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_全然接受-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灵修持也难避免〃我执〃
倾听大家的谈论,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大学毕业以后,我住进一处精舍(佛教修行者的住处),加入了这个灵修团体,热诚地献身于这样的生活,时间将近十二年之久。我以为找到了一条能净化自我、超越〃我执〃的道路。
我们每天必须在清晨三点半起床,冲个冷水澡之后,四点到六点半之间进行瑜伽修持、禅修、唱诵经文并祈祷。用早餐时,我往往觉得自己仿佛漂浮在光辉、充满爱且喜乐无比的状态中,与我称为〃挚爱者〃的慈爱觉性合而为一,以为这就是自己最深的本质。我并没有觉得自身到底是好是坏,只是感觉很不错。
早餐结束,或接近中午时分,我的习惯性思维与行为就开始乘虚而入了,就像在大学时一样,这些重复出现的不安全感与私心,再一次让我感到残缺不全。除非我花更多时间去做瑜伽和禅修,否则,往往发现自己又变回以前那个心胸狭窄又差劲的自我。然后又到就寝时间,睡醒,一切再重头来过。
尽管已经感受到真正的安乐寂静与坦诚,然而我内心的判官却还在不断评估;我不信任自己,因为我会假装积极正面,实际上却感到寂寞或害怕;虽然我真的很喜爱做瑜伽与禅修练习,但是却需要炫耀自己的修行功夫,以博取他人的好感,这实在令我感到难为情。
我想要他人视我为禅定高深的禅修行者与虔诚的瑜伽行者,一个以关爱与慷慨的态度来服务世界的人;但同时,我却不断批判他人太过懈怠,批评自己过于批判,即使身处团队之中,我仍旧时常感到孤单寂寞。
我原以为若足够努力,花个十年八年大概就可以摆脱自我关注的习性,得到智慧、解脱自在。偶尔有机会也会请教我很景仰的老师:〃我到底做得好不好?我还能做些什么?〃他们总是千篇一律地回答:〃放轻松就行了。〃
那时我并不十分了解他们的意思,而且并不真的认为是〃放轻松就行了〃,后来才知道,其实是我自己的功夫还没〃到家〃。
当代藏传佛教大师邱阳·创巴仁波切①(ChgyamTrumgpa Rinpoche)曾写道:〃问题就出在,我执会把一切转为己所利用,甚至连心灵修持也不例外。〃我带入心灵修持的〃我执〃包括:希望受人尊崇的需要、老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不安全感、以及批判内在与外在世界的所有习性。这个游乐场远比过去所追寻的范围更加广阔,但是游戏本身却是换汤不换药:努力想做个不同且更好的人。
第8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5)
①邱阳·创巴仁波切(1940~1987),不仅是一位禅修大师,更是学人、诗人与艺术家。他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建立了那洛巴佛学院(NaropaInstitute),也创立了香巴拉训练(Shambhala Training)的制度,并组织了香巴拉国际学会(Shambhala International)。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自我怀疑会原封不动地转移到心灵修持之中,一点都不令人感到意外。那些备受自我残缺感所苦的人,往往会受到理想化的世界观所吸引,因为我们总以为必须改变自己才能有所归属,而这些理想化的世界观恰恰让我们觉得自己有可能净化与超越有瑕疵的本质。于是,我们会满怀憧憬地聆听这类信息,不断地说着:圆满和良善就是我们的本质;然而,我们还是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没有收到生命飨宴的邀请。
助长疏离感与羞愧感的文化
几年前,一群美国与欧洲的佛学教师与心理学家,邀请一位著名的心灵导师出席一个有关情感与健康主题的座谈会。其中一场讲习会中,一位美国的内观老师请导师谈谈有关自我仇恨的痛苦。这位心灵导师的脸上露出了困惑的表情,〃什么是自我仇恨?〃他问道,在场的心理治疗师和教师试图加以解释,然而他看起来却更加困惑。这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神经系统失调吗?他继续问道。所有与会人士都向他确认,自我仇恨是很普遍的状况,他们的学生和客户都有这样的经验,这让导师惊讶不已。他们怎么会对自己有这种感觉?他感到纳闷,因为,〃每个人都有佛性〃。
虽说人类都会对自己的缺点感到羞愧,也害怕遭拒绝,但是,对于那位心灵导师无法理解的羞愧感与自我仇恨,西方文化却是使之助长的温床。因为许多人都生长在缺乏凝聚力、无法滋养人心的家庭、小区或〃部落〃中,难怪我们总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必须自食其力,或者孤立疏离。我们从小就学到,想要培养任何一段关系,无论是跟家人或朋友、在学校或职场,都需要先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们被迫要彼此竞争,要努力往前冲,要领先群雄,变得聪明、迷人、有才干、具影响力且富有,而且总是有人在为我们打分数。
一生为穷困者与病苦者服务的特蕾莎修女(MotherTeresa
ofCalcutta),提出了令人讶异的洞见:〃今日最严重的疾病,并非麻疯病或肺结核,而是缺乏归属感。〃在西方社会中,患有这种疾病的人触目皆是,他们渴求有所归属,却又觉得自己不配得到。
第9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6)
对于这种人文世界观,佛教提供了一种触及根本的反向思维。佛陀教导我们,生而为人是难能可贵的,因为我们得以由此了悟,自己的真实本性就是爱与觉性。正如上文中心灵导师直指人心地表示,我们都有佛性。而心灵觉醒即是一个体认自身之根本良善、本初智慧以及慈悲的过程。
跟信任和与生俱来的自我价值背道而驰的,是我们文化上的迷思,也就是亚当与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我们对这个故事过于熟悉,以致忽视了它的影响;其实故事塑造并反映了〃原罪〃这一深层次的西方文化。〃原罪〃所传达的信息再明确不过了:由于生来就有瑕疵,我们不配得到喜乐、不值得被爱、活该倒霉、不配活得自在。我们是罪孽深重的遭驱逐者,若想重回伊甸园,就得先赎罪。我们必须控制自己的身体、情绪、环境和他人,才能克服自己的瑕疵;我们还得努力不懈、永无休止地,通过工作、获取、挥霍、有所成就、收发电子邮件、承诺等等表现来证明自己。
缺乏自我价值的成长历程
杰克·康菲尔德和克里斯蒂娜·费曼(ChristinaFeldman)在其合著的《心灵故事》(StoriesoftheSpirit)中提到这则故事:有一家人去餐馆用餐,女服务生来了之后,家长先点了菜。他们5岁大的女儿接着也大声点了自己想吃的:〃我要热狗、薯条和可乐!〃〃哦,你可不能吃那些。〃爸爸插话了,并转头对女服务生说:〃给她肉卷、马铃薯泥和牛奶。〃女服务生微笑地看着小朋友,说道:〃那么,亲爱的,你的热狗上面要加什么呢?〃她走开后,全家人目瞪口呆地坐在那儿,哑口无言。过了一会儿,小女孩眼里亮晶晶地,说道:〃她把我当成真的人耶。〃
有一次,我在华盛顿的每周禅修班讲这个故事时,母亲正好来看我,下课后开车回家途中,她转头看着我,哽咽地说:〃我就像那个餐厅里的小女孩。〃她继续说道,在父母眼中,她从来没有真实地存在过。身为独生女,她觉得自己来到世上只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她的价值完全建立在如何成为父母眼中理想的模样,是否让他们感到骄傲上;她是他们驾驭、掌控、炫耀或责备的对象,她的意见和感受一点也不重要,因为,正如她所说的,他们根本不视她为〃独自的个体〃,她必须〃取悦他人〃并有着〃 做不到就不会被喜爱的恐惧〃;她感觉自己从来不是一个值得受尊重、无须造作或努力就值得被爱的真实的人。
第10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7)
我的大部分客户心里都很清楚理想父母应当具备的特质,他们知道,若家长对孩子付出真正的爱心,他们的良善自然就能影响孩子,孩子便能及早发展安全感与信任感,以及自然亲近他人的能力。他们检视自己的创伤时,了解到自己在孩童时期并没有获得所渴求的爱与体谅。此外,他们也能从和孩子的关系中,发现自己不尽理想之处,比方说,疏忽、批判、愤怒与自我中心等。
我们不完美的父母也有他们不完美的双亲,恐惧、不安全感和欲望等便代代相传。父母亲希望看到后代在自己重视的层面上获得成功,要不然就是希望子女出类拔萃,也就是说,在竞争的文化中,我们必须比他人更加聪明、更有成就且更有魅力。父母透过自己恐惧的滤镜(害怕无法进入好的大学或功成名就)以及欲望的滤镜(能否光耀门楣)来看待子女。
父母其实扮演了文化传递者的角色,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往往是〃愤怒和恐惧是负面的〃,在他们看来,我们不可以自然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与挫折感,否则就会被认为〃你很坏,你很碍事,你真没出息〃。大部分人从父母那儿了解到的仍是,我们的欲望、恐惧和想法根本无足轻重,若想有所归属,我们就得与众不同、高人一等。
某堂禅修课上,我的一个学生杰夫告诉我,上一堂禅修课上,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段记忆。那时他7岁左右,跟哥哥玩耍时受了伤,于是他哭哭啼啼跑去厨房,黏着正在忙活的妈妈,要她教训哥哥;妈妈突然停下手边的工作,转身插着腰,脸上露出烦躁轻蔑的表情,杰夫已经不记得她到底说了些什么,却记得她那整个模样分明像是在说:〃别老是求人帮忙好吗?〃
长大成人后,杰夫终于了解到,母亲生长在一个家烦宅乱的大家庭,学到的是孩子必须懂得保护、照顾自己;因此当杰夫哭哭啼啼或缠着别人不放时,她就会对他的〃懦弱〃感到很生气。我们的文化向来强调独立自主,认为这些特质对男人而言尤其重要。尽管杰夫也了解这种文化的缺陷,但是仍不免认为他的需求会让自己显得缺乏吸引力、不受欢迎,甚至很差劲。正如我们大多数人的状况一样,有所求引发了羞愧感,甚至连〃请求帮忙〃这类字眼都会让杰夫觉得不安。
父母和社会文化都教导我们,人生来就有瑕疵(正如伊甸园故事所反映的信息一样),于是我们逐渐以为自身就是有瑕疵,于是一步一步陷入缺乏自我价值的迷惘中;我们花上许多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企图成为他人心目中的模样,企图让自己变得〃更好一点〃,以便重回伊甸园。
第11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8)
我们处理缺陷感的对策
我们无所不用其极,只求能逃避缺乏自我价值的痛苦,无论是在自己还是他人面前,缺点一经曝光,我们都会立即采取措施,焦急地想要掩饰,就像亚当和夏娃堕落后急于遮掩赤裸的身体一样。经年累月,我们每个人都各自发展出一套混合对策,用来弥补自己的缺陷,隐藏自己的瑕疵。
为改善自我而疲于奔命。我们拼命想要让自己的身材和容貌符合媒体炒作的标准,因此将白发染黑、拉皮、长期节食;我们催促自己要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或者做运动、参加进修课程、禅修、当义工、参加座谈会等等。这些活动当然都有益身心,然而,我们的行为背后潜藏的动机常常是担心〃我不够好〃。
畏缩不前,宁愿避重就轻、小心行事,也不愿冒着失败的危险去尝试。我的儿子纳拉扬约10岁时,有一段时间极不愿尝试新事物;他希望一下子就能擅长一切,若发现得勤加练习才能学会做某件事,就会退缩不前。我告诉他,生命中所有最美好事物都需要某种程度的冒险,犯错则在所难免;我建议他拓展自己的视野,学习打网球或参与音乐独奏演出,却总是遭他拒绝。有一次我又试图要他参与新事务,结果还是徒劳无功,他引述了一句荷马的话(当然是荷马·辛普森①):〃尝试是失败的第一步。〃
①这句引述的话出自美国最受欢迎的卡通片《辛普森家族》中的爸爸荷马,非古希腊诗人荷马。
避重就轻、小心行事,代表我们希望避开冒险的情境但是这类情境却遍布生命之中。我们可能不愿接下领导者的职位或责任,可能不愿冒险和他人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我们可能会压抑自己,不愿表现自己的创造力、不愿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不愿玩乐、不愿谈感情。
我们总是对结果做最坏的打算。对于生活中发生的事,我们絮絮叨叨地自说自话、编织妄想情节,活生生地把自己从赤裸裸的恐惧和羞愧感中拉开;我们只关注:必须做的事、尚未解决的状况、未来将面临的问题、他人对我们的观感、他人是否迎合(或未迎合)我们的需求、他人是否干预我们或令我们失望。有个流传已久的笑话说,一个犹太母亲发了通电报给儿子:〃先开始忧虑吧,细节随后就到。〃活在抽象莫名的焦虑中,使我们在真正的问题来临之前,就预先启动思维,编织悲剧情节;做最坏的打算。
第12节: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9)
总是闲不下来。让生活充实忙碌,是一种社会普遍认可的远离痛苦之道,我们不是常听说,某人痛失亲人但是却因为〃保持生活充实忙碌而调适得很好〃?如果让自己停下来,就会有陷入不堪忍受之痛苦的危险,感到自己既孤独又毫无价值。因此我们仓皇地试图填满自己的时间、身体和心灵。我们可能会购买新物品、迷失在言不及义的八卦闲谈之中;只要一闲下来,我们就上网查看电子邮件、听音乐、吃点心、看电视,做任何事以求掩埋那些潜藏在内心深处的脆弱感与缺陷感。
严苛地批判自己。内心从不间断的评论始终在提醒自己,我们总是搞砸一切,而他人的生活是多么美满。我们常常接着父母的指责,尖锐地批评自身的过失。正如漫画家朱尔斯·菲佛①(JulesFeiffer)所说:〃我遗传了爸爸的长相、爸爸说话的模式、爸爸的仪态、爸爸走路的样子、爸爸的想法,并且学会了像妈妈一样鄙视爸爸。〃批判自己的瑕疵,让我们自以为似乎可以克制冲动,掩藏弱点,或许还能改善自己的性格。
①朱尔斯·菲佛(1929~ ),美国漫画家、作家暨剧作家,自2000年开始写童书。其漫画作品结合了社会、政治及个人观点,融合为极其幽默的漫画。
总是注意他人的缺失。俗话说,世界上只有一种人,就是认为自己一向正确的人。我们愈是自感有缺陷,就愈难以坦承自己的过失,而怪罪他人却能帮助我们暂时卸下失败的重担。
令人难堪的真相却是,上述种种对策只不过强化了不安全感,持续支撑着我们缺乏自我价值的迷惘;我们愈焦虑地编织故事,告诉自己未来可能会遭遇失败,或者不断地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毛病,就愈习惯性地认为自己有缺陷。我们愈是掩藏自己的失败,那种觉得自己有所欠缺的恐惧就会愈发强烈;当我们努力想获取他人的好感,或亟欲超越他人时,我们就愈发强化了〃自己本身根本就不够好〃的潜在信念。并不是说,我们跟他人不能有良性竞争、不能全心投入工作、不能承认自己的才能并为之自豪;而是说,假使我们的一切努力建立在害怕自己有瑕疵的动机上,就会加深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迷惘。
视他人为假想敌
本章大部分篇幅将集中讨论,我们如何因为恐惧而将矛头指向自己,把自己当成敌人、视自己为问题的根源。但我们也会把这些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