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古代后期文学史 >

第15章

世界古代后期文学史-第15章

小说: 世界古代后期文学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矛盾冲突往往以紧张的场面、情节描写为依托,极富戏剧性。例如,一 

  篇《项羽本纪》就是由一系列的故事构成的,像“破釜沉舟”、“鸿门宴”、 

   “鸿沟划界”、“垓下之围”等。这些故事正是项羽政治、军事生涯的关键 

  事件,也是秦末农民战争、楚汉战争的关键事件。在这些故事中,作者通过 

  曲折的情节、紧张的场面、激烈的矛盾冲突,活画出项羽、刘邦、范增、张 

  良等一系列典型人物,引人入胜。 

        《史记》善于运用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在材料的取舍上独 

  具匠心。如《魏公子列传》中写信陵君为夷门监者侯嬴执辔过市,表现了他 

  仁而下士的真诚态度。又如 《酷吏列传》中写张汤儿时掘窟狱鼠的游戏,从 

  而深刻揭示了张汤残忍的本性。这些看似儿戏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 

  有血有肉,更具动人的艺术魅力。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鲁迅先生对《史记》的崇高而客观 

  的评价。在古代,从班固以下的史学家、散文家无不对其推崇备至。从散文 

  写作、文章风格,许多作家都从《史记》中汲取了营养。唐代古文运动的大 

  家韩愈得其文风的矫健,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得其一唱三叹,清代桐城派大 

  师方苞得其记事有序有法。《史记》作为传纪文学的开先河之作,最早取得 

  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成功,对明清小说、戏剧的创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史 

  记》中的许多故事和人物,千百年来在人民中间广为流传,成为小说、戏剧 

  及其它文学形式取材的源泉。《史记》中所歌颂的许多英雄人物为后人所仰 

  慕,历代的文人武士都可以从中受到鼓舞和激励。可见,两千年来《史记》 

  的影响是极其深远而广泛的。 



① 《汉书·司马迁传》。 


… Page 66…

                                    4。汉代辞赋 



       辞赋是两汉400年间最流行的一种文学形式。西汉初期,是骚体赋向散 

  体大赋的过渡时期,辞赋以抒情为主,其代表作家是贾谊和枚乘。汉武帝时 

  代是辞赋最兴盛的时代,辞赋内容广阔、辞彩富丽、体制宏大,因此成了文 

  苑的宠儿,共有赋400余篇。这一时期最有成就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此 

  外,还有朱买臣、东方朔、枚皋等。西汉末年,较有成就的辞赋家是扬雄。 

  东汉时期,散体大赋呈日益僵死的趋势,抒情小赋逐渐发展起来。抒情小赋 

  文字清新,体制短小,表现了汉赋晚期的重大变化。其代表人物有张衡、蔡 

  邕、赵壹等。 



        (1)枚乘 

       枚乘 (公元?——公元前140年),字叔,淮阴 (今属江苏)人。西汉 

  著名的辞赋家。他生活在文景时代,初为吴王刘濞郎中,曾上书谏阻吴王谋 

  反,未被采纳,遂投奔梁孝王,为梁孝王门客。后来吴王发动叛乱,他又上 

  书劝谏。因此知名当世。景帝召拜他为弘农都尉。后来以病辞官,复游于梁。 

   “梁客皆善辞赋,乘尤高”。梁孝王死后,他回到老家淮阴。汉武帝即位后, 

  慕其文名,以安车蒲轮征其入京,卒于道中。《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 

  9篇,今存《柳赋》、《菟园赋》、《七发》3篇。前两篇后人多怀疑是伪作。 

   《七发》比较可靠,它是标志汉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 

                ① 

        《七发》是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说七事以启发太子。作者 

  铺写了8段文字。开头一段是全文的序,叙述楚太子得病的缘由,指出楚太 

  子的病根是腐化懒惰:“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 

  热之媒;皓齿娥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这些话切 

  中贵族子弟的要害,批判色彩非常鲜明。以下7段是吴客用7种办法来启发 

  楚太子,为他治病。前6种办法分别是描述美妙的音乐、丰盛的饮食、排场 

  的车马、宏深的宫苑、壮阔的田猎和舒心的观涛。一问一答,逐段铺陈,一 

  步步启发太子,诱导他改变生活方式。结果太子都以病推辞。其中广陵观涛 

  一段最为精采: 

        “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内云,日夜不止;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 

  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如素车白马帷 

  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也,飘飘焉如 

  轻车之勒兵……”这里,从各个侧面描写波涛的形状、动态、声势,变化多 

  端,惊心动魄,酣畅淋漓,音声盈耳,奇观满目,令人心旷神怡。最后,吴 

  客说以圣贤方术之要言妙道: 

        “将为太子奏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若庄周、魏牟、杨朱、墨翟、便蜎、 

  詹何之伦,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 

  万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太子岂欲闻之乎?于是太子据几而起,涣 

  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涊然汗出,霍然病已。”这一段是全篇的主题。意 

  思是说,做为一个统治者不能整天沉醉于声色犬马之中。太子听了这一番话, 

  豁然大悟,病即痊愈。 



① 《文选》卷三十四。 


… Page 67…

      《七发》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是夸张铺叙。刘勰《文心雕龙》誉之“枚 

乘摛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七发》辞藻华丽,想象 

丰富,善用比喻,对汉赋有很大的影响。但它不像后来的大赋那样堆叠奇僻 

词汇,读来较为平易。其思想意义,刘勰以为“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 

末正,所以戒膏梁之子也。”李善以为“说七事以启发太子”。《七发》在 

汉赋中是思想性、艺术性都较强的一篇。但由于对声色玩乐等事物铺写过繁, 

刻画有余,而生动不足,自不免有冲淡主题、削弱思想意义之嫌,也不同程 

度地存在着汉赋“劝百讽一”的弱点。 

      《七发》是由骚体的楚辞演化而来的新体赋一汉赋正式形成的标志,在 

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它奠定了新体赋的形式,促进了汉赋的发展,对 

后世影响很大。甚至后来专门形成了一种定型的主客问答形式的文体“七 

林”。 



      (2)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公元前179—前117年)字长卿,成都人。汉大赋的代表作 

家,也是中国辞赋发展史上最杰出的辞赋作家。好读书击剑,汉景帝时任武 

骑常侍。后借病辞官,从枚乘游梁,在梁作 《子虚赋》。梁孝王死后,相如 

归蜀,路过临邛(四川邛崃)时,以弹琴结识了临邛富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 

情笃意深,遂双双私奔,同归成都。因为相如家贫,两人又回到临邛,当垆 

卖酒为生。卓王孙以为耻,乃分给文君家僮和财物。他们二人的爱情故事遂 

成佳话,在民间广为流传,后世小说、戏曲曾取为题材。后来汉武帝读了《子 

虚赋》,大为欣赏相如的才气,有“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的感叹。后武帝 

召见相如,相如说《子虚赋》乃诸侯之事,未足观也,请为天子游猎赋,遂 

作 《上林赋》。武帝大喜,封之为郎,侍从武帝左右。后来任中郎将,曾出 

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对沟通汉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做出了贡献。晚年免 

官闲居,郁郁而卒。《汉书·艺文志》载他有赋29篇,现存6篇,即《子虚 

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秦二世赋》。 

其中《子虚赋》和《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兴盛时期的代 

表作品。 

      《子虚》和《上林》两赋不作于同一时期,但内容联贯,形式相同,实 

为一篇。《史记》、《汉书》均作为一篇,萧统《文选》始分为两篇。两赋 

是以子虚、乌有先生、无是公这三个虚拟人物之间的相互辩诘来展开叙事的。 

      《子虚赋》写楚国子虚在齐国乌有先生面前夸赞楚国云梦之大、物产之 

丰和楚王田猎的盛况,乌有先生则驳难子虚之言,把齐国夸耀一番。如关于 

云梦的铺写: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岪郁,隆崇■崒,岑崟 

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陁,下属江河。其土则丹青 

赭垩,■黄白垼探鹨V谏乓绽霉饬邸F涫虺嘤衩倒澹甄搿

琨珸。W玄厉,碝石碔趺。其东则有蕙圃衡兰,茞若射干,芎牌眩

篱蘪芜,诸柘巴苴。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缘以大江, 

限以巫山。其高燥则生葴■苞荔,薛莎青薠。其卑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蔷雕 

胡,莲藕菰芦,菴轩芋。众物居之,不可胜图。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 

推移。外发芙蓉菱华,内隐巨石白沙。其中则神龟蛟鼍,鼍瑁鳖鼋。其北则 

有阴林巨树,楩柟豫樟,桂椒木兰,檗离朱杨,楂梨梬粟,橘柚芬芳。其上 


… Page 68…

  则有赤猿玃猱,鹓孔鸾,腾远射干。其下则有白虎玄豹,蟃蜒貙犴。兕象 

  野犀,穷奇獌狿。”只写了一个云梦,就上上下下极力铺陈了这么多,把云 

  梦的山川环境、自然风物绘声绘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向往。但铺陈形 

  容也未免有些过分。 

        《上林赋》写无是公听了子虚和乌有的对话,嘲笑他们是井蛙之见,而 

  盛赞汉天子上林苑的壮丽及天子射猎的盛举,以压倒楚齐,表明诸侯之事不 

  足为道。其中描写天子游猎后的庆功宴会的气派:“撞千石之钟,立万石之 

  虡,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万 

  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这类描写充分显示了汉王朝的气魄 

  和声威。文章一浪高过一浪,形成了壮阔的气势。最后,归结到节俭,反对 

  奢侈淫靡,用以讽谏。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概括此赋为:“子 

  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 

  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借此三人为辞,以推诸侯之苑囿。其卒章归之节俭, 

  用以讽谏。” 

       这两篇赋从艺术上讲,结构宏大,场面壮观,词采华美,文笔飞扬,气 

  势充沛,波澜壮阔。但也往往铺陈过分,夸张失实,而且用字冷僻,堆砌词 

  藻,艰涩难读,这就多少削弱了感人的艺术力量。 

       司马相如的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强大的汉帝国的面貌,多少表现了当 

  时统治者的一种发扬蹈厉的精神,奠定了汉赋的格局。其后的赋家多半陈陈 

  相因,缺乏创造性。鲁迅说相如“制作虽甚迟缓,而不师故辙,自摅妙才, 

  广博宏丽,卓绝汉代”。① 



        (3)东方朔扬雄 

       东方朔(公元前154—前93年),字曼倩,平原厌次 (山东惠民)人。 

  西汉文学家。性诙谐滑稽,善辞赋。《史记》把他列入《滑稽列传》。《汉 

  书·艺文志》把他列入杂家。汉武帝即位之初,他上书自荐,武帝令其待诏 

  公车,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言辞敏捷,性格诙谐,常在汉武帝面 

  前调笑取乐,被视为俳优。但常常“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他曾上书反对 

  武帝修造上林苑。文章《谏除上林苑》指出了武帝大造宫殿、大开猎场的错 

  误与危害。由于武帝把他当作俳优看待,他在政治上始终不受重用,故作散 

  文赋《答客难》发泄牢骚。 

        《答客难》以主客问答的方式,揭露封建帝王不尊重人才,抒写作者怀 

  才莫展的苦闷,诙谐讽刺,颇能代表他的个性。其中说:“尊之则为将,卑 

  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 

  鼠。”这些话道出了有才之士不得不听任权势随意安排自己命运的苦衷,很 

  形象地表现了封建帝王对人才的玩弄,话里话外都带着刺和牢骚。 

        《答客难》言辞激切,略带幽默感,寓庄于谐。文风放浪,气势逼人, 

  是东方朔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文章。 

       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字子云,成都人。西汉末年最著名的辞赋 

  家。他少而好学,博览群书,极好司马相如的赋。汉成帝时,有人推荐他的 

  文章似司马相如,被召入宫中,侍从成帝祭祀游猎,作了《甘泉赋》、《羽 

  猎赋》、《长杨赋》和《河东赋》4篇大赋,歌颂皇帝的功德和汉朝的声威。 



① 《汉文学史纲要》。 


… Page 69…

  扬雄口吃,不能畅谈,默而好沉思,心胸淡泊,无心仕进,历成、哀、平三 

  世,官不过黄门郎。他埋头著述,在哲学与语言学方面都有突出贡献。扬雄 

  的赋据《汉书·艺文志》载有12篇。除铺叙祭祀游猎的大赋外,还有《解嘲》、 

   《解难》、《逐贫》和《酒箴》等抒怀的散文赋和状物小赋。其赋作最为著 

  名的是《甘泉赋》。 

        《甘泉赋》是扬雄随汉成帝郊祀甘泉宫归还后所作。他把天下郊祀铺写 

  得雄伟壮阔又飘飘欲仙:“流星旄以电烛兮,咸翠盖而鸾旗。敦万骑于中营 

  兮,方玉车之千乘。声駍隐以陆离兮,轻先疾雷而服遗风。”并颂扬汉王朝 

   “辉光眩耀,隆厥福兮,子子孙孙,长无极兮”。 

       扬雄的辞赋虽有模仿前人之处,但也有独特的面貌,含讽之意较多。晚 

  年,他对赋有新的认识。他在《法言·吾子》中写道:“或问:吾子少而好 

  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尔曰:壮夫不为也。或问:赋可以讽乎?曰: 

  讽乎!讽则已;不已,吾恐不免于劝也。”扬雄认为辞赋是“童子雕虫篆刻”, 

  是小孩子堆砌文字的玩意,“壮夫不为也”。他认为当时的赋“极丽靡之辞, 

  宏侈巨衍,竟于使人不能加也,即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很少起到 

  讽谏的作用,指出了汉赋的根本弱点。他把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作品称为“诗 

  人之赋”,把宋玉以后赋家的作品称为“辞人之赋”。他提出“诗人之赋丽 

  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看法,认为前者意存讽谏,而后者则虚滥侈靡。 

  他要求辞赋合于讽谕的正道,这种文学观点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 



        (4)东汉的抒情小赋 

       东汉时期,汉代叙事大赋已走近尾声,抒情小赋逐渐兴起。这些抒情小 

  赋,代表着东汉辞赋的发展趋向,在辞赋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张衡就是 

  这样一位承前启后的辞赋家。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 (今河南南阳)人。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