只要这些做法能够持续下去,用不了多久,中国就一定会将日本远远地甩在后面。
亚洲各国的英语普及与教学情况(1)
“无国界经济”的发展已使国民英语能力的差距体现在国家经济实力上这一点成为事实。特别是某些此前曾是英语国家殖民地的亚洲国家,由于切身体会到英语的重要,早在很多年前就开始举国上下致力于提高英语水平,而其成果也无一例外地体现在这些国家的产业及经济发展方面。
新加坡的国土面积虽只有琵琶湖日本最大的淡水湖,位于京都市以东。——译者注的大小,但却有超过500家的国际大型企业将亚洲总部设在此地。而这就是将英语确立为新加坡通用语言的“国父”李光耀的功劳。
在将英语作为通用语言的同时,新加坡从澳大利亚等国引进了众多教师,要求他们在授课时使用英语。这一举措让当今新加坡的年轻人都具备了极高的英语水平。故此,欧美企业才能够放心地进入这个国家。
在马来西亚,虽然马来语被指定为唯一的官方语言,但学校却同时用马来语及英语进行教学。这源于前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的英明决断。
顺带提一下,这也是当时作为马哈蒂尔顾问的我,向其建议“世界即将进入IT时代,如果只保持单一的马来语,必将落后于时代。贵国在英语教育方面还存在空白,希望您能重视这件事情”的结果。于是,马来西亚也学习新加坡,从英语圈国家引进大批教师,特别是在理工科教学方面全部采用英语授课。
近年来,马来西亚逐步发展为亚洲的信息中心,在东南亚地区获得了仅次于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成果,这一切自然与在英语教学环境下培养出的具有“双语”能力的年轻一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当然,排名亚洲第一的英语大国非印度莫属。在当地通行的语言包括以印地语为首的17种方言以及英语等众多语言。但印度的商务人士普遍都能够使用标准的英语,许多私立学校从低年级开始就只用英语进行教学。这是因为,印度从很早以前就成为欧美企业的“后院”,承担着诸如软件开发及客服中心等业务。
特别是近几年来,印度在医疗领域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不仅手术费用较之美国要低不少,而且医生又普遍会说英语。在医疗技术方面更有诸如“心脏搭桥手术成功率997%”的金字招牌。故此,印度成为美国人“医疗旅行”的主要目的地。此外,技术高明且英语流利的印度医师还被聘请到欧美等国的医院中任职。由于在美国有近30%的医生是印度籍,因此,美国人去印度治疗自然也不会产生丝毫抵触情绪。
此前深受贫困和失业问题困扰而不得不进行劳动力输出的印度和菲律宾,现在依靠服务业而一举夺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白领阶层的饭碗。
在看到印度因国民的英语能力较强而成为世界经济的热点地区后,菲律宾在这方面也开始活跃起来。比起印度,菲律宾人所说的英语没有那么明显的口音,而且显得十分耐心且亲切。最早发现这一点的是马来西亚的阿南达?克里斯。他在马尼拉的马卡蒂区设立的面向美国企业的电话接线中心如今已经上市。紧随其后,越来越多的电话接线中心诞生,当地以此为业的人数已达10万人。
各位看到了吧,此前深受贫困和失业问题困扰而不得不进行劳动力输出的印度和菲律宾,现在依靠服务业而一举夺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白领阶层的饭碗。
“财富越过国境,顺着电话线扑面而来。”最早在爱尔兰进行BPO(业务流程外包)的IDA公司总裁布莱安?克里根曾经这样说道。
那么,日本又是怎样的情况呢?日本既不能像新加坡那样吸引众多国家的企业前来,又不能像印度那样成为欧美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以及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疗旅行者。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国际型企业都将亚洲总部设在香港或新加坡,而在东京只设立分公司。
每天,CNN从香港,CNBC从新加坡向全世界发送着信息。而它们在日本均只设置了通信员。超过半数的欧美新闻社都将亚洲分社设在香港,有关日本的新闻只是地区性的简讯。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日本全民性英语能力的欠缺肯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亚洲各国的英语普及与教学情况(2)
特别是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日本变为“信息闭塞的岛国”这一现状,政府或财经界应该具有更多的紧迫感。因为国外新闻社对日本的报道仍然采取着与马可?波罗写作《东方见闻录》时相同的猎奇态度,故此,每当听到国外新闻社的通讯员对我说,“分社的社长将从香港过来,请大前先生一定赏脸见一面”时,我都十分生气。
日本在众多欧美企业眼中仍然是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边缘国家,马可?波罗的描述至今仍在对欧美人的思想产生影响,我对此真是无话可说。
在亚洲,中国人的英语水平也并不高。但是由于中国拥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日本的人工费用又太高,故此日本实在难以像从前一样维持世界工厂的地位。而且,对于第三产业(服务业)来说,语言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而,我不得不说,如果日本人再不掌握英语,恐怕这个世界就不会再有日本的席位了。
为何日本人不擅长英语(1)
许多日本人至今仍然无法摆脱依靠在国内勤奋工作,制造出优质的产品销往国外赚取外汇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而这一点正是日本人不擅长英语的最为主要的原因。
想要在这个时代生存下来的企业,都应重用能够用国际通行的英语做出指示及进行业务商谈的员工。
我已多次提到,21世纪的经济将会是“无国界经济”。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的制造业企业都将视野转向全世界,力争在成本最低的地方生产产品,并在销路最好的地区出售产品。故此,像众多日本企业那样将生产基地设置在国内,以及采取只争取懂日语的消费者的销售策略,最终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此外,想要在这个时代生存下来的企业,都应重用能够用国际通行的英语做出指示及进行业务商谈的员工。像德国的拜尔制药公司那样将英语能力作为部门领导晋升条件的公司越来越多,日本也应照此办理。因为在被美国企业收购的戴姆勒—奔驰、辉瑞、大陆等公司,不懂英语就完全无法开展工作。
教育方面也存在问题。现在日本的学校仍在采取英文读解这种肇始于明治时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英语教学,许多学校的英文课只有“文法”与“阅读”而没有“听说”就是鲜明的例证。我对没有人对此感到不可思议而感到不可思议。
说白了,学生使用这种以英语文章读解为中心的传统的学习方法,是永远无法使自身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的。退一万步说,即使学生也许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了一定的翻译基础,也不能靠翻译获得稳定的饭碗。况且今后,随着翻译软件的智能化不断提高,翻译这一职业存在的价值也渐趋于零。总之,日本目前的英语教育就是在下大力气向学生灌输根本不实用的英语。
试想,需要在头脑中把对方说的话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翻译出来,这样如何进行商谈,又怎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指示呢?
来自多个国家的员工参与同一个项目这样的情况,今后在所有的公司中都将是常有的事情。而在这种情况下,众人所使用的一定是英语。如果不具备像用日语与日本人开会或交换信息那样的英语水准,将无法开展工作。
锻炼敏锐的英语听力
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够学会“实用的英语”呢?虽说较为困难,但只要转换思维方式,并立下不懈努力的决心,这绝不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最重要的在于耳朵。一定要锻炼出敏锐的英语听力。
请仔细想想你是如何学会母语的?如果有从语法、造句以及默诵单词开始逐渐学会母语的人,我还真想见识一下。恐怕这样的人一个也不会有。
最初是靠听母亲的细语,然后一点一点地模仿学说,5岁左右开始根据字帖摹写文字,这应该是一个标准的母语学习过程。总之,人们是通过“耳→口→手”这一顺序掌握自己的母语的,至于文章读解,那将是这以后的事情。
练习敏锐的英文听力,最好是一天从早到晚不间断地收听CNN这样的英语节目。只要坚持不懈地听下去,就会自然而然地掌握英语独特的节奏和语调了。
但是,为什么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要将这一过程彻底颠倒过来呢?从英译日开始,在达到一定水平后,进而教授英语写作与日译英,当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都还停留在初级水平的时候,学校的英语教育已经完结了。
日本人在背记英语单词的考试方面能够领先全世界,但却无法进行日常会话,全拜这种毫无科学性的教学方式所赐。无论是英译日还是日译英所学的都是僵死的英语,无论背记多少都对日常使用毫无益处。
当遇到如“nosoonerthan…”(立刻)这样的英语惯用句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记住它,就要求他们背诵“妈妈一进来,我立刻就走出了房间”这样的例句,这就是代表性的日本英语学习法。但是,无论这一句子本身多么正确,这样的英语都永远无法在生活中运用。在实际的会话中,最需要的难道不是将“我为什么走出了房间”的理由告诉对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