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念诵仪轨+益西彭措堪布讲授-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死时除佛法外余皆无益,心执常法唯是自欺诳。人人难免于死,死时除佛法外,假设你有很多财富,但是这不能续命,你也无法带走。在人活着时,用金钱能求得官位、权势、名声等,然而人死之时,你用再多的钱也买不通平等严厉的阎摩死主,只能一个人孤零零踏上中有之路,如《如意宝树积经》云:“人积千金粮,死唯空腹去,任积千金衣,死唯赤身去,国王临死时,苦与贫人等,死悟富贵资,无非诱惑具。”生前拼命下苦力费心思积累的财富,到死之时,一丝一毫也拿不去,只有白白的送给子孙或怨家,这样苦苦经营的财富到底有何作用?
幸福的家庭,亲爱的眷属,这是世人苦苦追寻的安乐,但我临终之时,这些眷恋的亲友,哪个能代我去死?生前再孝顺的子女,到我死时,只能围绕哭泣,不能救我不死;生前再恩爱的妻子老伴,等我死时,唯有哀号,束手无策;生前再要好的朋友,待我死时,仅有不时地叹息。当死亡的恐惧来临之时,眷属虽多,也是无益。唯有一个人带着所造的恶业,通过中有,来到后世。偶一考虑,这些生前的亲友,无非是追逐嬉游、浪费暇身的伴侣,他们为了自己的安乐,欺骗你我,诈现亲爱之相,迨至我死之时,尚以虚假泪水、哀号、叹息等,蒙蔽我最后一次,然后把我又推入轮回的苦海,把人间的快乐留给他们享用,这是多么的不公平呀!现世贪恋亲友眷属,是断绝后世安乐之因。
今生之中,比财物、眷属尤为执著贪爱的就是自己血肉之身,然而我死之时,这个最好的老朋友——俱生之骨肉身体,也必须彻底舍弃。生前虽然为了它饱腹,而杀生取食;为了它漂亮庄严,而剥皮制衣;为了它贪欲纵横,而耽淫取乐;为了它名扬四方,而欺上瞒下;为了它财富横溢,而奸诈盗取;为了它……造下了很多痛苦之根。如今要舍掉它了,却又爱之极甚,难舍难分,岂知这个欺诳自己一辈子的身体,不仅救不了自己,反而是把我推向恶趣的怨敌,贪此带不走的造业秽身,不知到底有何作用!
分析了财物、眷属、身体对自己一切无益后,应知一切心所执著的所谓常乐之法,唯是欺诳的,除佛法外,一切有漏安乐并没有可以利益自己的,故须励力舍弃轮回之中一切虚伪的现世美丽安乐。
我等恒处懈怠放逸中
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能念无常死亡求加持
之所以我等恒时处在懈怠放逸之中,就是不懂得不修无常的过患与修持无常法的功德胜利,而如今我们相似已经明白了无常之理,也知道应该舍弃现世世间八法,但是总是生不起希求修持善法之心,或者虽生起一些时日,过一段时间又开始懈怠放逸,这主要是于无常之理未生起定解的缘故,应多多的听闻此理,深入思维忆念死亡,对舍弃现世不能放松,反反复复地要求自己,精进之心会逐渐生长起来。修无常引导的要义,除了自己依闻思修多串习外,一定不能离开祈祷上师,因为总集三宝一切功德于一体的上师随时随地都会护念具缘的弟子,他的大悲之眼时时刻刻都在注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心一念,因此为了相续之中能够忆念、修行无常与死亡之理,并生起定解,唯有祈求大恩上师速速赐予我无上的加持。
第二修法竟
如是在数天之中着重反复串修此引导修法,直至念死之心情不自禁地生起。《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讲:“喀喇公穹格西在觉摩喀喇山修行时,岩洞门口的一丛荆棘常在他进出时挂到他的衣服,最初他想把它砍掉,但转念一想:‘唉,我也不知还能不能再进(出)此洞,唯有一心修法为妙。’这样一直到他得到成就离开此山,也没有砍去荆棘丛。”如果象这样的界限生起时,或内心会反复清晰地忆念死亡之无常,认为除了领悟修行上师传授的解脱教言外,再也没有比此更重要的事要做了,这是修法相应的标志,此时就应着重引出及修持第三引导。
第三引导 因果不虚
于修此引导之时,加行如上念诵,正行念诵串修前二引导后,应着重念诵及数数修习此引导,并以观察、轮番、安置修之窍诀趋入实修,后行时串修后后引导一遍,继之回向,并且于一切时处,威仪严谨、都摄六根、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觉寤瑜伽等,具足三殊胜而修行。
黑白业果永时亦不虚
众生在未得解脱之前,根本无法摆脱业果,虽然从空性角度来讲,业果无有自性可得,但是针对凡夫人来讲,业果是不虚的。譬如昨天夜里我做梦,梦中被人殴打一顿,身心感受了很多痛苦,迨至梦醒,方知梦中的我、殴打之人及身心感受的痛苦全是虚幻无实的,无有一法可得。同理,凡夫未证悟空性之前,亦如梦中之人,于梦中仍要真实地感受苦乐,有情未从无明大梦中醒觉之前,决定要感受无欺的痛苦。因此,初学者一定要以修持业果为根本,何时都不能忽略因果,如果忘失了业果之理,那么不论你修持什么甚深善巧之法,都不能免于三塗。
凡夫在异生地时,当以诚信业果为修诸正法之首,如果不明业果,修其他法亦是徒然,所以对十种不善的黑业与十种善妙的白业所感的果永时亦不虚之理应当明析。其业果总相之理即是:
一、何人作何业决定感相应之果
在业果之前,人人平等,不论你是何人,造善恶业决定感善恶果,即是每造一种善恶业就各有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士用果四种果报。如《百业经》云:“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合缘聚时,其果定成熟。”十恶业之异熟果依靠烦恼的大小、发心等分为上中下三品,分别于异时转生于相应的地狱、饿鬼、旁生等三恶趣中,相反十善业之异熟果依靠修持对治恶业的善法,分别于异时转生于相应的天、阿修罗、人等三善趣中;行十不善业之同性等流果者,于生生世世中不欢喜行善,并且增长恶性串习,相反十善业之同性等流果者,生生世世欢喜行善,增长贤妙善根;持十不善业之感受等流果者,在今生中,以杀生而感受短命、多病。以不与取而感受贫乏、少财、遭盗,以邪淫而感夫妻互相怨恨,生活不美满。以妄语而感经常遭人诽谤欺骗。以离间语而感眷属、仆人不和睦,对主人进行反驳抵抗等。以恶语而感经常听到不悦耳之语,自己说话亦成争吵之因。以绮语而感话语无威力。以贪心而感做事不能如意。以嗔心而感常受损害怖畏。以邪见而感常处恶见中,各种欺诳扰乱自心。而十善业之感受等流果刚好与此相反;其十不善业之增上果,成熟于外境,依靠各种恶业,感受相应恶劣的环境,相反十善业之增上果,将感受具足一切圆满功德的幽雅美妙之外境;十恶业之士用果,不论造何恶业都将与日俱增,生生世世中将延续无边苦痛,其恶业愈来愈向上增长,常时堕于轮回苦海之中,相反十善业之士用果者,不论做何善业都会明显增长,福德接连不断地出现。
思维了所造业决定感果之理,应断除善恶业不会感果或者不会落到我头上感果之邪思,应深生敬畏之心,深信自己所造之业终将报在自身。对于初修之人,虽然听闻了因果的道理,但因为法尚未融入自心,所以凡夫的相续往往会有许多非理的想法,比如会想:业果早晚会临身的,但现在我还安乐,暂时应赶快享受,等真的感受果报时,再修善法不迟。或者:反正今生得暇满人生是善业而感,今生一定不会感恶果,何必累死累活的修什么正法?或者:佛法非常殊胜,然而因果让人见不到,等以后弄明白了,再考虑修不修佛法。如果有诸如此类推托之词,无非是恶业之串习,都是与善法不相应之标志,这时应反问自己:一旦真的感果时,你还能忆知正法吗?而且谁知道今生你造了多少恶业,等真感果时,你又有何把握行持正法?修行者每当心中冒出种种不欲修法之相似有理的想法时,随时应反问自心,详细观察,精勤以正知正念降伏种种非理之念。
二、善恶果报有增长广大性
经论中有一比喻:无忧树的树种比花子还小,把树种种下后,树木逐渐成长,每年果实成熟时,其树枝都要增长一由旬,如是善恶业果的增长远远超过于彼,如《贤愚经》云:“虽诸微小罪,莫想无害轻,火星虽微小,能焚如山草。”又云:“诸善虽微小,莫想无益轻,水滴若积聚,渐次满大器。”我们凡夫人在日常生活的一切威仪中,刹那造善刹那造恶的机会非常多,因此我们随时随处都应谨慎取舍三门的一切作业,对于细微的罪业,也要尽力遮止;对于细微的善业,也要尽力成办。这样凭借正知正念的摄持,生起对治恶业之善行,就连细微的罪业也不愿沾染,这样在今生之中积累善业的机会便会越来越增长,而未来受恶业困缚的机会会越来越减少。掌握业果有增长广大之理,于修道能增上顺缘。
三、业不作不得,作已不失
有情没有造能够感受苦乐的业,决定不会感受此等业之苦乐果。我们感受刹那三门的微小苦乐,一定是相应积集了如是苦乐之因,否则无法感果。在凡夫的相续中,有各种各样的善业与不善业,不论是谁,假若造业就一定要成熟,一经造下决定不会虚耗亡失。成熟的方式为:①重业先成熟,轻业后成熟;②如果轻业与重业相互平等时,在临命终时,什么业现前,什么业就应先成熟(或有释云:如业力相等,则视有情临终一念注于何业,则何业先熟。);③如果此时轻重业还是相互平等,则什么业增上多串习,什么业就先成熟(或:如临命终时两念并陈,则视念何业力强,则何业先熟。);④如果此时业还是互相平等,何业最先作,则最先作的业最先应当成熟。(或:如两念力同,则视何业先作,则何业先熟。)如博多瓦格西说:此中道理犹如两人在渡口争着上船,身力强者先上,这和①相同;如果两人身力相当,则看船离何人为近,则何人先上,这和②相同;如果船离两人一样远近,则看船夫和何人熟悉,则何人先上,此如③;如果两人和船夫同样熟悉,则看谁先开口,则何人先上,此如④。内心确定了业果不作不得,作已不失的道理,依理类推,了知今生与往昔造了很多善恶业,此业作已一定不会虚耗,必然会成熟于自己的身心之上,偶一思维三恶趣苦,令人毛骨悚然,冷汗直流,怖畏横生,想想将来肯定要感如是之果,岂有懈怠、放逸之暇?唯有依靠业果成熟之理,在今生中精勤修持佛法,令善法之业成为重业,成为先成熟之业,到临终时自然乘此重善往生清净刹土,证悟空性,得到不退果位,虽前已造恶业,彼时亦无畏惧,潇洒的可以对待善恶业果。
于此无欺因果正道中,
显现一切轮涅之诸法,
虽知自作定熟于自身,
我等无力如法作取舍。
以小乘教法为例:众生相续中的烦恼与业障为集谛,相续中的种种痛苦为苦谛,为追求解脱而发起强烈的出离心进入五道的修行为道谛,究竟获得无我涅槃果为灭谛。在轮回法之中,集谛为因,苦谛为果;于涅槃法之中,道谛为因,灭谛为果。故尔,于此无有任何欺惑的因果正道之中,有情依靠相续中烦恼业障为集业之因,在相续中感受痛苦之苦果;希求解脱者依靠强烈出离心修持五道为道业之因,究竟获得无我涅槃为灭谛妙果。凡是显现的一切轮回与涅槃之诸法,悉皆唯一遵循无乱无杂的因果法则。凡夫修行者,因在无始轮回当中,被恶业习气所熏诱,在今生中虽然值遇了大恩上师三宝,并且了知自己所作的一切善恶业决定要成熟于自己的身上,但我等被恶业力牵引的普通众生,无力如法依照佛经论典中所说的教言作无误的取舍,象我这样恶劣的人,现在还在不断生起各种各样的恶分别念,还在做着各种各样不净的行为,说着各种各样罪业之语,这实在让人惭愧,如果把这些曝光在一切凡圣之前,我会羞愧得无地自容。凡夫无神通者不知我的罪行,圣者上师三宝又未披露我的丑容,我还能装模作样,表面三门清净,自相续却随时随地与恶业同流合污。有时偶生相似正知正念,恶相续马上找借口说:我现在是个凡夫,那些善行都是圣人的事情。于是乎不论大小恶业,不行遮止,大小善业,不令成办。思维了我现前被恶习束缚,不知取舍因果,好象贫乞好不容易获得了一个如意宝,自己却被大盗捆缚,丢了无价之宝一样,内心极欲解缚,迫切寻回如意宝之心难以言喻。同理,内心对业果取舍生起如是之想,相续中猛烈希求无误取舍因果之心也会自然生起。心心念念之中,自己悉会反省所造之业,精勤取舍善恶之业,纵遇命难亦不愿造微细之罪行,乃至于梦中亦自守护,不愿远离正知而行持善业。或者思维,我如欠了很多债务的人一样,被债务所围,无力偿还,而债主逼的又很紧,此时脱离困境之心极为强烈。如是我今生前世所作之大小恶业,都潜伏在我的周围,随时随处都准备讨还业债,只是因缘时机还未成熟,迨至该真正还债之时,我是无力抵挡的,唯一能救我出轮回困境的方法,即是祈求上师三宝加持,令我无误取舍因果,修持解脱胜道,除此之外再无他法可行。
总集三宝上师悲眼视,
能作善恶取舍求加持。
具有一切德相之总集三宝上师,不论是大悲心或是意传等不可思议加持力,皆与十方诸佛相同,凡是与之结上善缘者,则有缘即生成就,结上恶缘者,亦会因此而断绝轮回的根本。如是具足一切功德的上师,恒时以大悲慈眼注视着吾等一切有缘弟子。我等因无明束缚,唯有依仗上师加持,内心相续方能作善恶取舍,因此因果不虚之修法定解,于自相续未生起稳固之前,我应诚心祈求上师加持,令我速入因果正见之中。
第三修法竟
如是在数日之中,反复修习业果不虚之引导,内心诚信因果,随时随处乃至微细因果亦慎重取舍,使自己的相续能安住于善法和正道中,调顺自心,精进修持正法。生起如理取舍业果之心的界限当如米拉日巴尊者,他前半生依咒力造了极大罪业,心想必堕地狱无疑,后来依止上师勤修佛法,最终超出了业的边际,获得了解脱。所以当观自心,看看自己在怨敌强迫威胁下,亲友柔顺蜜语劝诱下,会不会昧心去作恶业,如果自己能经受住考验,自相续中生起了象尊者一样诚信业果之心以后,便可继续下一引导之修习。
第四引导 轮回过患
修此引导时,加行如前,正行应先串修前三引导一遍,然后着重念诵及数数修习本引导之要义,且以观察、轮番、安置修而入于实际修持,于后行时串修一遍后后引导之义,继之回向善根,在一切时处,威仪严谨、都摄六根、正知而行、饮食知量、精勤觉寤瑜伽等,具足初中后三殊胜而实修。
具足众多难忍之苦痛
总观三界轮回,具足众多难忍之苦痛,忆昔漂流轮回之时,不止一生一世堕入地狱中,诸如复活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号叫地狱、大号叫地狱、烧热地狱、极热地狱、无间地狱之八热地狱,及无间地狱四面的煻煨坑、尸粪泥、利刃原、剑叶林、铁柱山、无滩河等地狱处,我都曾逐一感受过无边的痛苦,在火舌炽热的界域内,被狱火烧焦的身体无法计量,所受的苦痛难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