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古代前期生活习俗史 >

第16章

世界古代前期生活习俗史-第16章

小说: 世界古代前期生活习俗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拜达里文化、阿姆拉文化、格尔塞文化、法尤姆A文化、麦里姆文化和马阿 

特文化等;东、中、南非的哈尔额伊萨文化、多伊文化、伊香哥文化、威尔 

栋文化、斯密斯菲尔德文化、那契库法文化、乌木库斯文化、奇托洛文化、 

马戈西文化、希拉克斯·赫尔新石器遗址文化、利奥波德新石器文化、库龙 

科罗卡上层文化、金坦波新石器文化等等,均是实行对偶婚婚俗的古文化群 

体。 



      (5)父系专偶婚和一夫一妻制婚姻 

     非洲的金属器时代,包括埃及的青铜器时代和其它地区的早期铁器时 

代,均已属文明时代或文明社会范畴,仅据埃及的王朝制度便可获知,此一 


… Page 71…

阶段流行的婚俗是父系专偶婚制或一夫一妻制婚姻。诚然,这种父系专偶婚 

在发展过程中,又伴生出诸如一夫多妻、买卖婚、掠夺婚等等变异形式或婚 

俗。 


… Page 72…

                            3。饮食与穿戴习俗 



      (1)饮食 

     饮食是人类维系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饮食文化史是与人类发展史同步 

的,人类社会的诞生同时又伴生出人类的饮食文化。非洲地区的人类历史源 

远流长,故饮食文化史自然也比其它地区更加悠久古老。从旧石器早期的奥 

杜韦文化始至铁器时代止,在约300万年的漫长岁月中,非洲地区古代人类 

的饮食习惯、食物结构,随着食物生产水平的发展提高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及 

文化的发展提高,不断地沿着从简单向复杂、从单一向丰富、从生吃向熟食 

等轨迹变化发展,从而构成非洲地区独有的一些饮食习俗和特色。 

     ①旧石器、中石器时代的饮食。属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奥杜韦、阿舍利文 

化遗址,一般都濒临江河湖泊边和海岸地带。故天然的淡水资源是旧石器早 

期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饮料。当人们在攀摘野果、围追野兽或其它活 

动时,只需掬手弯腰之劳,便可在生活地带获取天然的淡水饮料,以满足人 

体机能之需要。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也基本保持了这种饮水习俗。旧石器时代 

非洲人类的主要食品是大量的野生植物和动物肉。奥杜韦文化人类是更新世 

人类最早的猎人和肉食尝试者,奥杜韦人开始制作的各种石器工具,在很大 

程度上主要是为了满足吃肉的需要。当时肉食除了通过简单的狩猎、渔猎活 

动保障外,还可以拾捡因自然或其它原因死亡的动物尸体作为补充。肉食的 

方法包括生吞活咽式的生吃和吃遗弃于自然界的动物腐肉。另外,积极采摘 

野生植物果实和块根,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食品攫取办法。其后的阿舍利文化 

和旧石器中、晚期文化,其食物基本上也是动物肉 (包括水生动物)和植物 

果实和块根。稍有区别的是,从阿舍利文化开始,人类已具有猎取和食用大 

型野兽动物的能力。据欧洲的情况比勘,则可能已学会用火,故熟吃习惯大 

约在此一阶段开始萌芽发生并流行,而品尝大型动物的肉味,大约也是始于 

此一时期。此时期的熟食,可能仅限于烤烧动物肉,具有十足的野味烧烤意 

义。 

     非洲中石器时代的饮食习惯,基本沿袭了旧石器晚期以来的饮食传统, 

食物品类主要是野生植物果实、块根和野生动物肉、水生鱼类、蛤、蚌等等, 

其中渔猎活动和食用水产品明显占有更为重要的经济地位和饮食价值。另据 

近年考古新发现揭示,北非埃及很可能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中石器时代便已 

开始种植谷物,出现最早的农业,谷物种类主要是小麦。如是,中石器时代 

非洲已出现以小麦等谷物粮食为主食的食俗。 

     ②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的饮食。非洲新石器时代和铜石并用时代 

的文化,主要以北非地区为代表。北非地区撒哈拉新石器文化已发现属公元 

前6000年的谷物残迹,据专家分析,这些谷物都是非洲原产的稷类作物,但 

其属野生还是人工栽培则尚无定论。撒哈拉新石器时代居民还从事渔猎活 

动,阿梅克尼遗址曾发现鲶、鲈等鱼类骨骼,努比亚的哈尔图姆遗址则发现 

许多石镞、骨鱼叉、鱼钩等渔猎工具,其它遗址还发现有各种野生动物骨骼。 

综合非洲地区新石器文化的农业和畜牧业情况分析可知,该时期的饮食开始 

发生与农业、畜牧业和狩、渔猎业紧密联系的重要变化。具体而言,饮用天 

然江河湖泉水继承了自古以来的传统;主食除继续采集的谷类食物外,还开 

始食用栽培谷类如稷类或水稻等;副食品类则包含有猪、牛等家畜和野猪、 

髯羊、羯羚、獴、鬣、鬣狗等野生动物肉;此外,还有鲶鱼、鲈鱼、蚌、蛤 


… Page 73…

等水产品;野生的鲜果、菜疏和干果等,也是当时的重要食品。以埃及塔萨 

文化、拜达里文化、阿姆拉文化(涅伽达Ⅰ期文化)和格尔塞文化(涅伽达 

Ⅱ期文化),以及法尤姆A文化、麦里姆文化、马阿特文化等为代表的非洲 

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农业、畜牧业、狩、渔猎业在继承新石器时代的传统基 

础上又获得新的发展,饮食习俗和结构也因此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当此之时, 

人们开始种植和食用小麦、大麦等淀粉谷物,开始饲养绵羊、山羊、牛和猪 

等,渔猎活动仍十分频繁,水产品更是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至于饮料与采 

集粮食、果品的情况,则基本与新石器时代雷同。 

     ③青铜器、铁器早期时代的饮食。非洲的青铜器时代文化,以埃及的早 

期王朝文化为代表,青铜时代的埃及先民、饮用江河湖泉水以满足人体对水 

的需求。此外,从公元前2050年第11王朝始,埃及人开始掌握了挤牛奶的 

方法,并正式开发和饮用牛奶。另外,埃及青铜时代已普遍掌握了酿酒的技 

术,饮用果酒和啤酒的习惯在当时已十分流行。在种植的粮食作物中,已具 

备大麦、小麦、黍、栗等多个品种,它们均是古埃及人的主食。副食品则主 

要是猪、羊,还有鸡、鹅等。其中,鹅的家养和食用颇引人注目,养鹅吃鹅 

的习俗约始于埃及,大约从公元前2181年的第六王朝起,埃及人已学会用烧 

炙的办法烹制和食用烧鹅,烧鹅并成为宴席上一道非常重要的美味佳肴,在 

烧炙食用家鹅肉的同时,埃及人亦流行捕捉烧炙和食用野生雁类和其它野生 

禽类乃水生动物的习俗。 

     非洲其它地区的人类文化由于大多是从中石器时代或新石器时代直接进 

入铁器时代,缺乏像埃及那样的青铜器时代,故其在饮食文化上,既带有继 

承原始社会的食俗色彩,又兼有埃及青铜时代的影响因素,概括而言,便是 

以种植的小麦、大麦、豆类等粮食作物为主食,以牛、羊、猪和其它野生动 

物为副食,以天然水为饮料。诚然,此一阶段的饮食,基本上都属于熟食范 

畴。 



      (2)穿戴 

     非洲古代前期人类的穿戴,也与其它洲际地区一样,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简单到复杂,从随意到讲究的发展历程。从距今3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早期 

始至公元前八、九百年的埃及第二十三王朝止,非洲的服饰文化既体现了经 

济发展阶段限定的世界共性特点,又体现了因地域和人文因素而形成的鲜明 

个性。 

     ①旧石器、中石器时代的穿戴。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奥杜韦文化时期,由 

于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的体质特征和生活习性尚持有较多的猿类动物色彩, 

故当时的人类,尚无需专门的人工穿戴物,缺乏必需穿戴的动机和意识,因 

而穿戴习俗尚未形成。经过近二百万年的发展,到了阿舍利文化时期,人与 

动物的差距愈来愈明显,人的体质变化促使其对穿戴物的特别需求,故在此 

时便开始出现了真正的、原始的穿戴习俗。此时期穿戴,与当时人类最主要 

的生产狩猎活动直接相关。人们在狩猎动物时,遇寒冬时节,最初只能利用 

植物皮、叶作为御寒衣物,后发展出将狩猎到的皮毛动物用石刀、刮片等工 

具剥下毛皮,制作出简单的既可御寒,又可迷惑动物,另又兼有美观的兽皮 

衣物;另又将动物骨、牙,稍作加工后作为随身佩戴之物。这样,便诞生了 

非洲地区最早的人类穿戴习俗。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穿着兽皮,佩戴 

骨饰、牙饰,抑或利用天然颜料进行纹身等,便成为风行的穿戴惯例。中石 


… Page 74…

器时代的非洲,衣着也是以兽皮为主,佩饰物除常见的骨、角、牙饰外,亦 

出现佩戴鸵鸟壳串珠的习俗。 

     ②新石器时代的穿戴。非洲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始,出现亚麻种植和利用 

亚麻进行织布的习俗。麻布的织造和制衣为穿戴习俗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 

景。但与此同时,旧有的兽皮穿着习俗仍在持续。非洲新石器时代的穿戴时 

尚,可以北非埃及为代表。 

     埃及的塔萨文化,拜达里文化、阿姆拉文化和格尔塞文化,以及法尤姆 

A文化、麦里姆文化和马阿特文化等,是从新石器时代到金石并用时代的考 

古学文化。这些文化的人类,在穿着上已普遍流行麻布衣服,衣服的式样据 

彩陶图案透露,可能已有连衣式的长袍或短裙、布腰带等等,此外,也流行 

穿着用兽皮缝制的衣服。在佩饰发展上,则显得更为丰富多彩,佩饰的质地、 

种类增多,佩饰的主要种类有象牙手镯、施釉冻石串珠、骨制护身符、各种 

石饰、玉饰以及鸟羽等等。此外,在塔萨文化和阿姆拉文化中,出土了象牙 

制的化妆匙和玉制化妆匙、象牙棒和其它化妆器具。这些发现表明,大约在 

公元前4500—前3700年时期,非洲地区已率先在埃及一带出现了原始的美 

容化妆习俗。这也是世界上迄今所知原始美容化妆术最早的先例。另外,据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埃及青铜器时代十分盛行的王冠(红冠),大约源 

自阿姆拉文化即涅伽达文化Ⅰ期。这种所谓王冠,顾名思义,是指国王头上 

所戴的冠帽,在青铜时代,王冠成为国王或王朝的象征。从实用价值考察, 

这种王冠事实上也是一种穿戴物,是属于一种贵族或国王专戴的饰物。涅伽 

达文化Ⅰ期遗址陶器上发现的王冠符号,从实用角度表明了王冠帽这种装饰 

物或穿戴物在当时已经出现。 

     ③青铜时代的穿戴。非洲青铜时代仅见于北非埃及。埃及青铜器文化是 

在新石器、金石并用时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故穿戴习俗继承了新石 

器、金石并用时代的传统,并伴随文明、王朝国家的发生与发展,继往开来, 

逐渐呈现出成熟发达的景象。 

     埃及地区盛产亚麻,这为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新石器时代 

以来的亚麻种植业,到了青铜器时代取得尤为重要的发展。在金石并用时代 

麻布的织造已十分流行,但织造的布片通常较粗糙;进入青铜器时代后,织 

造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逐渐向精美方向发展。此外,埃及青铜时代还 

出现了毛织技术,并同时流行用家畜如山羊皮等制作衣物的习俗。 

     埃及青铜时代的穿着发式,一般而言,平民阶层不戴冠帽,贵族阶层则 

流行戴覆钟形 (三角形)冠帽,如当时的国王都戴红冠或白冠,红冠或白冠 

并成为一种王衔标志物。男士流行齐额齐肩发式,女士盛行齐眉披肩长发。 

衣服式样,男士多赤裸上身,下身穿一围裙式由一块布料裹身系腰而成短裤, 

或仅系一腰带;女士流行短袖连衣短裙;贵族阶层中的男女或亦流行一种无 

袖长裙服。 

     埃及青铜时代的佩饰,质地种类较为丰富,主要见有骨、象牙、铜、金 

等。器形种类有手镯、项圈、耳环、金头饰,腰带串珠、护膝、鸟羽等等。 

     埃及的青铜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不少被称为调色板的遗物。如战场调色 

板、那尔迈调色板、公牛击敌调色板、利比亚贡赋调色板等,这些调色板, 

一般是用石或骨材制成,一方面其精美的形象雕刻图案为研究当时的军事、 

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形象资料。另一方面,这些调色板的真 

正用途是属于化妆调色器具,它们直接表明了埃及青铜时代的美容化妆已成 


… Page 75…

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的问题。由此而知,埃及青铜时代的美容化妆习俗 

十分盛行,美容化妆术逐渐向完善、成熟的方向迈进。此外,在埃及青铜器 

时代的梳妆器具中,还流行使用梳子的习俗。 


… Page 76…

                        4。居住、交通和游娱习俗 



      (1)居住 

     非洲古代前期的居住文化,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关系,其内容和发展 

程序与其它地区虽有一定的共性,但其个性差别则似乎更为突出。加上史前 

时期有关系居住址的考古资料较为贫乏,故在此只能对史前时期的居住习俗 

作一简略的介绍,相比之下,青铜时代的居住文化则较为详尽一些。仅就已 

知情况看,非洲古代前期的居住文化都是属于在平地上起建的居址,建筑形 

式主要经历了搭筑窝棚,修建地面土墙房子,砖瓦房、石墙房等等阶段。聚 

落形式则包括血(氏族)族聚居、农村聚落、城市聚落等形式。 

     ①旧石器、中石器时代的居住。属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奥杜韦文化遗址, 

通常座落在河流和湖泊岸边周围,考古发现的奥杜韦文化人类的住居,是一 

种用石块圈围作地基、用木条构筑的简易窝棚或小屋。这种窝棚式小屋,从 

目前资料看,很可能是从旧石器时代早期直至中石器时代非洲地区流行的居 

住建筑形式,当时的人类,以这种窝棚为挡风歇息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如是,与同一时期其它大陆相比,非洲地区的居住建筑发展显得较为缓慢、 

落后和内容单调。 

     ②新石器、金石并用时代的居住。除继续沿用流行小窝棚的居住习俗外, 

开始出现并逐渐流行在平地上建造泥土小房的习俗,并出现农村式的聚居形 

式。至金石并用时代,则出现了用砖瓦建造房屋的习俗。 

     ③青铜器时代的居住。代表非洲青铜时代的居住遗迹,主要有埃及王朝 

时代的城市聚落、城堡和神殿等建筑。在埃及的城市聚落中,则包含有王都 

和州都聚落,现存的城市聚落遗址主要有艾尔·卡布、阿马尔奈、孟菲斯、 

马尔卡塔等等。在孟菲斯等少数遗址中,考古发现有部分城墙和房屋的遗迹。 

在阿马尔奈和马尔卡塔,则发现了用泥砖建筑而成的古埃及王宫基址,基址 

面积较大,但地面建筑情况已无法详尽。从总体上说,当时埃及一般平民居 

住的是一层或二层的泥砖房子,房子间数较少;而贵族阶层的住房通常是一 

种带宽敞庭园的二层楼房,房子群体平面大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