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化养生保健捷径:用易经开方-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当然,附子的气兼入肺,可以治疗肺外受风寒而生的咳逆。然而,人各有禀性,有人脾土厚实,用附子之气来驱外受风寒而引起的咳逆,当然有效,也不至于伤人。可是,假如是本来就脾经火旺的人呢,附子在驱寒之前,首先直入脾土,作用于脾土,恐怕未等驱赶肺的外寒,脾土首先受害,结果,小病也许去了,大病却来了。②邪气。人体邪气不知道有多少种,这种泛泛而言的邪气之说,很难指导临床。当然你也许要说,前面已经说了,附子热,当然是驱寒的邪气。这个自然,可是,肝经也同样会受寒的,肝经属寒的邪气却用不走这经络的附子,有用么?③温中。中,既可以指胃,也可以指脾。如果是胃受寒邪呢?附子之热气并不经过阳明经,所以用之也是指东打西,没有作用。④金疮。这条容易用,不会有错。⑤破癥坚积聚。癥坚积聚,不仅有在不同经络的差别,还有质的差别,有的因为血瘀,有的因为痰凝,有的因郁而生,有的因热而成,岂能见破癥坚积聚而就用附子。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条用于因寒而致的地方。同样如上条,即使因寒而致,不在附子能够进入的经络中,附子也只能徒唤奈何。⑥血瘕。因寒而致,附子确实能治疗,可是因热而成的,临床并不少见。⑦寒湿。厥阴经的用附子仍然无效。⑧痿躄,拘挛,膝痛不能步行。我曾治疗过多例膝痛妨碍步行的患者,其患病原因形形色色,没有一例用到附子,也均是迅速将患者治愈。
《神农本草经》是经典,但是,从第一次读《神农本草经》开始,直到现在,历经多年,我瞧过来瞧过去,实在没能找到它对于药物疗效的确切的叙述。也无法找到它准确指导临床治病的途径。单纯地看一个或多个症状,不知脏腑,不知归经,无法给药物准确地定位,就贸然地使用,用对的时候固然有,然而用错的时候恐怕更多。
我们继续往下看:
《名医别录》:腰脊风寒,脚气冷弱,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温中强阴,坚肌骨,又堕胎,为百药长。
单纯地看一种功效就用附子,则与《神农本草经》差不多,然而这条比《神农本草经》高明的是,我们可以从这所有的主治症状中倒推附子的归经。附子能治疗心腹冷痛,当然可以入于心;霍乱转筋,多是脾的问题,于是也入脾;坚肌骨,肌肉属脾,骨属肾,所以当然入脾、肾经。
张元素:温暖脾胃,除脾湿肾寒,补下焦之阳虚。
这句话虽短,却比较明确,附子可入脾、肾驱寒。
李皋:除脏腑寒冷,三阳厥逆,湿淫腹痛,胃寒蛔动,治经闭,补虚散壅。
李皋的描述也不太容易理解,三阳厥逆一定是因寒之故吗?附子能除所有脏腑的寒冷吗?经闭的情况很多,附子一定能治吗?补虚,补哪里的虚,什么虚?
李时珍: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虐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嗝,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
这段我就不评析了,说点闲话吧。看史上的本草书籍,大多是某药治疗某症状。然而,真正的临床上,某症状的发生,却有若干种原因,都能够用这药吗?显然不能。那么我究竟该根据什么去从中选择或只能干脆另外去找呢?这样的药效描述,给中医学习带来了巨大障碍。诸本草著作中,我最喜欢的是《本草纲目》,不因为别的,就因为它关于某种药物记述的内容较多,我可以把它所有的内容仔细揣摩。设想某药可能是入某脏腑或经络,从而能够解决这所有医家所列举的种种症状。这种倒推的过程并不容易,常常一味药物要多方求证,不仅仅看要药物书,而且还要看相关的医案、还得验证我所认识的药效是否能够完全解释它,如果不能,那么又得去揣摩修正。试图从大量的例题中还原当初真正的理论,不仅不是十分准确,也是一个非常耗时费力的过程,所以我一直努力在寻找药物疗效的确切的描述方法。我最后选择了《易经》,并且设法还原中医最原始的朴素却十分有效的治病理念,对药物的疗效从客观的角度作出分析说明,而不是见到某人治某病的方中出现某药,便认为该药治疗某病了,全不问当时的医家是出于什么目的配入此方,也不问是不是此药真正产生的效果。有的时候,这药物反而在方中起到了些许的反作用也并非没有可能,没有它,可能解决某症疗效更好更快。
好像闲话扯得太多了。关于附子的药效,我们只要知道它:主入脾土,其气兼入心、肾、三焦、胆、肺,其性热,这就可以了。或者,干脆记住它的生长习性,就得了。
我们继续来看药物的功效分析——麦冬:
产地分布:主产于浙江、四川、江苏等省,多为栽培。为百合科植物沿阶草,冬以块根入药。
功能: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主产于四川、浙江。沿阶草除东北外,大部分省区都有分布;麦冬分布于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植物特性: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深绿色,形如韭菜。花小,淡紫色。果为浆果,成熟后为深绿色或黑蓝色。根茎短,有多数须根,在须根的中部或尖端常膨大成纺锤形的肉质块根,即药用的麦冬。
生长特性:喜温暖和湿润气候,四川、浙江两省麦冬主产区年平均气温都在16℃~17℃,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稍耐寒,冬季…10℃的低温植株不会受冻害,但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影响块根生长,在常年气温较低的山区或华北地区,虽亦能生长良好,但块根较小而少。宜稍荫蔽,在强烈阳光下,叶片发黄,对生长发育不利。但过于荫蔽,易引起地上部分陡长,对生长发育也不利。干旱和涝洼积水对麦冬生长发育都有显著的不良影响。宜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和沙质土壤,过沙和过黏的土壤,均不适于栽培麦冬。忌连作,需隔3~4年才能再种。
在麦冬主产区,广大药农习惯在麦冬地里间作,不仅能增加收入,而且有利于麦冬生长,进行间作可以减少烈日直射。四川产区夏、秋两季一般多套种两季玉米(每六行麦冬套种一行玉米),冬季间种大蒜等。
采收加工:四川麦冬栽种后,第二年4月即可收获。选晴天,用锄或犁耕翻23~26厘米,将麦冬全株翻出土面,然后抖落根部泥土,用刀切下块根和须根,分别放入箩筐中,置于流水中,用脚踩淘洗,洗净泥沙,运回加工。浙江麦冬则在栽后第三年或第四年收获,方法与四川麦冬产区相似。
读上面的文字,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浙江麦冬生长期长达三年或四年。三年或四年之中,当然依次经历数个厥阴风木之气、少阴君火之气、少阳相火之气、太阴湿土之气、阳明燥金之气、太阳寒水之气的。从而麦冬之气,能够进入人体全部的十二正经。
麦冬,“忌连作,需隔3~4年才能再种。”如果我们把植物生长所需的天时作为天气的话,那么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则可称为地气。麦冬忌连作,说明在它的一个生长期间,吸收了较多的适宜于它的地气。这点对于我们的药效而言,相当重要,这直接说明了麦冬之气虽然进入十二正经,但它主要作用的领域却不在十二正经,而是运气学中的“火运”所在地。本书没有介绍五运,我们仍是用脏腑、经络的概念来粗略划分人体的领域。浙江,属于先天离火之地,麦冬在这里生长,并且开淡紫色的小花,先天的离火,对应于人体的胆,紫色,也为离火之色。所以,麦冬主要的作用范围是胆。浙江,还是后天震卦之地,麦冬色碧,确实得了较多的后天的震卦之气的,震卦,在人体应于心,所以麦冬之气,入于心的多过其他的经络。
麦冬,数次历经春夏秋冬,就像一个经过生活中各种磨炼的老人,待人接物,往往趋于平和。所以麦冬性平。后来的本草书籍把麦冬的性归为凉,主要的原因是它常常用于火热性的疾病,于是以为它凉。其实,这也好比人做事,一个年轻的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子,固然能够以偏纠偏,制约某种太过之气;可是一个平和的老人,却往往能够处理得更好,就用他极其平和的性格。人的世界,往往是很奇妙的;药物的世界,同样如此。凉,固然能够泻热;然而,让人体更好地恢复平衡的,却并非为凉,而是更为平和的东西。
《本草纲目》记载麦冬的主治:
本经: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别录:疗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燥渴,止呕吐,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定肺气,安五脏,令人肥健,美颜色,有子。
藏器:去心热,止烦热,寒热体老,下痰饮。久服轻身明目。和车前、地黄丸服,去湿痹,变白,夜视有光。
大明:治五劳七伤,安魂定魄,止嗽,定肺痿吐脓,时疾热狂头痛。
甄权:治热毒大水,面目肌节浮肿,下水,主泄精。
元素:治肺中伏火,补心气不足,主血妄行,及经水枯,乳汁不下。
抄录《本草纲目》的药效在这里,是给大家参考。当我们从药物的生长环境、自身特性推导出药效时,可以来看看这些古人所记载的药效,是否也在你所推导的范围之内。就仿佛先设定了一个理论,然后我们找些相关的例题来,看看由你的理论能不能够刚好说明这些例题,如果理论完全能够解释这些具体的事例,那么这个理论就没有错,以后我们可以放心地在别的地方使用,甚至远远超出这些例题的范畴。
麦冬看过,来看地黄。地黄,四大怀药之一,是中医最常用到的药物。
产地分布:主产河南省。辽宁、河北、山东、浙江亦产。
药材特征:
鲜地黄:呈纺锤形或条状,长8~24厘米。外皮薄,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瘢痕。肉质,易断,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橘红色油点,木部黄白色,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甜、微苦。
生地黄: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长6~12厘米,直径3~6厘米,有的较细,长条状,稍扁而弯曲。表面棕黑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的横曲纹。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或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味微甜。
熟地黄: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味甜。
生长习性:地黄喜温和稍微有点湿润的气候,喜光、喜肥、忌积水,栽培时易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黏土地根茎瘦细、质量差,不宜重茬,连作要在3年以上,前茬作物忌萝卜、油料等。
繁殖栽培:亳州地区以根茎繁殖为主,秋季采挖时,选指头粗细的种根沙埋贮存,到来年开春后大地化冻,施足基肥,整平土地,将种根截成3~5厘米的小段,以行株距30厘米×30厘米开穴,每穴大根放一段,小根放两段,撒少许草木灰(石灰亦可)覆土6厘米,15℃~20℃时10天可出苗。
采收及加工:秋季10月份,地上叶片逐渐枯黄,选晴天挖出根茎,抖净泥土,除掉须根,如用鲜地黄,即可沙埋贮存待用,干地黄生晒、火烘均可,边烘晒边发汗,至根块无硬心,质地柔软为止。
熟地制法:将生地黄洗净晾干,泡入黄酒中,约3~5天,然后放锅内加清水煮,每百斤鲜生地用黄酒10斤,清水30斤,待酒味浸入地黄后,一般需2~3小时,然后捞出地黄稍凉后放太阳下曝晒,至干燥即为熟地,一般折干率30%左右。如遇阴雨天不能晒用急火快烘,边烘边将地黄块茎压扁,小心切勿压烂,以防浆汁外溢,影响产量,降低药材质量。压时要轻,切忌独压,一次压不好,最好要隔一段时间再压,三次五次均可,以后慢慢干燥。因生地含糖性较高,干的程度以挡手不粘,手摸为干硬为主,否则将为湿货。切忌用硫黄熏蒸,以防降低药效!
从上面的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到:
地黄生长于沙质土壤里,味甜。所以,地黄主要作用于胃。
采收时地黄的生长经过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主气的区间,从而地黄之气能够进入这些经络。经过肾的经络为足少阴肾经,所以地黄一向是补肾阴的传统药物。
鲜地黄“断面皮部淡黄白色”,生地黄“断面棕黑或乌黑色”,熟地黄“断面乌黑色”。白色是坎水之色,所以鲜地黄能入胃与肾交界的区域;黑色为坤土之色,所以生地黄、熟地黄还入脾土。
鲜地黄表面浅红黄色。黄色是艮土之色,浅红为兑泽之色,鲜地黄之气还通于肺,入太阴肺经。
归纳上面的几点,我们知道:地黄,主要作用于胃,滋补胃阴;生地黄、熟地黄还入脾、肾,滋补脾阴和肾水。能够进入的经络为: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本草纲目》关于地黄的主治记载如下:
干地黄主治:
本经: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疗折跌绝筋。久服轻身不老,生者尤良。
别录: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饱力断绝,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
大明:助心胆气,强筋骨长志,安魂定魄,治惊悸劳劣,心肺损,吐血鼻衄,妇人崩中血运。
甄权:产后腹痛。久服变白延年。
元素:凉血生血,补肾水真阴,除皮肤燥,去诸湿热。
好古:主心病掌中热痛,脾气痿蹶嗜卧,足下热而痛。
治齿痛唾血。
生地黄主治:
别录:大寒。妇人崩中血不止,及产后血上薄心闷绝。伤身胎动下血,胎不落,堕坠腕折,瘀血留血,鼻衄吐血。皆捣饮之。
甄权:解诸热,通月水,利水道。捣贴心腹,能消瘀血。
熟地黄主治:
时珍: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元素: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去脐腹急痛,病后胫股酸痛。
导读:中医在历代的发展中,诞生了许多方剂。这些方剂至今仍有效地应用在临床上。那么,我们的祖先是怎样创制出这些方剂的呢?倘若能够知道他们创制这些历经千年还能在临床有效运用的方剂的方法,我们就可以更准确和灵活地使用这些方剂,并且,自己也能够创制出类似的方剂来。本节,就此作些探索。
桂枝汤被誉为伤寒第一要方。所以我们首先来看看桂枝汤。我们的老祖宗怎么就想到把这几味药物给放到一起组成桂枝汤的呢?
要研究桂枝汤,当然《伤寒论》的条文最为权威。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中有下述的条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方一。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