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起源+ 完全版+郭绍华着-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网络版)
郭绍华 著
2011年1月1日发表
第一章 命题解析
1。1“逻辑”的意义
1。2 “起源”的意义
1。2。1 将“起源”原则贯彻到底
1。2。2 世界的分裂与弥合
1。2。3 “以足立地”的困难
1。2。4 存在者的历史性
1。2。5 两个前提
1。3 起源与定义域
1。3。1 起源的起源?
1。3。2 相对起点
1。3。3 终点
1。3。4 定义域
1。4 逻辑起源命题的基本假定
1。4。1 黑格尔难题
1。4。2 再次扬弃黑格尔
1。4。3 “有”、“无”相对关系的再抽象
1。4。4 基本假设
第二章 差别与差别者
2。1 纯粹差别和纯粹差别者
2。1。1 克劳修斯追溯
2。1。2 把差别形式减少到极致
2。1。3 对离开极致点之后状态的一组定义
2。1。4 “无限维”模型
2。1。5 难以实现的均衡
2。1。6 “大爆炸”
2。2 先天本体设定
2。2。1 起点的设定
2。2。2 先天本体的内容
2。2。3 具体对立统一
2。2。4 极限状态下的起点
2。2。5“差别”和“差别者”的意义
2。3 后天本体的起点
2。3。1 本体的转变
2。3。2 极限状态下的先天本体
2。3。3 后天本体的继承与创新
2。3。4 后天本体的动力与方式
2。4 差别者
2。4。1 从准均匀体到绝对分裂体
2。4。2 分裂的极限
2。4。3 具体差别和具体差别者
2。4。4 差别者的唯一性原则
2。4。5 初始差别者形式之间的同一性
2。4。6 具体差别与具体差别者之间的对立统一
2。4。7 初始状态和初始关系
2。4。8 对称的破缺
2。5 差别形式
2。5。1 差别形式的定义
2。5。2 对立统一作为逻辑的起源点
2。5。3 最初的具体差别形式
2。6 时间、空间作为差别形式
2。6。1 时间的定义
2。6。2 差别形式的差别形式
2。6。3 时间的形式
2。6。4 空间的定义
2。6。5 空间的形式
2。7 元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2。7。1 普遍相关的极限
2。7。2 不相关性极限
2。7。3 相关的程度
2。7。4 我们的世界
2。8 初始原则
2。8。1 发生原则
2。8。2 变原则
2。8。3 域原则
2。8。4 孔丘原则
2。8。5 普遍联系原则
第三章 存在与存在者
3。1 抽象存在
3。1。1 莱布尼茨模型
3。1。2 “有”与“无”之间的边界
3。1。3 “有”与“无”之间边界的另一种表述
3。1。4 存在的程度
3。2 具体存在
3。2。1 初始差别和初始差别者
3。2。2 具体存在的定义
3。3 差别形式的传播
3。3。1 差别形式传播的有限性
3。3。2 差别形式的暂不相关性
3。4 差别形式的增值
3。4。1 力 —— 相互作用不平衡的表现
3。4。2 互补与契合
3。4。3 差别形式的发育和积累
3。4。4 契合者的相对分离
3。4。5 能 —— 差别的实现
3。4。6 场 —— 相互作用的关联形势
3。5 存在者
3。5。1 在其所在
3。5。2 势态
3。5。3 是其所是
3。5。4 “道”、“器”对立统一关系
3。5。5 是其所是和在其所在的相对分离
3。6 “差别形式”的层次
3。6。1 差别形式的三个基本层次
3。6。2 粒子与空穴
3。6。3作用者和作用的相对分离
3。6。4两类实体
3。7 质
3。7。1 实体的“质”
3。7。2 质的过程性
3。7。3 质的结构性
3。7。4 质和势态的相对性
3。7。5 质的续存与改变
第四章 物质与元间
4。1 物质与元间的定义
4。1。1 两种差别者
4。1。2 物质的定义
4。1。3 元间的定义
4。2 元间
4。2。1 差别形式和差别者的层次
4。2。2 差别形式的抽象 —— 元间
4。2。3 最基本的元间 —— 对立统一
4。3 物质
4。3。1 物质的定义域
4。3。2 物质的层次性
4。4 物质与元间的相对性
4。4。1 物质与空间的相对性
4。4。2 物质与时间的相对性
4。4。3 物质与速度的相对性
4。4。4 物质与能量的相对性
4。4。5 物质与力的相对性
第五章 对立与统一
5。1 差别与同一
5。1。1 唯一性和同一性
5。1。2 物质实体的差别性
5。1。3 元间实体之间的可同一性
5。1。4 元间差别者
5。1。5 比较显示差别
5。1。6 元间差别者之间的差别
5。1。7 两值逻辑
5。2 对立统一
5。2。1 相互作用生成新的差别形式
5。2。2 差别的极限和域
5。2。3“两端”与“中间”
5。2。4 端点的双重意义
5。2。5 对立统一关系
5。2。6 对立统一的极限形式
5。3 物质与元间的对立统一
5。3。1 物质的唯一性和差别者性
5。3。2 元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
5。3。3 不继承就是变化
5。3。4 元间的物质
5。3。5 物质的元间
5。3。6“物质与元间对立统一”的定义域
5。3。7 物质和元间关系的极限
第六章 元间的转移
6。1 契合中的存在者
6。1。1 共同的元间
6。1。2 作用者的分离
6。1。3 元间的契合与复制
6。1。4 元间的改变与复制
6。1。5 元间的转移
6。2 元间转移的条件与限度
6。2。1 相互作用中的两种因素
6。2。2 两种因素的权重差异
6。2。3 相互作用与元间分离
6。2。4 元间转移的条件
6。2。5 元间转移的限度
6。3元间转移的意义
6。3。1 超越特定的物质载体
6。3。2 超越具体时间的限制
6。3。3 超越具体空间的限制
6。4 元间转移的对立统一意义
6。4。1 对立统一关系的发展与极限
6。4。2 物质与元间的不可分离性
6。4。3 物质与元间的相对分离
6。5 元间转移的逻辑意义
6。5。1 接近极限的可能
6。5。2 唯一性和同一性的统一与分离
6。5。3 唯一性和绝对差异
6。5。4 两种同一性
6。5。5 同一性程度
6。5。6 元间转移与同一性
6。5。7 两种逻辑的比较
第七章 作用与作用者
7。1 作用与作用者的意义
7。1。1 存在和存在者意义
7。1。2 差别和差别者意义
7。1。3 物质与元间意义
7。2 作用与作用者的进化
7。2。1 作用者与作用的直接等同
7。2。2 作用作为一种状态
7。2。3 作用者自己的作用
7。2。4 作用者的积累
7。2。5 作用的积累
7。2。6 作用的层次和性质
7。3 相互作用的结构性和过程性
7。3。1 作为结构者的作用者
7。3。2 作为过程的作用
7。3。3“理想实体”与“理想质点”
7。3。4 理想质点的理想程度
7。3。5 实体的空间分布
7。4 作用与作用者的相对性
7。4。1 作用与作用者的两重性
7。4。2 作用者对作用的调制
7。4。3 作用形式的层次
7。4。4 作用与作用者的分离
7。4。5 作用中携带着的元间
7。5 直接相互作用
7。5。1 获得对象
7。5。2 结构的较量
7。5。3 反作用和新事件
7。6 直接相互作用的三个环节
7。6。1“有”的“比较”
7。6。2 从“有”到“是”
7。6。3“是”的程度与极限
7。6。4 不对称的比较
7。6。5 比较与判断
7。6。6 反应与改变
7。6。7 三个环节
7。7 间接作用
7。7。1 直接与间接的相对性
7。7。2 间接作用者的双重元间
7。7。3 双重的作用
7。7。4 相互改变的单向性程度
7。7。5 本底元间
第八章 个体与势态
8。1 初始个体与初始势态
8。1。1 初始个体
8。1。2 初始势态
8。2 势态与个体的发展
8。2。1 乒乓球堆模型
8。2。2 差别性与差别者性的相对凝结
8。2。3 个体与势态的相对性
8。3个体的生成与积累
8。3。1 个体与势态的互补
8。3。2 个体对于势态的记忆
8。3。3 存在的限度
8。3。4 记忆的积累
8。3。5 势态与个体的新层次
8。3。6 个体的过去与未来
8。4 元间实体与势态的互补
8。4。1 两种记忆方式
8。4。2 元间实体的发育与实现
8。4。3 势态的抽象互补形式
8。5 互补与存在
8。5。1 互补关系的建立
8。5。2 势态与存在
8。5。3 “存在”的展开
第九章 势态与规律
9。1 势态的较量
9。1。1 作为结构者的势态
9。1。2 结构者间的对应性差异
9。1。3 结构强度间的对应性差异
9。1。4 结构者之间的比较
9。2势态的规定性
9。2。1 势态的一般性、层次性、限制性
9。2。2 规定性
9。2。3 规定性势态的边界与极限
9。2。4 规定性势态的一般性程度
9。2。5 势态的一般性与时间的相对关系
9。2。6 势态的破缺
9。2。7 势态的分叉
9。2。8 规定性的程度
9。2。9 势态就是规律
9。3 规律的性质
9。3。1 规律是世界自己的
9。3。2 最一般的规律
9。3。3 规律的生成
9。3。4 规律的改变
9。3。5 规律是具体的存在者
9。4 规律与确定性
9。4。1 确定、序、相关
9。4。2 两个极端的重叠
9。4。3 不确定原理
9。4。4 确定性原理
9。4。5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对立统一
9。4。6 必然与偶然
9。4。7 确定性的程度
附: 人择原理与天人合一
第十章 自我与生命
10。1 作为差别形式的物质团粒
10。1。1相反的趋势
10。1。2物质团粒的生成
10。1。3抽象需求
10。1。4多样性的增值
10。1。5同样性的增值
10。1。6契合与挑选
10。1。7契合与连接
10。2初始生命形式——核酸团粒
10。2。1 契合与复制
10。2。2 同化作用
10。2。3 新的生成方式
10。2。4 新的维持方式
10。2。5 记忆的对象性
10。2。6 记忆与自我
10。2。7 自我与自我的目的
10。2。8 目的实现
10。2。9 自我与其实现途径的分化
10。3 基本生命形式——细胞
10。3。1 自我内容的扩展
10。3。2 目的实现的物化
10。3。3 两个自我
10。3。4 两个自我的对立统一
10。4生命的进化
10。4。1 生命物质的特点
10。4。2 遗传与变异
10。4。3 变异的途径
10。5 发达的生命形式——多细胞共生体
10。5。1细胞群
10。5。2细胞分化
10。5。3多重的物质自我
10。6 去分化与虚系统
10。7 神经体系
10。7。1 反馈
10。7。2 反馈的极限
10。7。3 元间反馈的物质程度
10。7。4 反馈链
10。7。5 反馈链中的两种成分
10。7。6 内感官与外感官
10。7。7 自己知道自己
10。8 元间的抽象
10。8。1 两个自我的分化
10。8。2 具体自我与抽象自我
10。8。3 抽象元间
10。8。4 元间实体
第十一章 感觉与记忆
11。1感觉的进化
11。1。1 一般感觉
11。1。2 元间输出者与接受者
11。1。3 感觉过程
11。1。4 有目的的感觉
11。1。5 判断超前
11。1。6 两种目的的分化
11。2 感觉的限度
11。2。1 感觉过程的物质性
11。2。2 感觉的局限
11。2。3 本底元间的固执
11。2。4 作为存在者的感觉
11。3 感觉素材的记忆与抽象
11。3。1 感觉的目的
11。3。2 从感觉到记忆
11。3。3 四种记忆形式
11。3。4 元间抽象的革命
附: 认识论的研究方法
第十二章 元间的分解
12。1 元间的比较与解构
12。1。1 通过差值感知对象
12。1。2 比较可以分解抽象元间
12。1。3 元间解构的极限
12。1。4 抽象元间相互作用的特点
12。2 元间实体的解构
12。2。1 差值与共值
12。2。2 元间要素和元间关系
12。2。3 简单与复杂的极限
12。3 冯。诺依曼模型
12。3。1 模型设置
12。3。2 比较与记忆的过程
12。3。3 差值的再分解过程
12。4元间实体之间的关系
12。4。1 差值与逻辑
12。4。2 分析与归纳
12。4。3 符号
12。5 元间抽象和处理能力的进化
12。5。1 抽象能力的差异
12。5。2 记忆库中的内容
12。5。3 三种先天能力的展开
12。5。4 两种相反的分化趋势
12。5。5 抽象元间作用
附 :三个体系
第十三章 先天元间与后天元间
13。1 先天元间的生成
13。1。1 先天元间
13。1。2 先天元间的追溯
13。1。3 先天元间的最大极限
13。1。4 先天元间的最小极限
13。1。5 极限之间的先天元间
13。1。6 先天元间的层次和普遍性
13。1。7 先天元间的限制与非限制
13。2 先天元间的内容
13。2。1 先天元间的深度和广度
13。2。2 微观生存本能
13。2。3 宏观生存本能
13。2。4 人的元间性质
13。3 范畴与范畴的层次
13。3。1 “先天判断能力”的依据
13。3。2 范畴的进化性
13。3。3 范畴的层次性
13。3。4 范畴体系
13。4 范畴的存在
13。4。1 背景与实体
13。4。2 范畴的记忆与遗忘
13。4。3 作为相互作用准则的范畴
13。4。4 人拥有的范畴
13。4。5 自然范畴和人的范畴
13。3。6 人“颁布”的范畴
第十四章 自我与自我意识
14。1 自己比较自己
14。1。1 反馈与判断
14。1。2 判断的基准和装置
14。2 自己控制自己
14。3 对立统一中的自我
14。4 反应
14。4。1 主动反应
14。4。2 目标与差值
14。4。3 维纳反馈
14。4。4 达尔文反馈
14。4。5 物种淘汰与逻辑矫正
14。5 经验
14。5。1“经验”的定义
14。5。2 先天经验
14。5。3 后天经验
14。6自我意识的建立
14。6。1 先天自我
14。6。2 后天自我
14。6。3 经验与意识
14。6。4 经验对于经验的意识
14。6。5 自我意识
14。7 种群自我
14。7。1 个体的两重性
14。7。2 一般虚系统
14。7。3 个体与种群间的相互记忆
14。7。4 种群自我的记忆
第十五章 概念与逻辑
15。1 概念的生成
15。1。1 知识的生成和积累
15。1。2 形象与形式
15。1。3 “文件名”与概念
15。1。4 元间简化
15。1。5 概念作为对势态的反映
15。1。6 概念的合理性程度
15。2 主体的生成
15。2。1 元间的种类
15。2。2 元间相对者
15。2。3 主体
15。2。4 主体的三种主要对象
15。3 主体间
15。3。1 简化和约定
15。3。2 理解与校正
15。3。3 语言与逻辑
15。4 形式逻辑的生成
15。4。1 矛盾律、排中律
15。4。2 同一律
15。4。3 形式逻辑的生成
15。5 自然规律的生成
15。5。1 非生物阶段的自然规律
15。5。2 生物出现之后的自然规律
15。5。3 意识出现之后的自然规律
第十六章 元间的组合
16。1元间组合的定义域与对象
16。1。1 一般过程和思维过程
16。1。2 元间库
16。1。3 两种典型的元间组合
16。2 被动元间组合
16。2。1 陈述性元间的还原
16。2。2 演绎性元间的执行
16。3 目的、需求与对策
16。3。1 元间组合的目的性
16。3。2 基于已有经验的对策生成
16。4 主动元间组合
16。4。1 元间组合的可能与萌芽
16。4。2 元间组合主体的竞争
16。4。3 元间组合的验证
16。5 内在元间环境
16。5。1 内在元间环境的生成途径
16。5。2 作为模拟平台的内在元间环境
16。6 元间实体间的“无限维”联系
16。6。1 元间组合的最小极限
16。6。2 元间组合的最大极限
16。6。3 不均匀的无限维联系
16。6。4 限制元间组合的软条件和硬条件
16。6。5 作为无限维联系模型的脑神经系统
第十七章 人与自然
17。1 演绎能力的冗余和异化
17。1。1 模拟能力过剩
17。1。2 手段和工具异化成为需求和目标
17。1。3 以元间需求为核心的新世界
17。2 抽象元间演绎
17。2。1 元间的解放
17。2。2 解放了的元间
17。2。3 纯粹元间的世界
17。3 纯粹元间世界的实在性问题
17。3。1 两种实在性
17。3。2 元间实体的客观性
17。3。3 规定性
17。3。4 无限维中的两种不均匀凝聚
17。3。5 规定性的实现程度
17。4 数学与实在
17。4。1 数学演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