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文明前传 资料来源:cctv >

第1章

文明前传 资料来源:cctv-第1章

小说: 文明前传 资料来源:cctv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明前传》资料来源:CCTV



6000多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发现了在木桩和木板上分别凿出榫卯

  河姆渡村北边有一条叫姚江的大河。1973年夏天,村民们计划在雨季到来之前,在一个低洼处建排涝站。就在他们挖到1米多深的时候,开始遇到了麻烦。一些杂乱的东西和一些很石头影响了施工的进度。

6000多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发现了在木桩和木板上分别凿出榫卯

  当时来到这里检查施工进度的负责人,发现泥土中混杂的这些碎石块好像是有人加工过。他挑选了一些有加工痕迹的石头,很快送到了专业考古人员那里。

6000年前居住在河姆渡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的掌握水稻种植技术

  几天以后,考古人员来到了河姆渡。挖掘工作开始不久,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木头,这些木头虽然已经糟朽,但还能清晰地看到人为加工过的痕迹。
  经过清理,考古人员发现,这是一口水井,井深有1。4米。由于这口水井的出现,考古人员推测,这个地方可能不仅仅是几个墓葬遗址,很可能是古人类居住的村落。

北纬30度线是一个神秘的地带,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自然之谜和人类文明之谜都贯穿在这个北纬30度线

  在距离地面2米深的地方,考古人员挖掘出11座墓葬和3个灰坑,还有大量的陶片、石器。
  他们继续向下挖掘,在这个文化层仍然有一些陶器出土,只是在这一土层没有发现红陶,大部分是灰黑色夹砂和夹碳的陶器,这些陶器的质地比较粗糙,从表面留下的痕迹,专家判断它们应该是在距今6000年左右加工出来的。这是新石器时代人类在这里生活的重要证据。

河姆渡村

  当考古人员挖掘到距地面3米深的地方,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东西。在黑褐色的土层中,闪出了一些金黄色的小颗粒,但是很快就变成了泥土的颜色。
  考古人员拣起混在泥土中的褐色颗粒,经过仔细的辨认,他们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些东西居然是炭化了的稻谷。
  考古人员甚至不敢相信这些稻谷会在距今6000年前的地层中发现,它们真的在地下埋藏了6000年吗?难道新石器时代在这里生活的河姆渡人就开始种植水稻了吗?

河姆渡人除了掌握水稻种植技术以外,已经开始驯养家畜

  在这个土层下,不断地有混在泥土中的稻谷被发掘出来。如此大量的囤积,为考古人员提供了重要证据。6000年前居住在这里的古人类当时已经发展到能够熟练的掌握水稻种植技术了。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是原始人从树上的巢居向地面居住过渡的一种建筑形式

  在离稻谷不远的地方又有了新的发现,泥土中出现了许多骨制的东西。在这些出土的骨制品中,他们发现其中的一件上面还缠着葛藤,这正是河姆渡人的生产工具——骨耜。
  骨耜的出土为河姆渡人种植稻谷找到了重要证据,河姆渡出土的骨耜,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骨制农具。

河姆渡人的生产工具骨耜

  大量骨耜的出土,向今天的人们呈现出这样一个事实,6000多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进入了耜耕农业阶段。
  接下来的发现让人费解,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木板和木桩。在这些木桩和木板的两端,居然出现了榫卯的痕迹,

河姆渡先民正是用磨制的方法,制造出精巧小型的骨制工具

  6000多年前的河姆渡人已经发现了在木桩和木板上分别凿出榫卯,可以使木桩和木板牢固地连接在一起,他们将石头加工成锋利的工具,再用这些石制工具去加工木材。今天这些石制工具依然非常锋利。
  考古人员将这些木板、木桩及木构件进行复原。展现出当初的建筑形式。

考古人员挖掘出的11座墓葬

  中国的建筑专家将这种地上架空的建筑称之为 “干栏式建筑”。他们从中国“有巢氏”的传说推断,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是原始人从树上的巢居向地面居住过渡的一种建筑形式。
  在木桩和木板附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些用芦苇编织的席子,这些苇编与今天当地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苇编,从图案到编制方法几乎完全一样。

有人认为这些挖掘出来的木板和木桩,可以推测出远古时代这里可能是个海湾

  对河姆渡出土文物的碳十四测定,也有了结果:河姆渡遗址叠压着四个文化层。最上面的一层已有4700年;第二层有5800年;第三层和第四层距今6210年到6950年。
  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之前,几乎所有的出土证据都表明,中华文明在公元前3000年诞生于黄河流域。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为中国史学界和考古界提供了一个依据,那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不仅仅局限于黄河流域一个地方,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河姆渡遗址居住区域发现的大量古器

  生活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不可能留下文字的记录,但从他们留下来的140多件骨制品、大量的石制品和陶器中,我们试图一点点地解读他们在七千年前的生存状态。
  河姆渡遗址分布范围东西长约250米,南北宽200米左右,总面积约50000平方米,这里地势低平,地表平均海拔高程为1。1米左右。

在河姆渡遗址居住区域发现的陶罐

  从出土的大量野生果实来看,这里以前生长着茂密的森林,有许多野生果实可以供河姆渡先民采集。
  就像古埃及人用绘画记录他们的生活一样,河姆渡人将他们劳作生活的片断记录在了陶器上。他们除了掌握水稻种植技术以外,已经开始驯养家畜。
  在河姆渡发掘出的61种动物骨骸,分属于34个种属。它证明7000年前,这里气候温暖湿润,这种地理状况和自然环境是动、植物生长的天堂。

这口水井的发现使考古人员推测这个地方很可能是古人类居住的村落

  河姆渡人正是选中了这样一个天堂,在这里繁衍生息。
  在对河姆渡遗址方位的测量中,考古人员吃惊地发现,河姆渡遗址位于东经121°22’,北纬29°58’,几乎在北纬30度线上。北纬30度线是一个神秘的地带,世界上许多著名的自然之谜和人类文明之谜都贯穿在这个北纬30度线上。
  7000年前的河姆渡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古人类学家对出土的几十具河姆渡人的骸骨进行了研究。这些骸骨身高大约在1。63米到1。69米。面部有宽大的颧骨,眶角圆钝,鼻骨低平,铲型门齿,是典型蒙古人种的特征。
  所有的发掘证据,都向今天的人们呈现出这样一个事实,河姆渡是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处氏族聚落生活遗址,他们从附近的山上砍伐树木,构建起了干栏式房屋,他们靠种植水稻、采集、捕鱼、和狩猎为生,他们已经开发出了芦苇和麻制品。
  他们在这里生活了2000年,但奇怪的是这里没有发现他们延续下来的证据。
  1998年的一次洪灾,给河姆渡研究者带来了灵感。

中国的建筑专家将这种地上架空的建筑称之为 “干栏式建筑”

  他们发现河姆渡遗址地层的堆积表明,河姆渡文化时期至少发生过两次持久的特大洪水。第一次发生在距今600年前后,第二次发生在距今500年前后。第二次洪水不仅淹没了河姆渡人的家园,而且还在遗址和南部的四明山之间冲刷出一条100余米宽的河道,使原来向北流的姚江改成向东流了。
  在连续不断特大洪水的切割下,“工”字形高地终于被冲出一个大缺口,姚江完成了改道东流的剧变。海水沿河道上溯,从此河姆渡开始遭受洪水的威胁,而变成一片水乡泽国,河姆渡的先民赖以为生的水稻连遭淹没,甚至颗粒无收。他们不得不开始大规模的迁徙,离开这块生息了2000年之久的土地。
  河姆渡文明就这样被永远地埋在了深深的地层之下……




 



河姆渡的地理、历史
    1973年夏天,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浪墅桥村(原余姚县罗江公社渡头村)发现了一处史前文化遗址——河姆渡遗址,这个发现是本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该遗址以其久远的年代、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保存完好的文物资料震惊了学术界,引起世界广泛的关注。
    河姆渡是个古老的渡口,东距宁波市区25公里,西离余姚市区24公里,著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姆渡遗址就位于它的北岸。遗址往东1公里处,有一群略呈南北向的小丘陵,向西与宁绍平原接壤,向南500米远即是峰峦叠嶂的四明山脉,山地高度在300~400米之间,北面是一片宽阔的平原,越过平原有一块丘陵,翻过丘陵即是杭州湾。遗址与四明山之间有姚江相隔,百里姚江发源于四明山腹地的大岚,自西向东蜿蜒流淌,到达宁波三江口与奉化江汇合后注入甬江。江水悠悠,日夜不息,它似乎在向人们娓娓地讲述着千百年来,在它身边发生过的故事。
    历史上河姆渡曾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门户,在它以东3公里的城山渡曾是越国海防要塞句章城旧址。据《史记·东越列传》记载,西汉武帝时东越王余善背叛中央,汉武帝派横海将军韩说率军队从句章出发,经海路抵达福建讨伐。河姆渡西面3公里的车厩是越国屯积粮草军马的后方基地,有越王庙遗址尚存。河姆渡适在其间,想必是几度热闹几度寂寞,但究其地名也可以追溯到汉初,与一位叫夏黄公的隐士有关。《史记·留侯世家》载,秦汉之际夏里地方有位姓崔名广字少通的学者,与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三位名士隐居于商山,四人鹤发童颜,名声远播,史称“四皓”。后来四人被吕后用计赚入宫中辅佐太子刘恒,在宫廷夺嫡斗争中获胜,使太子在高祖刘邦死后成为汉朝第二代皇帝。但不久崔广不满吕后擅权,改名黄公躲避甬东,隐居在河姆渡附近老死终生,埋葬处清初史学家黄宗羲《四明山志》有考略,“黄墓山,其山带江,有覆船之号,有大里黄公墓,”这覆船山即屹立于渡口南岸的渡头山。迄今,渡口北岸凉亭内还保存着一块清乾隆五十一年立的“黄墓渡茶亭碑”,证其山名、地名、村名、渡名皆源于夏黄公其人。自汉以降,这里人口再度稠密,特别是三国两晋时期北方大批移民抵达这里,使河姆渡成为杭州至宁波交通线上的一个中途站,据方志记载,南北往返姚江两岸的山民、村农、商贩及来此寻访黄公遗迹者每日有千百人过渡。1973年遗址发现时,渡口北岸遗址之上的渡头村有34户村民,渡口南岸的河姆村有230多户村民。此地农历四、八集市,每逢市日,周围各地山民纷纷来此赶集,山货特产摆满长街,呈现一派热闹繁华景象。至于黄墓渡何时称河姆渡,乡土文化研究者认为这是书面语与方言转音的缘故,这个说法也自有道理。渡口两岸的居民都是外地逃荒要饭过来的难民,河姆村230多户村民竟有80多个姓氏。最早落户的是应、崔两姓,如今姓应的屈指可数,姓崔的只剩下1人,没有望族大姓,形不成姓氏称谓的村落名称。而众姓杂居,言语混杂,容易把字读别。不过宁波人把母亲称为阿姆,“阿”是语气字,“母”即“姆”,河姆渡附近还有郭姆、姆湖、所以“姆”的名字也许是河姆渡血缘氏族时期遗留下来的称谓吧。

河姆渡遗址的地层堆积和文化命名
    人类在长期居住或活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各种物质的堆积叫文化层。而考古学文化的含义,则是代表同一时代的、集中于一定地域内的、有一定地方性特征的遗迹和遗物的共同体。一个遗址至少包含一个文化层,也可能叠压着多个文化层。当原始人群选定某个地方居住下来以后,可能因为水灾、火灾吞噬了他们的家园,出于恐惧,便扶老携幼迁往它处,开辟新的家园。也可能居住久了,由于过度的渔猎、采集,原先丰富的食物资原变得贫乏了,人们不得不放弃这块土地,再去寻找理想的乐园。他们离开后,雨打尘封,荒芜的村子被埋入地下,形成一个文化层。几十、几百年后,根据上辈口头流传下来的故事,后代子孙又来这里巡游,经过休养生息,这里水丰鱼肥,鹿鸣猿啼,又恢复了曾经有过的优越环境,于是再次定居下来。当然也可能来的是另一个氏族,他们的遗弃物便成了新的文化层。
    河姆渡遗址文化堆积厚度4米左右,自下而上叠压四个文化层,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犹如一部资料详实、内容全面的史书,逐章、逐节、逐个时代地记载着河姆渡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在遥远的年代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在遗址的考古发掘现场,考古工作者根据地层的土质、土色,各地层的上下叠压关系,出土文物的器形特点以及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可以初步推断每个层位的大概年代。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清楚地揭示了该遗址的地层堆积情况,自上而下分别为:
    耕土层,为土质松软的灰黑色土,厚10~98厘米。
    冲积层,为土质纯净的黄褐色土,厚O~100厘米。
    第一文化层,为土质坚硬的黄褐色灰土,厚O~106厘米。发现11座墓葬、3个灰坑和坩锅状柱础,主要出土文物有石器和陶器两大类。石器有斧、锛、凿、钺等。陶器按质料分有夹砂红灰陶、泥质红陶、泥质灰陶等陶系。主要器形有釜、鼎、盉、甑、罐、豆、盆、盘、钵、杯、支脚等。在文化层的底部还发现大量呈颗粒状的红烧土块。
    第二文化层,又可分为两个小层,每层堆积都比较薄。
    第一层,为土质坚硬的黄绿色土,厚O~30厘米。由西向东逐渐减薄,出土陶片甚少。按质料分,夹砂红陶居多,少量夹炭红衣陶和泥质黑陶。器形主要有釜、鼎、豆、罐、盆和支脚等。
    第二层,为青灰色粘土。发现墓葬3座,还有零星柱洞、垫板,灰坑6个。第一次考古发掘时,还发现木构水井一座。出土的陶系有夹砂灰陶、夹炭灰陶和泥质黑陶等。主要器形有釜、鼎、豆、罐、盆等,另外还发现陶盉、异形鬹、石锛、石刀、石蝶形器、骨耜、木耜等。
    第三文化层,又可分为3个小层。
    第一层,为黑色粘土,堆积较薄,厚O~50厘米。出土遗物有石、骨、木器。陶系有夹砂灰陶、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和泥质灰陶,几乎没有完整器和复原器,可辨器形仅有釜、豆、罐。
    第二层,为土质松软的砂质灰土,堆积厚度10~30厘米。发现有木柱、木板、木桩及木桩板等木构房屋建筑构件,灰坑7个,墓葬7座。出土遗物丰富,石、骨、木、陶器均有。陶系以夹砂灰陶为主,还有夹炭黑陶和泥质红陶。主要器形有釜、罐、钵、豆、盆、盘、灶、甑、器盖、釜支架、小陶器、纺轮和陶塑制品。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发现象牙蝶形器和木胎漆碗。
    第三层,为土质略硬的绿色砂土,厚O~60厘米。除发现2个灰坑外,其它遗迹、遗物发现甚少。
    第四文化层,为河姆渡遗址的主要堆积层,堆积最厚,内涵也最丰富,遗迹、遗物的保存状况也最良好,它又可分2个小层。
    第一层,为土质松软的黑褐色土,厚42~106厘米。发现大面积稻谷、谷壳、稻杆、稻叶及木屑等组成的稻谷堆积层,发现大片干栏式木构建筑遗迹,灰坑5个,婴儿骨架2具,还有不胜细数的动物骨骸和大量保存器新鲜的橡子、菱角、酸枣等植物果实,还发现大大小小的苇编。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