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中期艺术史-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亚古城之冠,但千余年的悠久历史也使古巴比伦时期奠定的基础有了很大
变化,地下水位上升和土质的盐碱化造成灾难,不少古建筑为之荒废;战争
的破坏更是史不绝书,古巴比伦王国衰亡时就多次遭到外族入侵,亚述统治
时期巴比伦4次起义,亚述军4次攻城、占领,破坏更为严重。因此古城的
重建随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已被目为国家头等大事,何况新王朝还立意要把
首都建设得固若金汤,能够永远拒敌人于城门之外,同时又要比附于亚述王
宫美轮美奂的先例,在巴比伦城内建造最宏伟壮丽的庙堂和宫殿,使巴比伦
真正成为古代最豪华的都城。这些要求在新巴比伦名王尼布甲尼撒 (公元前
604—前562年)三世终于全部实现。重建的巴比伦城基本仍按原来体制,但
规模增大许多,城防尤为牢固。全城约呈方形,让幼发拉底河穿城而过,城
区依河分为东西两部,东城主要由古巴比伦王国建立的城区组成,现在作为
王宫、主要神庙和官署、显贵住宅区,西城则是新建的商业区,河上有桥梁
连接东西城区。出于新王朝稳保江山的需要,城防工程被摆到重建任务之首,
为此沟不厌深,墙不厌厚,而且墙外筑墙,建成古代最坚固的城防。它的城
防工程共分3个层次,最外一层称米底长城,建于城外迤东一带远达数十里,
这座长城以高墙深壕防备威胁最大的潜在敌——东方的 强邻米底。按原来
设计,在米底长城与巴比伦城之间有一大片广阔的低洼地,必要时可利用幼
发拉底河和城外运河的水闸放水淹地,强敌即使能越来米底长城,也将陷入
泽国之中而不能自拔。后两个层次是指环绕东西城区的双重城墙,外墙以砖
砌,较内墙略矮,墙外环以运河,起护城河的作用,外墙与内墙之间有宽约
10—20米的开阔地,可将渡河越墙之敌歼灭在这一片毫无遮拦的中间地带。
外墙以后的内墙当然是城防中重点的重点,它以土坯杂以砾石建成,高达13
米,厚8米,可容四马车驾并列穿行。这道双重城墙全长达18公里,每隔
44米有堡塔一座,全城共有320余座。
由于巴比伦所处的冲积平原石料极缺,不仅内外城防工程不用石料,在
城门建筑上也难以采用亚述都城大门必有的石雕守护神像之制,代替的办法
是城门装饰巧用琉璃砖。巴比伦全城共设9个大门,其中琉璃砖装饰最称宏
伟华丽的是中央北门——依丝特门 (依丝特是胜利女神和金星女神,又是爱
神与美神,类似西方的维纳斯女神)。这座城门地位非常重要,地形也很特
别,原来从这儿进城便是王宫和巴比伦主神马尔都克的神庙所在,但城外也
有一座很重要的神庙——“年节神庙”和一座王宫(北宫),便依其位置连
… Page 12…
同附近的居民区又筑城墙卫护,形成一个规模较小的外城。每逢新年,必沿
年节神庙——依丝特门——马尔都克神庙的大道作隆重的宗教游行,此道遂
有“仪典大道”之称,而依丝特门正好居于中心,更需突出城门形象的美观
及纪念意义。这座城门按重墙复门结构,拱券大门两旁以双塔环卫,一共有
四塔两门,门、塔壁面遍施彩色琉璃组成的牛、龙图案,牛是天神阿达的象
征,龙则是马尔都克神的象征,五色绚灿,满壁生辉,这样美丽的城门实为
古代世界所罕见。由于依丝特门以内的仪典大道西侧一带直至幼发拉底河边
都是王宫、马尔都克神庙和其他神庙的地盘,便在东城中央这片地区筑一道
高墙围起来,人们称之为内城,若按我国都城之制,称为“皇城”似乎更为
恰当,因此它有点像我国北京城内天安门与地安门之间的皇城,而依丝特门
的位置则像正阳门,依丝特门外的年节神庙又有点类似正阳门外天坛的祈年
殿。不言而喻,在这个等于皇城的内城里面,触目所见皆是巴比伦建筑的精
华。
巴比伦内城的南部是供奉马尔都克的两个主要神庙和众多神殿、僧院之
所在。马尔都克两庙其北庙称埃特曼安吉,南庙称埃萨吉拉。北庙的中心是
一座两河流域最高的塔庙,此即古人羡称的“巴别塔”(巴别在巴比伦语中
原义为神,此处兼指马尔都克神和巴比伦城,因巴比伦一词的原义也是“神
之门”)。据犹太传说,巴比伦民众有心高筑此塔直至与天比高,为人间筑
一可通天堂之路。上帝害怕此举成功,遂令筑塔的民众说着不同的语言,言
①
语变乱,众心不齐,巴别塔终于不能通天 。有了这些传说的渲染,这座埃特
曼安吉的吉古拉特也就成为古代西亚最著名的建筑。据考古发掘实测,它的
底部约有91米见方(上层结构已完全圮毁),按当时塔庙高度等于其底部宽
度的惯例,此塔总高当在90米以上,虽然比埃及大金塔还矮一些,在西亚却
是最高的摩天大塔了。它的形制仍取传统的吉古拉特塔式,共分7层,内为
土坯,外表覆砖,顶上建神殿,有阶梯登临。部份学者认为它的阶梯可能按
亚述塔庙形式作四面连续斜坡的螺旋式,但多数学者相信它仍按巴比伦地区
的原有传统取一面长梯登临形式。无论何种形式,在90余米的高塔上布置宏
伟阶梯皆需高度的工程技术水平。南面的埃萨吉拉庙无塔而取通常的殿堂形
式,高大的神殿配以广阔的庭院,类似亚述王宫建筑,惟无石刻护壁而以琉
璃砖代之。据说,埃萨吉拉神殿中供奉的马尔都克神金铸坐像竟重达22吨,
显然过于夸大,但这尊空前高大的金像确实反映了新巴比伦王国征服掠夺所
得的巨大财富。
神庙金像既然如此,巴比伦王宫的豪华也就可以想见。依丝特门外的北
宫主要用于陈放从各地搬来的神像和奇珍异宝之类,所以有博物馆之称;南
宫则位于依丝特门之内、马尔都克神庙之北,它是国王和妃嫔居住之处,建
筑形制类似亚述王宫。其中最突出的一大名胜便是被列入世界七大奇迹的“空
中花园”,它位于王宫东北角,靠近依丝特门。所以称为“空中花园”,是
因为它以多层土台遍植奇花异草,层台之高可达云霄,在地面仰望各层葱郁
花草如悬空中,就得到这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名字。它可能是尼布甲尼撒为了
取悦于来自高原山区的米底公主而建,据说这位公主嫁到巴比伦后,在一望
平川的环境中很思念故乡山高林密的景致,巴比伦艺术家就想出这一奇招以
① 《旧约·创世纪》,第11 章。犹太人在此又望文生义,认为“巴别”即“变乱”之意,则纯属讹传。但
他们把巴比伦城也称为“变乱城”却寄托着对巴比伦灭亡犹太的仇恨。
… Page 13…
释其乡土之思。实际上,它是把两河流域传统的塔庙建筑略加变通造成,以
塔庙的层级作林泉花坛,便会取得空中花园的效果。但这一设计有两大技术
难题却是古代建筑从未遇到的,那就是高层取水和土台密封以防渗漏的问
题,巴比伦建筑家是以唧筒汲水和沥青铅板密封之法解决了这两大难题,在
古代堪称独步。此外,为了突出园林清朗灵巧之美,各层土台内外皆筑成拱
廊,廊上的拱券屋顶叠铺苇蓆,中夹沥青,再覆铅板石条和泥土,廊内还可
布置花坛。最下一层的结构通过考古发掘已了解得比较清楚,它由一组两列
共14间拱顶厅房构成,中有回廊相接,唧筒设备置于西面。整体呈长方形,
长42米,宽30米,按塔庙高宽比例,总高大约也是30米。它虽不如巴别塔
那样高耸,但在王宫庭苑中已是鹤立鸡群,而其设计的精巧和技术的高超更
使它当之无愧地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顺便说一下,通常所谓的世界七
大奇迹是希腊化时代的希腊人提出来的,因此东方文明只列了两个,即空中
花园和埃及的大金字塔,其余5个皆属希腊文明,它们是以弗所城的阿尔提
弥斯女神庙、奥林匹亚宙斯神庙的宙斯巨像、小亚的莫索鲁斯王陵、埃及亚
历山大里亚港的灯塔和罗德岛港口的阿波罗神巨像,皆将在本书有关希腊艺
术各章谈及。
新巴比伦王国时期豪华壮丽的王宫和神庙原有丰富的雕像和壁画 (如前
述马尔都克神金像之类),但它们全都无存。发掘出土的艺术文物主要是琉
璃砖制品,从各种迹象看,琉璃砖这时确实达到从前未有的水平,雕刻、绘
画可能都受到它的影响,以琉璃砖作为这时造型艺术的代表也不为过。琉璃
砖构件仍如以前那样是普通烧砖大小,但它们的组合都很自由,可和亚述王
宫的护墙石刻浮雕带那样在墙下部形成连续的装饰带,也可像壁画那样以形
象装饰有框边围绕的壁面,还可随建物的需要铺天盖地般装饰整个墙面,因
地制宜作出各类花纹图案和形象浮雕。因此,琉璃砖组成的形象可大可小,
只需在每块砖的外沿按形象要求刻以相应的凹凸曲折形状涂以彩釉即可,以
数百、数千砖块组成的巨幅图画更有彩釉艳丽,浮雕生动的特色。那类铺满
整个墙面的琉璃砖,可举依丝特城门为代表,这儿以青蓝琉璃砖为底地从墙
基到墙顶完全铺满塔楼和门洞的壁面,甚至墙顶的战垛(女儿墙)也不遗漏。
墙脚、檐边和城门的拱券都施以玫瑰花纹装饰带,黄白红蓝相间,庄重而美
丽,其余墙面全都按等距配置牛和龙的形象,门边3只,塔楼5只,每个神
物造型高约1米,长约1。5米。作为天神象征的牡牛粗壮结实,形象的生动
有类亚述浮雕,色彩的调配则近似壁画。作为马尔都克神的象征的龙却很有
特点,它不像我国的龙那样腾云驾雾,而是一只四脚落地的神兽,鱼首蛇颈、
兽身而带鳞甲,前肢为狮足,后肢为鹰爪,尾巴高翘似鳗,艺术家把这些奇
形怪状的肢体组织在一起,却不失其庄重威严之气,可以说是两河流域自苏
美尔以来善于制造神奇动物传统的最高发展。在仪典大道两旁的墙壁和塔楼
也都有琉璃砖装饰,这儿却按大道通达的特点而在墙面布置连续的装饰带,
刻以狮子的形象 (狮是依丝特女神的坐骑和王权的象征)。琉璃砖在表现狮
子的身躯和头足部位涂以白釉,鬃毛则涂以黄金色釉,加以体态突现得很有
力,这些稳步行进的雄狮形象足可和亚述浮雕中的狮子媲美。在王宫建筑的
某些残迹中,也有类似的狮、龙形象的琉璃砖,作为花边装饰的花草纹样还
描画得更为齐全、美丽。总之,这些琉璃砖艺术品在古代世界可谓独一无二。
琉璃砖技艺后来由新巴比伦传给波斯,波斯又传到中亚各地,最后达于我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我国的琉璃砖在华丽威严兼备方面可和遥远的巴比伦
… Page 14…
原型相比,例如我国大同的九龙壁 (作于明代)和北京故宫、北海的九龙壁
(作于清代)都是世界艺术宝库中可与新巴比伦之作齐名的琉璃砖工艺精
品。
3.波斯帝国的艺术
波斯人和米底人同属印欧语系,在血缘和语言上都很相近。米底成为西
亚强国不久,便被国内的波斯人的王朝取代,波斯不仅完全继承米底的版图,
还进一步攻占小亚、叙利亚等地,兵不血刃地进入巴比伦城,又南取埃及,
东进中亚直至印度,建立了比亚述帝国还辽阔的波斯帝国(公元前558—331
年)。在波斯治下,西亚、中亚和埃及的文化、艺术交流有所加强;影响所
及,西可达希腊,东可达印度。因此波斯帝国的艺术在古代世界有其重要地
位,在时间上是承先 (巴比伦与两河流域)启后(安息与萨珊),在空间上
是更为扩展的东(印度乃至中国)西(地中海世界)联络,充分显示了波斯
在历史舞台上的独特意义。
波斯帝国的建筑继承了亚述、巴比伦的传统,以王宫建筑为主,同时充
分发挥波斯高原山区多石的特点,并参考埃及、小亚、希腊建筑皆以石构为
主之例,大量使用石材,特别是广泛运用石柱,使历来以两河流域传统为核
心的西亚建筑增添异彩(两河传统极少使用石柱)。波斯建立帝国后,选巴
比伦、苏撒、厄克巴丹和波斯波利斯4城为国都,但新建王宫的措置各不相
同。巴比伦城在新巴比伦王国之时已建设得异常完美,波斯入主时又是采取
和平解决方式,全城丝毫无损,波斯便充分利用原有王宫,基本未作增修改
动;苏撒是埃兰故都,厄克巴丹则是米底故都,此两城较之巴比伦自然差得
很远,波斯在两地都新建一些王宫、官署,但规模都不甚突出,显然认识到
尚无条件使这两个古城赶上巴比伦,因而未作太大努力;剩下的便是波斯波
利斯这个在波斯人家乡兴起的都城,它是随波斯帝国的出现而“平地起高楼”
①
般一跃而居天下名都大邑之首 ,帝国对它的建设最不遗余力,历代国王在此
都大兴土木,必欲这个“波斯城”(这是波斯波利斯一词的原义)以崭新面
貌和巴比伦一争高下。因此,完全可以说波斯波利斯的王宫代表了波斯建筑
的精华。
波斯波利斯位于今伊朗设拉子城东北约42公里,庞大的王宫是这个都城
的主要部份,它由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前486年)和薛西斯 (公元前
486—前465年)两位国王建成其核心宫室殿堂,这两位也就是发动了入侵希
腊的希波战争的国王,他们在位时波斯国势最盛 (薛西斯亲征希腊之役虽以
失败告终,但从帝国角度看这只是一次边境冲突,尚无损于大局)。此地位
居石山之坡,王宫奠基其上的高台便全靠开山凿石建成,显示了非同一般的
气魄,也把波斯建筑擅长石工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个石头台基高16—
12米,长宽皆达500×300米,台基前面有宏伟宽阔畅通车马的梯道斜坡,
壁面刻以浮雕。高台基之设,显然是继承了亚述王宫的传统,然而,由于这
儿具体的地势和波斯人长期游牧生活以帐幕立营盘的习惯,王宫的总体布局
又和亚述、巴比伦之规整大不相同。这儿的地势是东有石山峭壁,因此台基
是由东向西展开,王宫台基的前面便是西面,但入口大梯道却不在西面正中,
① 或说波斯波利斯为王都,巴比伦为冬都,苏撒为春都,厄克巴丹为夏都。
… Page 15…
而是靠近北端,大梯道宽达4。2米,以百级台阶平缓地上达15米高的平台,
因此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