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643-证治准绳·疡医 >

第33章

643-证治准绳·疡医-第33章

小说: 643-证治准绳·疡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研匀,摊贴之如神。(丹溪云∶山药补阳气,生者能消肿硬。经曰∶虚之所在,邪必凑之,留而不 
去,其病为实。非肿硬之谓乎,固其气则留滞,自不容不行。) 
x清凉散饼x 
山茨菇(生用) 良姜(等分) 
上俱捣为饼,去汁罨之,能散去寒热。或以山茨菇磨,调酒服大妙,此药大能散 如 
神。 
x香附饼x 治瘰 肿核,或风寒袭于经络,结肿或痛。 
香附子(不拘多少) 
上末。酒和为饼,覆患处,以热熨斗熨之。未成者内消,已成者自溃。若风寒湿毒, 
用姜汁作饼。 
治瘰 不问有头无头者 
上用大蜘蛛五个,晒干细研,酥调如面脂,日二度敷之。蜘蛛用屋篆头结纲者,其 
他不可用。 
又方 用黄颡鱼破开,入蓖麻子二三十粒在肚内,以绵缠定,于厕坑内放,冬三月, 
春秋二月,夏一月,取出洗净。用黄泥固济,文武火煨带性,烂研为末,香油调敷,及治 
疮。 
x〔膏〕x 
x荔枝膏x 治瘰 。 
荔枝肉(一两) 轻粉 麝香 白豆蔻 川芎 砂仁(各半钱) 朱砂 龙骨 血竭 乳香 
(各一钱) 全蝎(五枚) 
上将荔枝肉擂烂,软米饭和为膏。看疮大小摊贴。如有三五个者,止去点为头者妙。 
x琥珀膏x 治颈项瘰 ,初发如梅子。肿结硬强,渐若连珠,或穿穴脓溃,肌汁不绝, 
经久不瘥,渐成 疾,并皆治之。 
琥珀(一两,细研) 丁香 木香(各三分) 桂心(半两) 朱砂 白芷 当归 木鳖子(去壳) 
防风(去芦) 木通(各半两) 黄丹(七两) 垂柳枝(三两) 松脂(二两) 麻油(一斤二两) 
上除琥珀、丁香、桂心、朱砂、木香为细末。余药细绕,以油浸一宿,入铛中以慢 
火煎,候白芷焦黄,漉出;次下松脂末,滤去滓再澄。清油却入铛中,慢火熬下黄丹,以 
柳木篦不住手搅,令黑色滴水中成珠不散,看软硬得所,入琥珀等末,搅匀,瓷器盛。用 
时看大小,用火 纸上匀摊贴。 
x蜂房膏x 治热毒瓦斯毒结成瘰 。 
露蜂房(炙) 蛇蜕(炙) 玄参 蛇床子 黄 (锉,各三分) 杏仁(一两半) 乱发(鸡子许) 铅 
丹蜡(各二两) 
上先将前五味锉细,绵裹,用酒少许浸一宿,勿令酒多。用油半斤,内杏仁、乱发, 
煎十五沸,待发消尽,即绵滤更下铛中;然后下丹、蜡又煎五七沸,即泻出于瓷盆中盛。 
取贴疮上,一日一换。 
x铁筒拔毒膏x 治痈疽、疖毒、瘰 、六瘤、疔疮、顽癣、痔漏、痣 、恶疮、肿疡, 
一切恶肉恶核等毒。已成者,贴破脓腐即去;未成者,自然消散。其毒虽不能全消,亦得 
以杀其毒也。 
荞麦秸灰 桑柴灰 矿锻石(各三碗) 真炭灰(一盏) 
上将四灰和匀,用酒漏一个,将棕帕塞住窍。用水三十碗,熬滚淋灰汁。将汁复熬 
滚,复淋过,取净药力慢火入瓷罐煎熬,以纸数重固口,熬至一碗为度。乘滚入矿锻石 
末搅匀,如糊之样,入黄丹取如微红之色,密封固罐口候冷;次日将浓实瓷罐收贮,密塞 
其口。每用少许,涂毒顶之上,实时咬破,不黑又贴,以黑为度。如药干以唾调涂。如要 
急用,只将烧大柴灰九碗,锻石三碗,淋灰汁熬浓汁如前,制用。更有枯瘤膏、十陈膏, 
治法并同。 
x黑虎膏x 治瘰 诸疮神效。 
大黄 黄连 黄芩 黄柏 当归(各一两) 木鳖子(五钱) 穿山甲(三钱) 乱发(一丸) 蛇 
蜕(一条) 麻油(一斤) 黄丹(水飞炒, 八两,无真的,以好光粉代之,妙) 乳香(一两) 没药(五 
钱) 阿魏(一钱半) 
上将前九味,锉碎,入油浸五七日,煎熬微黑,滤去渣。入黄丹慢火熬成膏,候冷 
入乳香、没药、阿魏末,搅匀,油纸摊贴。 
x十香膏x 治五发、恶疮、结核、瘰 、疳 、疽痔。 
沉香 麝香(各一钱) 木香 丁香 乳香 甘松 白芷 安息香 藿香 零陵香(各五 
钱,为细末) 当归 川芎 黄 木通 芍药 细辛 升麻 白蔹 独活 川椒 本 
菖蒲 浓朴 商陆根 木鳖子 官桂(各二钱,锉) 桃仁 柏子仁 松子仁 杏仁(各五钱) 
槐枝 桑枝 柳枝 松枝(各二两,锉) 没药 轻粉 雄黄 朱砂 云母石 生犀角 乱发 
灰白矾灰(各二两,另研如粉) 真酥 羊肾脂 猪脂(各二两) 黄丹(一斤) 清芝麻油(三斤) 
上先用木炭火炼油香熟,下一十六味锉碎药,并四枝、四仁,熬至紫黑色,出火滤 
去渣;入酥脂煎十余沸,再以新绵滤过,油澄清,拭铛令净;再入火上煎油沸,下丹,用 
湿柳枝作篦子,不住搅熬一日,滴在水中成珠不散则成也,离火入十味药末搅匀,再上 
火,入云母等粉八味,轻煎令沸,出火不住搅一食时,于瓷盒内密封收。每用量疮口大 
小,绯帛上摊贴之,肠胃痈疽可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空心温酒送下。 
又方 治瘰 已破,核不腐,致疮口不敛。或贴琥珀膏,不应,用时效针头散敷之 
以去腐肉,以如神散敷之,更服益气养荣汤。若气血虚者,先服益气养荣汤,待气血稍充, 
方用针头散,仍服前汤。 
x〔丸〕x 
治瘰 上先于疮上灸三壮,然后用药溃作疮口。用新活鳝鱼截长一指大,批开,就 
掩在疮口上。少时,觉疮内痒,急揭起鱼,觑鱼上有细虫如马尾一节,虫出如卷。三五次 
取尽虫子后,用敛疮口药。 
龙脑 乳香(各一字) 麝香 粉霜 雄黄 轻粉(各半钱) 
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小麦大。每用一丸两丸, 在疮口内,觉肿痛是效。 
x洗方拔毒汤x 治瘰 ,百杂疮肿,悉能内消。 
防风 荆芥 羌活 独活 细辛 本 川芎 白芷 大黄 苦参 当归 赤芍药 威灵仙 玄参 
何首乌 黄柏 甘草 蜂房 甘松 藿香 苍术 石菖蒲 零陵香 枸杞子 
上葱白、川椒煎水热洗,又用绵布二帖,煮热蒸熨。 
x针灸法x 
《灵枢·寒热篇》黄帝曰∶寒热瘰 ,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然?岐伯曰∶此皆鼠 
寒热之毒瓦斯也,留于脉而不去者也。鼠 之本,皆在于藏,其末上出于颈腋之间,其浮 
于脉中而未内着于肌肉,而外为脓血者,易去也。黄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请从其 
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绝其寒热。审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来以去之,其小如麦者,一 
刺知,三刺而已。 
上经一章,皆从经脉取脏腑之本,以治瘰 之本也。其末出于耳下,或耳后下颈至 
肩上,或入缺盆中者,当于手足少阳经取之,或针、或灸如后穴。 
x〔扁〕x 瘰 ∶天井 肩井 
x〔撮〕x 瘰 ∶天井(半寸,灸七壮泻之) 
x〔东〕x 腋下肿,马刀挟瘿,善自啮舌颊,天牖中肿,寒热∶临泣 丘墟(各一分,灸五壮) 
太冲(一分,灸三壮) 腋下颈项肿∶天池(顺皮三分,灸七壮) 如颔肿,加后溪(二分,灸五壮) 腋 
下肿马刀、挟瘿,喉痹∶阳辅(五分,灸二七壮) 申脉(一分,灸三壮,立愈) 
x〔甲〕x 胸中满,腋下肿马刀、 ,善自啮舌颊,天牖中肿,淫烁胫酸,头眩,枕骨 
颔腮痛,目涩身痹,洒淅振寒,季肋肢满寒热,胁腰腹膝外 痛,临泣主之。马刀肿 , 
渊腋、章门、支沟主之。出于颏下,或至颊车者,当于手足阳明经取之,或针、或灸如 
后穴。三里(足阳明) 合谷(手阳明) 
x〔丹〕x 捣生商陆根作饼子,置于瘰 上,艾柱灸饼子上,干即易之,灸三四饼。 
x〔世〕x 当 上贴肉灸十四壮,神效。 
x〔东〕x 瘰 、马刀,将先出一疮,用四楞铁环定住,不令出移,破作口子。以油纸 
捻之,勿令合了,以绝其疮之源,其效至速。如疮不破,或病患不肯破,更以药涂之, 
三日一易之,以龙泉散主之。(方见前。) 
此穴治瘰 之秘法。盖瘰 属肝胆二经,故患在耳前后、项腋之间,男子多因恚怒,亏 
损肝经之血,阴火内作,或不慎起居,耗损 
肾水不能生肝血。妇女多因恚怒,伤肝火,动血燥,或郁结伤脾,火动血耗。或患于胸乳 
间,亦属前经。此证若因恚怒伤肝,气血壅遏而不愈者,宜灸此穴,疏通经络。若因久 
郁怒,元气亏损而不愈,当推其所属而调补化源。如取其穴,当以指甲掏两肘、两肩四 
所,患处觉酸麻方是其穴。 
又方 灸瘰 未成脓者,用大蒜切片,如三钱浓安患处,用艾壮于蒜上灸之,至三五壮 
换蒜,每日灸十数蒜片,以拔郁毒。如破久不合,内有核,或瘀肉,此因血气不足,不能腐 
烂,以铜钱挺轻轻连衣膜取去,纵取重亦不痛,不必畏惧。更用江西豆豉为末,唾津和为饼, 
如前灸之,以助阳气。内服补药,外贴琥珀膏,或太乙膏,疮口自合。 
r肩尖肘尖二穴图ps96a4。bmpr 
《灵枢》黄帝曰∶决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视之,其中有赤脉,上下贯瞳子。见 
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而死。 
见赤脉不下贯瞳子,可治也。肺脉微涩为鼠 ,在颈、肢腋之间下,不胜其上,其应善 
酸。 

卷之三肩部(六)
肩疽
属性:《灵枢》云∶发于肩及 ,名曰疵痈。其状赤黑,急治之。此令人汗出至足,不害五 
脏,痈发四五日,逆 之。 《鬼遗》云∶疔疽发两肩,恶血留结内外,荣卫不通,发成 
疔疽。五日肿大,令人口噤寒战,十二日可刺。不治,二十日死。 
x〔陈〕x 干疽肿发,起 
两肩及两大臂,连胛骨,二七日痛不息,亦不可动,五十日身热不赤,六十日可刺。刺 
之无血者死。 或问∶肩上生疽何如?曰∶此处手足三阳交会之所,名曰肩疽。由风热郁 
结所致,或因负重损伤而作。服乌金散、胜金丹、活命饮,加柴胡、桔梗。壮实者,一 
粒金丹下之。老弱者,十全大补汤托之。 

卷之三肩部(六)
肩胛疽
属性:或问∶肩肿内痛渐至溃烂成疮何如?曰∶此名太阴疽,即莲子发。属手太阴肺经,积 
热所致。宜活命饮加桔梗、黄 。夺命丹、胜金丹、黄 木香散选用。壮实者,八阵散、一 
粒金丹下之。赤色者可治,青黑者不治。喘嗽大渴胸满,脉微者死。 

卷之三肩部(六)
左右串
属性:或问∶左右搭串何如?曰∶左肩骨上生疽,串于右者,可治;右肩骨,上生疽,串于 
左者难治。古有此说,愚谓不然。攻注左右者,气血不调,阴阳交错也。宜胜金丹、活 
命饮加羌活、桔梗。壮实者,八阵散、一粒金丹下之。七恶证少,何虑难痊,元气虚惫, 
治之何补哉。 

卷之三肩部(六)
缺盆疽
属性:或问∶一人年六十,肩前陷中生疽,寒热大作,饮食少进,肩背拘急,小水不利,胸 
腹膨胀何如?曰∶是名缺盆,又名锁骨疽。属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宜隔蒜灸,先 
服紫金丹、夺命丹而恶证退,惟苦小水不利,投以六一散而利,后服十全大补汤而安。若 
治之稍缓,必致溃烂,是经少血多气,疮口不合,危笃者多矣。 

卷之三肩部(六)
肩后疽
属性:或问∶肩膊后骨上生疽何如?曰∶此名上鼠疽,即上搭也。怒气积郁所致,属太阳 
兼少阳经。初觉宜隔蒜灸,活命饮加羌活、桔梗、柴胡。胜金丹、紫金丹、夺命丹选用。既溃 
十全大补汤、黄 木香散、人参养荣汤。 

卷之三肩部(六)
过肩疽
属性:或问∶肩后夹春,两边肿硬疼痛何如?曰∶此名筋疽,亦名过肩疽。初得寒热似疟,但 
肿硬无头,急隔蒜灸,服活命饮加羌活。胜金丹、夺命丹汗之。壮实者,一粒金丹、万 
病解毒丹。选用。 

卷之三肩部(六)

属性:或问∶项腋、两乳旁结核,或两胯软肉处,生肿块何如?曰∶是名 痈,属手少 
阳三焦经,其发缓慢,是冷证非热证也。宜用回阳玉龙膏热药敷贴,服内补十宣散、何 
首乌散、胜金丹选用。 

卷之三肩部(六)
腋发
属性:《灵枢》云∶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 
六日已,勿裹之。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急治之。 《鬼遗》云∶内疚疽,发 
两腋下及臂,并两手掌中,振寒热而嗌干,饮多即呕,烦心 ,脉盛,六七八日诊,如 
此可汗,不汗死。 

卷之三肩部(六)
夹肢痈
属性:或问∶肩膊下隙内,生疽何如?曰∶是名夹肢痈。属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络,风 
热所致。宜服内托黄 柴胡汤。壮实者,八阵散、一粒金丹下之,及紫金丹、胜金丹选 
用。老弱者,黄 木香散、人参养荣汤、十全大补汤主之。 

卷之三臂部(七)
臂痈
属性:《鬼遗》云∶垂臂两处发,接骨下臂鹅上,起如鸡鸭卵大,皆由荣卫不调所为也。喜患 
实处而不透内,亦宜急消,或发穴早疗。两臂肘起,在接骨下引手,至小骨之上发痈疖, 
此处虽实,奈连大小筋骨,举动不便,垂手多坠疼,如脓深沉彻骨,即伤筋脉,拳缩不 
舒搐撮,宜急以缓慢筋脉药饵治之。《玄机》云∶在臂外为痈。在臂内为鱼肚发,在 
臂上节肿连肩髁,为臂风毒。宜活命饮加羌活、独活、桂枝、桔梗,水酒各半煎服,及 
夺命丹、紫金丹、胜金丹选用。壮实有里证者,一粒金丹、八阵散下之。若漫肿无头,服 
败毒之药不能消者,宜十全大补汤加桂枝、桔、梗托之。有呕吐而数日不食者,溃出脓则愈。 
x〔治验〕x 
一人年将六十,五月患右臂膊肿盛,上至肩,下至手指,色变皮肤凉,六脉沉细而 
微,此脉证俱寒,乃附骨痈也。开发已迟,以燔针启之,脓清稀解;次日时下再开之,加 
吃逆不绝。与丁香柿蒂散,两服稍缓,次日吃逆尤甚,自利,脐腹冷痛,腹满食减,时 
发昏愤,灸左乳下黑尽处二七壮,又处托里温中汤一两半与服。或曰∶诸痛疮疡,皆属 
心火。又时当盛暑,而用姜附可乎?予曰∶经云,脉细皮寒,泻利前后,饮食不入,是为 
五虚。况吃逆胃中虚寒,此证内外相反,须当舍时从证。遂投之,诸证悉去,饮食倍进, 
疮势温,脓色正,复用五香汤数服,月余而愈。(机按∶此证多属虚寒,此方专用辛热以治其寒, 
不用参术以补其虚,盖固吃逆腹满,乃气都壅也。想必其人年虽老,脉证虽虚而形体颇实,非阴虚吃逆 
比。) 一挥使,臂肿一块,不痛不赤,脉弱懒 
食,时呕。以六君子加藿香、酒炒芍药,呕止食进,再以八珍汤二十余剂,脓成刺之,又 
以十全大补汤而愈。次年伤寒后,臂复肿微痛,乃伤寒余毒也,然无表证,但虚弱耳。先 
用十宣散四剂,取参、 、芎、归扶助元气,防风、桔梗、白芷、浓朴行散肿结,肉桂引 
经破血,肿退三四,再用八珍汤脓溃而愈。至冬臂复作痛,因服祛风药,反筋挛痛甚,此 
血虚不能养筋,筋虚不能束骨,用加味十全大补汤百帖而愈。 一女臂患肿,溃久不敛, 
寒热交作,五心烦热,饮食少思,月水不通,以逍遥散月余少可,更服八珍汤加丹皮、香 
附,又月余经通,再加黄 、白蔹,两月余而愈。 一人臂肿、患毒作痛,服寒凉药,食 
少大便不实。予用理中丸二服,更以六君子加砂仁、藿香,再以托里,脓溃而愈。凡疮 
痛甚者,若禀浓有火,宜苦寒药。若禀薄者,宜补中益气汤加芩、连之类,在下加黄柏,人 
肥加荆防、独、羌之类,取其风能胜湿也。一妇左臂,胆经部分,结肿一块,年许不溃。 
坚硬不痛,肉色不变,脉弱少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