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完颜亮的一生 >

第11章

完颜亮的一生-第11章

小说: 完颜亮的一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在他们即将弑杀金熙宗的那个晚上,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改变了完颜亮对唐括辩的看法。
  
   大家也许还记得:就在那天晚上,整个宫外的政变班子,一起到唐括辩家里,借以等候夜深之后入宫。
  
   等待的时间是很难打发的,反正也要吃饭,唐括辩就在家里为各位准备了饭局。可是,大家都很紧张,谁都没心思吃。毕竟一会儿要去杀皇上,想想这场弄不好就会灭身破家的赌博,再看看那边唐括辩布下的菜肴,实在是没有什么胃口。
  
   可唐括辩呢?大概是因为在自己家里,状态极为放松,好像什么事都没有一样地大吃特吃,最后还真吃饱了——大概也是一桌子人里,唯一真正吃饱的人吧。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而一顿饭,恐怕也能散射出一些问题吧。完颜亮看在眼里,阵阵寒意骤然涌上心头:都到这时候了,唐括辩这家伙居然还吃的这么香;他的心肠是什么做的,竟然如此残忍?——不管怎么说,过会儿大家就要去杀去砍的金熙宗,毕竟也是这位唐括驸马爷自己的岳父啊!
  
   当然,和完颜亮自己相比,唐括辩的残忍程度大概只能算是业余。但是,现在就已经这样了,天知道你唐括辩以后会残忍到何种境地?
  
   就这样,从这顿饭起,完颜亮对唐括辩真正有了戒心。
  
   等完颜亮上了台,大概是为了试验唐括辩,一次和他去看金太祖的画像。看着看着,完颜亮突然指着画像上的金太祖,对唐括辩说:“这眼睛,和你的很象啊”。
  
   老实说,这样的试验太狠了——猝不及防之间,突然出这么一道题,说大可大说小可小,实在是刁钻透顶;而面对如此抽考,可怜的臣子第一反应要是什么,才会考试合格?
  
   惊慌?漠然?诧异?欢喜?
  
   好像就没有一个能成为标准答案……
  
   历史告诉我们,碰到如此操蛋考题的唐括辩,交出的成绩远未及格——他神色不由自主地一动,而就是这一动,被完颜亮看在眼里,神色跟着也是一动。
  
   唐括辩的这“神色一动”到底说明了什么?是已经有了不臣之心?还是突然明白皇帝已经开始找他茬了?……无论是什么,在完颜亮眼里,都读不出其它答案,只能是他心有异图。从此,完颜亮对唐括辩是彻底地不信任,并且极为猜忌了。
  
   而现在,这个大案已经把唐括辩给扯了进来;即便是有着当初从龙拥立的大功,那又怎么样?
  
   照样插翅难飞。
 十二:杀宫 3
  
  
   有了萧裕的告发,完颜亮当然非常满意。但是,仅仅因为萧裕的说法而诛杀众多大臣,实在也有点不能服人;毕竟,在不明真相的群众看来,萧裕与当事人关系并不密切,谁知道他说的是真的假的?如果是假的,又以此为据杀掉国家重臣,这个政治影响可就糟糕透了。
  
   问题是,这本来就是假的。那么现在必须要做的,就是开动脑筋想办法,把“假的”变成“真的”。
  
   如此一来,整个案件中的关键人物——萧玉,就成了完颜亮手中最有分量的证人。如果仿照美军创举,把大案所涉诸位印成一副扑克的话,那么此时的萧玉,正是那张最重要的“大猫儿”。
  
   其实,大猫儿萧玉只不过是个尚书省令史,跟我们前面说过的令史李老僧很相似,不过是个介于不入流和九品官之间的微末小员而已。在本案中,要是真把涉案人员按照官品排列成一副牌,我们的萧玉别说大猫儿,大概连个草花3都未必够的上。
  
   但是,大猫儿就是大猫儿,必有不同之处——他和完颜宗本交情非同一般的好,不仅可以随意出入完颜宗本的住宅,而且完颜宗本也把他当作自家人来看待。更有利的是,他们“关系熟稔”这一点,朝中很多人都知道。正因如此,如果能让萧玉出来作证;亲自指控完颜宗本,还有谁会相信完颜宗本是冤枉的?
  
   于是,问题再次转变成:如何才能让萧玉出来作证呢?
  
   完颜亮和萧裕的办法很简单,一个字:逼。
   
   很快,完颜亮派人去找完颜宗本等人,说要君臣一起击球——此时,又一个漂亮的借口“击球”,就这么出现了。
  
   在当年的金国,“击球”这种高尚运动的地位,大致与今天的“高尔夫球”相当。据说最初是波斯人发明了这个运动项目,然后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土大唐,再由大辽接棒,继而风靡整个大金;别说王公贵族喜欢,就连后来考“策论进士”,击球也是其中的考试项目之一。而规则说起来比较长,我们不妨想象一下“草地曲棍球”,也就差不多了——当然,球门没有今天的那么规整,只是用一块板子掏个洞来充当;此外还有一点区别,那就是运动员们都得骑着马来打……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以“在马背上征杀”为天命的女真民族,会如此喜爱击球这个游戏了。据说——仅仅是据《金虏节要》里说——当年,“四狼主”兀术(完颜宗弼)的二哥、与完颜宗翰分掌金军的另一员重臣、猛将完颜宗望,正是因为大夏天兴致盎然地“击球”,搞得汗流浃背,回去就闹了“伤寒”,因此死掉了……
  
   “击球”这个项目,不仅玩的人乐在其中,就是看客们,也是兴致盎然。为了观看方便,历代帝王往往在宫廷里开设球场,场边还要搭建个“看球楼”(实在不知道该叫什么,总不能是“观礼台”吧?),以方便高级领导视察……
  
   回到正题。完颜亮布置了这个骗局以后,自己就先上了看球楼,再命令左卫将军——也就是我们九人名单中的第九位——徒单贞,和萧裕的妹夫、近侍局副使耶律辟离刺暗藏起来,一旦完颜宗本等人过来,就杀掉他们。
  
   果不其然,太保、领三省事完颜宗本赶来,被杀;判大宗正事完颜宗美赶来,被杀。
  
   分析起来,完颜亮和萧裕的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完颜宗本死了,再逼萧玉做伪证,他应该不会再有什么顾虑了——何况,猴都被杀了,你一只小鸡,还能不哆嗦?说你是大猫儿,那是抬举你。
  
   而这一天,萧玉正好送客人出城,一顿送别酒喝了个酩酊大醉。被人发现的时候,他的头发乱七八糟,连衣服也是乱敞着。没办法,奉命抓捕他的人只好找辆车把这位完全丧失了自主行动能力的酒鬼装上,再运到萧裕弟弟、点检萧祚的家里。
  
   天都快黑了,我们的萧玉可算是酒醒了。这一睁眼,顿时就是一身冷汗——自己在哪里,不知道;而自己身边,竟然全是执刃相对的士兵!
  
   老实说,先杀人后求证,其实不是个特别妥当的做法。毕竟,那边已经杀掉了重臣完颜宗本,人头落地不可复生;而这边的证言,还没有坐实。现在虽说已经摆好了要命的阵势吓吓他,可以后会有什么结果,也只能一步步走着看。如果这位萧玉识相配合,一切都好说;可他要万一是血气方刚,骨气正盛,身陷绝地也不告饶,恐怕问题就非常棘手了。
  
   总的来说,即便完颜亮当了皇上,已经拥有了号令大权,可心性还是偏好走险,确实还是有点象个赌徒。
  
   骤惊之下,萧玉的反应很不出奇,很不英雄本色——他当场傻眼,以为被别人的什么事情给牵累了。巨大的恐惧牢牢地包围了他,只见他以头撞墙,同时声嘶力竭地哭喊说:“臣未尝犯罪,母年七十,幸哀怜之……”
  
   很显然,萧玉真是怕了;而守在旁边的萧裕,要的正是这个效果。他马上附耳过去,开始做萧玉的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萧裕一共也只说了五句话。话不多,却非常清楚地表达出了五层意思:
  
   主上以宗本诸人不可留,已诛之矣——这是“抽梯子”:首先警告你的后台已倒,别指望谁还会保护你;
  
   欲加以反罪,令汝主告其事——这是“垫板凳”:愿意把你和他区别对待,再给你一个立功的机会;
  
   今书汝告款已具——这是“煽阴风”:知道你不忍心揭发旧友,没关系,材料我们准备,你要做的,其实很简单;
  
   上即问汝,汝但言宗本辈反如状——这是“打保票”:皇上马上就要问你话,你只要照着状书回答就能考一百分,根本不需要担心其它问题;
  
   勿复异词,恐祸及汝家也——这是“示利害”:只要不合作,你全家都得死。
  
   ——老实说,这萧裕的口才确实好的没话说,思想政治工作做的也真是漂亮;其思路之连贯,逻辑性之强,即便比起今人来,怕也未必落了下风吧。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所谓“奸佞”,从来就不是无能鼠辈的代名词。说句老实话,我个人一直觉得:在我们故事的那九个人里,萧裕能被独自打入《佞幸传》,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史官对他的智力和能力的认可——尽管如传名所标,在这些词儿的前面都有着一个大大的负号……
  
   还是继续我们的故事吧。如此几句话说完,他就拉着晕晕乎乎的萧玉去见完颜亮。完颜亮当然要问,你萧玉来这里,要说什么?早已经魂不附体的萧玉回答说,完颜宗本确实要谋反;诸如此类,与萧裕所教的一模一样。
  
   写到这里有点感慨,也就扯开说几句题外话吧。
  
   我不知道,一个人要是突然面对生死困境时,会做何反应。在我们的故事里,至少萧玉,在突然发现自己被包围时的第一反应是哭喊“臣未尝犯罪”,且“母年七十”,因此自己的这条小命是非常重要、非常有必要保住的。他的这一反应,也确实是合情合理;更何况,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突然面对危境,如是号、如是说,怎么说都是人之常情。
  
   当萧玉得知了完颜宗本已经被杀后,“是否合作”的选择跟着就出现了;如上所述,这个选择就是“合作则生,不合作则死”——很显然,它的性质,和刚才的危境完全不同。即便不能精确预见自己这个选择的后果,以他经常出入豪门的见识,也应该可以大概估计出,如果他同意鹦鹉学舌地重复这些证词,会给这桩连太傅、领三省事完颜宗本都难逃一死的大案平添多少冤魂——于情于理,他不会不知道这其中的轻重。
  
   即便如此,萧玉还是选择了合作。
  
   总之,一开始的时候,事发仓促情况不明,又只为单纯的自保,他的反应的确无可厚非;而紧接着在做选择时,在明知必然有人因为他做伪证而遭祸的情况下,依然同意合作,也就是昧着良心造谣,去诬蔑已经冤死的朋友——似乎就不那么简单了。
  
   这样一来,萧玉的选择,其实就是承认自己和“七十老母”乃至全家的性命,要远高于朋友的全家、以及天晓得还会有什么人的性命;换言之,别人也许会死十个,二十个,五十个,甚至更多——可是,死得再多又如何?毕竟,那是“别人”的性命;而自己和老母以及全家,是活下来了。
  
   这样的价值判断,是不是很自然?
  
   我不知道。
  
   不过,既然他愿意如此看待别人的生命,我也就很愿意再追溯一开始的情形,并苛刻地跟上一个问题,那就是:在一开始可能被杀、为自己求情的时候,他专门抬出“七十老母”,用心是什么?
  
   在我们的传统里,无论是古是今,只要是类似情境下,往往总会有人说“我上有老母,下有幼子”之类的话。而究其核心,究竟是单纯地感念老母的人子孝道,体恤幼子的舔犊亲情,还是虚晃一枪,以老弱血亲之名为自己赶紧祭起一道免死灵符?且不论他是否真的孝顺或慈爱,只说这种试图以无辜亲人作为自己救命稻草的行为,又该怎么评价?
  
   如果再刻薄一些,比如明白告诉他,他自己和“七十老母”只能活一个,且看他又会做何选择——他会不会象随意抛弃别人生命一样地抛弃老母,最终让自己留在这个人间?或者说,就他的表现而言,他会不会让“七十老母”活下去,而自己慷慨赴死?
  
   我不知道,历史也没有给出答案。
  
   此外,别人或许都姓孙,全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都没有父母子女,更没有什么“七十老母”——萧玉是不是有这个下意识,今天无法考证,我还是只能老实地说不知道。
  
   总之,他的选择是好是坏我不知道,但有一点我还知道,那就是后世也经常有人必须面对类似的选择——也请注意,这里说的只是类似,具体情况相差还是很多的;比如在七百九十八年以后,就有一位还不满十五岁的小女孩,做出了与萧玉截然相反的选择,最后昂然走向了铡刀。
  
   指着历史人物说三道四总是容易的,却又往往于事无益,毕竟,事情人家已经做下了,说得再多又有何益?还是不去评论,接着讲我们的故事吧。
  
   这样一来,整个案子办起来也就势如破竹一般,异常地顺利。此外,人证既然有了,杀大臣的事情也就可以公开了——当然,是在把该杀的都杀掉以后再公布。
  
   因为“完颜宗干谋反”一案,新皇帝完颜亮大开杀戒,先后杀掉了:
  
   完颜宗干 (老八,太傅、领三省事);
   完颜宗美 (老十,判大宗正事);
   完颜宗懿 (老七,东京留守);
   完颜卞 (北京留守);
   完颜宗哲 (老十四,益都尹);
   完颜禀 (平阳尹);
   完颜京 (老二完颜宗固的二儿子,左宣徽使);
   完颜宗雅 (老三);
   ……
   
   实在是太长的一份名单,这里就不一个个罗列了。
   
   其中,老十四、益都尹、毕王完颜宗哲,以及平阳尹完颜禀、左宣徽使完颜京等人,诏令里只是贬官,家属一律分散安置,并允许奴婢五人跟随主人一同上路。这不是没杀头么?然而事实证明,“贬黜”只是个幌子——完颜亮跟着就派人在路上截杀,并且,只要是男性家属,不论年纪大小一律杀掉。
  
   此外,当时是中京留守的老三完颜宗雅,是个信佛的人,大家都叫他“善大王”,也没有什么政治野心。完颜亮明白这个人没什么本事,本来打算留着他,给金太宗延续最后一点血脉——看来,完颜亮也是明白“做事不好太绝”的道理——只不过,“做事不好太绝”渐渐转化为“斩草总要除根”,没过几天,还是杀掉了完颜宗雅。
  
   算起来,金太宗这一支的子子孙孙,因为此案累计被杀七十多人。
  
   在中国历史上,因为一个案子死七十多人,规模实在不算太大,或许连惨案排行榜的前一百位都挤不进去。但是死的人不太多,却绝不意味着完颜亮心慈手软;毕竟,金太宗过世才十四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太多的子孙后裔——实际上,拢共也就只有这七十多个人。
  
   换言之,也算是呼风唤雨过的金太宗,已经被萧裕的构陷、萧玉的证言和完颜亮的屠刀,彻底杀绝了后!
  
   完颜宗本、完颜宗美、完颜宗哲、完颜宗雅、完颜禀、完颜京、完颜卞……等等这些王爷重臣的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